第76章
朱宇走后,断断续续来了几个人,不过买包子的还是少,大多数是来看热闹的。
苏棠这张脸太招惹人,身边跟着个一脸懵懂天真的周惜,两个人简直是行走的道德检验机。
这时候上班的人都已经走了,剩下围观的都是一些无业游民。
苏棠看了眼时间,对周惜说:“我们换个地方吧,这个时候来这边吃早点的都已经上班了,我们去三中那边,到时候孩子和家长们都会买一点的。”
在这个地方卖的不是很多,让周惜有点泄气。
她问苏棠:“去那里会好一点吗?”
苏棠骑上三轮车,让周惜坐好,说:“三中初高中都有,人比较多。还是县里唯一一个允许走读的学校,也不怎么驱赶学校旁边摆摊的小商贩,在那里会好卖一点。”
坐在旁边的周惜惊讶地张了张嘴,看着苏棠:“姐姐,这也是大学里教的吗?”
她本意是想问,苏棠这个外地人怎么会比她这个本地人还了解当地的情况,连三中这些事都打听得清楚。她也是有次考试在三中才知道这些事的。
苏棠还以为周惜是问她找地方摆摊的经验,想了想这几世历劫的经历忽然神秘一笑:“也算是吧。”
谁能说玉琼峰职业技术厨修学院不算大学啊,她师父也是玉琼峰的掌门,也算是校长呢。
苏棠和周惜很快到了三中附近,她的三轮车还没停稳,隔着两个摊位的有一对夫妻忽然大声叫她们。
说是叫她们,实际上是在叫周惜。
苏棠看过去,是卖粥、豆浆和茶叶蛋的摊子。
周惜看见熟人,比刚才要放松些,对他们挥挥手,又对苏棠说:“姐姐,那是隔壁的宋姨和孙叔,我们挪去他们旁边吧,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包子和粥是绝配,也不会互相呛行,苏棠也觉得在他们旁边更好,互利互惠嘛。
她们两个刚安置好,一个穿着邋遢的光头男人就从摊子前走过,手里还拿着酒瓶子,嘴里嘟嘟囔囔,看着苏棠和周惜的眼神也不怎么友善。
还是孙大军瞪了他一眼,他一缩脖子加快跑了。
宋好这才松了口气,对苏棠礼貌笑笑,才对周惜说:“你不知道,刚才你孙叔就看见那人跟在你们后面。他可是这片有名的混子,专捡小女孩欺负。这边为什么总有家长来送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人。”
周惜还没见过这种人,问宋好:“警察不管吗?”
宋好一哂,别说有苏棠了,就算是周惜这个小女孩她也不能说太多啊。
苏棠看出她的意思,笑着和她们打招呼。
宋好和孙大军早上就来了这里,现在高中和初三的学生早就买过早点开始读书了。
宋好四下看了看,没见到摄像机,小声问苏棠:“你们不是拍节目吗,怎么没人跟着?现在虽然是法治社会很安全,但有些人吧……哎,法律管不了也没办法。”
宋好怕她们再遇到那个混子,就说:“这样吧,我们等等你们,到时候咱们两家一起回去,路上也有个伴,周奶奶也放心一些。”
苏棠没拒绝,虽然她知道摄制组不会让她们出危险,但万不得已她也不想中断拍摄。
“你们今天是卖包子吗?”宋好好奇地问。
周惜惊讶,她们牌子还没摆出来呢,宋姨真的神了!
宋好笑着说:“一大早我就和你孙叔闻到特别香的包子味儿,还是从你们院儿传过来的。”
苏棠摆好牌子,用塑料袋拿过几个包子,递给宋好:“刚才多谢您,尝尝我的手艺。”
宋好本来不肯接,但这时又有人来买粥,推搡也不好看,就爽快收下了。
她忙完后看了眼苏棠他们的牌子,连连惊叹:“这边给孩子们买吃的倒是舍得花钱,不过包子就……”
很多家长还是觉得外面的馅料看不见来源,不安全。
苏棠笑着说了声谢谢,也没说别的,更没表现出焦虑,似乎笃定能卖出去一样,还是说卖不卖出去无所谓?
她说到这才想起苏棠她是来做节目的,不是真的为了卖包子,也就笑笑收回了剩下的话。
宋好看着苏棠咋舌,也不怪她会自然地把苏棠认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她这打扮语气,还有骑三轮摆摊的熟练程度,哪一样像真正的明星了。她甚至比周惜更像是曲家村的人!
他们说话间,三中门口又热闹起来,初一初二的学神门来上课了。
他们有的几个骑着自行车,有的结伴步行,还要不少是被家长送过来的。
街边的小摊又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开始买早点了。
宋好家的粥卖得差不多了,坐在一旁休息,有孙大军在前面忙就可以了。
她拿起了一袋包子,刚才那包子虽然裹着塑料袋,那包子的香味就一股一股地窜进她的鼻子里。
虽然她早上吃过饭了,但离现在也四五个小时了,她看着包子觉得又饿了。
豆腐皮儿馅儿的包子,她在南方的江城就吃过一回,那味道她这辈子都忘不了。后来她在北城吃过很多豆腐皮儿馅儿的包子味道都不如那次的味道。
宋好咽了下口水,也不知道这个包子味道怎么样。
她看了眼苏棠,这么好看的人又白到发光,还会做包子,不管好不好吃,她今天都会觉得这包子值了!
*
与此同时,刚开完每天的晨会的朱宇,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角落,叹着气拿过早就冷掉的包子。
苏棠这张脸太招惹人,身边跟着个一脸懵懂天真的周惜,两个人简直是行走的道德检验机。
这时候上班的人都已经走了,剩下围观的都是一些无业游民。
苏棠看了眼时间,对周惜说:“我们换个地方吧,这个时候来这边吃早点的都已经上班了,我们去三中那边,到时候孩子和家长们都会买一点的。”
在这个地方卖的不是很多,让周惜有点泄气。
她问苏棠:“去那里会好一点吗?”
苏棠骑上三轮车,让周惜坐好,说:“三中初高中都有,人比较多。还是县里唯一一个允许走读的学校,也不怎么驱赶学校旁边摆摊的小商贩,在那里会好卖一点。”
坐在旁边的周惜惊讶地张了张嘴,看着苏棠:“姐姐,这也是大学里教的吗?”
她本意是想问,苏棠这个外地人怎么会比她这个本地人还了解当地的情况,连三中这些事都打听得清楚。她也是有次考试在三中才知道这些事的。
苏棠还以为周惜是问她找地方摆摊的经验,想了想这几世历劫的经历忽然神秘一笑:“也算是吧。”
谁能说玉琼峰职业技术厨修学院不算大学啊,她师父也是玉琼峰的掌门,也算是校长呢。
苏棠和周惜很快到了三中附近,她的三轮车还没停稳,隔着两个摊位的有一对夫妻忽然大声叫她们。
说是叫她们,实际上是在叫周惜。
苏棠看过去,是卖粥、豆浆和茶叶蛋的摊子。
周惜看见熟人,比刚才要放松些,对他们挥挥手,又对苏棠说:“姐姐,那是隔壁的宋姨和孙叔,我们挪去他们旁边吧,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包子和粥是绝配,也不会互相呛行,苏棠也觉得在他们旁边更好,互利互惠嘛。
她们两个刚安置好,一个穿着邋遢的光头男人就从摊子前走过,手里还拿着酒瓶子,嘴里嘟嘟囔囔,看着苏棠和周惜的眼神也不怎么友善。
还是孙大军瞪了他一眼,他一缩脖子加快跑了。
宋好这才松了口气,对苏棠礼貌笑笑,才对周惜说:“你不知道,刚才你孙叔就看见那人跟在你们后面。他可是这片有名的混子,专捡小女孩欺负。这边为什么总有家长来送孩子,就是因为这个人。”
周惜还没见过这种人,问宋好:“警察不管吗?”
宋好一哂,别说有苏棠了,就算是周惜这个小女孩她也不能说太多啊。
苏棠看出她的意思,笑着和她们打招呼。
宋好和孙大军早上就来了这里,现在高中和初三的学生早就买过早点开始读书了。
宋好四下看了看,没见到摄像机,小声问苏棠:“你们不是拍节目吗,怎么没人跟着?现在虽然是法治社会很安全,但有些人吧……哎,法律管不了也没办法。”
宋好怕她们再遇到那个混子,就说:“这样吧,我们等等你们,到时候咱们两家一起回去,路上也有个伴,周奶奶也放心一些。”
苏棠没拒绝,虽然她知道摄制组不会让她们出危险,但万不得已她也不想中断拍摄。
“你们今天是卖包子吗?”宋好好奇地问。
周惜惊讶,她们牌子还没摆出来呢,宋姨真的神了!
宋好笑着说:“一大早我就和你孙叔闻到特别香的包子味儿,还是从你们院儿传过来的。”
苏棠摆好牌子,用塑料袋拿过几个包子,递给宋好:“刚才多谢您,尝尝我的手艺。”
宋好本来不肯接,但这时又有人来买粥,推搡也不好看,就爽快收下了。
她忙完后看了眼苏棠他们的牌子,连连惊叹:“这边给孩子们买吃的倒是舍得花钱,不过包子就……”
很多家长还是觉得外面的馅料看不见来源,不安全。
苏棠笑着说了声谢谢,也没说别的,更没表现出焦虑,似乎笃定能卖出去一样,还是说卖不卖出去无所谓?
她说到这才想起苏棠她是来做节目的,不是真的为了卖包子,也就笑笑收回了剩下的话。
宋好看着苏棠咋舌,也不怪她会自然地把苏棠认成和自己一样的人,她这打扮语气,还有骑三轮摆摊的熟练程度,哪一样像真正的明星了。她甚至比周惜更像是曲家村的人!
他们说话间,三中门口又热闹起来,初一初二的学神门来上课了。
他们有的几个骑着自行车,有的结伴步行,还要不少是被家长送过来的。
街边的小摊又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开始买早点了。
宋好家的粥卖得差不多了,坐在一旁休息,有孙大军在前面忙就可以了。
她拿起了一袋包子,刚才那包子虽然裹着塑料袋,那包子的香味就一股一股地窜进她的鼻子里。
虽然她早上吃过饭了,但离现在也四五个小时了,她看着包子觉得又饿了。
豆腐皮儿馅儿的包子,她在南方的江城就吃过一回,那味道她这辈子都忘不了。后来她在北城吃过很多豆腐皮儿馅儿的包子味道都不如那次的味道。
宋好咽了下口水,也不知道这个包子味道怎么样。
她看了眼苏棠,这么好看的人又白到发光,还会做包子,不管好不好吃,她今天都会觉得这包子值了!
*
与此同时,刚开完每天的晨会的朱宇,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角落,叹着气拿过早就冷掉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