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朱宇心情更糟了,下一秒,他听见了一声清脆的吆喝声,是卖包子的?
  朱宇没时间犹豫,别说包子了,就算吃剩饭也比让那群人帮他带饭强!
  第29章 豆腐皮儿包子
  卖不出包子,苏棠也不着急,坐在小马扎上悠哉地扇风,时不时还看看四周早点摊的情况。
  说起来她最喜欢的还是这种市井热闹,尤其是晨间的小县城里,大家凑在一起推车叫卖。虽然没说过几句话,却都是熟悉面孔。
  卖煎饼果子的大叔挨着炸油条的夫妻两个,绿豆煎饼软韧弹牙、裹上金灿酥脆的油条,在这清凉的早上简直是享受。
  苏棠暗下决定,等哪天不用卖早点了她一定来要来这里尝尝,也当一回享受的顾客。
  皇上不急太监急,周惜简直坐立不安,屡次欲言又止地看着苏棠。
  刚才苏棠对她说今天也算试用期,她也不能白拿这八十元。
  苏棠见她这样,就知道她在着急,“做生意就是这样,有赚有赔,谁也不能保证总在赚钱。”
  周惜不甘心她的希望就这样被掐灭,忍着哭腔问:“那要不我们再去别的地方,或者姐姐你价格能不能低一些?”
  她听到刚才那群阿姨奶奶有嫌贵的,就以为降价了他们一定会买。
  苏棠摇头,“每个包子的原料成本在这里,我还要分摊人工和时间成本。再者,如果你现在降价,买过的人会怎么想?知道你降价的人会怎么想?人都有猎奇心理,你标了超出常规许多的价格,人们会驻足看一眼,再而好奇询问;可如果真的改回来,我们就真的和平常卖包子的没什么区别了。”
  周惜被苏棠这一大段话弄懵了,喃喃问:“可是你的包子很好吃呀,就当普通包子卖不好吗?”
  苏棠耐心回答:“好吃是试出来的,不是看出来或者听出来的。如果当普通包子,人家为什么要选择我们的?我们是新来的,也不是固定摊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吃坏肚子了怎么找我们?”
  “怎么会……”说到一半,周惜也反应过来了。
  她知道苏棠的包子做得干净好吃,别人又不知道。如果真的让每个人都尝一尝,那这包子也干脆别卖了,直接都做慈善算了。
  苏棠见她默默低头,就接着看风景扇风。
  不一会儿,周惜抬头,小声问苏棠:“姐姐,这些都是你父母教你的吗?”
  “我五岁父母双亡去了福利院,这些都是后来我上大学的时候去舍友专业蹭课听来的。”
  苏棠没有隐瞒,从容地告诉周惜这些时也没忘记她们的内容会在节目里播出。
  周惜愣住,嗫嚅好久才小心翼翼地开口:“姐姐对不起……”
  苏棠不在意地说:“这没什么,我提不提这都是事实。”
  周惜双眼睁大,苏棠这样发着光笑的样子是她从来在认识的人身上见过的。
  好羡慕,她经常会因为自己没有父母而觉得低人一等。即便奶奶很好,同学老师都很好,可她对此总是很敏感的。
  周惜那崇拜的眼神藏也藏不住,苏棠想忽视也不行,她按下周惜的脑袋说:“你现在觉得我这样豁达厉害是因为我站在高处回首我曾经的苦难;如果我现在过得依旧很惨,还天天念叨这些,人们就会觉得我卖惨了。”
  苏棠揉了揉她的发顶,“不同身份做同样的事,别人的评价不同,就看你怎么选择了。”
  周惜抿唇,苏棠说:“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去上大学,但是吧,据我有限的经验来说,你这种情况上大学肯定要比卖包子好,对吧。”
  她是嬉笑着说的,说完就站起身走到三轮车旁边,差点让人以为她说的都是玩笑话。
  苏棠说得轻松,面包车里的刘彬眼眶发热。
  他女儿现在也念初中了,看见这个叫周惜的女孩子还是挺揪心的。只不过苏棠确实让他惊讶,竟然能说出这种话来。
  他转头问编导:“苏棠是福利院出来的?之前没听说过啊,你听说过吗?”
  编导从手机里抬起头:“百度上也没说啊……”
  苏棠“不负责任”地说完了那段话之后,就有人来买包子了。
  穿着一身西装工作服,胸口上还挂着某某银行的工作牌。看他焦急的样子就知道,他来买包子纯粹是图快。
  周围这些卖早点的人家,只有她这里没人排队。
  苏棠也不废话,还没等男人停稳车子就动手掀开了棉被,打开了泡沫箱盖子,问:“要哪种,要多少?”
  她撑着塑料袋转头对周惜说:“周惜,收钱。”
  年轻人不用费口舌,他直接看着牌子上的字,说:“要每样两个吧,线上支付可以吗?”
  苏棠不知道从哪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收款码,让周惜帮忙装包子。还没等男人付完钱,包子早就打包好了。
  年轻男人就是朱宇,他看着摊主的速度,像是生怕他反悔似的,忽然有点后悔了。
  还不如先去报个到,然后再溜出来买个早点算了,这么多人没人买就不见得好。而且爸妈一直告诉他,出门在外不吃馅儿,指不定是什么做的。
  时间不多了,朱宇来不及细想,钱都付完了,他只能拿着包子赶紧去上班。
  吃一天也死不了人,这包子总比同事和客户跟让人容易接受一点吧。
  好在接过手后,那些包子还是热乎的。朱宇瞟了一眼包子,倒像是速冻包子一样漂亮,真的不像是手工包子,心情就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