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星星一听到糖糕,原本在麦田里仔细找寻的双眼立马忍不住看向秦蓁。
  秦蓁摸摸他的脑袋,“也给星星买,星星好厉害,都能帮着干活了。”
  “谢谢小婶!”
  柳岚无奈摇头,只好继续弯腰干活。好在他带了草帽,到时再给人戴上。
  待两辆板车堆满,柳岚和柳望山便牵着骡子回家卸下。
  家里板车不够,木匠那边也没有做好的,临时做显然是不可能,既然多了两头牲畜,干脆把驯好的牛和毛驴借给关系亲近的族人。
  大家都是累过来的,能帮人省点力气也好。
  骡子牵回来之后引来好些人围观,毕竟两家已经各有一头牲畜了,都还不到没力气的时候。当下居然又买了一头,而且是高大有力的骡子,看起来品相不错,得花不少银子。
  旁人问价时柳望山只说十两的市价,按理说这样好的骡子会贵些,若是再问,就说是秦蓁娘家人帮忙买的,其他一概不知。
  家里有秦蓁守着,不用再让于红英或是谭月回来,也算是省出一份力,能早点忙完地里的活。
  金黄的麦子在院里铺开,秦蓁带着柳朗星学了几句应景的诗。
  肖父的星星功课学得还不错,曾经教导过的那些基本上记得七七八八,如今学的诗里又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内容,自然更容易牢记。
  日头渐大,地里劳作的人开始陆续回家,备好饭菜的秦蓁在大家回来后赶忙去了一趟新家。
  院子里挖的水井和她家一样也安了辘轳,因此她提水并不算费劲。
  李青竹昨天趁着得空,给她送了两斤朱梅,正好可以熬成茶饮镇凉解暑热。
  贺家对李青竹这个儿媳很看重,只让她管账,地里的活做不做都随她。毕竟贺家田地多,雇的人和佃户也不少,用不着李青竹再去忙活。
  只可惜今年的桃子都被人定下,匀不出多余的给秦蓁,李青竹向她保证,明年肯定送过来。
  桌上还没动筷,边闲聊边等着秦蓁一起吃饭。
  秦蓁悄悄看了一眼,笑着道:“熬了一锅朱梅茶饮,大伯、伯娘尝尝味道怎么样。”
  于红英接过尝了一口,“可真好喝,冰凉冰凉的,人都舒坦了。”
  柳望山也跟着点头。
  谭月没给柳朗星倒太多,小孩子喝多了容易闹肚子,到时不好麻烦秦蓁照顾,毕竟没当娘,有些事不方便动手。
  “还是蓁蓁会过日子,以前哪有心思捣鼓这些?”
  “是,能喝碗糖水就算不错了,没想到在家里还有茶饮喝。”于红英又尝了尝,还是放下碗去盛饭。
  饭后,秦蓁跟着柳岚去午睡。农忙时柳岚都是在大伯家吃住,即便是成亲后屋子也照旧留着。
  ……
  有四头牲畜帮着拉磨,碾麦的进程快了不少,晒谷场上摊开的麦粒颗颗饱满,不用称都能知道收成差不了。
  因柳岚要守夜,秦蓁考虑后还是决定和他一起在大伯家住下,毕竟家在东边,一来一回难折腾,不如就近好照顾人。
  小舅家也是刚忙完,树上的桃子已经熟透,便赶紧给各路亲戚送点,再不吃就糟蹋了。
  脆甜的鲜桃被切开摆在碗里,于红英和谭月一开始还惊讶了一会,现在吃着倒也习惯。
  她们寻常农家没这么讲究,洗洗就吃是常事,大概只有像秦蓁她娘那样的人家,才会连吃个果子都切成块吧。
  柳岚和柳文轩在屋里睡,两人守了一晚上,只好白天补眠。
  昨天眼见着远处飘来一大片云,还以为会下雨,好在只是虚惊一场,风一吹便朝别处去了。
  农人毕竟是靠天吃饭,得时时注意着天气的变化,和土地打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有时看一眼就能判断出近来的阴晴。
  第45章 粽子
  等麦子安然收进屋里, 一家人才松了口气。
  近来的头等大事终于落定,忙活完的人也好安心过端午,否则过节都没个停歇。
  今年有柳岚陪着去景宁寺, 秦蓁不必再像以往那般小心翼翼, 来回路上还有闲心观赏周边的景致。
  像不远处的山林里藏了一小片白色的花, 路过时都能闻到浓烈的栀子香。
  柳岚说等结了果子, 还能摘点去药铺里卖。
  “栀子结的果长什么样子?”她还没见过呢。
  柳岚一时不好形容, 只说到时摘点留在家里。之前晒好的那些多数拿去卖了,他不爱泡茶水,因此没留。
  高大的古树上依旧挂满了求姻缘的红布, 秦蓁同柳岚对视一眼,带着比以往更多的平安符下山回家。
  初四那天,秦蓁和柳岚回周家吃了顿饭。自成亲之后就得在夫家过端午了, 出嫁的女子只能提前一天回娘家。
  去镇上的途中碰到了载着人的孙良, 想着明天多半见不上面,秦蓁便提前送了一条五彩绳给他。
  几年乘车攒下的交情, 不至于因以后不常坐车而断掉, 况且建房子时采买肉菜的车钱省了不少,秦蓁很是感谢。
  ……
  房屋周围渐渐繁茂的杂草又被锄了一遭, 屋里屋外都已经撒好了雄黄,柳岚到门口挂上由艾草和菖蒲捆扎成一把的草药,仔细想着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阿岚, 待会出门记得把寒瓜带上。”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