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既然皇帝占着这个位置影响了他们发挥,他们顺手就把皇帝这个蠢东西给解决了。
在各方都努力宣传的情况下,皇帝已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与此同时,很多势力自立为王的消息也传了出来,嚣张点的,也跟着称帝,反正就是不服霍长安的管。
别说京都了,平安郡周边也出现了一堆王。寨子里的土匪都能自成黑风王。
一看这情况,夏文君立刻推了推夏云林,怂恿道:“爹,你也王一个。”
“我?王?”夏云林伸出手指,不敢置信的指了指自己,“这次是真不行。我都有点害怕了。”
在夏文君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里,夏云林反向怂恿道:“要不你王?”
第59章
夏云林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才能非常有数。十年前夏文君刚读书没多久,就已经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打击,让他深刻认识到了天赋的参差。
做到郡守这一步,他就已经很吃力,再做大做强,他是真扛不住,也压不住底下那么多能人。
“反正郡内大部分事情都是你在管,你就略过我,直接称王算了。”夏云林摆烂的说道:“时机合适的时候,我们就得找个可靠的势力投靠,你跟我谁称王,都无所谓。咱们亲父女,不讲究这些。”
就算最后投诚的时候,顶着平安王头衔的夏文君,得到的奖赏会更多,夏云林也不在意。本来夏文君花费的心血就比他多,他们夏家能一路往上走,全靠夏文君在背后谋划,她拿最大的好处也是应该的。
“父亲,我现在这身份,没你方便!”夏文君苦口婆心,“你就占个名头,也不让你干什么。”
“但我就是怕啊!”夏云林的脸上戴上了痛苦面具,握着夏文君的手,真诚的说道:“闺女啊,你现在这个身份方便的,很方便。你的名声可比你爹大多了!底下的一众官员百姓都服你!真的,你可以的!你心大,你扛得住,爹扛不住呀~~~”
亲爹扶不起来,夏文君倒也没想过去扶两个哥哥。以后要真成事了,从亲爹手里继承的权利是名正言顺,但兄长会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夏云林不上,夏文君就只能亲自上。
夏文君越过夏云林称王,平安郡内的人,都没什么反应,淡定的不得了。
以前就是夏文君在管事,现在只是名头变了而已,流程一点没变,大家都适应良好。
适应得最好的就是夏云林了,郡内的公务是一点不沾了,直接撒手,天天就开心的跟人钓鱼赏花,回归到了以前的咸鱼生活。
这几年被推着往前走,可真是把他给累惨了,开始躺平之后,人看着都年轻了好几岁。
他们自己内部都没什么问题,外头的人议论了几天,也就没管了。
因为自古以来,平安郡就是诸位大哥的忠实小弟,无论是谁最后取得胜利,平安郡都会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周边势力也就只有没钱没粮的时候,会想到平安郡,来勒索一下,其他时候,都把平安郡抛在脑后,打架的时候,都没谁想起它。
外面都打成狗脑子了,夏家还搁平安郡这儿搞经营,老老实实的安排自己地盘的百姓春耕夏收。
“日常训练要做,但地还是要种的。不种粮食,不种桑麻,大家吃什么穿什么?大家都不种地了,大家想去抢都没地方抢去。”
“让各村都找好藏粮食和藏人的地方。情况不对,就撤到山里面去,不要硬扛。他们点燃狼烟,城中军队和巡逻的军队赶去,也要好一会儿。”
夏文君在各村都安排了两名训练得不错的兵,让他们把各村的村民都当兵来训练,每家都还配了武器。
平时大家就拿起锄头种地,敌人一来,村里的人都能当兵使。
那些流寇都是来抢粮食的,自己不拿起武器反抗,几个月的努力都会白费。所以哪怕是普通村民,真打起来的时候,战斗力也爆表。
对待那些来骚扰的小势力,夏文君和底下的百姓倒是挺硬气的,但面对新朝廷发出的命令,夏文君就怂得很快。
新朝的第一个命令,就跟大家预料的差不多,就是让各郡县把地分给百姓。他们红巾军拼这一场,也该享受胜利果实了,每个人都要分地,京都周边的地,都分给了攻打京都的红巾军们。
除了自己带领的红巾军主力,外头的各路红巾军,霍长安也认。
只要你打出了红巾军的旗号,那你就是为帝国大业出过力的功臣,分地就该有你的份,当地的官员要是敢不执行,立斩不赦。
违逆的官员要是还敢反抗,霍长安能带几十万大军过去给人撑腰,踏平那个地方。
霍长安说得足够霸气,此事又与天下的所有百姓息息相关,消息很快就扩散开来。想要土地的百姓,都打起了红巾军的旗号。哪怕他们以前不是红巾军,现在也是了。
而且霍长安也没说假话,他真带兵出征,给人撑腰去了,一出手就灭了当地世家满门,把有主的地全都腾空了分出来。
此举一出,诸位反王都在唾骂,且疯狂绞杀郡内的红巾军。
就夏文君举旗投降,公开声明,她平安王治下的地盘,是按照红巾军的规矩办的,每人都均分了一块地,连夏家也没有干出侵吞上千亩土地的行为。
在各方都努力宣传的情况下,皇帝已死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天下。与此同时,很多势力自立为王的消息也传了出来,嚣张点的,也跟着称帝,反正就是不服霍长安的管。
别说京都了,平安郡周边也出现了一堆王。寨子里的土匪都能自成黑风王。
一看这情况,夏文君立刻推了推夏云林,怂恿道:“爹,你也王一个。”
“我?王?”夏云林伸出手指,不敢置信的指了指自己,“这次是真不行。我都有点害怕了。”
在夏文君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里,夏云林反向怂恿道:“要不你王?”
第59章
夏云林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才能非常有数。十年前夏文君刚读书没多久,就已经对他的自信心造成了打击,让他深刻认识到了天赋的参差。
做到郡守这一步,他就已经很吃力,再做大做强,他是真扛不住,也压不住底下那么多能人。
“反正郡内大部分事情都是你在管,你就略过我,直接称王算了。”夏云林摆烂的说道:“时机合适的时候,我们就得找个可靠的势力投靠,你跟我谁称王,都无所谓。咱们亲父女,不讲究这些。”
就算最后投诚的时候,顶着平安王头衔的夏文君,得到的奖赏会更多,夏云林也不在意。本来夏文君花费的心血就比他多,他们夏家能一路往上走,全靠夏文君在背后谋划,她拿最大的好处也是应该的。
“父亲,我现在这身份,没你方便!”夏文君苦口婆心,“你就占个名头,也不让你干什么。”
“但我就是怕啊!”夏云林的脸上戴上了痛苦面具,握着夏文君的手,真诚的说道:“闺女啊,你现在这个身份方便的,很方便。你的名声可比你爹大多了!底下的一众官员百姓都服你!真的,你可以的!你心大,你扛得住,爹扛不住呀~~~”
亲爹扶不起来,夏文君倒也没想过去扶两个哥哥。以后要真成事了,从亲爹手里继承的权利是名正言顺,但兄长会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夏云林不上,夏文君就只能亲自上。
夏文君越过夏云林称王,平安郡内的人,都没什么反应,淡定的不得了。
以前就是夏文君在管事,现在只是名头变了而已,流程一点没变,大家都适应良好。
适应得最好的就是夏云林了,郡内的公务是一点不沾了,直接撒手,天天就开心的跟人钓鱼赏花,回归到了以前的咸鱼生活。
这几年被推着往前走,可真是把他给累惨了,开始躺平之后,人看着都年轻了好几岁。
他们自己内部都没什么问题,外头的人议论了几天,也就没管了。
因为自古以来,平安郡就是诸位大哥的忠实小弟,无论是谁最后取得胜利,平安郡都会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周边势力也就只有没钱没粮的时候,会想到平安郡,来勒索一下,其他时候,都把平安郡抛在脑后,打架的时候,都没谁想起它。
外面都打成狗脑子了,夏家还搁平安郡这儿搞经营,老老实实的安排自己地盘的百姓春耕夏收。
“日常训练要做,但地还是要种的。不种粮食,不种桑麻,大家吃什么穿什么?大家都不种地了,大家想去抢都没地方抢去。”
“让各村都找好藏粮食和藏人的地方。情况不对,就撤到山里面去,不要硬扛。他们点燃狼烟,城中军队和巡逻的军队赶去,也要好一会儿。”
夏文君在各村都安排了两名训练得不错的兵,让他们把各村的村民都当兵来训练,每家都还配了武器。
平时大家就拿起锄头种地,敌人一来,村里的人都能当兵使。
那些流寇都是来抢粮食的,自己不拿起武器反抗,几个月的努力都会白费。所以哪怕是普通村民,真打起来的时候,战斗力也爆表。
对待那些来骚扰的小势力,夏文君和底下的百姓倒是挺硬气的,但面对新朝廷发出的命令,夏文君就怂得很快。
新朝的第一个命令,就跟大家预料的差不多,就是让各郡县把地分给百姓。他们红巾军拼这一场,也该享受胜利果实了,每个人都要分地,京都周边的地,都分给了攻打京都的红巾军们。
除了自己带领的红巾军主力,外头的各路红巾军,霍长安也认。
只要你打出了红巾军的旗号,那你就是为帝国大业出过力的功臣,分地就该有你的份,当地的官员要是敢不执行,立斩不赦。
违逆的官员要是还敢反抗,霍长安能带几十万大军过去给人撑腰,踏平那个地方。
霍长安说得足够霸气,此事又与天下的所有百姓息息相关,消息很快就扩散开来。想要土地的百姓,都打起了红巾军的旗号。哪怕他们以前不是红巾军,现在也是了。
而且霍长安也没说假话,他真带兵出征,给人撑腰去了,一出手就灭了当地世家满门,把有主的地全都腾空了分出来。
此举一出,诸位反王都在唾骂,且疯狂绞杀郡内的红巾军。
就夏文君举旗投降,公开声明,她平安王治下的地盘,是按照红巾军的规矩办的,每人都均分了一块地,连夏家也没有干出侵吞上千亩土地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