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夜明乖巧地又叙了一遍,“一身不死,万人难逃”。
  陈岁同洪小钙有些诧异,先将祝官的这位女儿送回了家,然后将这突然的一句报信给了戚总兵。
  第二天,小咸湖的船上多了一个人,陈岁洪小钙和夜明之外,戚琮也来了。
  他在船尾侧立着,观察着夜明的动静。夜明注意到了这个高大男子的身影,有点怕他,一直往陈岁这边拱。
  祝官的女儿平时不怎么接触外人,估计有点内向,这次要不是父亲出了变故,也不会出门和他们打上交道。陈岁蹲下身,轻轻拍了拍夜明。
  戚琮走上前,放轻声音问道,“夜小姐,那句谶词是从哪里听来的?”
  夜明用手勾着陈岁的衣袖,抬眼望了戚琮一眼,就将头撇开了。
  戚琮不紧不慢又问,“那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么?不愧是祝官大人之女。”
  小姑娘闭紧了嘴巴,依旧一声不吭。
  看总兵没有问出什么东西,陈岁和洪小钙只能在边上假装看风景。
  夜明离开这三个大人,独自小步跑到了船头,趴在船沿,兀自盯着水面下。
  “边上水浅的地方都打捞过,没有结果,这湖中心的深水区捞也捞不了,除了两条死鱼,这两日也没见什么东西浮上来”,洪小钙提议此趟任务要不就悬置着,“目前没什么进展,小咸湖也不与外边的湖池相通,祝官大人的身首只能看天命了。”
  陈岁补充着,“要么就是祝官大人负石赴河,背上石头自沉入湖,身体就不会浮上来,在湖底受鱼虾分食尽,但是,夜缰昀又没有什么缘由需要以死明志呀。”
  戚琮不置可否。
  “啊!”船头处传来惊叫。
  三人迅速跃至船头,一片影子从船沿落了下去。
  不见了夜明的身影,祝官大人的女儿也落了水!
  湖面幽深,落水处钻出一小股水花,荡开层层涟漪。湖风袭面,凉意骇人。
  陈岁和洪小钙要准备下水,戚琮拦住了二人,自己跃进了湖水深处。
  一时半刻,湖面没有半点扑棱声传来。
  两人在船沿边开始忧心,总兵下去了还没什么动静,这不会连着一块出事吧。
  总兵不是号称以前南征北战,骁勇过人,文武无双么,应当不会这么轻易就挂了吧。
  洪小钙在一边碎碎念,“早知道方才我俩就应该麻利点抢着先下水救人了,夜不收的头如果出事了,我们两不管怎么样都没好果子。”
  还好两人没煎熬太久,戚琮就浮出了湖面,手上托高着一个身影,便是落了水的夜明。
  陈岁和洪小钙赶紧将夜明接过,将总兵也拉上了船板。几人行船靠岸。
  夜明被吓得不轻,瑟缩着身子,擦掉了脸上的湖水,不断说着想回家,约莫又想到了家中已经没有父亲,终于忍不住小声哭了出来。
  戚琮看着夜明此时的状态,没有作声,先行离开了。
  还算是有惊无险。今日份任务就此收工。
  陈岁驾一辆马车,护送夜明回家。
  马车内,陈岁将外袍解下,给小姑娘围上,然后柔声细语说着,“那句话,一身不死,万人难逃,是几代之前的大胤朝东西两王纷争动乱前,那一代的祝官卜出的谶语。如果你是从哪里听来的看得的,记得要把这句话好好藏在心里,不能轻易对外传出去。你们夜氏一族世代为祝官,你现在还年幼,后面会有很多人想听你说了什么话,为了避免被有心人作文章解读,这段时日你要尽量少言寡语点。”
  夜明攥着陈岁的手,点头答允。
  回了住处,陈岁和洪小钙早早歇下,洪小钙长篇畅谈她前阵子在鹊城的灭口任务,一路万分凶险,她过关斩将最终全身而退。陈岁闲闲问道,“怎么不提半点我们伯颜兄作为搭档的功劳?”
  洪小钙转过头去,“他也就,还好吧,没拖我的后腿”,又翻过身子朝向陈岁,“你觉不觉得,总兵身材还不错?”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过陈岁回顾了下落水后的戚琮,他穿着轻薄素淡的窄袖便服,沾湿了水后布料贴在身上,显得宽肩窄腰,胸膛处的肌肉尤为明显。
  “你在开什么玩笑?”虽然内心觉得确实不错,陈岁还是挂上了一脸的不可置信回应小钙姐。
  “欣赏,欣赏么”,洪小钙无所畏惧,“咱们一直刀尖上火坑里行走的,那你不看看美色,这营里的生活得有多无趣,你可别老绷紧着弦。”
  第45章 月出(2)
  在翰林林大人的倡议和各地的民忧持续泛滥下,圣上高凇和中书令大人公孙成硕一致通过了泰山之行的提议,定在一个月后正式启程。全国各地每个城池都推举出观礼代表,自诏令发布,纷纷也出发向泰山赶去。
  到了梁城官员们动身的吉日吉时,六十多位文武大臣随行,加上路上的随侍人员和护卫编队,三千余人浩浩汤汤,从梁城向泰山进发。
  夜不收的诸多人员都安排进了护卫队伍里一同出行。陈岁、洪小钙、秦弘导等人也均在名单里。
  出发后的第三晚,大部队宿在梧城,非核心的护卫力量在城池周边的郊野安营。
  野外空旷,顺着蜿蜒的泥路望去,远方是大片的麦田连绵。边上的小沟里开着浅紫、嫣红、湛蓝的丛丛小花。
  再远处,迎风的杨树下,几个年轻人的议论声,盖过了金黄深处的虫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