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闻朝一手抓着花绸,一手护着徐初檀走向轿子,方才走了一路,他也适应了这种嘈杂,如今的他已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七嘴八舌的宾客们。
走至喜轿前,闻朝弯下身,替徐初檀拢起裙摆。
“当心。”
男人细心的照料让徐初檀心里美滋滋的,她抬起脚,登上了喜轿,放下了一直遮在面前的扇子,想好好看一看闻朝,怎知,四处忙活的新郎官一边侧着脑袋与身边人寒暄,一边将花绸塞到她的怀里,压根没时间看她一眼。
徐初檀,“……”
不急,不急,往后盯着他看的日子还多着呢!
……
国舅府和威宁侯府只隔了三条街,算不得多远。
徐初檀还没在那舒适的花轿里待个高兴,就听见翠露丹霜在外头提醒她马上到威宁侯府了。
徐初檀忙端正姿态,从身后摸出那被她压了好半天的孔雀扇遮在面前。
很快,喜轿停了,又听亲朋故友连声道喜贺新婚。
闻朝带的那两个傧相也是极靠谱的,两人深知闻朝并不爱与人费口舌,于是一个暗示礼官早宣吉时,一个绞尽脑汁掩护闻朝离开。
几人配合得当,闻朝总算得以撩开轿幔请徐初檀下轿子。
四面昏暗中,徐初檀见有一双手从扇下伸来,她将空着的左手递了去,借闻朝的搀扶走下了花轿。
新娘下轿,乐声仿若高亢了几分,在万众瞩目下,徐初檀跨过火炭盆,与闻朝并肩走入了威宁侯府。
此处都是威宁侯府的亲戚,没几人见过徐初檀,现下众人恭喜闻朝时还顺带夸一番徐初檀的美貌。
徐初檀心中暗爽,并偷瞄闻朝一眼,只见那人神情如旧,她悄悄撅嘴挪开眼——这人肯定是在心里偷着乐呢!
入门不远处,就是威宁侯府的喜堂,喜堂外常青花草一排又一排,枝头碗口大红花,黑陶盆面镶黄金。
徐初檀撇了撇嘴,暗道威宁侯府布置喜堂的人眼光媚俗。
走至喜堂中央,徐初檀透过孔雀羽的间隙瞧见高位上是威宁侯闻昌与明安长公主的牌位,而闻朝的继母许氏坐在侧面。
“新人拜堂——”
徐初檀将脑子中的杂念抛开,专心听着礼官的引导。
“一拜天地,顺遂富足——”
“二拜高堂,长寿安康——”
“夫妻相拜,恩爱白首——”
最后一拜,闻朝与徐初檀齐齐弯腰对拜,二人不分高下,隔扇相对。
“送新房——”
……
闻朝住的院落在威宁侯府西侧,前些日子因修缮而顺带更名为“檀苑”。
“檀苑”因何得名,从何而来,显而易见。
为迎接女主人的到来,早两日,这檀苑便已经装饰成了另一番天地,如庭院边角的小池里投放了几只活泼的红锦鲤、沿廊五米一盆的金桔树以及梁柱门楣上缠绕的彩布,处处透着一股热闹劲儿。
威宁侯府这边的姑婆、孩童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挤着一对新人进入檀苑新房凑热闹。
闻朝牵着徐初檀的手,引着她在新床上坐下。
方才闻朝在国舅府作催妆诗一事已经传到了威宁侯府来,于是乎,这些姑姑婆婆们也想听个新鲜——
“阿朝既作催妆诗,再作一首却扇诗定不在话下吧!”一个生得膀大腰圆的妇人带着她的孙儿挤到床边。
其余人也跟着起哄。
方才徐初檀在屋里并不知闻朝作了怎样的催妆诗,此时她竖起耳朵,期待万分。
一生才成一次亲,不爱这般繁文缛节的闻朝心底也愿意这成亲礼能够圆满些。
他直视着以孔雀扇遮面的徐初檀,目光下移,她的脚幅度不算大地抬一下点一下,像是在催促他尽快作诗。
“仲冬时节迎红妆,笙吹鼓打祝鸳鸯。羽扇半掩银盘面,还请却扇展华芳*。”
闻朝的诗兴许称不上是极品,但是身为武夫的他能脱口成章,已是让徐初檀惊喜不已。
她手中那孔雀扇缓缓向□□,展露出曾让无数青年才俊为之倾倒的容颜。
杏脸桃腮,棱眉皓齿。
闻朝看她看得有几分失神。
徐初檀拉了拉他的手,笑着提醒道:“郎君,该坐了!”
闻朝这才回过神来,往前走了一步,在她身边坐下。
翠露合时宜地端上合卺酒。
闻朝徐初檀各取一杯,转身相对,双臂交缠,仰头饮酒。
不善饮酒的徐初檀皱着眉头将那一小杯合卺酒喝完,奈何酒液浓烈,一放下杯子,徐初檀便背过身子去捂嘴咳嗽。
闻朝下意识抬手轻拍她的后背。
旁人见之,干脆装作若无其事地溜达出去了。
这宽敞而又漂亮的新房里,只剩下这一对新婚夫妻了。
徐初檀咳了好半天才缓过劲来,待她抬头时周遭只有一个闻朝,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好半天不言语。
“外头还有宾客,过不久我就该出去招待了。”
徐初檀微一抬眼看他,“郎君要夜里才回来吗?”
“不出意外应是如此。”
“那……那……郎君少饮酒,饮酒伤身体。”
徐初檀时常听母亲念叨父亲贪酒会伤身,是以她将此话说与闻朝听,好来彰显她的“贤妻本色”。
不知为何,闻朝听着她关心的话语,心有触动,酥酥麻麻的。
走至喜轿前,闻朝弯下身,替徐初檀拢起裙摆。
“当心。”
男人细心的照料让徐初檀心里美滋滋的,她抬起脚,登上了喜轿,放下了一直遮在面前的扇子,想好好看一看闻朝,怎知,四处忙活的新郎官一边侧着脑袋与身边人寒暄,一边将花绸塞到她的怀里,压根没时间看她一眼。
徐初檀,“……”
不急,不急,往后盯着他看的日子还多着呢!
……
国舅府和威宁侯府只隔了三条街,算不得多远。
徐初檀还没在那舒适的花轿里待个高兴,就听见翠露丹霜在外头提醒她马上到威宁侯府了。
徐初檀忙端正姿态,从身后摸出那被她压了好半天的孔雀扇遮在面前。
很快,喜轿停了,又听亲朋故友连声道喜贺新婚。
闻朝带的那两个傧相也是极靠谱的,两人深知闻朝并不爱与人费口舌,于是一个暗示礼官早宣吉时,一个绞尽脑汁掩护闻朝离开。
几人配合得当,闻朝总算得以撩开轿幔请徐初檀下轿子。
四面昏暗中,徐初檀见有一双手从扇下伸来,她将空着的左手递了去,借闻朝的搀扶走下了花轿。
新娘下轿,乐声仿若高亢了几分,在万众瞩目下,徐初檀跨过火炭盆,与闻朝并肩走入了威宁侯府。
此处都是威宁侯府的亲戚,没几人见过徐初檀,现下众人恭喜闻朝时还顺带夸一番徐初檀的美貌。
徐初檀心中暗爽,并偷瞄闻朝一眼,只见那人神情如旧,她悄悄撅嘴挪开眼——这人肯定是在心里偷着乐呢!
入门不远处,就是威宁侯府的喜堂,喜堂外常青花草一排又一排,枝头碗口大红花,黑陶盆面镶黄金。
徐初檀撇了撇嘴,暗道威宁侯府布置喜堂的人眼光媚俗。
走至喜堂中央,徐初檀透过孔雀羽的间隙瞧见高位上是威宁侯闻昌与明安长公主的牌位,而闻朝的继母许氏坐在侧面。
“新人拜堂——”
徐初檀将脑子中的杂念抛开,专心听着礼官的引导。
“一拜天地,顺遂富足——”
“二拜高堂,长寿安康——”
“夫妻相拜,恩爱白首——”
最后一拜,闻朝与徐初檀齐齐弯腰对拜,二人不分高下,隔扇相对。
“送新房——”
……
闻朝住的院落在威宁侯府西侧,前些日子因修缮而顺带更名为“檀苑”。
“檀苑”因何得名,从何而来,显而易见。
为迎接女主人的到来,早两日,这檀苑便已经装饰成了另一番天地,如庭院边角的小池里投放了几只活泼的红锦鲤、沿廊五米一盆的金桔树以及梁柱门楣上缠绕的彩布,处处透着一股热闹劲儿。
威宁侯府这边的姑婆、孩童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挤着一对新人进入檀苑新房凑热闹。
闻朝牵着徐初檀的手,引着她在新床上坐下。
方才闻朝在国舅府作催妆诗一事已经传到了威宁侯府来,于是乎,这些姑姑婆婆们也想听个新鲜——
“阿朝既作催妆诗,再作一首却扇诗定不在话下吧!”一个生得膀大腰圆的妇人带着她的孙儿挤到床边。
其余人也跟着起哄。
方才徐初檀在屋里并不知闻朝作了怎样的催妆诗,此时她竖起耳朵,期待万分。
一生才成一次亲,不爱这般繁文缛节的闻朝心底也愿意这成亲礼能够圆满些。
他直视着以孔雀扇遮面的徐初檀,目光下移,她的脚幅度不算大地抬一下点一下,像是在催促他尽快作诗。
“仲冬时节迎红妆,笙吹鼓打祝鸳鸯。羽扇半掩银盘面,还请却扇展华芳*。”
闻朝的诗兴许称不上是极品,但是身为武夫的他能脱口成章,已是让徐初檀惊喜不已。
她手中那孔雀扇缓缓向□□,展露出曾让无数青年才俊为之倾倒的容颜。
杏脸桃腮,棱眉皓齿。
闻朝看她看得有几分失神。
徐初檀拉了拉他的手,笑着提醒道:“郎君,该坐了!”
闻朝这才回过神来,往前走了一步,在她身边坐下。
翠露合时宜地端上合卺酒。
闻朝徐初檀各取一杯,转身相对,双臂交缠,仰头饮酒。
不善饮酒的徐初檀皱着眉头将那一小杯合卺酒喝完,奈何酒液浓烈,一放下杯子,徐初檀便背过身子去捂嘴咳嗽。
闻朝下意识抬手轻拍她的后背。
旁人见之,干脆装作若无其事地溜达出去了。
这宽敞而又漂亮的新房里,只剩下这一对新婚夫妻了。
徐初檀咳了好半天才缓过劲来,待她抬头时周遭只有一个闻朝,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好半天不言语。
“外头还有宾客,过不久我就该出去招待了。”
徐初檀微一抬眼看他,“郎君要夜里才回来吗?”
“不出意外应是如此。”
“那……那……郎君少饮酒,饮酒伤身体。”
徐初檀时常听母亲念叨父亲贪酒会伤身,是以她将此话说与闻朝听,好来彰显她的“贤妻本色”。
不知为何,闻朝听着她关心的话语,心有触动,酥酥麻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