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徐淮、李氏居于高位,大舅哥徐清晏坐于下首。
  闻朝步入堂中,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见证下,向岳父岳母、大舅哥作揖行三拜。
  “小婿闻朝前来迎娶檀娘,还望岳父岳母恩准。”
  徐淮神色复杂地端茶慢饮,喝了半盏后,方才不耐烦地对着闻朝挥手,“去去去去去!”
  闻朝再郑重一拜,“多谢岳父岳母。”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李氏将闻朝等待丈夫点头的这段时间的表现看在眼中,不急不慢,风度不减,当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
  ……
  闻朝携傧相、亲戚沿着长廊而去,傧相手提红漆篮子向四周抛洒金箔、银箔、铜钱、豆谷,乐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人前,一部分在人后,接亲队伍如长龙一般摆动前行,被挤在正中的新郎官一面派发红封,一面逼迫自己用那张冷脸挤出笑容和宾客们道谢。
  一刻多钟后,闻朝总算抵达新娘的院子。
  这时候,几个年轻的姐姐妹妹和院中丫鬟又挡在了房门前。
  闻朝从善如流地摸出红封一人分了一个,可这些个小娘子们又岂能如此轻易被打发?
  “檀儿表姐尚在梳妆,还请世子爷莫要着急!”
  围在新郎官身后的宾客们七嘴八舌地催促,“新郎官速催妆,催完妆抱娇娘!”
  在万众期待下,闻朝略一思忖,脱口一首催妆诗,“昔年宫阙扮家酒,梳挽垂髫手牵绸。今朝小雪宜婚日,美靥妆钿青罗袖*”
  此诗一成,众人拍手叫好。
  那小表妹也是暗暗点头,却依旧展着双臂不让道,“草草四句也想蒙混过关?妄想!”
  宾客亲戚们继续起哄让闻朝再作一首催妆诗,幸好闻朝并非四肢发达,头脑空空之人,他环顾四周,又是灵光一现。
  “青罗袖,绛红裙,乌发盘挽密如云。青黛描摹月棱眉,红花娇因点朱唇*。”
  此诗作成,闻朝脑海中不禁想象着婚服,绘红妆的徐初檀是何模样。
  乐班敲锣的用力敲打着手里提着的铜锣,为闻朝造势。
  小表妹得了那些姑姑婆婆的指令,总算让开了一条道,容闻朝入内迎亲。
  徐初檀端坐在床上,手持孔雀扇遮面,比她脑袋大一圈的孔雀扇遮住她的如花美靥却遮不住那熠熠生辉的凤冠。
  闻朝驻足于五步之外,听着姑姑婆婆们说着夫妻和睦,早生贵子,眼睛却是时不时地从徐初檀身上飘过。
  待姑姑婆婆们将话说完,丹霜呈上一双绣金并蒂莲婚鞋。
  “请姑爷为我家小姐穿鞋。”
  闻朝轻颔首,走至床前,取过一只鞋,单膝蹲下,捞起藏在裙摆下的玉足牢牢握在手中。
  徐初檀感受着足上的温热,心头好似被敲鼓的乐师有节奏地捶了两下。
  那双婚鞋大小合适,闻朝不费什么气力便将两只鞋套进了徐初檀的足里。
  穿过婚鞋后,新郎便可带走新娘了。
  闻朝将徐初檀的足放下,温声道:“檀娘,该走了。”
  用孔雀扇遮面的徐初檀心头一颤,不禁歪了歪脑袋,从扇边瞄了闻朝一眼。
  四目相对,心满意足的女郎咧嘴一笑,心甘情愿地将手交与闻朝。
  第008章 洞房夜
  闻朝正握着徐初檀的手要将她拉起来,一旁的一个老婶婶笑道:“新郎官急什么!还不是牵小手的时候呢!”
  众人一阵笑。
  很快,翠露捧着一团彩花绸穿过人群,去到闻朝与徐初檀身边。
  闻朝扫了一眼那花绸,心下了然,他将那条花绸接了过来,将其中一端交给徐初檀,自己则是抓着另一端。
  “新娘子出房喽!”
  话音刚落,院子里响起了鞭炮声,高亢嘹亮的锣鼓唢呐喜乐紧随其后,在众亲戚的簇拥下,闻朝与徐初檀同牵彩花绸出了房门。
  ……
  徐家人在堂中等待许久了,徐淮与李氏掩着心中的不舍强颜欢笑与族亲说话。
  直到那些声音迫近,堂中人才各就其位。
  不消多时,一对新人步入正堂。
  红男绿女,着华服冠冕,佩明珠艳翠,只端站在那儿,满堂便是熠熠生辉。
  徐初檀一手握绸,一手举扇,余光只瞥见身边的闻朝、观礼的亲戚,并瞧不见正前方的爹娘。
  “新人行礼!”
  闻朝和徐初檀双双跪下,听父母祝福教导。
  徐淮暗暗抹了一把老泪,而后身子微微前倾,用只有身边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
  “我也就这么个女儿,我可如珠似宝地养了她十六年,你要敢让她受委屈,我可不管你是谁的外甥,我一定
  让你好看!”
  闻朝双手作揖,微微躬身,郑重承诺,“女婿一定好好呵护檀娘。”
  李氏看丈夫那咬牙切齿的模样,不禁扶额,她怕丈夫坏事,插嘴道:“夫妻之间和睦相敬,同甘共苦方能共度百年,凡事光女婿一人付出不够,檀儿也要多加用心。”
  “女儿谨听母亲教诲!”徐初檀应道。
  徐淮拉了拉李氏的袖子,示意李氏再敲打两句,李氏甩开了他。
  一人唱白脸一人唱红脸,各唱一句也就罢了,再多可就砸场子了。
  ——
  岳父岳母那关过完,闻朝便可带着徐初檀离开国舅府。
  徐皇后赏赐的八宝鸾凤喜轿就停放在国舅府门前,宾客们自觉地挤在喜轿两侧,中间空出一条道,容新娘入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