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亏陛下保佑,公主殿下刚刚已经醒了。”
  “惠妃娘娘今天给您带了娘娘自个儿亲手做的白玉糕来,万岁您要不要尝一尝?惠妃娘娘素来了解您的口味。”
  略微踱步,皇帝走到殿中一侧的桌案旁,铺开一张胭脂红颜色的纸,压上镇纸,从竹制笔架上选了一支羊毫毛笔,蘸了蘸墨,低头写字。
  大昭的帝王有一双格外有力的手,他年轻时候擅长骑射,臂力惊人,即使后来久居宫廷身上的力气也没有消退,这份力气,使他对很多事格外有控制力,他自少年起便写得一手好字,挥毫之间说道:“惠妃带来的东西,你们看着办吧。”
  梁闻喜心中苦笑,知道这位主子爷今天是不打算吃东西了,他抬头不经意看了一眼,发现陛下今日的字迹格外端正,一眼之间,他看见上面写着:
  “三清有德,佐我大昭,朕有一女,芳年十八,名曰檀华,柔嘉居质,纯善有仪,然先天有疾……”
  梁闻喜恍然想起,胭脂红色是向神灵祈愿所用的纸,而永寿公主的病……又是无药可医的,除了向神明祈愿,又能向谁求助呢?
  顷刻之间,皇帝手下的文章已经写到了末尾,他将纸张微微卷起来,走到烟雾缭绕的方鼎之前,借着香火上的一点火星,将手中的表文点燃。
  纸张先是烧出一点炭黑,随着黑色晕染有火焰的金光在边缘出现,片刻之后,一团火光乍起,火苗跃动之间,一簇灰屑落入方鼎,表文的灰烬仍有些纸张卷起的形状,与香炉中三清烟火燃烧后落下的灰烬并不相混淆,一段时间过后,它们会不分彼此。
  一身明黄的皇帝看着烟雾之后端坐着的三清像,问道:“朕的永寿现在在做什么?”
  梁闻喜说:“公主此刻在赏星,明日要去赴长公主的生辰宴。”他灵机一动问道,“陛下可要去看看公主?公主睡了一整天,今晚大约睡不着了。”
  神像前的人影略站了一会儿,说道:“时间不早了,早些安置吧,那些没处理完的奏折,让人送去东宫。”
  夜空里,有看不清的鸟儿在星子下振翅远飞,星子一闪一闪的。
  芙蓉殿里。
  檀华从天空辨认出银河,亮灿灿的一条银色光带,像是一条星子汇成的河流。
  室内终究是有些小,她踩了一双木屐走出去,庭院里,古代植被茂盛,不说奇珍异草,就连野花野草也比上辈子见得多,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昆虫。
  檀华不知道要去哪儿。
  她问:“十七,你在哪儿?”
  一个人影从廊柱下面的阴影里走出来,檀华每次看到他从阴影里走出来都觉得很神奇,一个人的气息怎么能和阴影融为一体呢?
  繁星之下,穿着一身黑衣的十七面容渐渐清晰起来。
  檀华笑着说:“在那儿有什么意思,我们去那儿!”
  她随手一指,十七发现她说的方向是院子里的桃花树。
  那是一株足有一人合抱的大树,春夏的时候花朵极多,风一吹,簌簌如雨,铺开一地粉红,此时已经到了盛夏,粉色桃花寥寥,尽是苍绿的叶子。
  他动起来像一阵风,檀华只觉得有一条手臂扶住了自己的腰,下一刻整个人便离开了地面,恰好一阵夜风吹来,她闭了闭眼睛,下一刻人已经坐到了桃花树上。
  十七没有走远,他就坐在自己身边,与永寿公主隔了一拳距离。
  檀华撑着身下的树干,呼吸之间是桃木的清香,还有夜晚露水的味道,十七不说话的时候,就像是不存在一样。
  她看着一颗亮闪闪的星子说道:“那是紫微星。”
  这颗星星号称斗数之主,主管权位、威权,若是有个精通卜算的人在此地,一定能说出今夜的紫微星运势如何。
  古人深信神鬼命理,比如她这辈子的父亲,明明是万人之上的皇帝,要什么有什么,偏偏笃信仙灵,求仙问道,为此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她抬手指了指:指尖移动,说道:“这是金星”,“这是木星”。
  再看其它的星星,何其之多呢?她认不出来。
  檀华想起上辈子的一个说法: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她这辈子的生母柔贵妃是一个十分美丽且善良的人,假如人死后真的能够变成星星,她应该也在群星之中。
  檀华想到此处,看着天上繁星,便不自觉地笑了笑。
  但愿今生的母亲柔贵妃变成星星,变成仙女,若是转世投胎,还请投个好胎,下辈子幸福安康。
  柔贵妃在檀华十三岁那一年去世。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短的令人惊讶,檀华小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在皇宫里被一国之君千娇万宠、养尊处优的柔贵妃那么早就离开这个世界。
  她看着一颗颗叫不出名来又亮晶晶的星子想道。
  夜风徐来,桃叶簌簌,蝉鸣蛙叫起伏相继。
  宫里的人都睡着了。
  “公主殿下,您会长命百岁的。”
  十七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朗,他讲话总是字字分明,一个个字落入耳中,和蝉鸣蛙叫滚在一起。
  檀华还是听清了。
  她愣了愣,看向身旁的十七。
  星光万千,被桃枝遮蔽,细碎的光影里,人与人的影子都是模糊的,更何况身边的人穿着黑衣,他身形高而瘦,坐在那里沉默的时候一动不动,但就像是她自身在光影里投下的一道变得狭长高大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