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随行的徒弟取了一方薄如蝉翼的白色丝帕盖在永寿公主的手腕上,王太医伸出手隔着丝帕将手指搭上去,他闭目凝思片刻,睁开眼睛,看了看永寿公主的面色,又依照此法号了永寿公主的另一只脉搏。
  略微思虑片刻,说道:“公主的脉搏并无异常。”
  萧恒微微皱眉,说道:“皇妹无端昏厥,如何说并无异常?”
  东宫储君,自有威严,加之近几年皇帝不理事,许多国事都是在东宫处理的,这位太子,认真之时,竟然叫人不敢直视。
  王太医斟酌了下言语,垂手慎重说道:“公主的病,先天患得,病发之时便会疼痛难忍;若是清醒着承受,人定然恨不得自戟,疼痛过去之后,人也必然会因消耗太多元气而萎靡不振。公主患病之初,圣上与公主之母柔贵妃恐幼儿难忍疼痛,留不住公主殿下,遂使我等制出天香养神丸。此药可以让公主在病发之后,在本该被疼痛折磨的时候陷入昏睡,且有固本培元,滋养神魂的功效,公主醒来后感觉会更好一些。”
  “王太医”,太子的神色并不见好,王太医精神一紧,连忙垂手恭听,萧恒声音低沉,说道:“这些年一直都是你负责永寿的病情,每次诊断得出的结果都是一切如常,这不是孤想听的话。”萧恒站在罗汉床旁边,抬手轻轻拨了一下永檀华略微有些散乱的鬓发,举止之间颇为爱怜,目光则是看向王太医,问道:“永寿的病到底什么时候能好?”
  王太医嘴唇颤了颤,喏喏不敢言,双膝一沉,便跪了下来,豆大的汗水从额头落了下来,他说:“永寿公主的病自先天而来,实在是……实在是……”他略微犹豫一下,狠了狠心,直言道:“实在是无法根治!”
  “小老儿才疏学浅,还请殿下责罚!”
  萧恒的手顿了顿,看向身侧的檀华,她闭着眼睛,纤长的睫毛犹如蝶翼,肌肤莹白,有淡淡的红晕从肌肤下透出来,看上去是如此鲜活。
  回过神来,看着仍跪在地上的王太医,他说:“王太医起身吧。”
  躺在床上睡着的人无知无觉,芙蓉殿一片寂静,唯有清风穿堂,又被重重纱幕挡住,仅剩的一丝凉意化为凉爽,宫女轻手轻脚,有人收了香炉里苏合香的灰烬。
  新的香料添进去,幽香袅袅。
  檀华还没睁开眼睛就闻到了淡淡的味道,她睁开眼,从床上坐起来,发现室内已经点上了宫灯,整体是昏暗的色泽。
  床边坐着个粉衣宫女,见她起身,忙扶了一把,问道:“公主可要喝水?”
  她手边就是一把陶瓷水壶,手里捧了一杯清水。
  若是檀华点点头,对方肯定会将水递给她。
  檀华睡了太久,格外精神。
  今天夜里可能要睡不着了。
  她摇摇头,“我要洗漱。”
  这一声令下,便有人捧着水盆器物伺候她洗漱更衣。
  一切收拾妥帖,檀华对这些宫人说:“你们都下去吧,早点歇息,我睡不着,略坐一会儿再去睡。”
  宫里的人习惯如此,鱼贯而出。
  待人都离开,檀华拉开被宫女们合上的窗子,夜风涌进来,格外的清凉,还带来远方的莲花清香。
  今夜没有月亮,仰头看去,漆黑的天幕上,繁星点点,星罗棋布。
  一件薄薄的彩色织锦披帛从半空中飘下来,落在肩上,正好挡住风。
  拢了拢身上的披帛,檀华笑了笑,“多谢。”
  第4章
  问仙殿里,三清神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须发洁白如雪,身穿道袍,端坐于上。
  玉清元始天尊位居中央,手执玄珠,左手虚捻,象征混沌之时的“无极”状态。
  上清灵宝天尊居左,手执玉如意,象征混沌伊始,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
  太清道德天尊居右,手执太极神扇,俯视世间万物,象征万物化生的“太初”状态。
  神像前置了一座一人合抱的青铜方鼎,里面燃有长长短短烧不尽的香火,香火下方铺着一层厚厚的灰烬,问仙殿室内总是烟雾缭绕。
  一道明黄色的身影立在神像之前,他背影挺拔,头戴金冠,发冠之间插了一枚淡青色玉簪,从后背看身形强健,应该是个正值壮年的人,近看才发现,他乌发之中夹杂着从黑色褪色成棕色或是焦黄色的发丝,还有一些已经明显是白色的发丝了。
  此人鬓染微霜,面容略有几道皱纹,并不显得苍老,他有一双狭长入鬓的剑眉,一双眼睛眸光锋利,犹如鹰隼,令人不敢直视。
  许多年前柔然首领带着部族前来朝拜,他们最勇猛的武士,那个佩戴着兽牙、穿着黄色虎皮长袍,腰挎弯刀、生食牛肉,豪饮烈酒的老族长,在宴饮之时,看到当时正值壮年的皇帝,心悸不已。
  他说:“我看见大昭的帝王,就像遇上草原上最凶猛的野兽,他比飞在天上的雄鹰更危险,比奔走在地上的虎狼更残酷。”
  这些年,陛下一心求仙,无心世俗。
  宫里的人知道,皇帝最近几年确实清心寡欲,不仅于俗务上不大上心,连饭都吃的很少。
  有时候甚至一整天都不会想起吃饭。
  老太监梁闻喜弓着背,略微担忧着问:“您今儿个还没用膳,可要用些东西?”
  年过半百的皇帝在桌案前提起笔,蘸了蘸墨,头也不抬地说:“永寿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