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谢清霜见晏非从包袱里拿出两身黑色衣裳:“这是夜行衣吗?”
  “嗯,晚上带你去看热闹。”
  谢清霜心想不是行侠仗义吗,怎么又成了看热闹。不过他也不懂这些,安静跟在晏非身后。
  月上柳梢,盘踞云水城时间最久的某大家族宅院里,谢清霜和晏非坐在屋顶吹风看星星。
  “你所说的行侠仗义就是带着我去夜探别人后宅?”谢清霜无奈道。
  晏非笑:“你不喜欢的话我自己去,揍他们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算了,我还是和你一起吧。”谢清霜心想,要是晏非收不住,他在的话好歹还能劝一句。
  这些人罪不至死。
  鸡飞狗跳的一晚就这么开始了,富丽堂皇的宅院内藏着无数阴私,全被晏非提前让人查了出来,就这么大咧咧在众人面前宣读。
  不是喜欢管别人的家事吗,他倒想看看那些人会怎么解决自己的家事。
  有些人杀了晏非的心都有,但也只能看着他离开,打又打不过,比权势更是如同鸡蛋碰石头。有些已经忍不住怨恨在京中折腾的亲人,他们和谢清霜的想法一样,何必呢,明明日子过得挺好。
  云水城没有宵禁,不过夜里街道也没什么人,晏非揽着谢清霜飞快踏过屋顶,朝他们住的地方而去。
  想到晚上看见的那些事,除了解气之外,谢清霜还觉得有些好笑。
  “你行事一直都这么……”谢清霜想了个稍微讲究点的用词,“不羁吗?”
  “你想说我是个土匪就直接说。”
  谢清霜哭笑不得:“原来你也知道啊。”
  晏非笑道:“对付这些人,必须稳准狠,先兵后礼,按住他的七寸,不然他能满口之乎者也烦死你。那么麻烦,不如揍一顿,立马就变老实了。”
  这些豪门望族,平日里在外都是光鲜亮丽、富贵照人,实际上后宅里污糟事一箩筐。
  云水城发生的事情当晚就通过加急密令传入盛京,第二天一早,盛京各大报纸的内容纷纷更换。
  如今的盛京不像从前,念书识字不再是需要举家节衣缩食的地步,几乎家家都有几个在官学念书的适龄儿童。
  就连比较穷困的人家也是如此,不过除了那些饭喂嘴边都不愿意吃的懒汉外,勤快人在盛京想要混个温饱并不算难事。
  一旦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想办法满足精神需求。
  订报纸如今成了家家户户最喜欢做的事情,每到午后,关系好的几家人聚在一起,刚学识字的孩童们帮家里人念报纸,告诉他们盛京里又出了什么新奇事。
  之前劝晏知开后宫的那些官员,还没等把孩子送进宫,自家的龌龊事反而被爆了一箩筐。
  他们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晏非当时并未用真实身份,尽管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皇帝他哥,但只要他不承认,那就不是他!
  这些官员也只敢背地里说两句,谁也不敢真的得罪武林盟,在他们眼里,那些江湖人士行事放荡不羁,动不动就要取人性命。
  他们想要荣华富贵,但是更加惜命。
  大概清楚这些人恐惧武林人士,晏知还故意邀他们进入盛京,每天大咧咧从那些官员门前经过,还时不时露出阴恻恻的目光,就非常精神折磨。
  一时间,盛京里人人自危,短时间内再也不敢把主意打到皇帝的后宫里。
  第46章 云水城
  解决完这些事情,晏非可算有时间带谢清霜好好逛一逛云水城。
  自从他们来这里之后一直住在武林盟的分部,晏非今天要带谢清霜去看一看他为谢清霜准备的宅院,那儿人少,两人可以好好过一过二人世界。
  云水城虽然离盛京近,但因为周围被几大湖泊环绕,看着不像地处中原,倒有点江南水乡的意思。
  谢清霜只在游记里看过对云水城的描述,等身临其境后才知道,书中所写的远远比不过真实情况。
  引凤山风景也很好,但每天总看一样的景,再美也逐渐变得习惯。
  如今眼前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致,让人心境都变得开阔许多。
  两人乘一叶扁舟前行,谢清霜久未坐船,有些不适,晏非不知从哪翻出一包糖渍青梅,一颗颗喂给谢清霜。
  “还难受吗?”
  谢清霜坐在船头,迎面是带着水汽的微风:“好多了。”
  “没事,我们很快就到家了。”
  谢清霜拿了颗梅子喂给晏非:“哪里都是你的家,之前住的地方,你也说是家。”
  “这就是行侠仗义,四海为家。”晏非朝谢清霜眨了下眼睛。
  四海为家,意思是四海都有他的家吗,谢清霜想。他微凉的手指点在晏非眉心:“一天天的就你歪理最多。”
  小舟在湖泊中穿行,从城内码头出发,大约要半个时辰才能到他们的目的地。
  晏非所说的宅院算是在一个独立的小岛上,远离城镇的喧嚣。
  小岛面积广阔,山清水秀,而宅院面积却不大,正中间是二层石屋,门廊连着两侧的厢房与仓库。院子右侧是个花园,左侧则种着各类应季蔬果。
  谢清霜头一次住这样的房子,很是好奇,前前后后都逛了一圈。
  小岛仿佛与世隔绝,两人在这里提前过上了隐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晏非甚至不知从哪寻来织机,扬言要亲自为谢清霜织布做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