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进马车后,晏非脸上的面具已经摘下,谢清霜拿过架子上的丝帕为他拭去额头的汗水。
  “你身子不舒服,马车走不太快。”晏非道,“再走几日,等到了云水城,我们在那里好好歇息几日。”
  谢清霜斜晏非一眼:“你以为我不舒服是谁的错?”
  “怪我,全都怪我。”晏非抱着谢清霜撒娇,“可那有什么办法,我太喜欢清霜了,完全把持不住。”
  “食不言,寝不语,吃饭请闭嘴。”谢清霜虽不会因为这事过于害羞,但也不想听见晏非把这种事情大大咧咧说出口,尤其还是出门在外的时候。
  夜里,他们也没进驿站,直接宿在马车里。
  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这个驿站比较荒凉,谢清霜居然没在附近看见几个人。
  如今天气很好,只是早晚还有些凉,晏非帮谢清霜加了件披风,抱着人坐在马车顶看星星。
  夜色下,仿佛周围一切事物都逐渐远去,只剩下他二人彼此相拥。
  “你以前也是这样吗?”谢清霜问晏非。
  “当然不是,我哪会有闲情逸致欣赏风景。”晏非道,“如果是以前,我估计夜里都在赶路,随便找个什么破庙山洞住下,挂在树上也不是不能睡。”
  “那你现在这样能习惯?”
  “当然!”晏非抱紧谢清霜,“再习惯不过了。”
  晏非很了解这一路的风土人情,时不时为谢清霜介绍几句。
  第二天傍晚,他们到了下一个驿站,晏非给谢清霜点了一桌他爱吃的菜,味道的确都不错。
  这个驿站附近风景也挺好,还有不少特色食物,晏非和谢清霜又耽搁了两日,马车走走停停,时不时停下欣赏沿岸风光。
  两人本就甜蜜得很,如今关系像是又近了一步,连对视时的眼神都带着扯不断的情丝。
  大约七八日后,他们才到达早就应该到的云水城。
  家里人似乎都没想到他们走的这样慢,早就送来家书,晏学的信全在骂晏非,苏灵的信则是嘱咐晏非好好照顾谢清霜。小太子的信是胡乱涂画,背面是龙飞凤舞的大字,在和大伯告状,看得出心情不大好,估计又被老师们要求增加学习量。
  而晏知显然更了解亲哥一些,知道他们不可能走太快,晏非刚进门,他的家书就跟着进了家门。
  “哈哈哈,我又赢了,就知道你俩肯定慢慢悠悠的,哪可能那么早到云水。在这个家里,只有我才是唯一的智商担当。”
  晏知送来的第二封信里带着点抱怨,说那些老臣们又闲得慌,想让他选秀开后宫,其实就是为了把家里适龄的女孩送进宫,梦想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晏知春秋鼎盛,小太子年纪又小,很多人都不觉得未来小太子的位置能一直坐稳。谁知道现在冷静睿智的帝王等年老后会不会变得昏庸,开始忌惮年轻力壮的儿子。
  他们更不觉得晏知能一辈子守着皇后一人,难不成皇家还真出了情种,奉行一生一世一双人。
  晏知信里说,他跟那些人说了自己生不了。他们要是不介意那些如花一般的小姑娘在宫里孤独终老,就尽管把人送进来。
  他的工坊依旧很缺人,不过那些娇滴滴的大小姐想要进去,大概需要先培训半年,不达标的大概只能在宫里帮人浆洗衣裳。
  晏非心想,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晏知名单上的那些人,其中几个祖籍就在云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不然抽空去揍他们一顿吧。
  不过他现在跟以前已经不一样,他是有家室的人,做任何决定之前,都会先问过谢清霜。
  “清霜,我想申请找几个人打一架。”晏非举着手指头发誓,“我弟派过来的暗卫跟着呢,绝对不可能受伤。”
  “怎么回事?”谢清霜问清了原委。
  谢清霜跟皇后和小太子的关系都不错,很不满那些臣子的指手画脚,别人家里的事情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若不是晏非不参与政事,身上的爵位有和没有一个样,那些人岂不是还要来他面前丢人现眼。
  其实谢清霜很清楚,就算是现在,愿意把人送到晏非身边的人家也不计其数,只不过全被晏非挡在外面,没让他知晓。
  晏非见谢清霜气鼓鼓的模样,觉得他特别特别可爱:“清霜不生气,过几天我带你去行侠仗义。”
  谢清霜还真被勾起了兴趣,他虽有武功在身,发挥作用的时候一把手都数得过来。他从小读了许多话本,武林侠客的故事也听过许多,对于行侠仗义这种事情,自然是期待的。
  晏非给晏知回了信,并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晏知的回信很快到来,他让兄长随意行事,凡事都有他兜着,这话说得异常霸气。谢清霜也跟着看了回信,那些人明明过得也不错,却为了贪念打上晏知的主意。他看了眼晏非,心想何必呢,得罪这对好兄弟不可能有任何好下场。
  水至清则无鱼,那些人家里完全清清白白肯定不可能,不涉及原则的事情,晏知其实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他们都敢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晏知哪会轻飘飘放下。
  要知道,晏知是这个家里最记仇的人,谁得罪过他,再过八十年他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幼时欺负过他们兄弟的人,十年后依然得到了来自晏知的报复。
  这天,晏非二人特意早些时候用了晚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