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21章 寒菊
出征之前,她将晋宁城中的所有事务都全权交付给了易棠的兄长易珩。
她与易珩相交数载,几度生死,深知其品性为人,并没什么不放心的。但离开几月,总不能对之前的事情一直不闻不问,便一连几日,都泡在了公文账册之中。
好不容易得闲,又去军营巡视了一遭。秋冬之际,北方蛮夷本就频频南下劫掠,今年冬天的气候瞧着又比往年还恶劣几分,恐怕边境不会太平,自然要早做准备。
这样想着,她便不由自主地盘算起了粮草,一路都有些心不在焉。及至府门,进了自己的院子,仍沉浸在思绪之中。
“主君!”
楚晏闻声望去,便见那原本倚在长廊扶手的男子一跃而下,装模作样地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弯腰拱手,远远地朝她做了个揖。
分明是再低调不过的青衫,可穿在他身上时,总显出几分张牙舞爪的肆意。
楚晏看得好笑,反手夺了身侧沈意的佩剑,扔给眉眼含笑的青年人,扬声喊他的表字:“文璟。”
易珩抬手接过,拔剑出鞘,眼睛一亮:“好剑!”旋即便挽了个利落的剑花,朗声道:“那就请主君多多赐教了。”
易珩现在虽说是个文官,但幼时便立志要做个惩恶扬善的游侠儿,武艺十分不错。
遇到楚晏之后,两人一拍即合,甚至一起干过直捣敌营、深入蛮人部落深处的事儿,只是后来地盘逐渐扩大,后方不能无人镇守,易珩才老老实实歇了上阵的心思,待在晋宁为楚晏操持军政之事,居中持重,已逾数载。
常年埋首案牍,他的武艺粗疏了不少,更加不是楚晏的对手。有来有往地打了十几个回合之后,易珩的力气就渐渐不济,最终手一滑,连长剑也被击落出去。
易珩气喘吁吁地躺在雪地里,分明有些狼狈,但却剑眉星目,眸若朗星,笑得很是开怀。
楚晏收剑入鞘,慢慢踱到他身边,长眉微挑,便朝他伸出手。
易珩将手举起,任由那双戴着皂色手套的手将自己拉起来。
“手怎么了?”虽然易珩如今确实打不过她,但也不至于差到这地步。刚刚交手时,她便觉得他的手腕似乎有点儿使不上力。
“能有什么事?”易珩避而不谈,与她一同走进小厅,笑骂道:“好你个楚安然,枉我为你兢兢业业操持后方,熬得头发都掉了,你竟一回来就要揍我!”
楚晏无奈,“想要什么酒自己去府库搬,那儿有什么好东西你比我清楚。”
易珩哈哈大笑,当即换了个称呼:“主君英明。”
楚晏睨他一眼,懒得再与这厮多嘴,自己褪了巡营时换上的轻甲,进屋换了身常服。
等她打扮妥当,重新到会客的小厅时,易珩也换下了那身被风雪打湿的外裳。往常议事至夜半,他经常在王府中留宿,以至于院中专门为他留了间厢房——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缺换洗的衣物。
易珩笑眯眯地在厅中落座,反客为主地招呼她用茶。楚晏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忽然就想起了陆允安那手绝佳的泡茶手艺。
青年人一看她的神色便知她在想什么,好奇地问:“姓陆那小子怎么没跟回来?”
“前些日子瞧他不顺眼,遣他在平阳留守了。”
这下挑眉的便变成易珩了。楚晏待陆允安一直很不错,这会儿突然看他不顺眼,自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小狼崽子的心思暴露了。
这可真是……易珩幽幽叹了口气,“奈何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啊。”
楚晏很不客气地剜他一眼,“文璟早就知道?”
易珩没忍住又叹了口气,有些心虚地移开了目光,喟然道:“恐怕也就只有主君不知道了。”
“罢了……”楚晏深深吸一口气,“说正事。”
易珩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思,从善如流地说起正事。之前的事务都通过公文和书信交谈过,无甚大碍,只有当下赈济灾民,以及边境备战的事情,不能再拖。
一盏清茶,一盘点心,两人相对而坐,商讨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拿出了具体的章程。楚晏想起了什么,遣沈意去拿之前李氏家主死前写的那堆文书。
绵绵不绝的风雪终于停歇了片刻,冰天雪地之中,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殿下,我来啦!”
易珩失笑,看着楚晏道:“舍妹自幼便跟着她师父在外游历,有些不拘小节,还望殿下海涵。”
楚晏也笑,盯着他那双眼睛,意有所指:“比她更放肆的,我身边又不是没有。”
“殿下抓回来的那帮人一到晋宁就水土不服,闹腾得很。监护的刘校尉好似只认识我这一个大夫,刚刚又请我去干活。”易棠语含不满,直直地看着楚晏,显然是在告状。
眼神一望过去,却发现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回城之后连家都不回,就来王府了,她怎么会有这么不值钱的哥哥?
“易文璟,可算让我逮住你了,你之前坑我的事情,我还没找你算账呢!”易棠张牙舞爪地扑过去,易珩匆忙避开。
两人你追我打,将原本安静的小厅整得鸡飞狗跳。楚晏眼不见心不烦地垂着脑袋,慢悠悠地品茶,直到战火烧到自己眼皮子底下,她才出言调停。
“好了,我会罚他俸禄的,莫再闹了。”楚晏:“阿棠,快去给你那不消停的兄长看看右手手腕。”
出征之前,她将晋宁城中的所有事务都全权交付给了易棠的兄长易珩。
她与易珩相交数载,几度生死,深知其品性为人,并没什么不放心的。但离开几月,总不能对之前的事情一直不闻不问,便一连几日,都泡在了公文账册之中。
好不容易得闲,又去军营巡视了一遭。秋冬之际,北方蛮夷本就频频南下劫掠,今年冬天的气候瞧着又比往年还恶劣几分,恐怕边境不会太平,自然要早做准备。
这样想着,她便不由自主地盘算起了粮草,一路都有些心不在焉。及至府门,进了自己的院子,仍沉浸在思绪之中。
“主君!”
楚晏闻声望去,便见那原本倚在长廊扶手的男子一跃而下,装模作样地拍了拍身上的雪花,弯腰拱手,远远地朝她做了个揖。
分明是再低调不过的青衫,可穿在他身上时,总显出几分张牙舞爪的肆意。
楚晏看得好笑,反手夺了身侧沈意的佩剑,扔给眉眼含笑的青年人,扬声喊他的表字:“文璟。”
易珩抬手接过,拔剑出鞘,眼睛一亮:“好剑!”旋即便挽了个利落的剑花,朗声道:“那就请主君多多赐教了。”
易珩现在虽说是个文官,但幼时便立志要做个惩恶扬善的游侠儿,武艺十分不错。
遇到楚晏之后,两人一拍即合,甚至一起干过直捣敌营、深入蛮人部落深处的事儿,只是后来地盘逐渐扩大,后方不能无人镇守,易珩才老老实实歇了上阵的心思,待在晋宁为楚晏操持军政之事,居中持重,已逾数载。
常年埋首案牍,他的武艺粗疏了不少,更加不是楚晏的对手。有来有往地打了十几个回合之后,易珩的力气就渐渐不济,最终手一滑,连长剑也被击落出去。
易珩气喘吁吁地躺在雪地里,分明有些狼狈,但却剑眉星目,眸若朗星,笑得很是开怀。
楚晏收剑入鞘,慢慢踱到他身边,长眉微挑,便朝他伸出手。
易珩将手举起,任由那双戴着皂色手套的手将自己拉起来。
“手怎么了?”虽然易珩如今确实打不过她,但也不至于差到这地步。刚刚交手时,她便觉得他的手腕似乎有点儿使不上力。
“能有什么事?”易珩避而不谈,与她一同走进小厅,笑骂道:“好你个楚安然,枉我为你兢兢业业操持后方,熬得头发都掉了,你竟一回来就要揍我!”
楚晏无奈,“想要什么酒自己去府库搬,那儿有什么好东西你比我清楚。”
易珩哈哈大笑,当即换了个称呼:“主君英明。”
楚晏睨他一眼,懒得再与这厮多嘴,自己褪了巡营时换上的轻甲,进屋换了身常服。
等她打扮妥当,重新到会客的小厅时,易珩也换下了那身被风雪打湿的外裳。往常议事至夜半,他经常在王府中留宿,以至于院中专门为他留了间厢房——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缺换洗的衣物。
易珩笑眯眯地在厅中落座,反客为主地招呼她用茶。楚晏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忽然就想起了陆允安那手绝佳的泡茶手艺。
青年人一看她的神色便知她在想什么,好奇地问:“姓陆那小子怎么没跟回来?”
“前些日子瞧他不顺眼,遣他在平阳留守了。”
这下挑眉的便变成易珩了。楚晏待陆允安一直很不错,这会儿突然看他不顺眼,自然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小狼崽子的心思暴露了。
这可真是……易珩幽幽叹了口气,“奈何襄王有意,神女无心啊。”
楚晏很不客气地剜他一眼,“文璟早就知道?”
易珩没忍住又叹了口气,有些心虚地移开了目光,喟然道:“恐怕也就只有主君不知道了。”
“罢了……”楚晏深深吸一口气,“说正事。”
易珩收起了看热闹的心思,从善如流地说起正事。之前的事务都通过公文和书信交谈过,无甚大碍,只有当下赈济灾民,以及边境备战的事情,不能再拖。
一盏清茶,一盘点心,两人相对而坐,商讨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拿出了具体的章程。楚晏想起了什么,遣沈意去拿之前李氏家主死前写的那堆文书。
绵绵不绝的风雪终于停歇了片刻,冰天雪地之中,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殿下,我来啦!”
易珩失笑,看着楚晏道:“舍妹自幼便跟着她师父在外游历,有些不拘小节,还望殿下海涵。”
楚晏也笑,盯着他那双眼睛,意有所指:“比她更放肆的,我身边又不是没有。”
“殿下抓回来的那帮人一到晋宁就水土不服,闹腾得很。监护的刘校尉好似只认识我这一个大夫,刚刚又请我去干活。”易棠语含不满,直直地看着楚晏,显然是在告状。
眼神一望过去,却发现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回城之后连家都不回,就来王府了,她怎么会有这么不值钱的哥哥?
“易文璟,可算让我逮住你了,你之前坑我的事情,我还没找你算账呢!”易棠张牙舞爪地扑过去,易珩匆忙避开。
两人你追我打,将原本安静的小厅整得鸡飞狗跳。楚晏眼不见心不烦地垂着脑袋,慢悠悠地品茶,直到战火烧到自己眼皮子底下,她才出言调停。
“好了,我会罚他俸禄的,莫再闹了。”楚晏:“阿棠,快去给你那不消停的兄长看看右手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