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像是马上要停的样子吗?”一行人里有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就是池霁,她站在门边看了一会儿,搓搓胳膊,往柜台方向走,“怪冷的。”
男生里有人想做骑士,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在修宁市的九月夜晚多此一举地穿外套,脱无可脱,只好作罢。
柜台里有个穿着白大褂抱着手机打王者的懒散药师,闻言笑了一声,跟池霁说:“你别不信,咱们山里这雨说下就下,说停也就停了,看你们运气吧。”
但池霁太怕冷了,她在柜台边搓了半天也没把自己搓热,走过去跟另一个女生搂抱在了一块儿,相互取暖。
又过了一会儿,男生里也有人感觉冷,走到了她俩所在的那个避风的角落。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人聚在一起就爱讲闲话。
一个说:“我以前就在想,天气预报这么不准,肯定是因为我没加入气象学研究的队伍中。”
另一个道:“但你地理会考都差点没拿到a,现在还想学气象学?”
“怎么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学,不然还能干嘛,总不能回家继承家产。”
“有什么不行,我就打算继承家产。”
“那是你家就你一个,我还有个比我能干的姐呢,我就做我的闲散富二代好了。”
“别这么土啊,”柏天忆笑了笑,插入了谈话,“撇开金钱和名利,你们有没有真正想做的事情?”
那肯定有。
澜越的学生,志愿除了继承家产外,一个比一个有想象力,除了那位想要投身于气象学的大哥,另外还有想去非洲做动物救助的,想学国际关系与公共政策的……格局和爱心一个不缺。
谢晏只能表示佩服:“我还没想好。”
这也是正常答案,毕竟以他们几个年龄来说,人生都还刚开始。
“那你呢?”一个叫李帆的男生扭头看着强行跟来的孟扶冬。
他是个很会炒气氛的人,虽说不太喜欢孟扶冬,但也没打算在这个话题里把人撂下。
孟扶冬一晚上没怎么说话,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自己的事,愣了愣:“我?”
“对啊,”李帆说,“你可别提孟家什么什么的,说了是撇开金钱名利的梦想啊,继承家产是违禁词,没有就说没有。”
“我……”孟扶冬的视线落在药店门外的雨丝上,蓦地一笑,“什么都不考虑的话,我想当极光观测员。”
谢晏愣了愣,往他那边看过去。
从谢晏的角度,此时只能看到孟扶冬的侧脸,此人的下颚线条如同他本人一样脆弱易碎,瘦得只剩骨骼,眼神是难得一见的忧郁,就好像他此刻真的很真诚似的。
旁边一个叫周闻雨的男生好奇道:“为什么是极光观测员啊?”
“因为极光的出现有一定规律,又很随机,可能就像这场雨一样无常。”孟扶冬想了想说,“混乱中带着秩序,我觉得这种韵律感很美。”
池霁笑了:“看不出你还有这种浪漫细胞。”
“平时也用不到,”孟扶冬回过神,冲池霁一笑,“我就这么一说,应该是没机会去做那劳什子的极光观测员了。”
他刚刚还忧郁得很走心,这句话又摇身一变,成了那个在名利场中沉浮的少爷,对“极光观测员”这样既没前途也没钱途的职业表示了轻蔑。
池霁是学音乐的,浪漫几乎刻进了骨子里,听到这话白眼一翻,抱着一旁那个叫宋燃的女生不说话了。
大雨短时间内也没有停下的意思,气氛有点冷。正当李帆和柏天忆对视着想要再说点什么改善下气氛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
凌乱的脚步声,以及焦急的、混着口音的七嘴八舌。
“快快快把人抬进去——”
“小心,别落地!”
“老于,有药没有?水根受伤的嘞!”
柜台后面的“老于”急匆匆地跑出来,在药店门口迎到四五个被淋得透湿的村民,中间那个腿上受了伤,裤腿粘在伤口上,老长的一条血痕,跟雨水混着,乍一看十分可怖。
“哎哟!”老于叫了一声,“这怎么弄的?”
旁边几个村民忙解释:“他家那条黑子跟早跑丢了,水根非要连夜去山上寻!喏,这不知道什么东西划的!”
“个么要消毒的闹,山高头的植物又说不准有没有毒的。”老于对着那个伤口看了看,“噶大一个伤口,你们要去卫生所的呀!”
“水根”痛得龇牙咧嘴,道:“你随便给我弄一下么好了,黑子还没寻到呢,弄完我还得上山。”
“嫑寻的嘞!”村民劝他,“话不定明早它自家跑回来的,夜里相好上山的啊?”
村民的话又吵又乱,充斥在药店小小的空间里,将一群高中生挤压得好生尴尬。
好在澜越至少有一半是修宁本地的学生,这口音倒还能听得懂。谢晏看他们争个没完,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要不要先给他用生理盐水冲一下伤口再说?这上面还有枝条呢。”
“哦对对对!”老于一拍脑袋,指着那几个村民说,“我都给你们气糊涂了!”
他忙跑进柜台背后,找了瓶生理盐水出来,指挥几个村民把人抬到靠门边的一个洗拖把用的深水池旁,伸手一指:“把他裤腿先卷起来,小心点,别碰到伤口。”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跟老于说:“不是你来?”
“我是药师,不是医生啊。”老于瞪着他们,“我来同你们来有什么区别?”
村民一群大老粗,都没干过精细活,对着个狰狞的伤口没人敢动手。
十几个高中生也面面相觑。
一个男生朝唯二的女生看,压着声音问:“要不……你们去帮忙?”
“你疯了吧?”宋燃也压着声音回答,“你们怎么不去?”
“女生不是仔细点么。”男生讷讷。
“这是你的刻板印象。”宋燃说,“我这辈子就没做过手工活。”
池霁自然也没有,但她毕竟平日里在摆弄乐器,手头功夫比宋燃精细一点,此时有些犹豫——这毕竟算多管闲事,身为女生,她有很多顾虑。
“我去吧。”谢晏站起来。
他朝村民走过去,换了口方言跟几个村民沟通。修宁市区的方言和山区方言其实不太一样,但彼此能听懂,谢晏沟通完,就从人群里穿了过去,帮那个受伤的村民掀起裤腿。
粗糙的布料早跟皮肉粘连在了一起,被雨水一泡,伤口周围的皮都泛了白。
掀起来的时候谢晏听到那人发出明显吃痛的吸气声。
“卫生所在哪里啊,远吗?”谢晏问了句,顺便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啊好,”药师老于说,“不过这时候卫生所下班了,要打电话叫福根起来,个毛雨啊有点大……”
“打吧,”谢晏从他手里接过生理盐水,仔细地冲洗,他年轻,眼神比几个村民好太多了,确实更适合做这件事,“这伤口太深了,搞不好还要打破伤风,得让医生看看,弄不好明早还要下山去大医院的。”
“噶麻烦的啊。”水根听了直皱眉。
旁边的村民骂他:“你自家的腿!嫌麻烦你以后当残疾人别叫!”
“多大点事,我就寻个狗……”
“叔叔,”谢晏情绪稳定地说,“感染就不是小事了。”
他态度平稳说着话的时候,有种很能让人信服的力量,受伤的村民不说话了,看样子是听进去了一点。谢晏仔细给他冲洗干净,直起腰说:“送卫生所吧。”
他刚刚已经听见老于去边上打电话了,估计医生一会儿就到卫生所。
“走吧。”抬他来的村民相互看看。
“走!”边上的人说着,就要怎么来怎么把人抬出去。
“诶等些——”
老于紧张兮兮地冲出来拦住他们:“好不容易给他伤口冲干净,又要抬出去淋雨啊?亏你们想得出来!”
“个么接个办啦!”村民冲他摊手。
“伤口不好淋雨的,我这里有把伞。”老于从柜台后面捞出把大伞。
伞虽然大,但在这样的天气面前也是杯水车薪,勉强能用来遮一下伤口,还得增加劳动力——先前几个人在雨天里抬人就够呛了,加把伞不好抬。
不过好在,这店里有不少好事的高中生,这群人别管是不是少爷,多事的心是一样的。
“我们来帮忙!”
几个男生喊着就冲了出去,自行分配好了工作——打伞的,看路的,搭把手的。
“不用这么麻烦。”谢晏挥手把人赶开,到那村民面前半蹲下,“叔叔,我背您过去。来个人带路,再来两个人在后面看着他的伤,打伞的也跟在后面。”
男生里有人想做骑士,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在修宁市的九月夜晚多此一举地穿外套,脱无可脱,只好作罢。
柜台里有个穿着白大褂抱着手机打王者的懒散药师,闻言笑了一声,跟池霁说:“你别不信,咱们山里这雨说下就下,说停也就停了,看你们运气吧。”
但池霁太怕冷了,她在柜台边搓了半天也没把自己搓热,走过去跟另一个女生搂抱在了一块儿,相互取暖。
又过了一会儿,男生里也有人感觉冷,走到了她俩所在的那个避风的角落。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人聚在一起就爱讲闲话。
一个说:“我以前就在想,天气预报这么不准,肯定是因为我没加入气象学研究的队伍中。”
另一个道:“但你地理会考都差点没拿到a,现在还想学气象学?”
“怎么不行?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学,不然还能干嘛,总不能回家继承家产。”
“有什么不行,我就打算继承家产。”
“那是你家就你一个,我还有个比我能干的姐呢,我就做我的闲散富二代好了。”
“别这么土啊,”柏天忆笑了笑,插入了谈话,“撇开金钱和名利,你们有没有真正想做的事情?”
那肯定有。
澜越的学生,志愿除了继承家产外,一个比一个有想象力,除了那位想要投身于气象学的大哥,另外还有想去非洲做动物救助的,想学国际关系与公共政策的……格局和爱心一个不缺。
谢晏只能表示佩服:“我还没想好。”
这也是正常答案,毕竟以他们几个年龄来说,人生都还刚开始。
“那你呢?”一个叫李帆的男生扭头看着强行跟来的孟扶冬。
他是个很会炒气氛的人,虽说不太喜欢孟扶冬,但也没打算在这个话题里把人撂下。
孟扶冬一晚上没怎么说话,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自己的事,愣了愣:“我?”
“对啊,”李帆说,“你可别提孟家什么什么的,说了是撇开金钱名利的梦想啊,继承家产是违禁词,没有就说没有。”
“我……”孟扶冬的视线落在药店门外的雨丝上,蓦地一笑,“什么都不考虑的话,我想当极光观测员。”
谢晏愣了愣,往他那边看过去。
从谢晏的角度,此时只能看到孟扶冬的侧脸,此人的下颚线条如同他本人一样脆弱易碎,瘦得只剩骨骼,眼神是难得一见的忧郁,就好像他此刻真的很真诚似的。
旁边一个叫周闻雨的男生好奇道:“为什么是极光观测员啊?”
“因为极光的出现有一定规律,又很随机,可能就像这场雨一样无常。”孟扶冬想了想说,“混乱中带着秩序,我觉得这种韵律感很美。”
池霁笑了:“看不出你还有这种浪漫细胞。”
“平时也用不到,”孟扶冬回过神,冲池霁一笑,“我就这么一说,应该是没机会去做那劳什子的极光观测员了。”
他刚刚还忧郁得很走心,这句话又摇身一变,成了那个在名利场中沉浮的少爷,对“极光观测员”这样既没前途也没钱途的职业表示了轻蔑。
池霁是学音乐的,浪漫几乎刻进了骨子里,听到这话白眼一翻,抱着一旁那个叫宋燃的女生不说话了。
大雨短时间内也没有停下的意思,气氛有点冷。正当李帆和柏天忆对视着想要再说点什么改善下气氛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
凌乱的脚步声,以及焦急的、混着口音的七嘴八舌。
“快快快把人抬进去——”
“小心,别落地!”
“老于,有药没有?水根受伤的嘞!”
柜台后面的“老于”急匆匆地跑出来,在药店门口迎到四五个被淋得透湿的村民,中间那个腿上受了伤,裤腿粘在伤口上,老长的一条血痕,跟雨水混着,乍一看十分可怖。
“哎哟!”老于叫了一声,“这怎么弄的?”
旁边几个村民忙解释:“他家那条黑子跟早跑丢了,水根非要连夜去山上寻!喏,这不知道什么东西划的!”
“个么要消毒的闹,山高头的植物又说不准有没有毒的。”老于对着那个伤口看了看,“噶大一个伤口,你们要去卫生所的呀!”
“水根”痛得龇牙咧嘴,道:“你随便给我弄一下么好了,黑子还没寻到呢,弄完我还得上山。”
“嫑寻的嘞!”村民劝他,“话不定明早它自家跑回来的,夜里相好上山的啊?”
村民的话又吵又乱,充斥在药店小小的空间里,将一群高中生挤压得好生尴尬。
好在澜越至少有一半是修宁本地的学生,这口音倒还能听得懂。谢晏看他们争个没完,忍不住说了一句:“你们要不要先给他用生理盐水冲一下伤口再说?这上面还有枝条呢。”
“哦对对对!”老于一拍脑袋,指着那几个村民说,“我都给你们气糊涂了!”
他忙跑进柜台背后,找了瓶生理盐水出来,指挥几个村民把人抬到靠门边的一个洗拖把用的深水池旁,伸手一指:“把他裤腿先卷起来,小心点,别碰到伤口。”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跟老于说:“不是你来?”
“我是药师,不是医生啊。”老于瞪着他们,“我来同你们来有什么区别?”
村民一群大老粗,都没干过精细活,对着个狰狞的伤口没人敢动手。
十几个高中生也面面相觑。
一个男生朝唯二的女生看,压着声音问:“要不……你们去帮忙?”
“你疯了吧?”宋燃也压着声音回答,“你们怎么不去?”
“女生不是仔细点么。”男生讷讷。
“这是你的刻板印象。”宋燃说,“我这辈子就没做过手工活。”
池霁自然也没有,但她毕竟平日里在摆弄乐器,手头功夫比宋燃精细一点,此时有些犹豫——这毕竟算多管闲事,身为女生,她有很多顾虑。
“我去吧。”谢晏站起来。
他朝村民走过去,换了口方言跟几个村民沟通。修宁市区的方言和山区方言其实不太一样,但彼此能听懂,谢晏沟通完,就从人群里穿了过去,帮那个受伤的村民掀起裤腿。
粗糙的布料早跟皮肉粘连在了一起,被雨水一泡,伤口周围的皮都泛了白。
掀起来的时候谢晏听到那人发出明显吃痛的吸气声。
“卫生所在哪里啊,远吗?”谢晏问了句,顺便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啊好,”药师老于说,“不过这时候卫生所下班了,要打电话叫福根起来,个毛雨啊有点大……”
“打吧,”谢晏从他手里接过生理盐水,仔细地冲洗,他年轻,眼神比几个村民好太多了,确实更适合做这件事,“这伤口太深了,搞不好还要打破伤风,得让医生看看,弄不好明早还要下山去大医院的。”
“噶麻烦的啊。”水根听了直皱眉。
旁边的村民骂他:“你自家的腿!嫌麻烦你以后当残疾人别叫!”
“多大点事,我就寻个狗……”
“叔叔,”谢晏情绪稳定地说,“感染就不是小事了。”
他态度平稳说着话的时候,有种很能让人信服的力量,受伤的村民不说话了,看样子是听进去了一点。谢晏仔细给他冲洗干净,直起腰说:“送卫生所吧。”
他刚刚已经听见老于去边上打电话了,估计医生一会儿就到卫生所。
“走吧。”抬他来的村民相互看看。
“走!”边上的人说着,就要怎么来怎么把人抬出去。
“诶等些——”
老于紧张兮兮地冲出来拦住他们:“好不容易给他伤口冲干净,又要抬出去淋雨啊?亏你们想得出来!”
“个么接个办啦!”村民冲他摊手。
“伤口不好淋雨的,我这里有把伞。”老于从柜台后面捞出把大伞。
伞虽然大,但在这样的天气面前也是杯水车薪,勉强能用来遮一下伤口,还得增加劳动力——先前几个人在雨天里抬人就够呛了,加把伞不好抬。
不过好在,这店里有不少好事的高中生,这群人别管是不是少爷,多事的心是一样的。
“我们来帮忙!”
几个男生喊着就冲了出去,自行分配好了工作——打伞的,看路的,搭把手的。
“不用这么麻烦。”谢晏挥手把人赶开,到那村民面前半蹲下,“叔叔,我背您过去。来个人带路,再来两个人在后面看着他的伤,打伞的也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