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现在农闲了,主要是“分产到户”了,今后养的猪能归自家所有,廖春花就生了这个念头。
  再盘算一下:大丫也长大了,大山他媳妇有五个月就该生了,她幺儿……也算是个人,就算小草再嫁,他们家应该能忙得过来。
  今年养了,等到明年过年时,一岁多的猪就可以杀了。
  廖春花光是想象一下,就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然后,她就听见贺明隽那句“不要养猪了吧”。
  廖春花把擀面杖竖起,往案板上一砸,回头瞪着贺明隽道:“那要不要吃猪肉?光想着吃,猪肉哪来的?你算算自己喂能省多少钱。”
  贺明隽:“家里都没地方盖猪圈……”
  不等他把话说完,廖春花就摆摆手,继续擀饺子皮,同时她不耐烦地说:“这些用不着你操心!等把猪仔抱回来,你负责弄猪食,不然你以后就别想吃肉。”
  在门槛上坐着等着吃饺子的贺二丫兴奋地开口:“我帮小叔喂猪!”
  她满眼写着“想吃”。
  贺明隽冷漠回绝:“不需要你帮忙。”
  他并没有很想吃肉。
  而且猪是绝对不能养的。
  但贺明隽没有选择此时与廖春花争辩。
  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办。
  贺明隽端着半盆水往自己房间走。
  全家人各有各的活儿在忙,只有贺明隽无所事事,就等着吃了。
  贺明隽回房间,洗干净手,在不大的房间转了一圈,他叹了口气,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小说。
  七七在他脑海中提醒:“数据库储存了各式各样的书籍、资料。”
  贺明隽婉拒:“不用了。”
  他借由七七看书,在外人眼中他就是在发呆,有点奇怪。
  家里的几本书加起来也就十来万字,阅读门槛很低,贺明隽很快读完。
  其中还有一本谜语书,他也解完了。
  天色都快暗了,饭还没好。
  当废物的的第一天,不,半天还没到,贺明隽已经觉得无聊了。
  再这样下去,他怕自己反应会变迟钝。
  又去院子里转了一圈,贺明隽主动对七七道:“来下棋吧。”
  他不需要七七用虚拟屏幕显示,可以直接下盲棋,这样还能锻炼一下记忆力。
  在厨房等饺子已经有点焦急的贺二丫来找贺明隽玩,过来看了一眼,又轻手轻脚地走了,她对庞冬妮说:“小叔都饿得睡着了。”
  庞冬妮看了眼嘴馋的女儿,提醒廖春花:“妈,幺弟中午都没赶上吃饭,要不先下一锅饺子?”
  廖春花“哼”了一声,又看看天色,才说:“那就开火吧。”
  其实廖春花不着急做饭,并非是忘了这回事,而是因为她清楚,以她幺儿的性子,去镇上怎么可能饿着肚子回来?
  廖春花又对贺小草说:“我继续包着,小草你再擀点面条。”
  他们家八个人的食量,要是放开了吃,按他们包的饺子的个头,三百个都不够。
  廖春花擀的饺子皮不大,因为皮儿大了费馅。
  结果,她们忙活到现在都没把馅用完。
  三个人中,就廖春花擀皮包饺子比较熟练,贺小草和庞冬妮因为一年到头包饺子的次数屈指而数,没有多少机会练习,动作都慢吞吞的。
  水快烧开的时候,廖春花就大声喊贺明隽过来,让他数一数有多少饺子。
  全家也就他数数又快又准确。
  贺明隽听到后,就将意识从棋局中抽离,走进了厨房。
  饺子放在高粱杆缝制的盖帘上,已经摆满了三个盖帘。
  贺明隽扫了两眼,都没数出声,很快就报出三个数。
  廖春花表示怀疑:“你是不是为了快点吃饺子,随便说个数糊弄我呢?这水还没烧开,你给我认真数。”
  贺明隽:“……”
  他没那么馋。
  再说,不到五十个数,他数得清。
  他解释:“不信你换个人再数一遍。”
  廖春花又叫贺小草来数。
  贺小草伸着食指,点一个饺子,念一个数,直到窝里的水都咕嘟作响了,她才数清了第一个盖帘上的饺子。
  “对得上不?”廖春花问。
  贺小草有点尴尬地回答:“我忘了他刚才说的数是多少了。”
  廖春花白她一眼,说:“要你有什么用。”
  贺明隽好整以暇地指着另一个盖帘,建议:“要不要再数一数这一盘?”
  “滚一边去!这么大个人了,就知道站在这儿碍事!”廖春花听出贺明隽的“嘲笑”,觉得丢面子,就没好气地赶人。
  等贺明隽让开了,廖春花又吩咐道:“这几个数,都给我记住了。”
  然后她又交代贺小草:“按顺序下,别弄错了。”
  廖春花这么做,是为了一会儿分饺子,每个人吃多少都是有数的。
  人多肉少,当然不能随心所欲、想吃多少吃多少。
  其实就连平时吃饭,也是由廖春花分配的。
  这样比较卫生,而且她享受这样的权利。
  之前贺明隽挨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竟然敢擅自做主,把廖春花这个母亲摆在哪儿了?
  所以她才给他个教训。
  贺明隽能理解,但并不完全接受。
  有些事,他注定要插手甚至做主,以后他可能会继续挑战廖春花这个家长的权威。
  走出厨房,贺明隽轻倚在门框上,探着脑袋看灶台。
  灶台上有三个锅,最大的那个锅通常用来煮饭,侧边的锅是炒菜的,后面的那个距离灶膛最远的锅算是顺带的,可以烧水。
  这样的设计能更充分利用柴火燃烧的热量。
  贺明隽:“后锅里多烧点水,我要洗澡。”
  他话音刚落,就有两道声音响起——
  “你昨天不是才洗过,咋今天又洗?”这是廖春花。
  “合着不用你挑水,你就可劲儿用是吧?”这是贺小草。
  贺明隽叹气,只是洗个澡而已,至于吗?
  七七在他脑海里撺掇:“可以用积分换全自动大浴缸哟。”
  它家隽哥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这种气?
  他们的积分之前都没怎么消耗,攒了不少呢。
  贺明隽没理它,先向廖春花解释:“今天躺在粮食车上,身上有点痒。”
  贺小草往锅里下着饺子,听到这话就冷嗤了一声。
  贺明隽置若罔闻,又说:“等有钱了,在院里打个井,用水就方便了。”
  没等廖春花表示赞许,贺小草就再次嘲讽道:“就会画饼,等你挣了钱给咱家打井,那估计得到猴年马月去了。”
  贺明隽:“家里的钱现在就够……”
  本来想护着他的廖春花闻言,立即转了话头:“滚一边儿去!少惦记老娘的钱!”
  贺明隽再次叹气。
  他就知道……
  这钱还得他自己搞。
  贺明隽找纸币把饺子数记下来,无视几人惊奇的眼神,自己打热水先洗澡去了。
  “我等第二锅饺子再吃。”
  踏出厨房前,他还听到一声嘀咕:“吃饺子都不积极……”
  贺明隽:大概,他如今在大家眼中,就是个“奸懒馋猾”的形象吧。
  作者有话说:
  ----------------------
  [托腮]
  我家现在包饺子还用 盖帘,之前我并不知道它叫什么,日常都用“放饺子的”代指
  还是为了写文查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那里又叫什么名字
  第10章 年代文(10)
  贺明隽湿着头发出来时,就听到廖春花含糊不清的发号施令声:“加点柴火,给你幺弟煮饺子。”
  原来是廖春花担心饺子放凉或是泡烂了,特意等贺明隽洗完再给他煮。
  除了贺明隽,其余人都吃上饺子了。
  就连坐在那儿烧柴的贺大山都端着碗。
  村里现在还没通电,贺家用的是煤油灯。
  那小小的一簇,再加上灶膛里的火光,将厨房照得不算明亮,却暖融融的。
  一家人都聚在厨房吃饺子,看起来十分温馨。
  贺明隽却没凑过去。
  他才洗干净,不想沾上柴火燃烧产生的飞灰。
  最后一锅饺子煮好,廖春花先拿来一只小碗,用笊篱往里面盛了四个饺子,胳膊悬空停了片刻,,她又捞了两个添进小碗中。
  廖春花对贺大山说:“明天你早点起,去把你大妹接回来住几天。”
  说着,她把剩下的饺子盛进贺明隽专属的白瓷碗里。
  贺明隽接过碗的同时,也接了廖春花的话,补充道:“带上外甥女,外甥就别带了。”
  大姐贺小溪生了对龙凤胎,今年五岁。
  廖春花不赞同:“为啥不让你外甥来啊?我都想外孙了。”
  贺明隽语气淡然又透着理所当然:“不是让大姐回来帮忙做衣服吗?田光宗那个熊孩子来了,只会耽误事儿,或者万一磕碰到、不小心被剪子戳到,怎么和他奶奶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