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老爷子每年都会在家给母亲过生日,但从来没有去过墓地,当年母亲下葬他就没有出现,姥爷家也因此跟他们断了往来。
每年到了这几日,老爷子总会独自待在茶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送给母亲的花本该由他由他亲手挑选才是,可时间上终究不允许他慢慢准备,贺家那边的人大多集中在下午去祭扫,他必须把时间错开,这是多年来彼此心照不宣的规矩。
若在今天打破,闹起来谁的脸都不好看。
“司机已经在楼下等候了。”小张轻声提醒。
程延序瞥了眼腕表,“出发吧。”
车在墓园门口缓缓停下。程延序坐在后座,沉默地望着窗外,许久没有动静。
司机小心地瞥了眼后视镜,轻声提醒:“程总,到了。”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目光仍凝在墓园大门上。
说来惭愧,他每年只来这一次,成年之前,他甚至不知道母亲具体安葬在何处。
还记得第一年来时,车还未驶到门口,他就已经抑制不住泪水。
第二年,祁让之陪他同来,他还没来得及感伤,祁让之倒先嚎啕大哭起来,自那之后,他反而再没掉过眼泪。
往后每一年,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真正能安静陪母亲说说话的时间,实在太少。
记不清是第三年还是第四年,他曾提前一晚赶来,正好遇上前来祭扫的姥姥。
或许因为他长得太像父亲,姥姥一见他便情绪激动,说了许多伤人的话,从那之后,他再没有提前来过。
姥姥说,说如果没有他,母亲也许不会走。
“程总……”司机犹豫着再次开口。
程延序用力搓了搓脸,深吸一口气,捧起那束洁白的菊花,推门下车。
“你们就在这儿等吧。”他头也不回地交代了一句。
身后几人互相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
墓园的环境算不上多么优美,中央一片不大的人工湖,墓碑沿着湖畔围出半个圆弧。
空出的那片地上种着些叫不出品种的树木,有的早已枝叶凋零,只剩枯枝伸向天空,有的却依旧枝繁叶茂。
脚下的路面只是普通的水泥地,不少地方已经开裂,凹凸不平。
但这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环境,安静,不事张扬,如她一生的性情。
程延序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菊花。
人淡如菊。
在他的记忆里,母亲便是如此。
母亲墓位的门牌号很好找,就在湖边底部的第二排。
通常年份越晚,位置就越靠后,需要绕不少路,但程延序没走几步就到了,尽管他早已刻意放慢了脚步。
墓碑上,母亲的照片是灰白色的,带着温柔的笑意。
程延序蹲下身,将手中的花轻轻放在墓前。
他已经记不清母亲真实的模样,只能借由这张照片,努力拼凑那些日渐模糊的记忆碎片。
往年站在这里,他总说不出几句话。
不知该说什么,说委屈,怕母亲担心,谈压力,又怕让她失望。
但今天不一样,他有太多话想告诉她,有太多事儿想让她知道。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方手帕,仔细擦拭着墓碑上的照片。
“妈,我来看您了。”他声音很低。
“您应该能听见吧?”程延序轻轻笑了笑,“您也知道,您儿子从小就要面子,在这墓园里大声说话,他是真拉不下这个脸,前面还有人呢。”
“妈,”程延序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有件事我想跟您说,您听了,可千万别生气。”
他停顿了片刻,秋天的风静静穿过墓园,掠过湖面,带来一丝微凉。
“今年夏天,我遇到了这辈子最喜欢的人。”他声音很轻,“他很爱笑,人也善良。”
第78章 哼哈二将
他说着, 不自觉地低下头,有些不敢直视照片中母亲的眼睛。
“他是个男生。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是不是天生的,但我无比确信,我对他的喜欢, 从始至终, 都仅此一人。”
程延序有些紧张, 原本在心底反复组织的话语, 说出口时却变得简单甚至笨拙。
“也许我只是恰好喜欢上了这么一个人。”他缓缓抬起眼,望向母亲,“您不会怪我的,对不对?他真的很好……您要是见到他,一定也会喜欢的。”
程延序说了很多,关于孟宁书,关于那位慈祥的老太太,关于那个小镇所有的明亮与温柔。
照片里的母亲依旧安静地望着他,目光宽容, 嘴角含笑。
“对不起……这么久才来看您一次。”他说着说着,眼睛酸得发疼, “我想您了, 妈。”
他偏过头, 用力按住眼眶, 深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稳住声音。
“妈, 您有空的时候……来我梦里好不好?到时候我再慢慢跟您说,把所有的事儿都讲给您听。”
他顿了顿,仰起头长长呼出一口气。
“姥姥姥爷年纪都大了……看到我,他们会不开心, 待会儿气坏了身体。”
他说得有些艰难,指尖蹭过眼角,可眼泪还是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一颗接一颗砸在水泥地上,晕开一片片深色的圆点。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一股说不清的委屈突然攫住了他,那是妈妈最深爱的父母,是孕育了她,陪伴她长大的家人。可他们是那样的厌恶他,讨厌他,不惜用最伤人的话攻击他。
“妈……”他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您会不会……也在怪我?”
“要是没有我,就好了……对不对?”
“对个屁啊!妈的!”
程延序哭得视线模糊,耳边却隐约传来一声怒吼,这大嗓门听着还有几分熟悉。
他强忍住眼泪,用力擦了擦眼睛,闭目片刻,才缓缓睁开。
视线逐渐清晰。
才早上九点,墓园里人很少,除了远处几个打扫的阿姨和大叔,几乎看不到别人。
是听错了吗?
他抬头朝前望去,只见往上第二排的角落蹲着三个穿黑衣的人,正低头烧着纸钱。
程延序下意识瞥了眼母亲墓碑旁的香炉,原来祭扫还要烧纸的?这么多年,他竟从没给母亲烧过纸钱,她在那边……够用吗?
哎,都在想些什么。
“呜呜呜……啊啊啊!”
墓园里突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哭声。
程延序再次抬头,是那三个黑衣人其中的一个在哭。
旁边两人轻轻撞了撞中间那人的肩膀。
左边那人的身形,背影……为什么越看越熟悉?
一个念头猛地撞进程延序脑海。
孟宁书?他怎么会在这儿?祁让之今早不是还跟他发消息……
程延序睁大眼睛,紧紧盯着那三个背影。
尽管觉得荒诞,他还是蹲下身,对着母亲的墓碑压低声音喃喃:“妈,如果我没看错……今天,您或许能见到他了。”
“呜呜啊啊……呜呜呜……”哭声断断续续传来。
“你他妈别哭了听见没?”一个压低的,不耐烦的声音插了进来。
“你俩都别嚷嚷,”另一个声音紧张地提醒,“人好像不见了!”
“不见了?这么大个墓园,他还能凭空消失?”陈飞洋压着嗓子,难以置信地问。
“呜呜……这都快十点了,他肯定是祭奠完走了。”祁让之一边往香炉里丢着纸钱,一边抽抽噎噎地说。
“靠!那咱们不是白来了?”孟宁书忍不住低呼一声。
“见都见到了,就不算白来。”陈飞洋从脚边的塑料袋里又抓出一把纸钱,扔进炉子里,“兄弟,对不住啊,扰您清净了。”
“可我实在太难受了。”祁让之用胳膊来回抹着眼泪,声音瓮瓮的。
孟宁书望着那缕青烟,轻轻叹了口气。
“兄弟,好走……”陈飞洋话说到一半猛地顿住,迅速低下头,继续往香炉里塞纸钱。
“你怎么突然不说了?”祁让之带着哭腔,茫然地问。
“别理他。”孟宁书目光仍怔怔地落在墓碑上,心不在焉地接了一句。
程延序站在不远处,望着那三个蹲在别人碑前,手忙脚乱的身影,终于没忍住,低低地笑了笑。
孟宁书居然真的来了,还捎上了这俩……哼哈二将。
“好像有人在笑,你们听见没?”祁让之压低了嗓子。
孟宁书闻声转过头,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几步开外的程延序。
他顿了顿,随即平静地点了点头:“听见了。”
每年到了这几日,老爷子总会独自待在茶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送给母亲的花本该由他由他亲手挑选才是,可时间上终究不允许他慢慢准备,贺家那边的人大多集中在下午去祭扫,他必须把时间错开,这是多年来彼此心照不宣的规矩。
若在今天打破,闹起来谁的脸都不好看。
“司机已经在楼下等候了。”小张轻声提醒。
程延序瞥了眼腕表,“出发吧。”
车在墓园门口缓缓停下。程延序坐在后座,沉默地望着窗外,许久没有动静。
司机小心地瞥了眼后视镜,轻声提醒:“程总,到了。”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目光仍凝在墓园大门上。
说来惭愧,他每年只来这一次,成年之前,他甚至不知道母亲具体安葬在何处。
还记得第一年来时,车还未驶到门口,他就已经抑制不住泪水。
第二年,祁让之陪他同来,他还没来得及感伤,祁让之倒先嚎啕大哭起来,自那之后,他反而再没掉过眼泪。
往后每一年,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真正能安静陪母亲说说话的时间,实在太少。
记不清是第三年还是第四年,他曾提前一晚赶来,正好遇上前来祭扫的姥姥。
或许因为他长得太像父亲,姥姥一见他便情绪激动,说了许多伤人的话,从那之后,他再没有提前来过。
姥姥说,说如果没有他,母亲也许不会走。
“程总……”司机犹豫着再次开口。
程延序用力搓了搓脸,深吸一口气,捧起那束洁白的菊花,推门下车。
“你们就在这儿等吧。”他头也不回地交代了一句。
身后几人互相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
墓园的环境算不上多么优美,中央一片不大的人工湖,墓碑沿着湖畔围出半个圆弧。
空出的那片地上种着些叫不出品种的树木,有的早已枝叶凋零,只剩枯枝伸向天空,有的却依旧枝繁叶茂。
脚下的路面只是普通的水泥地,不少地方已经开裂,凹凸不平。
但这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环境,安静,不事张扬,如她一生的性情。
程延序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菊花。
人淡如菊。
在他的记忆里,母亲便是如此。
母亲墓位的门牌号很好找,就在湖边底部的第二排。
通常年份越晚,位置就越靠后,需要绕不少路,但程延序没走几步就到了,尽管他早已刻意放慢了脚步。
墓碑上,母亲的照片是灰白色的,带着温柔的笑意。
程延序蹲下身,将手中的花轻轻放在墓前。
他已经记不清母亲真实的模样,只能借由这张照片,努力拼凑那些日渐模糊的记忆碎片。
往年站在这里,他总说不出几句话。
不知该说什么,说委屈,怕母亲担心,谈压力,又怕让她失望。
但今天不一样,他有太多话想告诉她,有太多事儿想让她知道。
他从口袋里取出一方手帕,仔细擦拭着墓碑上的照片。
“妈,我来看您了。”他声音很低。
“您应该能听见吧?”程延序轻轻笑了笑,“您也知道,您儿子从小就要面子,在这墓园里大声说话,他是真拉不下这个脸,前面还有人呢。”
“妈,”程延序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有件事我想跟您说,您听了,可千万别生气。”
他停顿了片刻,秋天的风静静穿过墓园,掠过湖面,带来一丝微凉。
“今年夏天,我遇到了这辈子最喜欢的人。”他声音很轻,“他很爱笑,人也善良。”
第78章 哼哈二将
他说着, 不自觉地低下头,有些不敢直视照片中母亲的眼睛。
“他是个男生。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是不是天生的,但我无比确信,我对他的喜欢, 从始至终, 都仅此一人。”
程延序有些紧张, 原本在心底反复组织的话语, 说出口时却变得简单甚至笨拙。
“也许我只是恰好喜欢上了这么一个人。”他缓缓抬起眼,望向母亲,“您不会怪我的,对不对?他真的很好……您要是见到他,一定也会喜欢的。”
程延序说了很多,关于孟宁书,关于那位慈祥的老太太,关于那个小镇所有的明亮与温柔。
照片里的母亲依旧安静地望着他,目光宽容, 嘴角含笑。
“对不起……这么久才来看您一次。”他说着说着,眼睛酸得发疼, “我想您了, 妈。”
他偏过头, 用力按住眼眶, 深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稳住声音。
“妈, 您有空的时候……来我梦里好不好?到时候我再慢慢跟您说,把所有的事儿都讲给您听。”
他顿了顿,仰起头长长呼出一口气。
“姥姥姥爷年纪都大了……看到我,他们会不开心, 待会儿气坏了身体。”
他说得有些艰难,指尖蹭过眼角,可眼泪还是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一颗接一颗砸在水泥地上,晕开一片片深色的圆点。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一股说不清的委屈突然攫住了他,那是妈妈最深爱的父母,是孕育了她,陪伴她长大的家人。可他们是那样的厌恶他,讨厌他,不惜用最伤人的话攻击他。
“妈……”他声音哽咽,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您会不会……也在怪我?”
“要是没有我,就好了……对不对?”
“对个屁啊!妈的!”
程延序哭得视线模糊,耳边却隐约传来一声怒吼,这大嗓门听着还有几分熟悉。
他强忍住眼泪,用力擦了擦眼睛,闭目片刻,才缓缓睁开。
视线逐渐清晰。
才早上九点,墓园里人很少,除了远处几个打扫的阿姨和大叔,几乎看不到别人。
是听错了吗?
他抬头朝前望去,只见往上第二排的角落蹲着三个穿黑衣的人,正低头烧着纸钱。
程延序下意识瞥了眼母亲墓碑旁的香炉,原来祭扫还要烧纸的?这么多年,他竟从没给母亲烧过纸钱,她在那边……够用吗?
哎,都在想些什么。
“呜呜呜……啊啊啊!”
墓园里突然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哭声。
程延序再次抬头,是那三个黑衣人其中的一个在哭。
旁边两人轻轻撞了撞中间那人的肩膀。
左边那人的身形,背影……为什么越看越熟悉?
一个念头猛地撞进程延序脑海。
孟宁书?他怎么会在这儿?祁让之今早不是还跟他发消息……
程延序睁大眼睛,紧紧盯着那三个背影。
尽管觉得荒诞,他还是蹲下身,对着母亲的墓碑压低声音喃喃:“妈,如果我没看错……今天,您或许能见到他了。”
“呜呜啊啊……呜呜呜……”哭声断断续续传来。
“你他妈别哭了听见没?”一个压低的,不耐烦的声音插了进来。
“你俩都别嚷嚷,”另一个声音紧张地提醒,“人好像不见了!”
“不见了?这么大个墓园,他还能凭空消失?”陈飞洋压着嗓子,难以置信地问。
“呜呜……这都快十点了,他肯定是祭奠完走了。”祁让之一边往香炉里丢着纸钱,一边抽抽噎噎地说。
“靠!那咱们不是白来了?”孟宁书忍不住低呼一声。
“见都见到了,就不算白来。”陈飞洋从脚边的塑料袋里又抓出一把纸钱,扔进炉子里,“兄弟,对不住啊,扰您清净了。”
“可我实在太难受了。”祁让之用胳膊来回抹着眼泪,声音瓮瓮的。
孟宁书望着那缕青烟,轻轻叹了口气。
“兄弟,好走……”陈飞洋话说到一半猛地顿住,迅速低下头,继续往香炉里塞纸钱。
“你怎么突然不说了?”祁让之带着哭腔,茫然地问。
“别理他。”孟宁书目光仍怔怔地落在墓碑上,心不在焉地接了一句。
程延序站在不远处,望着那三个蹲在别人碑前,手忙脚乱的身影,终于没忍住,低低地笑了笑。
孟宁书居然真的来了,还捎上了这俩……哼哈二将。
“好像有人在笑,你们听见没?”祁让之压低了嗓子。
孟宁书闻声转过头,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几步开外的程延序。
他顿了顿,随即平静地点了点头:“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