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好在家里人手足够,白日里裴椿和林杏、林桃轮着带,到了晚上再抱回裴松房里。
已经满月,小家伙褪去了刚出生时的皱皱巴巴,小脸儿白净粉嫩,许是晓得阿父还睡着,竟是不吵也不闹,正乖巧地吃手。
该是随了秦既白,裴昭还是个奶娃娃,却已能瞧出来指头又细又长,这会儿塞在嘴里,弄得全是口水。
秦既白进屋前洗过手,怕掌心太凉,搓热乎了才来拉裴昭的手。
谁料小家伙气性挺大,阿爹不叫吃手了,咧大嘴就要哭。
生怕吵了裴松睡觉,秦既白忙抽回手,皱着眉头任由裴昭又欢喜地吃了会儿。
直到裴松睁开眼,这才伸手过去将他那只小肉手拽了出来。
裴昭愣了半晌,咂咂嘴,转脸“哇”一下委屈地哭出声。
秦既白有点儿心虚地看去裴松:“他吃手……”
“没事儿,小娃娃都爱吃。”裴松揉了把眼睛,“我去洗个脸,顺道给他奶热上。”
秦既白伸手扶他起来,又给拿衣裳又帮穿裤子,垂眸道:“已晾着了。”
这个月份的孩子不能喝太热的汤水,可秦既白又担心打回的羊奶不干净。
都是在火上烧得滚沸,再晾凉了,若是急着喝,就用把小瓷勺搅凉。
裴松歪头看了他一会儿,汉子正认真给他系衣带,头都没抬。
他也才十八,到了今年秋才十九,别说这个年纪的汉子,就算有些二三十岁的中年汉,都做不到他这样。
秦既白的头垂得很低,待给裴松衣带系好,又把白布袜子套在他脚上。
裴松嫌热,不太想穿,才动了动脚趾,汉子便开了口:“你没听婶子说,她生林业的时候就是受了凉,骨头缝总疼,你还想不想下塘子抓鱼逮虾了。”
裴松被说得哧哧笑起来,伸手勾住秦既白的下颌,抬起他的脸:“成日絮絮叨叨的比庙里老和尚话都多,你说说你才十八,不知晓的还以为你八十了。”
“嫌我烦了。”
见他沉下脸,裴松忙拿过他手里的长袜,往脚上套:“这总成了?大夏天的腌猪蹄。”
秦既白气得俯身过去掐他屁股,才生过孩子,裴松屁股上肉厚,摸起来绵软。
眼见又要起火,他抬腿踹他一脚,这便下地去了。
没人看管,裴昭又偷摸吃了会儿手。
秦既白一阵眼皮跳,拽出来拍他湿漉漉的掌心:“想气死爹是不是!”
眼见着小娃娃皱起脸要哭,秦既白忙将他抱进怀里哄:“给昭儿手打疼了,爹的不是、爹亲亲手。”
方才还一副严父模样,这转脸就心疼上了。
不多时,裴松端碗进了屋,俩人合力给裴昭喂过小半碗羊奶,又收整了一番,这才出门。
屋外日光正好,狗子摊着肚皮睡懒觉。
裴椿和林杏早在院里等着,见裴松抱了裴昭出来,忙伸手接了过去。
满月家宴在晌午,眼看着时辰不早,得先将食材准备起来。
秦既白和裴松一块儿进了灶房,门窗都开着,山风穿堂过,很是舒爽。
昨儿个林杏在溪边逮了几条鱼,个头虽不大,可熬汤最是鲜。
秦既白拎了两把马扎过来,和裴松一块收拾鱼鲜。
这样寻常的清晨,清风拂面,携着花草的清香。
鸡鸣犬吠,鸟声轻啭,烟火气和身旁人,抵得过世间万千的热闹。
-----------------------
作者有话说: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译:天宇空阔明亮如昼,江面皎洁一片宁静。
第95章 【完结章 】
秦既白少时日子过得苦, 穷困只是一方面,要紧的是秦家不是家,至少不是他的家。
和裴松成亲后, 飘荡的心这才安定下来。
而今房子建了, 孩子也生了。
他看向身边正垂头认真刮鱼鳞的男人, 竟觉得老天待他这样好。
人生短短朝暮, 能和裴松一起度过往后余生。
朝起看日初,暮时观星海, 真好。
“啪”的一声闷响,裴松将鱼扔进木盆里, 见秦既白又在发呆, 抬手肘碰碰他的胳膊:“累了就去歇,我自己来也成。”
他干活麻利,就这几条鱼, 很快便能处理完。
秦既白叹了口气, 垂眸低笑, 忙埋头干活儿。
至午时初, 院子里陆续进了人。
裴家早早和乡邻打好招呼,人过来就好,不消再带东西, 大家伙一块儿吃个饭,欢喜和乐。
可登门的乡邻多多少少还是拎了贺礼,孩子满月,东西自然是送给孩子的,一双小鞋、一条小围兜或一只布老虎。
满子的娘亲绣工好,给裴昭缝了条小被,被面是用的百家衣, 里子则是用的细棉布。
棉布是稀罕物,一尺就不少铜板,裴松可不敢收这份礼。
满子娘却佯装生气,忙又将布面推回去:“你给我的工钱那样多,小被扯不了几尺布,你可得收下。”
裴榕成亲那会儿家中正忙着盖房,喜被和喜服都是婶子给做的,裴松按照市价付了工钱。
虽说是出工给人做活,拿钱是应当应份的,可婶子也晓得,裴松是念在两家交情上有心帮衬她家,要么随便去闹街找个正经绣娘岂不方便。
她记在心里头,巧来赶上裴昭满月,就绣了这样一条小被子。
裴松双手接过,笑着道:“婶子那我就收下了,这小被可真好看,昭儿定很喜欢,多谢您。”
“哎呀说这话儿。”见他收了,婶子笑着摆了摆手,又道,“灶上饭食可做好了?我去瞧一眼。”说罢她挽起袖子,这就抬腿进灶房去了。
这办家宴招徕客人,还得是裴椿的手艺好,这边小姑娘烧火做饭,换做了裴松和秦既白哄孩子。
日光正好,一地暖洋洋的金光,木头打的摇摇车里,裴昭正闭着眼睛睡觉,脸蛋儿粉白粉白的,睫毛又密又长。
孩子太小,还没长开,可已能瞧出来是个漂亮小哥儿。
秦既白的长相在这,裴松虽黑些糙些,可这几月他养得好,也不常下农田风吹日晒,竟白回来许多,眼下看着倒也清俊。
阿爹阿父都好看,孩子定也错不了。
院子里虽不算喧闹,可也并不安静,裴昭却是睡得安稳,他肚子上盖一条小薄被,随着呼吸起起伏伏,很是乖巧。
见他小手半攥成拳头,裴松有点儿心痒,伸一根指头过去碰一碰,裴昭也没睁眼,就这样攥紧了。
娃娃的小手,又软又嫩,还带着丝暖热。
他明明什么也没做,明明只是闭着眼睛睡觉,裴松都觉得心头似有春水化开。
他爱他,光是这样静静看着,就觉得时光安然,心底暖融融的。
一转眼,快至正午时分,裴榕终于紧赶慢赶回了家。
近来他有工活在身,得给官家修村口那座老木桥的护栏。
前几日暴雨,好几根木栏被雨水冲得松动歪斜,得拆下来重新卯榫固定,还得给木件刷层防蛀的桐油。
他不便告假,晌午匆匆回来,用过家宴后需得再赶回去。
裴榕跨步进院,隔了不多久,就见一张陌生脸孔进了门,他着一身月白长衫,很是出尘。
有眼尖的婶子瞧出来了,张口道:“哎?您是那位、那位方大夫吧!”
这会儿裴松正和秦既白在摇床边看孩子,听见动静,他忙站起身,满脸的欢喜:“我还以为你忙着,来不了的。”
方子苓走上前,将手中绑了红绸的木盒子递过去,笑着道:“昭儿满月,我自然是要来的。”
方子苓是陈郎中的小儿子,裴家本就受陈郎中照拂良多。
先前秦既白重病在身,又赶上裴家日子拮据,去悬壶堂看诊时,陈郎中总是给他减免药钱。
他念着这份情,每回进山打猎,都特地再采些草药送去。
虽只是山里寻常的东西,不值几个钱,可来回进山一趟费脚程,方长年年岁渐长,体力大不如前,有人给他送药材那是再感谢不过。
他本想按价给付铜板,秦既白都是不收的,不过几筐草药,他若收了岂不成那以药换钱的药郎了。
还有这方子苓,之前家中卖猞猁皮子,寻不到出路,他便帮忙牵线搭桥,事成后又不肯收居间的银钱。
这回裴松生产,赶上他务农在家,又麻烦他赶来一趟。
裴松生产那日,胎位不正,稳婆虽然经验丰富,可会的多是些寻常的催产法子,试了许久都不见效。
还是他灸了艾,正了裴松的胎位,这才让孩子顺利降生。
因此临到裴昭满月,裴家给乡邻送红鸡蛋时,裴松和秦既白赶路跑了趟开元堂。
已经满月,小家伙褪去了刚出生时的皱皱巴巴,小脸儿白净粉嫩,许是晓得阿父还睡着,竟是不吵也不闹,正乖巧地吃手。
该是随了秦既白,裴昭还是个奶娃娃,却已能瞧出来指头又细又长,这会儿塞在嘴里,弄得全是口水。
秦既白进屋前洗过手,怕掌心太凉,搓热乎了才来拉裴昭的手。
谁料小家伙气性挺大,阿爹不叫吃手了,咧大嘴就要哭。
生怕吵了裴松睡觉,秦既白忙抽回手,皱着眉头任由裴昭又欢喜地吃了会儿。
直到裴松睁开眼,这才伸手过去将他那只小肉手拽了出来。
裴昭愣了半晌,咂咂嘴,转脸“哇”一下委屈地哭出声。
秦既白有点儿心虚地看去裴松:“他吃手……”
“没事儿,小娃娃都爱吃。”裴松揉了把眼睛,“我去洗个脸,顺道给他奶热上。”
秦既白伸手扶他起来,又给拿衣裳又帮穿裤子,垂眸道:“已晾着了。”
这个月份的孩子不能喝太热的汤水,可秦既白又担心打回的羊奶不干净。
都是在火上烧得滚沸,再晾凉了,若是急着喝,就用把小瓷勺搅凉。
裴松歪头看了他一会儿,汉子正认真给他系衣带,头都没抬。
他也才十八,到了今年秋才十九,别说这个年纪的汉子,就算有些二三十岁的中年汉,都做不到他这样。
秦既白的头垂得很低,待给裴松衣带系好,又把白布袜子套在他脚上。
裴松嫌热,不太想穿,才动了动脚趾,汉子便开了口:“你没听婶子说,她生林业的时候就是受了凉,骨头缝总疼,你还想不想下塘子抓鱼逮虾了。”
裴松被说得哧哧笑起来,伸手勾住秦既白的下颌,抬起他的脸:“成日絮絮叨叨的比庙里老和尚话都多,你说说你才十八,不知晓的还以为你八十了。”
“嫌我烦了。”
见他沉下脸,裴松忙拿过他手里的长袜,往脚上套:“这总成了?大夏天的腌猪蹄。”
秦既白气得俯身过去掐他屁股,才生过孩子,裴松屁股上肉厚,摸起来绵软。
眼见又要起火,他抬腿踹他一脚,这便下地去了。
没人看管,裴昭又偷摸吃了会儿手。
秦既白一阵眼皮跳,拽出来拍他湿漉漉的掌心:“想气死爹是不是!”
眼见着小娃娃皱起脸要哭,秦既白忙将他抱进怀里哄:“给昭儿手打疼了,爹的不是、爹亲亲手。”
方才还一副严父模样,这转脸就心疼上了。
不多时,裴松端碗进了屋,俩人合力给裴昭喂过小半碗羊奶,又收整了一番,这才出门。
屋外日光正好,狗子摊着肚皮睡懒觉。
裴椿和林杏早在院里等着,见裴松抱了裴昭出来,忙伸手接了过去。
满月家宴在晌午,眼看着时辰不早,得先将食材准备起来。
秦既白和裴松一块儿进了灶房,门窗都开着,山风穿堂过,很是舒爽。
昨儿个林杏在溪边逮了几条鱼,个头虽不大,可熬汤最是鲜。
秦既白拎了两把马扎过来,和裴松一块收拾鱼鲜。
这样寻常的清晨,清风拂面,携着花草的清香。
鸡鸣犬吠,鸟声轻啭,烟火气和身旁人,抵得过世间万千的热闹。
-----------------------
作者有话说: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译:天宇空阔明亮如昼,江面皎洁一片宁静。
第95章 【完结章 】
秦既白少时日子过得苦, 穷困只是一方面,要紧的是秦家不是家,至少不是他的家。
和裴松成亲后, 飘荡的心这才安定下来。
而今房子建了, 孩子也生了。
他看向身边正垂头认真刮鱼鳞的男人, 竟觉得老天待他这样好。
人生短短朝暮, 能和裴松一起度过往后余生。
朝起看日初,暮时观星海, 真好。
“啪”的一声闷响,裴松将鱼扔进木盆里, 见秦既白又在发呆, 抬手肘碰碰他的胳膊:“累了就去歇,我自己来也成。”
他干活麻利,就这几条鱼, 很快便能处理完。
秦既白叹了口气, 垂眸低笑, 忙埋头干活儿。
至午时初, 院子里陆续进了人。
裴家早早和乡邻打好招呼,人过来就好,不消再带东西, 大家伙一块儿吃个饭,欢喜和乐。
可登门的乡邻多多少少还是拎了贺礼,孩子满月,东西自然是送给孩子的,一双小鞋、一条小围兜或一只布老虎。
满子的娘亲绣工好,给裴昭缝了条小被,被面是用的百家衣, 里子则是用的细棉布。
棉布是稀罕物,一尺就不少铜板,裴松可不敢收这份礼。
满子娘却佯装生气,忙又将布面推回去:“你给我的工钱那样多,小被扯不了几尺布,你可得收下。”
裴榕成亲那会儿家中正忙着盖房,喜被和喜服都是婶子给做的,裴松按照市价付了工钱。
虽说是出工给人做活,拿钱是应当应份的,可婶子也晓得,裴松是念在两家交情上有心帮衬她家,要么随便去闹街找个正经绣娘岂不方便。
她记在心里头,巧来赶上裴昭满月,就绣了这样一条小被子。
裴松双手接过,笑着道:“婶子那我就收下了,这小被可真好看,昭儿定很喜欢,多谢您。”
“哎呀说这话儿。”见他收了,婶子笑着摆了摆手,又道,“灶上饭食可做好了?我去瞧一眼。”说罢她挽起袖子,这就抬腿进灶房去了。
这办家宴招徕客人,还得是裴椿的手艺好,这边小姑娘烧火做饭,换做了裴松和秦既白哄孩子。
日光正好,一地暖洋洋的金光,木头打的摇摇车里,裴昭正闭着眼睛睡觉,脸蛋儿粉白粉白的,睫毛又密又长。
孩子太小,还没长开,可已能瞧出来是个漂亮小哥儿。
秦既白的长相在这,裴松虽黑些糙些,可这几月他养得好,也不常下农田风吹日晒,竟白回来许多,眼下看着倒也清俊。
阿爹阿父都好看,孩子定也错不了。
院子里虽不算喧闹,可也并不安静,裴昭却是睡得安稳,他肚子上盖一条小薄被,随着呼吸起起伏伏,很是乖巧。
见他小手半攥成拳头,裴松有点儿心痒,伸一根指头过去碰一碰,裴昭也没睁眼,就这样攥紧了。
娃娃的小手,又软又嫩,还带着丝暖热。
他明明什么也没做,明明只是闭着眼睛睡觉,裴松都觉得心头似有春水化开。
他爱他,光是这样静静看着,就觉得时光安然,心底暖融融的。
一转眼,快至正午时分,裴榕终于紧赶慢赶回了家。
近来他有工活在身,得给官家修村口那座老木桥的护栏。
前几日暴雨,好几根木栏被雨水冲得松动歪斜,得拆下来重新卯榫固定,还得给木件刷层防蛀的桐油。
他不便告假,晌午匆匆回来,用过家宴后需得再赶回去。
裴榕跨步进院,隔了不多久,就见一张陌生脸孔进了门,他着一身月白长衫,很是出尘。
有眼尖的婶子瞧出来了,张口道:“哎?您是那位、那位方大夫吧!”
这会儿裴松正和秦既白在摇床边看孩子,听见动静,他忙站起身,满脸的欢喜:“我还以为你忙着,来不了的。”
方子苓走上前,将手中绑了红绸的木盒子递过去,笑着道:“昭儿满月,我自然是要来的。”
方子苓是陈郎中的小儿子,裴家本就受陈郎中照拂良多。
先前秦既白重病在身,又赶上裴家日子拮据,去悬壶堂看诊时,陈郎中总是给他减免药钱。
他念着这份情,每回进山打猎,都特地再采些草药送去。
虽只是山里寻常的东西,不值几个钱,可来回进山一趟费脚程,方长年年岁渐长,体力大不如前,有人给他送药材那是再感谢不过。
他本想按价给付铜板,秦既白都是不收的,不过几筐草药,他若收了岂不成那以药换钱的药郎了。
还有这方子苓,之前家中卖猞猁皮子,寻不到出路,他便帮忙牵线搭桥,事成后又不肯收居间的银钱。
这回裴松生产,赶上他务农在家,又麻烦他赶来一趟。
裴松生产那日,胎位不正,稳婆虽然经验丰富,可会的多是些寻常的催产法子,试了许久都不见效。
还是他灸了艾,正了裴松的胎位,这才让孩子顺利降生。
因此临到裴昭满月,裴家给乡邻送红鸡蛋时,裴松和秦既白赶路跑了趟开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