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山尾一直处在监视之中,回到公寓后,盯梢的刑警也始终监视着房门口。为了毁灭证据,只有破坏手机,不可能刚好有手持式角磨机,应该是为防万一,事先购置的。
将扣押的物品装箱完毕,侦查员们撤离了现场。乘坐厢型车返回辖区警署的途中,五代的手机响了,是筒井打来的。
“喂,我是五代。”
“住所搜查得怎样了?”
“已经结束了,正在回警署路上。”
“有收获吗?”
“还不好说⋯⋯”五代含糊其词。
“这样啊。”筒井似乎听出成果寥寥,声音低沉下来, “系长联系过我了,今后由刑事部长指挥侦查。”
“刑事部长⋯⋯”
“等检方将山尾移交回来,会在警视厅本部进行审讯。我正在过去的路上,扣押物品的整理告一段落后,你也来本部大楼。”
“好的。”
挂断电话后,五代将手机收回内口袋。同车的侦查员们都屏息静气,显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当下五代告知他们,山尾的审讯将在警视厅本部进行。
侦查员们纷纷叹息。
“看来上层已经以山尾是凶手为前提推进调查了。”
“这也难怪。他既然指使西田取款,不可能与案件无关。”
“在职警察是杀人犯吗?这件事一旦被报道出来,势必引起轩然大波。”
“最近警界没出什么丑闻,舆论压力也小了不少,这下又要如坐针毡了。”
每说一句话,车内的氛围就越发沉重,五代没有开口。
抵达警署后,众人将装满扣押物品的纸箱运到特别搜查本部,分头检查是否与案件有关。五代负责纸质文件,不只是信件和笔记本,书籍、杂志、名片乃至广告传单,山尾住处所有的纸张都要检查,因为随手写的便条或涂鸦也有可能成为线索。
但五代工作的时候,觉得多半也是白忙一场。山尾为了毁灭证据不惜使用角磨机,自然不可能留下文字证据,此人准备之周密超乎想象。
正因如此,他对山尾的轻易供认深感不解。樱川的审讯技巧固然高明,但也未尝没有辩解的余地。还是说,他没料到自已会被监控摄像头拍到?
“五代。”有人叫他,是浅利在向他微微举手,旁边是一位女鉴识课员。五代起身走向两人。
“那个垃圾袋里不是藤堂的平板电脑。”浅利说,“虽然已经粉碎,但可以推测出物品原有的尺寸。鉴识课说,不是平板电脑,应该是手机,而且是两部。”
“两部?”五代不由得拧起眉头。
女鉴识课员将打印了图片的纸展示给五代,上面拍的是垃圾袋里的碎片。
“外壳——也就是手机的机身有两种,一种是红色,另一种是银色。也确认了两个电源接口,显然是破坏了两部手机。”女鉴识课员说。
“也就是说,山尾有两部匿名手机?”五代看向浅利。
“是不是匿名手机不清楚,不过说明他有两部手机要销毁。”
五代又望向女鉴识课员。“能确定机型吗?”
“需要些时间,但应该可以。不过,是否能成为线索就不知道了,因为数据无法恢复,sim卡也被破坏了。”
“哦,这样啊……”
即便知道了手机型号,没有数据和sim卡也毫无价值。裸机的话,可以在网上随意购买喜欢的机型。
不过,为什么有两部呢?既然有获得匿名手机的渠道,多买几部想必也不成问题,所以是为应对突发状况购买的备用机?
正要离开浅利等人返回座位时,五代的手机响了,又是筒井打来的。他隐隐有些不安。
“喂,我是五代。”
“我是筒井。你不用过来了,在那边待命。”筒井的声音透着紧张。
“出什么事了吗?”
被五代一问,简井顿了顿才回答。
“情况有变,山尾供认了。”
“供认?不是已经——”
“不是盗窃,是杀人。山尾承认杀害了藤堂夫妻。”
第23章
晚上八时许,刑事部长在警视厅本部大楼召开记者招待会。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刑事部长全程神色严峻地宣布:“关于上月十五日发生的‘都议员夫妻被害及纵火案’,今天以涉嫌杀人及纵火逮捕了警视厅警部补山尾阳介。在职警察犯下如此凶残的大案令人震惊,这严重动摇了警察整体的信誉,作为治安负责人之一,我深表惭愧。”说罢,他和同席的搜查一课课长一起深深鞠躬致歉。地位仅次于警视总监和副总监的高层官员,亲自就特定刑事案件说明逮捕理由,这种应对方式堪称打破常规。
无数闪光灯一通狂闪后,刑事部长和搜查一课课长开始接受记者提问。
当被问及是否有警察杀害多人后参与该案侦办的先例时,两人都回答就自己所知范围内没有,过去应该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但关于逮捕的决定性证据,他们仅表示“在对已经移送检方的盗窃案进行审讯时,当事人承认涉及本案,因而实施了逮捕”,并以“调查还在进行中,细节不便透露”回避了具体的说明。
五代和筒井、其他同事们在警视厅本部搜查一课的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场记者招待会。直到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半晌没人说话。
“你们进出特别搜查本部的时候都当心点。”最先开口的是筒井, “已经有媒体在那里蹲守了,不管他们问什么,绝对不要搭理。只要说一句话,立刻就会登上新闻。”
听了这番严肃的告诫,五代等人默默点头。其实不用筒井提醒,他们也能轻易预见到被渴求信息的媒体记者们围追堵截的场景,如果是熟识的记者就更棘手。五代的手机已经不断接到这类人的来电,其他刑警想必也一样。
不过即使没有被要求保持沉默,五代觉得也没有刑警能回答记者的问题。毕竟就连五代自己,也对山尾招供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
接到筒井通知山尾已经供认的电话后不久,搜查一课的刑警们被召集到警视厅本部。说是要传达今后的侦查方针,却迟迟未见具体指示。只有五代被单独叫到刑事部长的办公室。在那里等待的不仅有刑事部长,还有搜查一课课长、理事官、管理官以及樱川。
“关于山尾警部补,有几个问题要问你。”搜查一课课长率先开口,“你只需回答被问到的问题,不接受你的提问。明白吗?”
“明白了。”五代回答。
搜查一课课长颔首,低头看向手头的文件。
“‘都议员夫妻被害及纵火案’调查开始后,你就和山尾阳介一起行动,此前见过这位警部补吗?”
“没有,我们是在特别搜查本部第一次见面。”
“见面时印象如何?”
“……没什么特别的。听说他是生活安全课的资深警官,只觉得应该很熟悉当地的治安情况。”
“根据报告,最早对山尾产生怀疑的人是你。请说明依据。”
“说是依据,其实都是琐碎小事引发的疑心。”
五代陈述了山尾在声称不了解女演员双叶江利子后,与榎并夫妻见面时却出现矛盾说辞,以及对藤堂康幸政治活动的掌握程度,也令他感觉不自然。
“加上他似乎刻意隐瞒藤堂先生沉迷位置信息游戏的事实,考虑到平板电脑曾在警署内被启动,我就向樱川系长反映了他的可疑之处。”
高层们对五代的说明反应平淡,显然早已知晓。
“你产生怀疑的时候,为什么不立即询问山尾本人?”搜查一课课长问,“见过榎并夫妻后,应该可以直接问的。”
“因为觉得可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多虑了……”
“但如果你当时追问,山尾应该会有所回应,从而发现更多端倪。”
“也许吧,不过⋯⋯”
“山尾的言行原本就有其他不自然的地方吧?既然见的是自己所涉命案的遗属,怎么可能心平气和?你有没有发现他的异常表现,比如格外心神不宁,或者出奇地兴奋?”搜查一课课长的语气冰冷生硬。
“完全没发现。当时我一心想着能否从榎并夫妻那里获得重要证词,根本无暇留意搭档山尾警部补的态度。我做梦也没想到他竟会涉案⋯⋯”五代看着搜查一课课长,继续说道,“请问,山尾警部补真的供认了吗?是他杀害了藤堂夫妻?”
所有人一齐望向五代,射过来的眼神锐利而阴郁。
“我一开始就说过,不接受你的提问,你忘了吗?”搜查一课课长压低了嗓音。
“对不起。”五代低头致歉。
后续的提问性质类似,看来警视厅高层想要确认的,是有没有更早察觉山尾涉案的机会。在职警察涉嫌命案固然事关重大,此人身在特别搜查本部却未被立即识破,这一点同样不容忽视。
终于结束了问话,脱身回到座位后,五代依旧忐忑不安。自己和系长会不会被追究责任?———他咀嚼着和干部们的对话,越想越忧心忡忡。
将扣押的物品装箱完毕,侦查员们撤离了现场。乘坐厢型车返回辖区警署的途中,五代的手机响了,是筒井打来的。
“喂,我是五代。”
“住所搜查得怎样了?”
“已经结束了,正在回警署路上。”
“有收获吗?”
“还不好说⋯⋯”五代含糊其词。
“这样啊。”筒井似乎听出成果寥寥,声音低沉下来, “系长联系过我了,今后由刑事部长指挥侦查。”
“刑事部长⋯⋯”
“等检方将山尾移交回来,会在警视厅本部进行审讯。我正在过去的路上,扣押物品的整理告一段落后,你也来本部大楼。”
“好的。”
挂断电话后,五代将手机收回内口袋。同车的侦查员们都屏息静气,显然听到了刚才的对话。
当下五代告知他们,山尾的审讯将在警视厅本部进行。
侦查员们纷纷叹息。
“看来上层已经以山尾是凶手为前提推进调查了。”
“这也难怪。他既然指使西田取款,不可能与案件无关。”
“在职警察是杀人犯吗?这件事一旦被报道出来,势必引起轩然大波。”
“最近警界没出什么丑闻,舆论压力也小了不少,这下又要如坐针毡了。”
每说一句话,车内的氛围就越发沉重,五代没有开口。
抵达警署后,众人将装满扣押物品的纸箱运到特别搜查本部,分头检查是否与案件有关。五代负责纸质文件,不只是信件和笔记本,书籍、杂志、名片乃至广告传单,山尾住处所有的纸张都要检查,因为随手写的便条或涂鸦也有可能成为线索。
但五代工作的时候,觉得多半也是白忙一场。山尾为了毁灭证据不惜使用角磨机,自然不可能留下文字证据,此人准备之周密超乎想象。
正因如此,他对山尾的轻易供认深感不解。樱川的审讯技巧固然高明,但也未尝没有辩解的余地。还是说,他没料到自已会被监控摄像头拍到?
“五代。”有人叫他,是浅利在向他微微举手,旁边是一位女鉴识课员。五代起身走向两人。
“那个垃圾袋里不是藤堂的平板电脑。”浅利说,“虽然已经粉碎,但可以推测出物品原有的尺寸。鉴识课说,不是平板电脑,应该是手机,而且是两部。”
“两部?”五代不由得拧起眉头。
女鉴识课员将打印了图片的纸展示给五代,上面拍的是垃圾袋里的碎片。
“外壳——也就是手机的机身有两种,一种是红色,另一种是银色。也确认了两个电源接口,显然是破坏了两部手机。”女鉴识课员说。
“也就是说,山尾有两部匿名手机?”五代看向浅利。
“是不是匿名手机不清楚,不过说明他有两部手机要销毁。”
五代又望向女鉴识课员。“能确定机型吗?”
“需要些时间,但应该可以。不过,是否能成为线索就不知道了,因为数据无法恢复,sim卡也被破坏了。”
“哦,这样啊……”
即便知道了手机型号,没有数据和sim卡也毫无价值。裸机的话,可以在网上随意购买喜欢的机型。
不过,为什么有两部呢?既然有获得匿名手机的渠道,多买几部想必也不成问题,所以是为应对突发状况购买的备用机?
正要离开浅利等人返回座位时,五代的手机响了,又是筒井打来的。他隐隐有些不安。
“喂,我是五代。”
“我是筒井。你不用过来了,在那边待命。”筒井的声音透着紧张。
“出什么事了吗?”
被五代一问,简井顿了顿才回答。
“情况有变,山尾供认了。”
“供认?不是已经——”
“不是盗窃,是杀人。山尾承认杀害了藤堂夫妻。”
第23章
晚上八时许,刑事部长在警视厅本部大楼召开记者招待会。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刑事部长全程神色严峻地宣布:“关于上月十五日发生的‘都议员夫妻被害及纵火案’,今天以涉嫌杀人及纵火逮捕了警视厅警部补山尾阳介。在职警察犯下如此凶残的大案令人震惊,这严重动摇了警察整体的信誉,作为治安负责人之一,我深表惭愧。”说罢,他和同席的搜查一课课长一起深深鞠躬致歉。地位仅次于警视总监和副总监的高层官员,亲自就特定刑事案件说明逮捕理由,这种应对方式堪称打破常规。
无数闪光灯一通狂闪后,刑事部长和搜查一课课长开始接受记者提问。
当被问及是否有警察杀害多人后参与该案侦办的先例时,两人都回答就自己所知范围内没有,过去应该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但关于逮捕的决定性证据,他们仅表示“在对已经移送检方的盗窃案进行审讯时,当事人承认涉及本案,因而实施了逮捕”,并以“调查还在进行中,细节不便透露”回避了具体的说明。
五代和筒井、其他同事们在警视厅本部搜查一课的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场记者招待会。直到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半晌没人说话。
“你们进出特别搜查本部的时候都当心点。”最先开口的是筒井, “已经有媒体在那里蹲守了,不管他们问什么,绝对不要搭理。只要说一句话,立刻就会登上新闻。”
听了这番严肃的告诫,五代等人默默点头。其实不用筒井提醒,他们也能轻易预见到被渴求信息的媒体记者们围追堵截的场景,如果是熟识的记者就更棘手。五代的手机已经不断接到这类人的来电,其他刑警想必也一样。
不过即使没有被要求保持沉默,五代觉得也没有刑警能回答记者的问题。毕竟就连五代自己,也对山尾招供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
接到筒井通知山尾已经供认的电话后不久,搜查一课的刑警们被召集到警视厅本部。说是要传达今后的侦查方针,却迟迟未见具体指示。只有五代被单独叫到刑事部长的办公室。在那里等待的不仅有刑事部长,还有搜查一课课长、理事官、管理官以及樱川。
“关于山尾警部补,有几个问题要问你。”搜查一课课长率先开口,“你只需回答被问到的问题,不接受你的提问。明白吗?”
“明白了。”五代回答。
搜查一课课长颔首,低头看向手头的文件。
“‘都议员夫妻被害及纵火案’调查开始后,你就和山尾阳介一起行动,此前见过这位警部补吗?”
“没有,我们是在特别搜查本部第一次见面。”
“见面时印象如何?”
“……没什么特别的。听说他是生活安全课的资深警官,只觉得应该很熟悉当地的治安情况。”
“根据报告,最早对山尾产生怀疑的人是你。请说明依据。”
“说是依据,其实都是琐碎小事引发的疑心。”
五代陈述了山尾在声称不了解女演员双叶江利子后,与榎并夫妻见面时却出现矛盾说辞,以及对藤堂康幸政治活动的掌握程度,也令他感觉不自然。
“加上他似乎刻意隐瞒藤堂先生沉迷位置信息游戏的事实,考虑到平板电脑曾在警署内被启动,我就向樱川系长反映了他的可疑之处。”
高层们对五代的说明反应平淡,显然早已知晓。
“你产生怀疑的时候,为什么不立即询问山尾本人?”搜查一课课长问,“见过榎并夫妻后,应该可以直接问的。”
“因为觉得可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多虑了……”
“但如果你当时追问,山尾应该会有所回应,从而发现更多端倪。”
“也许吧,不过⋯⋯”
“山尾的言行原本就有其他不自然的地方吧?既然见的是自己所涉命案的遗属,怎么可能心平气和?你有没有发现他的异常表现,比如格外心神不宁,或者出奇地兴奋?”搜查一课课长的语气冰冷生硬。
“完全没发现。当时我一心想着能否从榎并夫妻那里获得重要证词,根本无暇留意搭档山尾警部补的态度。我做梦也没想到他竟会涉案⋯⋯”五代看着搜查一课课长,继续说道,“请问,山尾警部补真的供认了吗?是他杀害了藤堂夫妻?”
所有人一齐望向五代,射过来的眼神锐利而阴郁。
“我一开始就说过,不接受你的提问,你忘了吗?”搜查一课课长压低了嗓音。
“对不起。”五代低头致歉。
后续的提问性质类似,看来警视厅高层想要确认的,是有没有更早察觉山尾涉案的机会。在职警察涉嫌命案固然事关重大,此人身在特别搜查本部却未被立即识破,这一点同样不容忽视。
终于结束了问话,脱身回到座位后,五代依旧忐忑不安。自己和系长会不会被追究责任?———他咀嚼着和干部们的对话,越想越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