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垣内在东京都内经营三家超市,总公司位于日本桥马喰町一栋四层高的楼宇里,五代和山尾正在三楼的社长室。
“你听说过3k这个词吗?在泡沫经济时代很流行。”
垣内一问,五代点了点头。
“听说过。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是吧?”
哈哈哈,垣内笑了。
“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男性啊。那不是3k,是三高。那个词确实也流行过。那个时代的女人啊,个个都是女王大人的气场。真是夸张。还流行过‘跑腿男’ ‘埋单侠’这种词……不过,那些都无关紧要了。不是三高,是3k,你还年轻,所以不知道吧?”
“辛苦、肮脏、危险⋯⋯是这 吗?”旁边的山尾略带拘谨地说道。
没错没错,垣内满意地露出笑容。
“讨厌制造一线和技术类职业,或者说瞧不起。贸易啦、销售啦,既然有很多更时髦更帅气,还能公费玩乐的工作,为什么非要选择土气的工作呢?社会过于浮躁的结果,就是一直以来支撑日本的制造业被轻视,年轻人对其敬而远之。这种状况让阿康产生了危机感,他的想法在这次采访里也有所表现。”垣内指着液晶屏幕。
垣内口中的“阿康”就是藤堂康幸。两人是从小学就相识的总角之交,家住得也近,藤堂决定参选区议会议员时,垣内主动请缨担任后援会会长。回忆到这里,垣内说:“有样东西一定要给两位看看。”然后拿出他们现在在看的dvd。那似乎是藤堂第一次当选区议会议员后在电视上发表演讲的录像。
“成为都议员后,阿康的信念也从未改变。一言以蔽之,脚踏实地发展经济,坚持踏实做事。他常说,it 很好,社交平台也很好,ai 也很受欢迎,但最终要依靠的还是人,必须培养人才。我觉得他说得很对,哪怕他现在已经过世了。”说完,垣内频频眨动眼睛,或许是说得太激动,被自己的话刺激了泪腺。
“藤堂先生最近致力于哪方面的工作?”五代问。
“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垣内不假思索地回答。
“照护问题之类吗?”
“他对照护问题也很热心,但更注重如何有效发挥老年人的作用。阿康有自己的想法,他将五十五岁到七十五岁的老年人称为 golden senior——黄金长者,简称gs。他在考虑将gs作为劳动力来使用。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头脑还很灵活,体力也很充沛。开出租车就是个好例子,不是作为中坚一代的辅助,而是作为主力来工作。他常说,为此有必要让他们学习新事物,但从五十五岁开始也不晚,他希望由东京都带头构建这种机制。”
“也就是专为长者开设的再就业技术培训学校?”山尾再次开口道。
“是的。”垣内颔首, “你很了解啊。阿康考虑设立面向长者的专门学校,他一直为经费问题苦恼,跟几家学校法人多次开会磋商。”
“没有人反对这种活动吗?”
听了五代的问题,垣内表情明显黯淡下来。
“政治家就是这样,只要想做什么事,一定会有人反对。越是有行动力的政治家,树敌越多。不想树敌的话,什么都不做就是了。可是,这样的政治家有什么用呢?如果想知道反对派的成员,我可以告诉你们,不过刑警先生,你这话的意思,莫非是那些人作的案?”
“不,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了解一下作为参考而已。”
“阿康的政敌,你问望月秘书就行了,他应该都知道。”
“好的,就这么办。”五代就此打住这个话题。
其他侦查员已经去藤堂康幸事务所调查过,也找望月问了话。虽然掌握了关于政敌的信息,但与这次案件有关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真是难以置信。”垣内皱起眉,歪头沉吟, “到底是谁干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刑警先生,不是单纯的歹徒行凶吗?”
和榎并健人提出的疑问一样。无论是谁,都不希望自己重要的人死于熟人之手。
“如果是歹徒所为,应该不会在家中纵火,得手后就会立刻逃走了。”
对于五代的解释,垣内虽然露出苦涩的表情,但似乎认同了。
“听说他是被杀的,是怎么死的呢?被刀刺死的吗?”垣内问道。
五代微微摇头。“对不起,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这是只有凶手才知道的事实。如果有谁在供述中提及,就会被视为说出保密信息,成为审判的证据,因此不能随意外泄。
“是吗?不管怎样,他应该是在熟睡时遇袭的。”
“您的意思是?”
“如果阿康人是清醒的,不会那么轻易遇害。他初中和高中都参加了柔道社,大学开始爱好登山,臂力很强。”
藤堂康幸的遗体损伤严重,仅能判明是被勒死,无法确认是否有内出血,因此藤堂是否抵抗过也不得而知。
“在政治以外的领域,您和藤堂先生也交往很深吧?”
“倒不如说,我们在政治以外的交往更深。打高尔夫,打麻将,还一起去旅行。从小学到现在,将近六十年了。到初中为止我们都是上同一所学校,高中和大学不同校,但每年也要见好几次面。关系疏远是大学毕业后的十年左右,我们都工作了,在阿康回到老家之前,鲜少有见面的机会。”
“藤堂先生是在哪家公司高就?”
“不是公司,他当了老师,高中老师。”
“老师吗?”
“是啊,社会科老师。他从小就喜欢历史,在高中应该也教过世界史。”
“是哪所高中?”
“哪所啊……不是私立学校,是公立,所以可能不止一个地方。不好意思,我不记得了。虽然当过老师,但时间也不长,大概三十岁前就辞职了,去了美国。”
“去美国?为什么?”
“去留学。好像是为从政做准备。他那个时候应该对政治也有兴趣,听说很多国会议员都有留学经历。”
“这样啊。”五代姑且记下来。侦查资料里有藤堂康幸的履历,但年轻时代的部分他没怎么看。
从垣内的话来看,他确实在公私两方面都与藤堂康幸交往密切,但所谈的情况,并没有任何与这起案件有关的信息,看样子也不像是有所隐瞒。
“您和江利子夫人也很熟吗?”
五代一问,垣内轻轻点了点头。
“因为是好朋友的太太,我对她也很熟悉。他们还邀请我参加了婚礼。嗯,那是哪一年的事来着?”
五代打开记事本。
“藤堂夫妻是一九九二年结婚的。”
“已经这么多年了啊,不过想来也是。那场婚宴很豪华,毕竟新娘是女演员,可不是普通的美女。当时来宾约三百人,无不心醉神迷。”
女演员双叶江利子年轻时的图片,现在还能在网络上看到。五代也看过好几次,确实很美,垣内的话应该不是夸张。
“啊,对了,我想起来了。”垣内用右拳一拍左掌,“阿康工作过的高中,江利子也在那里上过学,两人就是在高中相遇的。江利子毕业多年后,两人重逢,由此开始交往。这件事在婚宴上也提到过,可能是上了年纪,完全忘记了。”
五代取出手机。“是哪所高中,介意我现在查一下吗?”
“查吧,我也想知道。”
五代快速搜索“双叶江利子”,因为词条已经看过好几遍,立刻就找到了需要的信息。
“毕业的高中是都立昭岛高等学校。”
“没错。”垣内一拍大腿,“阿康有段时间住在昭岛。那时我跟他只见过一面,他已经决定辞去教职,开始准备去美国留学。听他话里的意思,教育青春期的年轻人这份工作着实难做,想必他也吃了不少苦。”
说到这里,垣内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说起来,”他继续说道,“当时阿康左臂缠着绷带,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卷入了学生之间的纠纷。我总觉得不像真的,随口回了句‘是吗’,心里猜想他该不会被毕业生袭击了。当时是四五月份,正是毕业季。”
“那可真是够危险的。”
“不过,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垣内扯起一边嘴角笑了。
“当时的情况谁比较了解?”
“你是说在昭岛的时候吗?唔,有谁呢……”
“比如同事什么的。”
“噢,他提过第一次参选时有人帮了忙,不过我不知道姓甚名谁。他可能说过,但我不记得了。毕竟是陈年旧事了。”
“藤堂先生很少提起执教时期的事吗?”
“嗯……是啊,除非问到才会回答。我刚才也说了,恐怕没多少美好的回忆。”
五代在记事本上写下:“执教时期?”打上问号表示详情不明。
“回到夫人的话题。”五代抬起头,“您最近有没有听说过江利子夫人身边发生了什么纠纷?无论多琐碎的事都可以。”
“你听说过3k这个词吗?在泡沫经济时代很流行。”
垣内一问,五代点了点头。
“听说过。高收入、高学历、高个子⋯⋯是吧?”
哈哈哈,垣内笑了。
“女性心目中的理想男性啊。那不是3k,是三高。那个词确实也流行过。那个时代的女人啊,个个都是女王大人的气场。真是夸张。还流行过‘跑腿男’ ‘埋单侠’这种词……不过,那些都无关紧要了。不是三高,是3k,你还年轻,所以不知道吧?”
“辛苦、肮脏、危险⋯⋯是这 吗?”旁边的山尾略带拘谨地说道。
没错没错,垣内满意地露出笑容。
“讨厌制造一线和技术类职业,或者说瞧不起。贸易啦、销售啦,既然有很多更时髦更帅气,还能公费玩乐的工作,为什么非要选择土气的工作呢?社会过于浮躁的结果,就是一直以来支撑日本的制造业被轻视,年轻人对其敬而远之。这种状况让阿康产生了危机感,他的想法在这次采访里也有所表现。”垣内指着液晶屏幕。
垣内口中的“阿康”就是藤堂康幸。两人是从小学就相识的总角之交,家住得也近,藤堂决定参选区议会议员时,垣内主动请缨担任后援会会长。回忆到这里,垣内说:“有样东西一定要给两位看看。”然后拿出他们现在在看的dvd。那似乎是藤堂第一次当选区议会议员后在电视上发表演讲的录像。
“成为都议员后,阿康的信念也从未改变。一言以蔽之,脚踏实地发展经济,坚持踏实做事。他常说,it 很好,社交平台也很好,ai 也很受欢迎,但最终要依靠的还是人,必须培养人才。我觉得他说得很对,哪怕他现在已经过世了。”说完,垣内频频眨动眼睛,或许是说得太激动,被自己的话刺激了泪腺。
“藤堂先生最近致力于哪方面的工作?”五代问。
“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垣内不假思索地回答。
“照护问题之类吗?”
“他对照护问题也很热心,但更注重如何有效发挥老年人的作用。阿康有自己的想法,他将五十五岁到七十五岁的老年人称为 golden senior——黄金长者,简称gs。他在考虑将gs作为劳动力来使用。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头脑还很灵活,体力也很充沛。开出租车就是个好例子,不是作为中坚一代的辅助,而是作为主力来工作。他常说,为此有必要让他们学习新事物,但从五十五岁开始也不晚,他希望由东京都带头构建这种机制。”
“也就是专为长者开设的再就业技术培训学校?”山尾再次开口道。
“是的。”垣内颔首, “你很了解啊。阿康考虑设立面向长者的专门学校,他一直为经费问题苦恼,跟几家学校法人多次开会磋商。”
“没有人反对这种活动吗?”
听了五代的问题,垣内表情明显黯淡下来。
“政治家就是这样,只要想做什么事,一定会有人反对。越是有行动力的政治家,树敌越多。不想树敌的话,什么都不做就是了。可是,这样的政治家有什么用呢?如果想知道反对派的成员,我可以告诉你们,不过刑警先生,你这话的意思,莫非是那些人作的案?”
“不,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了解一下作为参考而已。”
“阿康的政敌,你问望月秘书就行了,他应该都知道。”
“好的,就这么办。”五代就此打住这个话题。
其他侦查员已经去藤堂康幸事务所调查过,也找望月问了话。虽然掌握了关于政敌的信息,但与这次案件有关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真是难以置信。”垣内皱起眉,歪头沉吟, “到底是谁干出这么丧心病狂的事……刑警先生,不是单纯的歹徒行凶吗?”
和榎并健人提出的疑问一样。无论是谁,都不希望自己重要的人死于熟人之手。
“如果是歹徒所为,应该不会在家中纵火,得手后就会立刻逃走了。”
对于五代的解释,垣内虽然露出苦涩的表情,但似乎认同了。
“听说他是被杀的,是怎么死的呢?被刀刺死的吗?”垣内问道。
五代微微摇头。“对不起,具体情况不便透露。”
这是只有凶手才知道的事实。如果有谁在供述中提及,就会被视为说出保密信息,成为审判的证据,因此不能随意外泄。
“是吗?不管怎样,他应该是在熟睡时遇袭的。”
“您的意思是?”
“如果阿康人是清醒的,不会那么轻易遇害。他初中和高中都参加了柔道社,大学开始爱好登山,臂力很强。”
藤堂康幸的遗体损伤严重,仅能判明是被勒死,无法确认是否有内出血,因此藤堂是否抵抗过也不得而知。
“在政治以外的领域,您和藤堂先生也交往很深吧?”
“倒不如说,我们在政治以外的交往更深。打高尔夫,打麻将,还一起去旅行。从小学到现在,将近六十年了。到初中为止我们都是上同一所学校,高中和大学不同校,但每年也要见好几次面。关系疏远是大学毕业后的十年左右,我们都工作了,在阿康回到老家之前,鲜少有见面的机会。”
“藤堂先生是在哪家公司高就?”
“不是公司,他当了老师,高中老师。”
“老师吗?”
“是啊,社会科老师。他从小就喜欢历史,在高中应该也教过世界史。”
“是哪所高中?”
“哪所啊……不是私立学校,是公立,所以可能不止一个地方。不好意思,我不记得了。虽然当过老师,但时间也不长,大概三十岁前就辞职了,去了美国。”
“去美国?为什么?”
“去留学。好像是为从政做准备。他那个时候应该对政治也有兴趣,听说很多国会议员都有留学经历。”
“这样啊。”五代姑且记下来。侦查资料里有藤堂康幸的履历,但年轻时代的部分他没怎么看。
从垣内的话来看,他确实在公私两方面都与藤堂康幸交往密切,但所谈的情况,并没有任何与这起案件有关的信息,看样子也不像是有所隐瞒。
“您和江利子夫人也很熟吗?”
五代一问,垣内轻轻点了点头。
“因为是好朋友的太太,我对她也很熟悉。他们还邀请我参加了婚礼。嗯,那是哪一年的事来着?”
五代打开记事本。
“藤堂夫妻是一九九二年结婚的。”
“已经这么多年了啊,不过想来也是。那场婚宴很豪华,毕竟新娘是女演员,可不是普通的美女。当时来宾约三百人,无不心醉神迷。”
女演员双叶江利子年轻时的图片,现在还能在网络上看到。五代也看过好几次,确实很美,垣内的话应该不是夸张。
“啊,对了,我想起来了。”垣内用右拳一拍左掌,“阿康工作过的高中,江利子也在那里上过学,两人就是在高中相遇的。江利子毕业多年后,两人重逢,由此开始交往。这件事在婚宴上也提到过,可能是上了年纪,完全忘记了。”
五代取出手机。“是哪所高中,介意我现在查一下吗?”
“查吧,我也想知道。”
五代快速搜索“双叶江利子”,因为词条已经看过好几遍,立刻就找到了需要的信息。
“毕业的高中是都立昭岛高等学校。”
“没错。”垣内一拍大腿,“阿康有段时间住在昭岛。那时我跟他只见过一面,他已经决定辞去教职,开始准备去美国留学。听他话里的意思,教育青春期的年轻人这份工作着实难做,想必他也吃了不少苦。”
说到这里,垣内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说起来,”他继续说道,“当时阿康左臂缠着绷带,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卷入了学生之间的纠纷。我总觉得不像真的,随口回了句‘是吗’,心里猜想他该不会被毕业生袭击了。当时是四五月份,正是毕业季。”
“那可真是够危险的。”
“不过,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垣内扯起一边嘴角笑了。
“当时的情况谁比较了解?”
“你是说在昭岛的时候吗?唔,有谁呢……”
“比如同事什么的。”
“噢,他提过第一次参选时有人帮了忙,不过我不知道姓甚名谁。他可能说过,但我不记得了。毕竟是陈年旧事了。”
“藤堂先生很少提起执教时期的事吗?”
“嗯……是啊,除非问到才会回答。我刚才也说了,恐怕没多少美好的回忆。”
五代在记事本上写下:“执教时期?”打上问号表示详情不明。
“回到夫人的话题。”五代抬起头,“您最近有没有听说过江利子夫人身边发生了什么纠纷?无论多琐碎的事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