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左右一张假面,两人都没那么多要求,毕竟等到事情结束,届时撕下了薄皮即可恢复原貌。
  静息想道,她们要去的是崇吾门,多下了一道法诀,防止有心之人怀疑她们的身份,要尝试撕下薄皮揭穿她们。
  裴尽照了照水镜,又看看姜唯:“我们如今生得好生相似!”
  一旁的静息笑了一声,用灵力代劳,递去两根竹简:“这是掌教为你们准备的身份,上头说了,你二人是姐妹,我自要做得相似些。”
  “有心了。”姜唯接过竹简,一目十行。
  姐姐祁之,妹妹祁今,玄武城龟甲街新搬来的祁氏女,祖辈世代行商,定居淮南,却常受魔修侵扰,不得已举家搬迁。
  最大的长姐留在母亲身边照顾,两位妹妹生有灵根,故寻就近的仙门拜入,好有时间下山探望母亲。
  至于这母亲和长姐,自然就是苏空桐与湛明真的一道神识所化。
  在春招开坛之前,她们需要在龟甲街生活一段时间,熟悉周围邻里,将这个假身份,拟得再逼真些。
  驮着裴尽的老驴一路颠簸,气喘吁吁地停下。
  坐在马车里的三人不解地掀开车帘看一眼,湛明真神识化身的祁长姐,祁湛开口道:“也不知道那老驴有什么好的,非要留着。”
  从淮南到玄武城的路上,裴尽捡了只倔脾气的老驴,面上虽不显,可看着却是喜欢得紧,一路都骑着,未曾同她们坐马车。
  姜唯抿一口茶,失笑道:“那老驴有灵,裴尽觉得稀奇罢了。”
  苏空桐接话,“裴小友年方十八,有些少年心性才好啊。”
  骑个老驴算什么少年?湛明真直把疑惑说出口。
  苏空桐拿着手帕掩唇,小声窃喜:“湛姐儿也很有少年心性呀。”
  这会湛明真听懂了,撸起袖子要站起来:“好哇,‘母亲’这是说我幼稚的意思么。”
  眼见二人要把这马车都拆了,姜唯手里的茶杯都被攘得几次颠簸。
  万般难忍之下,姜唯用灵力捞起桌面上的黑刀,用刀柄给她二人一人一个爆栗:“坐好。”
  这下苏空桐和湛明真可算是老实了。
  离了月恒,又只是一缕神识,苏空桐不用端着掌教架子,彻底放飞自我了。
  还碰上湛明真这个易怒的主儿,两人日后指不定还要多能闹腾呢。
  不过闹腾些,也不是坏事。
  未过多久,马车进城,顺利地过了守卫检查。
  比较闹了邪祟的拜月山庄,玄武城更为热闹。
  吆喝声、马蹄声……茶肆阁楼传来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声音,练功的戏班子传来阵阵启嗓练功的声音。途径铁匠铺,铁锤击打精铁,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修道者耳聪目明,将外头的热闹尽收耳畔。
  听久了,也觉得嘈杂。她们自会动用灵力屏去了一些多余的声音。
  姜唯放下茶杯,闭目养神。
  不知马车又往前走了多久,姜唯听到有人敲了敲马车。
  苏空桐正欲动手,姜唯的灵力早已先一步掀开了车帘,透出裴尽的笑颜。
  “姐姐,甜李子,可来一个?”裴尽手里拿了三两个青李,一瞧就很酸。
  方才听路边的道士讲,神仙会吃贡品。
  裴尽多嘴打听了一句,浮游观多供奉茶类与酥饼乳酪一类,茶要是甘甜的,酥饼乳酪则要清甜不腻。
  左右,离不开一个甜字。
  久了要换旁的口味,沾点酸的一个不拿。
  裴尽知道后,故意买了个酸李子,骗她讲是甜李子。
  姜唯扫一眼,看穿了她那些小把戏,用帕子擦了擦李子,面不改色地啃了一口。
  嗯,很酸。
  不爱吃。
  第15章 万千虚妄无为实
  玄武城龟甲街新搬来的祁氏一家——
  母亲不着调,爱看话本,出入茶肆听书。
  长姐性子暴躁,不过几日就打遍龟甲街,成了一方小霸王。
  二姐寡言少语,气质出尘,最大乐趣便是赏花逗鸟,倒更像一家之母。
  幺妹骄纵张扬,动则功夫了得能和长姐过个上百招,静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为了不惹人耳目,在春招开坛之前,裴尽一门心思扑在了精进琴艺上。
  从前她的一手好剑法是李缠衣教出来的,若不更改自己的作战方式,恐怕很容易就会露出马脚。
  姜唯没什么所谓,她身上法宝多得很。
  饶是没有不行剑,也还有先前取来的守义。
  半月过去,祁府该怎么样,依旧怎么样。
  母亲成日泡在茶肆,长姐找不到人切磋,转头迷上了蹴鞠。
  二姐在家中买了个大水缸,养起了金鱼。
  只是这鱼要想生存,可实属不易。
  裴尽又在阁楼练琴。
  琴音震震,掀起层层涟漪。
  三……
  二……
  一……
  水缸龟裂,金鱼顺着流水哗啦一下溜走了。
  姜唯叹息,用灵力把金鱼捞了起来,给这水缸缝缝补补,接着用了。
  她放下手中的鱼食,漫步到阁楼,敲了敲门。
  琴音停止。
  一位披头散发,神色恹恹的少女趴着门缝,探出头来。
  姜唯抬手揉了揉裴尽的脑袋,道:“走吧,我们去潇湘坊。”
  “去潇湘坊作甚?”
  “听曲儿。”
  潇湘坊是玄武城最大的乐馆,其中不乏来寻欢作乐的人。
  裴尽的相貌虽有变动,但静息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她原本的英气。一进了潇湘坊,好似和尚入了妖精窝,一个个儿柔弱无骨地贴了上来。
  姜唯散出灵力,屏退数人,多有不悦,沉声道:“我等来此,只听曲。”
  桌面上多了一袋子金光灿灿的赤金。
  要知道,再多的铜钱碎银可都比不过几两赤金。
  一帮人登时笑呵呵地上来瓜分了一袋子赤金,柔着声音道:“这就为客官安排咱这儿最好的琴师。”
  “不止最好的。”姜唯敲了敲桌面,“我要所有琴师,都叫来。”
  “这……”
  “若有人能出更多赤金,我不介意。”姜唯悠然惬意地开始斟茶,身后零零碎碎地落了成堆的灵气丰沛的赤金。
  那一看便是些上好的赤灵金,足抵潇湘坊十年的收益了!
  坊主眼前一亮,即刻安排着手去安排。
  裴尽牙酸,道:“你们丹修真是富得流油啊。”
  “你若想学,我也可以教你。”姜唯候着茶凉能入口,抿了抿,略有些苦涩。
  不喝了。
  裴尽摆摆手:“算了算了,我可怕炸鼎。”
  一个鼎那么贵,炸一次她心里要滴血。
  姜唯笑了笑,放下茶杯,再没碰过那壶茶,她开始认真地与裴尽说道:“琴道,最怕闭门造车。凡尘诸声皆为天下之籁,高山流水是音,欢颜笑语是音。既修琴道,便绕不开聆听。”
  “你在阁楼里练琴,连我们说话声难听见,只闷头苦练,如何精进?”
  每个人对琴乐理解不同,从凡尘到大道,理应循序渐进。
  在潇湘坊听了一百多位琴师的奏乐,姜唯又带着裴尽在玄武城内,大大小小的乐馆都走了一遭,还去拜访了不少隐士琴师。
  数日下来,裴尽的感悟颇深。
  她重新回到阁楼,再次抚琴,昂扬峥嵘,已悟出了琴道漫漫长路的第一步。
  苏空桐抱着话本回来,一听,就察觉出来了不同。
  “小妹停滞半月的琴艺大有长进,之姐儿功不可没啊。”苏空桐这段时间都叫习惯了,仿佛真成了这三孩儿的母亲了。
  辈分早就全乱套了。
  姜唯接受良好,还能搭一句:“母亲过誉了。”
  日头西落,湛明真这才风风火火地回来。
  一家子人凑不出一个会做饭的,祁府请了许多厨子,每天变着法儿做不同的菜式。
  却也有特殊的时候——
  比如今天,湛明真又带着她赢下来的战利品回来,吩咐厨房今晚吃她赢下来的大鹅。
  满汉全席成了大鹅的十种做法。
  饭桌上,苏空桐甩了一道符箓落在门背,提起:“明日就是春招开坛了。”
  姜唯反应平平,这一点在苏空桐意料之内。倒是没想到裴尽也是如此,苏空桐调查过裴尽在崇吾的经历,堪称凄惨。
  身边的朋友一个个相继被害而死,自己又被诬陷成魔,虽说李缠衣饶了裴尽一命,可若是没有姜唯,她真就得死在拜月山庄了。
  毕竟,被剖金丹可不是小事,轻则失去修为,重则性命攸关。
  至于李缠衣,剑法不错,给裴尽也教得不错。就是不信任裴尽,师徒两人之间互相猜疑,分崩离析。
  李缠衣又是个脾气古怪的主,据说裴尽刚拜师的那会儿,动辄便打骂罚跪,到后来裴尽崭露头角,这样的情况才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