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要说如今的这位官家,江玉织不是没在百姓口中听到过关于他的赞誉,确实在其治理下,贪官污吏少了,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了,但并不妨碍她对皇帝这个位置的厌恶。
居高位者,视其下为蝼蚁。
阴晴不定,变幻莫测,哪日若是不高兴了,又得多少百姓为其而亡。
白砚看出娘子的心不在焉,只有他能看见的红眸,低垂着,不知在想什么。
有时候白砚真恨不得自己是娘子肚里的蛔虫,能知她所想,解她所忧。
嗯,娘说的对,或许应下舅舅,手头有权,有底气,娘子就能依赖他一点,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垂眸沉思。
萧瑶早就打点过,来接他们的小太监姓徐,知道江玉织是初次进宫,自打下车起,就一路给她介绍着,白砚根本插不上嘴。
除却路过尚衣局时,江玉织停下脚步,看了眼有些旧的匾额,愈加沉默。
白砚懊恼,入宫以来娘子脸色就没好过,莫不是生前同宫中有什么渊源?被勾起了伤心事?
徐公公有点眼力见儿,但不多。
这位小姐可是公主和白公子都看中的,好容易有个感兴趣的地界儿,他得好好讲讲。
“江小姐可知这尚衣局?那可是出来不少女官娘娘的好地方,不少妃嫔就凭着一双巧手和姿容,被官家看中入主后宫的,真真是个福气地,更有那技艺出众的,做了尚衣局管事,后边儿到工部述职去,不过去工部是多亏了长公主殿下开先例喽……”
徐公公人不错就是话太多,江玉织如是想。
白砚注意到娘子微皱的眉头,轻咳一声。
滔滔不绝地小太监,偷瞄一眼沉默寡言的小姐,“瞧奴才这嘴,赶紧着带您二位去见官家,别误了时辰。”
对比起来,江玉织突然觉起白砚的好,话少,安静,不啰嗦。
尚衣局要真是个好地方,姑姑也不至于……
她们生前见的最后一面,姑姑笑着拍她的肩,说下次回来就该教她宫中的礼仪,入宫历练了。
没成想,竟是永别。
在地府多年,江玉织不仅没找到在断头台上共赴黄泉的家人,也没找到先她们一步死去的姑姑,着实奇怪。
思索间,御书房便到了。
徐公公恭敬地弯腰,作出请的姿态,“公子,小姐,进去吧,别让官家久等了。”
守门的两个小太监给他们打开门。
徐公公笑着看他们进去,心里连连感叹,要是换了他师父伺候的那位主子,这宫里成天跟要出丧了一样,还能容他聒噪地同宫外的小主们说这么多话吗?他还真是命好,赶上好时候了。
边想着,边去膳房盯着待会要上的茶点,顺带自己也能开个小灶。
御书房内仅官家一人在桌后处理如山的奏折,听到声响时也没抬头,“来了?左淮的事做得不错,我的提议考虑得如何?”
不知怎得,江玉织总觉着官家的声音听着有些耳熟。
奏折堆叠,几乎将官家低着的脑袋遮住大半。
如白砚所说,没有行礼,连口头问候都没有,怕江玉织紧张,白砚还递给她一个安抚得眼神。
“舅舅,我可以试试,但您也可以娶个皇后,自己生个孩子岂不是更好?也不用被外面的大臣们撞柱劝谏了。”
官家登基至今,皇后没有,后宫未开,连个红颜知己都无。
大臣们早都上书不知道劝过多少次了,册皇后,诞下子嗣,以固国本。
奈何官家不乐意,他们还能给他压到床上去不成?
何况,官家用来搪塞他们的理由还是,天下未定,百姓流离失所,难不成朕生个孩子,就能风调雨顺,稳固国本了?
群臣哑口无言。
不是没有那激进派的,当朝撞柱。
“让他们撞去吧,太医随时候着,死不了,劝皇帝娶妻而亡也不是什么好名声。你既然想试试,今日就……”
官家注意力全在白砚前半句上,声音里都带上些喜意,放下奏折正要和外甥细说。
江玉织和他对上眼时,两个同时愣住,又惊讶出声。
江玉织:“你怎么在这儿?”
官家:“你怎么在这儿?”
浓重的黑眼圈,憔悴的脸色,熟悉的面庞,不正是地府武判官,陆之道吗!
白砚也愣住,脑子里不受控得浮想联翩,加上娘子入宫时的反应。
正好徐公公来送茶点,陆之道让宫人搬来一张小圆桌,又吩咐徐公公看好门,非加急要事不得前来打扰,等人出去,他还不放心地让江玉织加个结界。
熟稔的状态,白砚更加疑惑。
陆之道:“所以明泽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江玉织:“是,陆判怎么在这?”
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陆之道给她的那块简陋地木牌,上书一个“佶”字。
江玉织木然,“你是萧佶。”
向来面无表情的脸,沉痛地点头。
也不避讳白砚,陆之道早在黑白无常口中知晓了社稷图的进展。
地府有职位的鬼,每隔百年就会由天道放一个入轮回,在凡间历练一世,体察民情。
轮到陆之道的时候,地府人手本就不够,他还任得重要职位,一走,地府差点停摆。
酆都大帝做了一阵子的判官,焦头烂额,个没良心的,最开始先托梦给已是凡人的陆之道,人名萧佶。
萧佶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每天入夜就被骗去地府处理案子。
凡人做判官要先吞铁丸,徇私舞弊,铁丸就会灼烧五脏六腑。
才十七八岁的萧佶,回回都吞。
前几年还好,年岁越大,凡间事情也多起来,萧佶就有点不想干了。
他白天忙着起义,晚上还要去地府判案。
铁丸吃多了,副作用也来了。
一天夜里,萧佶头痛欲裂,居然想起做判官时候的事情。
酆都大帝也没想到,毕竟先前没有凡人吞过这么多次。
天道许是心虚,竟也没什么反应。
酆都大帝死乞白赖地求萧佶,还威胁道,反正等他这辈子死后,回地府来总是要继续做判官的,此时不做,小心给他留个烂账。
萧佶忍气吞声,人也越来越阴沉,怨气越来越重。
白天黑夜忙个不停,他自觉比牛头马面还像畜牲。
拉磨的驴还能歇口气,他倒是连轴转,被奴役十几年,如今都三十多岁了。
怪不得没功夫开后宫。江玉织怜悯地看他。
萧佶:“大帝与你关系好,赶紧地给找个文判官来,我真要不行了,还有明泽,你不来帮我,你舅舅就要立地成鬼了。”
白砚还在消化那一串消息,眼都忘了眨。
江玉织:“我也没法,你该知道判官没那么好找。”
萧佶沉默了,他自己是天道封的,酆都大帝没权封,但可以找,再向天道请示。
白砚:“舅舅,你再忙一阵,我今晚还要和玉织一起去鬼市,暂且不能帮你,过两日我一定来。”
他现在才觉着舅舅辛苦,不合理的要求也合理起来。
只一点,怎么谁都比娘子跟他熟?连带着早前周家的小孩,都比他要亲近几分?
江玉织斟酌着,“为何不寻摸着别的孩子?”
堂堂判官都被磋磨成这样,江玉织其实不太想让白砚去遭这个罪。
-----------------------
作者有话说:争取五月全勤[合十]
后面陆之道就一直叫萧佶啦,地府的同事还叫他陆之道
第31章 惠民书坊 原来不是约会啊
“知根知底的唯明泽一个, 他不需我再多加教导,现在应下立刻就能上手,且培养一个孩子要花费太多精力, 万一日后发现人品不行, 岂不白费?”
“炎叔也是这般想的吧。”江玉织幽幽道。
萧佶不语,脸色愈加阴沉, 几乎要和在地府做陆判时那般,怨气溢散了。
“桀桀桀桀桀, 这也不是凡间地府光逮着我一个人使的理由。”
白砚没听过舅舅笑成这样, 还有点毛骨悚然。
大帝都没办法的事, 江玉织更没法儿,约好过两日白砚来帮忙后,便离开宫中。
他们前脚刚走,萧佶后脚就唤来徐公公。
“朕要出宫,更衣。”
“官家, 这折子……”
“召大学士, 就说朕处理得差不多了, 命他再看一遍, 是否纰漏。”
“奴才这就去。”
张大学士也不容易,领命组建议事堂,且不说官家登基后, 大肆清查贪官污吏, 三省六部官员短缺,科举尚未重开, 人手严重不足。
大学士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时不时要入宫替官家处理政务。
同情归同情,徐公公还是向着自家主子的, 麻溜地吩咐下面的小太监出宫传话。
十字街,惠民书坊。
白家马车本要直接送江玉织回铺子,在她授意下,改到去了书坊。
居高位者,视其下为蝼蚁。
阴晴不定,变幻莫测,哪日若是不高兴了,又得多少百姓为其而亡。
白砚看出娘子的心不在焉,只有他能看见的红眸,低垂着,不知在想什么。
有时候白砚真恨不得自己是娘子肚里的蛔虫,能知她所想,解她所忧。
嗯,娘说的对,或许应下舅舅,手头有权,有底气,娘子就能依赖他一点,而不是像现在这般垂眸沉思。
萧瑶早就打点过,来接他们的小太监姓徐,知道江玉织是初次进宫,自打下车起,就一路给她介绍着,白砚根本插不上嘴。
除却路过尚衣局时,江玉织停下脚步,看了眼有些旧的匾额,愈加沉默。
白砚懊恼,入宫以来娘子脸色就没好过,莫不是生前同宫中有什么渊源?被勾起了伤心事?
徐公公有点眼力见儿,但不多。
这位小姐可是公主和白公子都看中的,好容易有个感兴趣的地界儿,他得好好讲讲。
“江小姐可知这尚衣局?那可是出来不少女官娘娘的好地方,不少妃嫔就凭着一双巧手和姿容,被官家看中入主后宫的,真真是个福气地,更有那技艺出众的,做了尚衣局管事,后边儿到工部述职去,不过去工部是多亏了长公主殿下开先例喽……”
徐公公人不错就是话太多,江玉织如是想。
白砚注意到娘子微皱的眉头,轻咳一声。
滔滔不绝地小太监,偷瞄一眼沉默寡言的小姐,“瞧奴才这嘴,赶紧着带您二位去见官家,别误了时辰。”
对比起来,江玉织突然觉起白砚的好,话少,安静,不啰嗦。
尚衣局要真是个好地方,姑姑也不至于……
她们生前见的最后一面,姑姑笑着拍她的肩,说下次回来就该教她宫中的礼仪,入宫历练了。
没成想,竟是永别。
在地府多年,江玉织不仅没找到在断头台上共赴黄泉的家人,也没找到先她们一步死去的姑姑,着实奇怪。
思索间,御书房便到了。
徐公公恭敬地弯腰,作出请的姿态,“公子,小姐,进去吧,别让官家久等了。”
守门的两个小太监给他们打开门。
徐公公笑着看他们进去,心里连连感叹,要是换了他师父伺候的那位主子,这宫里成天跟要出丧了一样,还能容他聒噪地同宫外的小主们说这么多话吗?他还真是命好,赶上好时候了。
边想着,边去膳房盯着待会要上的茶点,顺带自己也能开个小灶。
御书房内仅官家一人在桌后处理如山的奏折,听到声响时也没抬头,“来了?左淮的事做得不错,我的提议考虑得如何?”
不知怎得,江玉织总觉着官家的声音听着有些耳熟。
奏折堆叠,几乎将官家低着的脑袋遮住大半。
如白砚所说,没有行礼,连口头问候都没有,怕江玉织紧张,白砚还递给她一个安抚得眼神。
“舅舅,我可以试试,但您也可以娶个皇后,自己生个孩子岂不是更好?也不用被外面的大臣们撞柱劝谏了。”
官家登基至今,皇后没有,后宫未开,连个红颜知己都无。
大臣们早都上书不知道劝过多少次了,册皇后,诞下子嗣,以固国本。
奈何官家不乐意,他们还能给他压到床上去不成?
何况,官家用来搪塞他们的理由还是,天下未定,百姓流离失所,难不成朕生个孩子,就能风调雨顺,稳固国本了?
群臣哑口无言。
不是没有那激进派的,当朝撞柱。
“让他们撞去吧,太医随时候着,死不了,劝皇帝娶妻而亡也不是什么好名声。你既然想试试,今日就……”
官家注意力全在白砚前半句上,声音里都带上些喜意,放下奏折正要和外甥细说。
江玉织和他对上眼时,两个同时愣住,又惊讶出声。
江玉织:“你怎么在这儿?”
官家:“你怎么在这儿?”
浓重的黑眼圈,憔悴的脸色,熟悉的面庞,不正是地府武判官,陆之道吗!
白砚也愣住,脑子里不受控得浮想联翩,加上娘子入宫时的反应。
正好徐公公来送茶点,陆之道让宫人搬来一张小圆桌,又吩咐徐公公看好门,非加急要事不得前来打扰,等人出去,他还不放心地让江玉织加个结界。
熟稔的状态,白砚更加疑惑。
陆之道:“所以明泽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江玉织:“是,陆判怎么在这?”
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陆之道给她的那块简陋地木牌,上书一个“佶”字。
江玉织木然,“你是萧佶。”
向来面无表情的脸,沉痛地点头。
也不避讳白砚,陆之道早在黑白无常口中知晓了社稷图的进展。
地府有职位的鬼,每隔百年就会由天道放一个入轮回,在凡间历练一世,体察民情。
轮到陆之道的时候,地府人手本就不够,他还任得重要职位,一走,地府差点停摆。
酆都大帝做了一阵子的判官,焦头烂额,个没良心的,最开始先托梦给已是凡人的陆之道,人名萧佶。
萧佶踌躇满志,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每天入夜就被骗去地府处理案子。
凡人做判官要先吞铁丸,徇私舞弊,铁丸就会灼烧五脏六腑。
才十七八岁的萧佶,回回都吞。
前几年还好,年岁越大,凡间事情也多起来,萧佶就有点不想干了。
他白天忙着起义,晚上还要去地府判案。
铁丸吃多了,副作用也来了。
一天夜里,萧佶头痛欲裂,居然想起做判官时候的事情。
酆都大帝也没想到,毕竟先前没有凡人吞过这么多次。
天道许是心虚,竟也没什么反应。
酆都大帝死乞白赖地求萧佶,还威胁道,反正等他这辈子死后,回地府来总是要继续做判官的,此时不做,小心给他留个烂账。
萧佶忍气吞声,人也越来越阴沉,怨气越来越重。
白天黑夜忙个不停,他自觉比牛头马面还像畜牲。
拉磨的驴还能歇口气,他倒是连轴转,被奴役十几年,如今都三十多岁了。
怪不得没功夫开后宫。江玉织怜悯地看他。
萧佶:“大帝与你关系好,赶紧地给找个文判官来,我真要不行了,还有明泽,你不来帮我,你舅舅就要立地成鬼了。”
白砚还在消化那一串消息,眼都忘了眨。
江玉织:“我也没法,你该知道判官没那么好找。”
萧佶沉默了,他自己是天道封的,酆都大帝没权封,但可以找,再向天道请示。
白砚:“舅舅,你再忙一阵,我今晚还要和玉织一起去鬼市,暂且不能帮你,过两日我一定来。”
他现在才觉着舅舅辛苦,不合理的要求也合理起来。
只一点,怎么谁都比娘子跟他熟?连带着早前周家的小孩,都比他要亲近几分?
江玉织斟酌着,“为何不寻摸着别的孩子?”
堂堂判官都被磋磨成这样,江玉织其实不太想让白砚去遭这个罪。
-----------------------
作者有话说:争取五月全勤[合十]
后面陆之道就一直叫萧佶啦,地府的同事还叫他陆之道
第31章 惠民书坊 原来不是约会啊
“知根知底的唯明泽一个, 他不需我再多加教导,现在应下立刻就能上手,且培养一个孩子要花费太多精力, 万一日后发现人品不行, 岂不白费?”
“炎叔也是这般想的吧。”江玉织幽幽道。
萧佶不语,脸色愈加阴沉, 几乎要和在地府做陆判时那般,怨气溢散了。
“桀桀桀桀桀, 这也不是凡间地府光逮着我一个人使的理由。”
白砚没听过舅舅笑成这样, 还有点毛骨悚然。
大帝都没办法的事, 江玉织更没法儿,约好过两日白砚来帮忙后,便离开宫中。
他们前脚刚走,萧佶后脚就唤来徐公公。
“朕要出宫,更衣。”
“官家, 这折子……”
“召大学士, 就说朕处理得差不多了, 命他再看一遍, 是否纰漏。”
“奴才这就去。”
张大学士也不容易,领命组建议事堂,且不说官家登基后, 大肆清查贪官污吏, 三省六部官员短缺,科举尚未重开, 人手严重不足。
大学士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时不时要入宫替官家处理政务。
同情归同情,徐公公还是向着自家主子的, 麻溜地吩咐下面的小太监出宫传话。
十字街,惠民书坊。
白家马车本要直接送江玉织回铺子,在她授意下,改到去了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