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钟璃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觉得好笑,说:“二哥办事我自然是放心的,既然是鸡少了,那回头再买一批小鸡崽子放进去养着就是,二哥不用跟我解释那么多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钟璃将一句话贯彻执行得很彻底,得了她这句话,莫老二放心不少,再三跟她道谢后,这才带着莫二嫂回了林子里的茅屋。
茅屋毕竟小,还偏,莫二嫂带着孩子在那儿住着时间长了并不方便,再加上还有名下的地要招呼,莫老二赶着时间收拾利索了,还让莫二嫂跟孩子搬回去住。
钟璃带着莫清晔回了家,心累得不行的歪在床头坐着,有气无力的嘀咕了一句:“莫清晔呀莫清晔,你家这些亲戚,可真够烦人的。”
莫清晔听了,眸光微微一闪,讨好的凑上去,说:“阿璃,我不烦人,我听话的。”
钟璃被逗乐了,点头说:“是,你是不烦人,就是不太听话。”
莫清晔不满的拧起了眉毛,还没来得及辩解,耳朵就被钟璃用两根手指头拎住了。
钟璃咬牙说:“之前让白先生给你看病的时候你就百般不乐意,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连药都不想喝,我警告你莫清晔,你要是敢在吃药这个问题上给我打马虎眼,我就…”
钟璃我就了半天,却怎么也没想好自己应该怎么办。
莫清晔的眼底多了一丝浅笑,问:“阿璃要怎么办?”
钟璃一瞪眼故作凶狠:“我打断你的腿!”
莫清晔不可置否的挑了挑眉,神色戏谑。
钟璃狠狠一咬牙,掰了掰了自己的手指,噼里啪啦的一阵响,莫名的威慑力十足。
莫清晔微微一顿,钟璃冷笑:“不信你就试试。”
莫清晔咽了咽口水,目光莫名怯怯。
阿璃这个样子好凶。
不太敢试。
钟璃自以为威严实则跟龇牙的兔子似的横了莫清晔一眼,盯着白术走之前给自己留下的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默默沉思,好半天才自言自语地说:“若是这药吃下去没效果,明年就应该带着你去找白先生再仔细看看了。”
只是这地址写的是江南。
距离莫家村相隔千里路,只怕是没那么容易。
钟璃没注意到莫清晔眉宇间一闪而过的异样,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届时就算白先生没办法,江南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说不定还有别的更擅长医治这种病的大夫,到时候带你去看看也好。”
一提起这茬,钟璃想要赶紧多赚钱的念头就更迫切了。
毕竟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眼前这点儿进项,远远不足以支撑支出,还得再另外想法子才行。
用武力镇压住了莫清晔不太想吃药的小心思,钟璃开始着手再买一批鸡崽子放进林子里喂养。
在集市上买鸡的时候,钟璃偶然听到两个来卖木柴的村民神色惊奇的议论,说有一家人的水田里,竟然来了怪虫,把田里的庄稼的根子都吃坏了,现在一田的庄稼没了指望,再想着插秧也来不及了,秋收无望,这家人还不知道怎么活呢。
一个人这么说钟璃没在意,可是集市上不少人都把这个当成了新奇玩意儿在议论,钟璃就有些好奇了。
莫家村地处偏北,水田一般都存于气候温暖的南方,在北方少见。
起码钟璃来了这么长时间了,从未在莫家村见过水田。
这时候听这么多人都在说这个,隐隐觉得有些奇怪。
钟璃忍不住问一个正说得兴致勃勃的大叔:“大叔,你说水田?咱们这地界,不是只有土地吗?什么时候有水田了?”大叔似乎也乐意多一个听众,颇为自得地说:“小娘子这就不知道了吧,那王家庄半山腰上有一处天然的水泡子,那水泡子不知怎么生的,里边流出来的水竟然是热的!水泡子往下,那就是一条瀑布,瀑布往下水流量大,冲出了一条渠道,把那片土地生生灌成了水田!这十里八村,也就王家庄有这么点儿水田了,虽然咱们这地界天气比不上南方暖和,可有那自带热气的水泡子在,水田里的水温度也不低,王家庄之前就靠着这个水泡子养出来的水田插秧种水稻,一年打出来的大米可比咱这些种玉米高粱的赚得多!只不过呐…”
大叔神秘兮兮的停顿了一下,说:“只不过最近两年年景不好,那附近的十几亩水田都来了怪虫,原本好好的秧苗被怪虫吃得烂了根子,那靠着水田吃饭的人家,只怕是日子要难过咯。”
钟璃听完微微挑眉,好笑道:“什么怪虫?只在水田里吃庄稼不成?那田地里不去?”
提起这个大叔神色越发惊奇,啧啧有声地说:“说起来还真是怪事儿,那怪虫来了王家庄,别人家的田地一点儿不去祸害,只紧着那十几亩水田里的秧苗糟蹋,我听人说,那怪虫离了水就不能活,只能在水田里生,那十几亩水田都是一户人家的,从去年就有人说了,这是那家人做了缺德事儿,引来了报应,这怪虫才净祸害他家的庄稼,别人家的一点儿也不碰。”
钟璃对什么报应循环之类的说法并不信服,听了有些哭笑不得,正想跟大叔告辞的时候,莫清晔却好奇地问:“大叔,那怪虫长什么样?”
大叔倒吸了一口凉气,手舞足蹈的跟莫清晔比划形容那怪虫的模样。
钟璃越听神色就越发微妙。
她怎么觉得,这大叔说的这个祸害庄稼的怪虫,是她前世夜市摊上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小吃?
第136章
集市上肆意讨论这种突然出现的怪虫的人不在少数,绕是钟璃没有刻意去打听,也听说了不少关于怪虫的种种细节。
例如那怪虫不过成人手指长,却浑身黑中透红,长着长长的胡须,还挥舞着两个大钳子,好一副凶煞的模样。
这怪虫生性古怪,只在水田中有,别的土地中从不出现。
而且这怪虫繁殖能力惊人,明明已经想尽法子将能看到的都抓走了,可是没几天那水田中就有密麻麻的布满了怪虫的身影,都不知道这些虫子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颇为骇人。
村民说起这个来历不明的怪虫心有戚戚,钟璃却听得心头一动,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如果这怪虫真是她想的那种东西,那可就太好了!
钟璃压抑着心头的激动,跟一个正高谈阔论的大爷打听清楚了那被怪虫祸害庄稼的人家究竟在哪个地方,急匆匆的带着莫清晔回了一趟家将买来的小鸡崽子安顿好,连饭都顾不上吃,随手抓了两个馒头就带着莫清晔朝着王家庄赶。
莫清晔捧着个大馒头一口水一口馒头的往下啃,含糊不清地问:“阿璃,我们为什么要去王家庄呀?”
从听村民提起那怪虫的模样开始,莫清晔就觉得钟璃的神色有些微妙。
这会儿见她火急火燎的往王家庄赶,不由得又加重了他心里的猜测。
钟璃神秘兮兮的笑了一下,低声说:“我们去看看那可怕的怪虫究竟长什么模样。”
莫清晔不解的眨眼:“为什么要看?”
钟璃嘿嘿一笑:“若真是长得跟我想的一样,那咱们去江南的银子可就有来路了。”
欲言又止的说了一半,剩下的无论莫清晔怎么旁敲侧击的问,钟璃也保持神秘不肯再说了。
主要是钟璃这会儿没见着实物也只有猜测,心里也没什么谱,只想着赶紧见着东西了再说。
莫家村跟王家庄隔着一个村子,路程算不得多远。
钟璃赶着招财一路疾驰,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地方。
钟璃一开始还怕不好打听那怪虫究竟出自何家,不料她刚刚说了一句,那被问路的村民立马就了然地说:“你们莫不是来看王二家那怪虫的?”
钟璃有些好笑,说:“大娘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大娘得意一笑,说:“自从那怪虫出现,像你们这样闻讯来看热闹的别村人可不少,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不用钟璃详细询问,大娘就热心的给他们指明了方向,还特地提点了一句,说:“那怪虫虽然体型不大,可自来生有两个锋利无比的钳子,你们这些小年轻去看热闹的时候,可千万记得别随意伸手去抓,放心伤着自己!”
钟璃忍着笑认真的跟大娘道谢,拉着莫清晔按大娘指引的方向往前走。
她到的时候,那水田遭了怪虫的主人家正一脸愁苦的蹲在田埂边上,盯着水田里被糟蹋得没了活力的庄稼发愁。
虽说这王二家占据了地利,拥有了这十里八村的第一家水田,并且还能出产水稻每年收入不错,可是到底是地处偏北受了气候的影响,一年只能栽种一次,也只有一次守成,比不上旁的种地的,一年能收两季。
去年他家的秧苗就遭了秧,收成极差,今年这秧苗刚刚下地扎根,就被这怪模怪样的怪虫糟蹋了根子死了一片,眼看着今年收成无望,秋收时颗粒无收,王二又怎能不心急?还有一些看热闹的村民围在王二的身边,奚落的不少惊奇的也有,其中更有一些头须皆白的老人,幽幽的叹息说:“王二呐,这怪虫乃是天灾,只怕是上天对你家行事不满才降下的劫难,你回去后,记得让你爹娘找村里的神婆给看看,到底是什么劫数应该如何化解,要赶紧拿出一个章程来才行呐!不然就这样眼巴巴的看着一年没了一年的进项,只怕一家人都得活活饿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钟璃将一句话贯彻执行得很彻底,得了她这句话,莫老二放心不少,再三跟她道谢后,这才带着莫二嫂回了林子里的茅屋。
茅屋毕竟小,还偏,莫二嫂带着孩子在那儿住着时间长了并不方便,再加上还有名下的地要招呼,莫老二赶着时间收拾利索了,还让莫二嫂跟孩子搬回去住。
钟璃带着莫清晔回了家,心累得不行的歪在床头坐着,有气无力的嘀咕了一句:“莫清晔呀莫清晔,你家这些亲戚,可真够烦人的。”
莫清晔听了,眸光微微一闪,讨好的凑上去,说:“阿璃,我不烦人,我听话的。”
钟璃被逗乐了,点头说:“是,你是不烦人,就是不太听话。”
莫清晔不满的拧起了眉毛,还没来得及辩解,耳朵就被钟璃用两根手指头拎住了。
钟璃咬牙说:“之前让白先生给你看病的时候你就百般不乐意,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连药都不想喝,我警告你莫清晔,你要是敢在吃药这个问题上给我打马虎眼,我就…”
钟璃我就了半天,却怎么也没想好自己应该怎么办。
莫清晔的眼底多了一丝浅笑,问:“阿璃要怎么办?”
钟璃一瞪眼故作凶狠:“我打断你的腿!”
莫清晔不可置否的挑了挑眉,神色戏谑。
钟璃狠狠一咬牙,掰了掰了自己的手指,噼里啪啦的一阵响,莫名的威慑力十足。
莫清晔微微一顿,钟璃冷笑:“不信你就试试。”
莫清晔咽了咽口水,目光莫名怯怯。
阿璃这个样子好凶。
不太敢试。
钟璃自以为威严实则跟龇牙的兔子似的横了莫清晔一眼,盯着白术走之前给自己留下的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默默沉思,好半天才自言自语地说:“若是这药吃下去没效果,明年就应该带着你去找白先生再仔细看看了。”
只是这地址写的是江南。
距离莫家村相隔千里路,只怕是没那么容易。
钟璃没注意到莫清晔眉宇间一闪而过的异样,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届时就算白先生没办法,江南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说不定还有别的更擅长医治这种病的大夫,到时候带你去看看也好。”
一提起这茬,钟璃想要赶紧多赚钱的念头就更迫切了。
毕竟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眼前这点儿进项,远远不足以支撑支出,还得再另外想法子才行。
用武力镇压住了莫清晔不太想吃药的小心思,钟璃开始着手再买一批鸡崽子放进林子里喂养。
在集市上买鸡的时候,钟璃偶然听到两个来卖木柴的村民神色惊奇的议论,说有一家人的水田里,竟然来了怪虫,把田里的庄稼的根子都吃坏了,现在一田的庄稼没了指望,再想着插秧也来不及了,秋收无望,这家人还不知道怎么活呢。
一个人这么说钟璃没在意,可是集市上不少人都把这个当成了新奇玩意儿在议论,钟璃就有些好奇了。
莫家村地处偏北,水田一般都存于气候温暖的南方,在北方少见。
起码钟璃来了这么长时间了,从未在莫家村见过水田。
这时候听这么多人都在说这个,隐隐觉得有些奇怪。
钟璃忍不住问一个正说得兴致勃勃的大叔:“大叔,你说水田?咱们这地界,不是只有土地吗?什么时候有水田了?”大叔似乎也乐意多一个听众,颇为自得地说:“小娘子这就不知道了吧,那王家庄半山腰上有一处天然的水泡子,那水泡子不知怎么生的,里边流出来的水竟然是热的!水泡子往下,那就是一条瀑布,瀑布往下水流量大,冲出了一条渠道,把那片土地生生灌成了水田!这十里八村,也就王家庄有这么点儿水田了,虽然咱们这地界天气比不上南方暖和,可有那自带热气的水泡子在,水田里的水温度也不低,王家庄之前就靠着这个水泡子养出来的水田插秧种水稻,一年打出来的大米可比咱这些种玉米高粱的赚得多!只不过呐…”
大叔神秘兮兮的停顿了一下,说:“只不过最近两年年景不好,那附近的十几亩水田都来了怪虫,原本好好的秧苗被怪虫吃得烂了根子,那靠着水田吃饭的人家,只怕是日子要难过咯。”
钟璃听完微微挑眉,好笑道:“什么怪虫?只在水田里吃庄稼不成?那田地里不去?”
提起这个大叔神色越发惊奇,啧啧有声地说:“说起来还真是怪事儿,那怪虫来了王家庄,别人家的田地一点儿不去祸害,只紧着那十几亩水田里的秧苗糟蹋,我听人说,那怪虫离了水就不能活,只能在水田里生,那十几亩水田都是一户人家的,从去年就有人说了,这是那家人做了缺德事儿,引来了报应,这怪虫才净祸害他家的庄稼,别人家的一点儿也不碰。”
钟璃对什么报应循环之类的说法并不信服,听了有些哭笑不得,正想跟大叔告辞的时候,莫清晔却好奇地问:“大叔,那怪虫长什么样?”
大叔倒吸了一口凉气,手舞足蹈的跟莫清晔比划形容那怪虫的模样。
钟璃越听神色就越发微妙。
她怎么觉得,这大叔说的这个祸害庄稼的怪虫,是她前世夜市摊上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小吃?
第136章
集市上肆意讨论这种突然出现的怪虫的人不在少数,绕是钟璃没有刻意去打听,也听说了不少关于怪虫的种种细节。
例如那怪虫不过成人手指长,却浑身黑中透红,长着长长的胡须,还挥舞着两个大钳子,好一副凶煞的模样。
这怪虫生性古怪,只在水田中有,别的土地中从不出现。
而且这怪虫繁殖能力惊人,明明已经想尽法子将能看到的都抓走了,可是没几天那水田中就有密麻麻的布满了怪虫的身影,都不知道这些虫子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颇为骇人。
村民说起这个来历不明的怪虫心有戚戚,钟璃却听得心头一动,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如果这怪虫真是她想的那种东西,那可就太好了!
钟璃压抑着心头的激动,跟一个正高谈阔论的大爷打听清楚了那被怪虫祸害庄稼的人家究竟在哪个地方,急匆匆的带着莫清晔回了一趟家将买来的小鸡崽子安顿好,连饭都顾不上吃,随手抓了两个馒头就带着莫清晔朝着王家庄赶。
莫清晔捧着个大馒头一口水一口馒头的往下啃,含糊不清地问:“阿璃,我们为什么要去王家庄呀?”
从听村民提起那怪虫的模样开始,莫清晔就觉得钟璃的神色有些微妙。
这会儿见她火急火燎的往王家庄赶,不由得又加重了他心里的猜测。
钟璃神秘兮兮的笑了一下,低声说:“我们去看看那可怕的怪虫究竟长什么模样。”
莫清晔不解的眨眼:“为什么要看?”
钟璃嘿嘿一笑:“若真是长得跟我想的一样,那咱们去江南的银子可就有来路了。”
欲言又止的说了一半,剩下的无论莫清晔怎么旁敲侧击的问,钟璃也保持神秘不肯再说了。
主要是钟璃这会儿没见着实物也只有猜测,心里也没什么谱,只想着赶紧见着东西了再说。
莫家村跟王家庄隔着一个村子,路程算不得多远。
钟璃赶着招财一路疾驰,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地方。
钟璃一开始还怕不好打听那怪虫究竟出自何家,不料她刚刚说了一句,那被问路的村民立马就了然地说:“你们莫不是来看王二家那怪虫的?”
钟璃有些好笑,说:“大娘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大娘得意一笑,说:“自从那怪虫出现,像你们这样闻讯来看热闹的别村人可不少,见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不用钟璃详细询问,大娘就热心的给他们指明了方向,还特地提点了一句,说:“那怪虫虽然体型不大,可自来生有两个锋利无比的钳子,你们这些小年轻去看热闹的时候,可千万记得别随意伸手去抓,放心伤着自己!”
钟璃忍着笑认真的跟大娘道谢,拉着莫清晔按大娘指引的方向往前走。
她到的时候,那水田遭了怪虫的主人家正一脸愁苦的蹲在田埂边上,盯着水田里被糟蹋得没了活力的庄稼发愁。
虽说这王二家占据了地利,拥有了这十里八村的第一家水田,并且还能出产水稻每年收入不错,可是到底是地处偏北受了气候的影响,一年只能栽种一次,也只有一次守成,比不上旁的种地的,一年能收两季。
去年他家的秧苗就遭了秧,收成极差,今年这秧苗刚刚下地扎根,就被这怪模怪样的怪虫糟蹋了根子死了一片,眼看着今年收成无望,秋收时颗粒无收,王二又怎能不心急?还有一些看热闹的村民围在王二的身边,奚落的不少惊奇的也有,其中更有一些头须皆白的老人,幽幽的叹息说:“王二呐,这怪虫乃是天灾,只怕是上天对你家行事不满才降下的劫难,你回去后,记得让你爹娘找村里的神婆给看看,到底是什么劫数应该如何化解,要赶紧拿出一个章程来才行呐!不然就这样眼巴巴的看着一年没了一年的进项,只怕一家人都得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