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婆婆一听这还得了?
钟璃在家的时候好吃懒做,分家出去了就忙着赚钱,这小蹄子几个意思?
婆婆立马就坐不住了。
如果不是昨天晚上天色太晚了再加上家里老头子拦着,婆婆当时就想去找钟璃算账了。
熬到天亮,已经是婆婆能忍耐的极限了。
一大早,婆婆就跟莫春花在院子里嘀嘀咕咕的,说的都是一些如果钟璃真的赚了钱,应该拿出一些来给家里添补家用。
莫春花想得更好。
钟璃昨天卖的衣裳那么好,怎么就不能拿两身回来给家里人穿?
她自己好过了,凭什么要让家里人这么苦巴巴的过苦日子?
这母女俩一个比一个想得好,张罗着就要去找钟璃算账。
莫老二听了没忍住,闷声闷气地说:“娘,弟妹跟老三分出去过已经很不容易了,弟妹好不容易找着个挣钱的买卖,你还折腾什么?她一个妇人带着老三能过得好,那就已经够艰难的了,你还总想着让她帮补家里做什么!家里又不是真的揭不开锅了!”
婆婆一听莫老二这胳膊肘往外拐的话立马就急眼了。
婆婆还记着莫老二之前分家的时候偏帮钟璃的事儿,一张嘴就尖锐十足的吼:“老二你这话啥意思!什么叫做我去折腾?当初分家的时候就说好了的,孝敬老人是钟璃应该做的!她现在日子好过了,回头帮补一下家里怎么了?!”
“你吃着莫家的饭穿着莫家的衣,张嘴闭嘴就帮钟璃那个贱人说话!你到底是哪边的?!”
莫老二顿时词穷,想解释几句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婆婆战斗力惊人的喷了个一头一脸,一脸丧气的嗨了一声,垂头丧脸的扭身去挑着自己卖货的担子,直直的走出了莫家的院门,将婆婆的咆哮扔在了脑后。
婆婆站在院子里叉着腰中气十足抑扬顿挫的骂了吃里爬外的莫老二一顿,也不管这人到底能不能听见,骂完了,踮着小脚催促着莫春花赶紧收拾利索了,挽着莫春花就步履匆匆的朝着钟璃跟莫清晔住的茅屋赶了过去。
与此同时,钟璃出门后,莫清晔也立马掀开被子从床上爬了起来,揉了揉昨天晚上吃得太多还撑着的肚子,穿上鞋子动作飞快的扭头进了茅屋后边的林子。
钟璃到了镇上,因为没带着莫清晔的缘故没敢耽搁,只买了一个包子三两口啃完了,在镇上唯一的钱庄里将满当当的一兜子铜板都换成了碎银,匆匆朝着布庄赶。
布庄老板原本就在布庄门口勾着脖子四处张望,远远的看到钟璃来了,胖胖的脸上立马绽放出了足够灿烂的笑容,笑容满面的将钟璃迎了进去。
“铁子!赶紧给夫人上茶!快快快!”
老板热情的张罗着让钟璃赶紧坐下,说:“外边天冷,夫人一路奔波过来只怕早就冻着了,赶紧去沏一壶热茶过来喝了暖暖身子!”
布庄老板虽然对钟璃态度一直都不错,可是也没这么空前热情过。
钟璃一时心里犯了迷糊,心里警惕着接过了伙计递过来的茶杯却没喝,随手放在了一边,问:“老板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怕我还不上尾款想赖账,,所以这般客套?”
老板一听这话立马就急了,解释说:“夫人这般人物哪儿能是赖账的那起子小人?不瞒您说,我今儿是有事相求,所以想请夫人帮忙,故而才客套了一些,不过…”
老板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话锋一转,又说:“不过看夫人的精气神不错,想来那些旧衣服的处理夫人还算觉得满意?”
钟璃打哈哈似的一笑,漫不经心的一摆手,淡淡地说:“谈不上多满意,就是混口饭吃的事儿,比不上老板您的大买卖赚得盆满钵满。”
没人不喜欢听奉承话。
钟璃这话一出,原本就笑呵呵的老板顿时就更乐得露出了大板牙,一个劲的跟她谦虚着说小买卖谈不上多大。
钟璃无心跟他客套打太极,索性直接将尾款应该付的银子拿了出来,说:“这是应该付清的尾款,老板您看一下,没问题的话,之前的契约就该毁了才是。”
买卖成了账目清了,之前签订的契约就应该毁了。
这样这桩事儿到了这儿才算圆满。
老板笑眯眯的收了银子,又吩咐伙计将契约拿上来,当着钟璃的面撕了毁了扔进了火盆里,这才搓着手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原来是镇上的一个员外家里要嫁姑娘了,家里的裁缝不得用,员外郎家的小姐之前来布庄里买了一块由钟璃卖出来的荷包手帕,看上了和记布庄的手艺,想着就把绣嫁妆的事儿分出一部分来,交给和记布庄的人来做。
员外虽然比不上皇亲国戚,但是在这个不大的小镇上也算得上是有名的富户人家,这桩买卖老板自然是不可能往外推的。
可是布庄里的绣娘不少,能干针线活绣嫁妆衣服的也不少,能有钟璃那样的手艺的,却是一个也找不出来。
老板应承了员外郎的要求,答应着给员外小姐做得十全十美,自己却没这个本事,于是乎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了钟璃的身上,希望她把这个买卖应承下来。
钟璃听了,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说:“那这嫁妆,究竟是怎么个做法?”
老板一听这话有戏,立马就乐了,拍着手说:“嫁衣自然是用不上咱们的,都得新嫁娘自己亲手做,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些家常一些的衣裳,还有绣鞋荷包手帕之类的小物件,总共要做的家常衣裳十件,绣鞋八双荷包三十二个手帕五十张。”
钟璃听完就没忍住苦了脸,叹气说:“老板,您这不是吓我呢吗?这么多东西,一针一线的绣,哪儿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得出来的?我就是有这个心,我也没这个力呐。”
尽管钟璃的工作效率高,可是这么多东西,她就算是不吃不喝也得做上四五个月,更何况她家里一摊子破事儿,哪儿能真的就把所有功夫都耗费在绣花上?
老板一听她拒绝的意思立马就叫苦不迭的喊了声姑奶奶,说:“夫人,这花不了您多长时间,员外郎家给的时间充裕,您只要在四个月之内的把这活儿完了,这事儿就算成了,而且这活儿我都应承下来了,您要不是不答应,我可就真没法给员外郎家里交待了,您这不是眼睁睁看着我下火坑吗?”
钟璃被气笑了,没好气地说:“听哦您这话头这意思,像是我哄着您答应的似的。”
第56章
祁云宸求到钟璃跟前的时候,是他把五娘带回京城的第三天。
三天时间,不光是钟璃和祁骁消了气。
祁云宸也琢磨好了接下来的对策。
他腰板笔直的跪在钟璃的面前,朗声道:“孩儿自知无能,可还是想搏上一回,望母后成全。”
钟璃意味不明的看着他,淡淡道:“想清楚了?”
“我事先就把话跟你说明白了,进了军营,不管你之前是皇太子还是皇子,就只是一枚小卒,不会有任何人因你的身份而特意关照你,想要能让人闭嘴的军功,就只能玩儿命去搏。”
钟璃是军营出身的。
也最清楚军营的规矩。
任谁在外是怎样的身份,到了军营里,绝不会有人因身份的尊卑而发自内心的尊重你。
想要得到,就必须选择性的失去很多。
而军营里的苦,也绝对是祁云宸从未经历过的。
祁云宸闻言大咧咧的龇牙一笑,漫不经心道:“于公,我朝以军立天下治天下,我是太子,本该深入军中了解情况,否则于日后的政事不利,于私,孩儿也是有私心的,想借着无上的军功前来圆愿。”
“我知道军中辛苦,也知道沙场险恶。”
“可母后,我是您和父皇的孩子。”
祁骁不足十四就在军中厮杀。
钟璃未满双十已是名满天下的巾帼之材。
祁云宸是他们的孩子,哪怕没他们那般得天独厚的军事天赋,但是他也从未怯过。
祁家人骨子里,流淌的就该是滚烫的热血。
从不凉薄。
看着恍若祁骁当年的孩子,钟璃难得的恍了神。
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恍惚看到了年少的祁骁,白衣执甲,持一柄银枪破千军万马而来。
无声惊艳了岁月。
钟璃过了好一会儿才哑声说:“决定了?”
祁云宸洒然而笑。
“那是自然。”
钟璃抚眉轻笑,叹息道:“男儿身长,本该建功立业,你有这般抱负,我自然是不会阻拦。”
“除了想入军,你可还有别的要求?”
祁云宸神色端重的对着钟璃叩首,沉沉道:“孩儿此去,有三愿望母后成全。”
钟璃闭上了眼睛。
“你说。”
祁云宸哑了嗓子,苦涩道:“一是孩儿不孝,未能在父皇母后跟前尽孝,此去不知归年,望父皇母后可保重自身,万事安好。”
钟璃眼角染上了一抹红,艰难的扭头不去看他,只是说:“准了。”
钟璃在家的时候好吃懒做,分家出去了就忙着赚钱,这小蹄子几个意思?
婆婆立马就坐不住了。
如果不是昨天晚上天色太晚了再加上家里老头子拦着,婆婆当时就想去找钟璃算账了。
熬到天亮,已经是婆婆能忍耐的极限了。
一大早,婆婆就跟莫春花在院子里嘀嘀咕咕的,说的都是一些如果钟璃真的赚了钱,应该拿出一些来给家里添补家用。
莫春花想得更好。
钟璃昨天卖的衣裳那么好,怎么就不能拿两身回来给家里人穿?
她自己好过了,凭什么要让家里人这么苦巴巴的过苦日子?
这母女俩一个比一个想得好,张罗着就要去找钟璃算账。
莫老二听了没忍住,闷声闷气地说:“娘,弟妹跟老三分出去过已经很不容易了,弟妹好不容易找着个挣钱的买卖,你还折腾什么?她一个妇人带着老三能过得好,那就已经够艰难的了,你还总想着让她帮补家里做什么!家里又不是真的揭不开锅了!”
婆婆一听莫老二这胳膊肘往外拐的话立马就急眼了。
婆婆还记着莫老二之前分家的时候偏帮钟璃的事儿,一张嘴就尖锐十足的吼:“老二你这话啥意思!什么叫做我去折腾?当初分家的时候就说好了的,孝敬老人是钟璃应该做的!她现在日子好过了,回头帮补一下家里怎么了?!”
“你吃着莫家的饭穿着莫家的衣,张嘴闭嘴就帮钟璃那个贱人说话!你到底是哪边的?!”
莫老二顿时词穷,想解释几句没来得及开口,就被婆婆战斗力惊人的喷了个一头一脸,一脸丧气的嗨了一声,垂头丧脸的扭身去挑着自己卖货的担子,直直的走出了莫家的院门,将婆婆的咆哮扔在了脑后。
婆婆站在院子里叉着腰中气十足抑扬顿挫的骂了吃里爬外的莫老二一顿,也不管这人到底能不能听见,骂完了,踮着小脚催促着莫春花赶紧收拾利索了,挽着莫春花就步履匆匆的朝着钟璃跟莫清晔住的茅屋赶了过去。
与此同时,钟璃出门后,莫清晔也立马掀开被子从床上爬了起来,揉了揉昨天晚上吃得太多还撑着的肚子,穿上鞋子动作飞快的扭头进了茅屋后边的林子。
钟璃到了镇上,因为没带着莫清晔的缘故没敢耽搁,只买了一个包子三两口啃完了,在镇上唯一的钱庄里将满当当的一兜子铜板都换成了碎银,匆匆朝着布庄赶。
布庄老板原本就在布庄门口勾着脖子四处张望,远远的看到钟璃来了,胖胖的脸上立马绽放出了足够灿烂的笑容,笑容满面的将钟璃迎了进去。
“铁子!赶紧给夫人上茶!快快快!”
老板热情的张罗着让钟璃赶紧坐下,说:“外边天冷,夫人一路奔波过来只怕早就冻着了,赶紧去沏一壶热茶过来喝了暖暖身子!”
布庄老板虽然对钟璃态度一直都不错,可是也没这么空前热情过。
钟璃一时心里犯了迷糊,心里警惕着接过了伙计递过来的茶杯却没喝,随手放在了一边,问:“老板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怕我还不上尾款想赖账,,所以这般客套?”
老板一听这话立马就急了,解释说:“夫人这般人物哪儿能是赖账的那起子小人?不瞒您说,我今儿是有事相求,所以想请夫人帮忙,故而才客套了一些,不过…”
老板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话锋一转,又说:“不过看夫人的精气神不错,想来那些旧衣服的处理夫人还算觉得满意?”
钟璃打哈哈似的一笑,漫不经心的一摆手,淡淡地说:“谈不上多满意,就是混口饭吃的事儿,比不上老板您的大买卖赚得盆满钵满。”
没人不喜欢听奉承话。
钟璃这话一出,原本就笑呵呵的老板顿时就更乐得露出了大板牙,一个劲的跟她谦虚着说小买卖谈不上多大。
钟璃无心跟他客套打太极,索性直接将尾款应该付的银子拿了出来,说:“这是应该付清的尾款,老板您看一下,没问题的话,之前的契约就该毁了才是。”
买卖成了账目清了,之前签订的契约就应该毁了。
这样这桩事儿到了这儿才算圆满。
老板笑眯眯的收了银子,又吩咐伙计将契约拿上来,当着钟璃的面撕了毁了扔进了火盆里,这才搓着手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原来是镇上的一个员外家里要嫁姑娘了,家里的裁缝不得用,员外郎家的小姐之前来布庄里买了一块由钟璃卖出来的荷包手帕,看上了和记布庄的手艺,想着就把绣嫁妆的事儿分出一部分来,交给和记布庄的人来做。
员外虽然比不上皇亲国戚,但是在这个不大的小镇上也算得上是有名的富户人家,这桩买卖老板自然是不可能往外推的。
可是布庄里的绣娘不少,能干针线活绣嫁妆衣服的也不少,能有钟璃那样的手艺的,却是一个也找不出来。
老板应承了员外郎的要求,答应着给员外小姐做得十全十美,自己却没这个本事,于是乎只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了钟璃的身上,希望她把这个买卖应承下来。
钟璃听了,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说:“那这嫁妆,究竟是怎么个做法?”
老板一听这话有戏,立马就乐了,拍着手说:“嫁衣自然是用不上咱们的,都得新嫁娘自己亲手做,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些家常一些的衣裳,还有绣鞋荷包手帕之类的小物件,总共要做的家常衣裳十件,绣鞋八双荷包三十二个手帕五十张。”
钟璃听完就没忍住苦了脸,叹气说:“老板,您这不是吓我呢吗?这么多东西,一针一线的绣,哪儿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得出来的?我就是有这个心,我也没这个力呐。”
尽管钟璃的工作效率高,可是这么多东西,她就算是不吃不喝也得做上四五个月,更何况她家里一摊子破事儿,哪儿能真的就把所有功夫都耗费在绣花上?
老板一听她拒绝的意思立马就叫苦不迭的喊了声姑奶奶,说:“夫人,这花不了您多长时间,员外郎家给的时间充裕,您只要在四个月之内的把这活儿完了,这事儿就算成了,而且这活儿我都应承下来了,您要不是不答应,我可就真没法给员外郎家里交待了,您这不是眼睁睁看着我下火坑吗?”
钟璃被气笑了,没好气地说:“听哦您这话头这意思,像是我哄着您答应的似的。”
第56章
祁云宸求到钟璃跟前的时候,是他把五娘带回京城的第三天。
三天时间,不光是钟璃和祁骁消了气。
祁云宸也琢磨好了接下来的对策。
他腰板笔直的跪在钟璃的面前,朗声道:“孩儿自知无能,可还是想搏上一回,望母后成全。”
钟璃意味不明的看着他,淡淡道:“想清楚了?”
“我事先就把话跟你说明白了,进了军营,不管你之前是皇太子还是皇子,就只是一枚小卒,不会有任何人因你的身份而特意关照你,想要能让人闭嘴的军功,就只能玩儿命去搏。”
钟璃是军营出身的。
也最清楚军营的规矩。
任谁在外是怎样的身份,到了军营里,绝不会有人因身份的尊卑而发自内心的尊重你。
想要得到,就必须选择性的失去很多。
而军营里的苦,也绝对是祁云宸从未经历过的。
祁云宸闻言大咧咧的龇牙一笑,漫不经心道:“于公,我朝以军立天下治天下,我是太子,本该深入军中了解情况,否则于日后的政事不利,于私,孩儿也是有私心的,想借着无上的军功前来圆愿。”
“我知道军中辛苦,也知道沙场险恶。”
“可母后,我是您和父皇的孩子。”
祁骁不足十四就在军中厮杀。
钟璃未满双十已是名满天下的巾帼之材。
祁云宸是他们的孩子,哪怕没他们那般得天独厚的军事天赋,但是他也从未怯过。
祁家人骨子里,流淌的就该是滚烫的热血。
从不凉薄。
看着恍若祁骁当年的孩子,钟璃难得的恍了神。
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恍惚看到了年少的祁骁,白衣执甲,持一柄银枪破千军万马而来。
无声惊艳了岁月。
钟璃过了好一会儿才哑声说:“决定了?”
祁云宸洒然而笑。
“那是自然。”
钟璃抚眉轻笑,叹息道:“男儿身长,本该建功立业,你有这般抱负,我自然是不会阻拦。”
“除了想入军,你可还有别的要求?”
祁云宸神色端重的对着钟璃叩首,沉沉道:“孩儿此去,有三愿望母后成全。”
钟璃闭上了眼睛。
“你说。”
祁云宸哑了嗓子,苦涩道:“一是孩儿不孝,未能在父皇母后跟前尽孝,此去不知归年,望父皇母后可保重自身,万事安好。”
钟璃眼角染上了一抹红,艰难的扭头不去看他,只是说:“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