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篱笆弄好以后,那三只一直被钟璃用绳子绑着脚丫子的鸡才终于获得了自由,有了撒欢的地方。
弄简易篱笆的同时,钟璃手上的活儿也没停下。
除了第一天上手还略微有点不熟练以外,接下来的几天钟璃的工作效率直线上升。
常人要用三天才能绣好的一个花样子,在她这儿基本上一天就能出成品,而且效果还非常好,比人家花好几天才弄好的还要强上不少。
七八天的时间,钟璃就弄好了五六块精致的布头,并且还争分夺秒的将这些布头缝合好,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小荷包,或者是精致的手帕。
弄好手头上的这个,钟璃扒拉着小箱子数了一下,决定暂时停下。
她这些天总共做好了三块手帕跟两个荷包,东西不大,但是绣的花样足够精致小巧,捧在掌心里就会让人油然产生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但是东西再好,那也是她跟莫清晔觉得的。
莫清晔的意见在钟璃这儿基本上可以无视,钟璃自己本人对这些东西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在还没真的卖出去拿到钱之前,她心里都还是揣揣的没什么底气。
毕竟她用的是跨越了好几千年的眼光来看的,现在的人对这些东西的接受程度到底到哪个层次,钟璃自己也说不清。
钟璃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先把这些东西出手了再接着做,免得回头做了劳力跟价值不对等的白工,那就白瞎了精力不值当。
她站起来在屋子里搜罗了一圈,觉得明天可以去镇上再走一趟。
一是应该尽快把手上的这些东西卖出去,二是她应该采买几匹布回来,抓紧时间裁剪两件衣服。
想到这个,钟璃自己都没忍住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前两天换洗衣服的时候她才发现,她冬天能穿勉强御寒的,总共就一身衣服,之前都是靠着多往身上裹几件薄一些的才撑了过来,至于莫清晔稍微比她强点儿,能多一身,可是也相当于没有。
洗了就没了。
说捉襟见肘都是客气的。
明明就是差点连衣服都快穿不上了。
钟璃打定了主意,晚上拉着莫清晔早早的就灭灯睡了,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就抓着睡意迷蒙还没睁开眼的莫清晔出了门,爬上了蹬蹬蹬去镇上的牛车。
镇上繁华依旧。
钟璃轻车熟路的带着莫清晔去吃了热腾腾的早饭,肚子里有了东西填补,不觉得饿得心慌了,才不紧不慢的带着莫清晔去了和记布庄。
布庄的老板显然对钟璃还有印象。
毕竟这年头的农户人家都不富裕,能像钟璃出手那么大方的,几乎没有,想不记住都有难度。
只不过这一次,钟璃是来跟他谈生意的。
听了钟璃的来意,老板露出了一个为难的神情,迟疑地说:“卖东西好说,不过这要先拿东西来给我过个眼,看看能不能行,毕竟我这儿是开铺子做买卖的,东西要是不好,我收来了也卖不出去不是?”
钟璃对这个要求并不意外。
她淡淡的笑了一下,将莫清晔一直背着的那个小布包拿了下来,掏出了里边的小玩意儿往老板眼前一放,说:“时间紧迫,我就做出这些东西来,做工的确是粗糙了一些,老板要不您先看看,成不成再另说?”
老板为难着扒拉了一下布包里的东西,看清了上边的图案后,眼里一亮,立马就把一个小荷包从里边抓了出来,放在手里细细的端凝。
一个小小的荷包被老板放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一会儿,就在钟璃下意识的以为这是被嫌弃了的时候,老板突然一拍柜台,哈哈笑着说:“夫人过谦了,有这样的手艺还说什么粗糙?这样的手艺,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啊!”
钟璃听了这话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一半,不动声色的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试探说:“那这个,您是收还是不收?”
老板立马拍板:“收!肯定收啊!”
他又翻了一下布包里装着的几块手帕,因为激动声音有些发抖,掷地有声地说:“只要是这个水准的,不管有多少我都要了!只要夫人您能做出来,多少我都收!”
钟璃笑了一下,食指跟拇指的指腹轻轻的摩挲了一下,说:“那这个价格…”
老板闻弦歌而知雅意,立马就说:“价格好商量!这个必须好商量!夫人来请上座,坐下我们慢慢说,慢慢说!”
钟璃被老板当做做上宾请到了里间,两人就钟璃做出来的这个东西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在了一个荷包三十五文,一块手帕三十文的价格。
而且老板还说了,只要钟璃以后做出来了,是这个水准的东西,他都按这个价格收,有多少要多少。
看他这么爽快,钟璃的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
看样子还是卖得便宜了。
应该再咬牙把价格要得高点儿的。
第49章
谈完了生意,钟璃又跟老板说了想要几匹布的事儿。
除了布料,她还想要点儿棉花。
这时候没有羽绒服,冬天穿的棉衣,都是在两层布料中塞进去一些棉花,压紧了就是棉衣了。
冬天的时候压着棉花就当棉衣穿,开春后天暖和了,顺着线头把衣襟拆了,小心的把里边的棉花都掏出来晒了放着,这衣服就能当单衣穿,等到来年冬天的时候,再把棉花重新塞回去,循环往复,一件棉衣这样能穿好几年。
棉絮实在是没法用了僵了,还能勉强塞进被子里絮成被子。
钟璃身上穿着的这件,不知道里边的棉花都来回捣腾了多少次,挂在身上硬梆梆的一坨,不保暖不说,又沉又往下坠人。
老板听了她的意思,嗨了一声一拍大腿,说:“夫人想要这个倒是好说,要说寻常的布匹也是有的,只是我个人想着还有个更合适的,不知道夫人感不感兴趣。”
钟璃被勾起了好奇,问:“什么?”
老板说:“不瞒您说,我这儿除了卖布匹棉花之类的东西,还收购旧的衣物,只想着浆洗后再卖出去,不久前我才从当铺收回来一批质量很好的成衣,布料做工都是好的,就是单薄了一些,这个时节穿并不合适,卖的行情也不算太好,夫人要是感兴趣,就别拿布匹回去自己麻烦了,直接买现成的衣服回去絮上棉花,那保准也是差不了的!而且这个的价格还比买布匹自己加工低不少,夫人要是想要,我再给您一个折扣价,保证亏不了您!”
钟璃没一口回绝,反而是说:“我能看看您说的那个衣服是啥样的吗?”
老板一口应下:“这有什么难的,您请跟我来。”
钟璃跟着老板去后边看衣服了,不放心的叮嘱坐着吃油饼的莫清晔,说:“你别乱跑,就在这儿等我,知道吗?”
莫清晔咬着油饼含糊不清的点头。
钟璃实在不放心,又细细的叮嘱了几句。
布庄老板人精一般的人物,一眼就看出来莫清晔的脑子可能不太好使,好奇的问了一句:“还没请教,这位是?”
钟璃自然而然地说:“我丈夫。”
老板懵了。
丈夫???
他之前见着钟璃虽然梳着夫人的发饰,一口一个夫人的叫着,但是想着钟璃这么精明的人物,家里的那个只怕更是个不好惹的精明人物。
谁能想,她丈夫竟然是个傻子!
似乎是注意到了老板的惊诧,钟璃略显不悦的抿了抿唇,说:“我丈夫性子单纯,让您见笑了。”
老板闻言立马收回了自己打量的目光,赔罪似的笑着说:“没有没有,是我多有得罪才是,您别见怪,请跟我来吧,那些东西就在后边。”
钟璃跟着老板去了后边看衣服,进了后院才知道,原来老板说的一些真的是谦虚了,他这儿分明是堆了一后院!
跟小山似的那么一大堆!
看到钟璃略显惊讶的目光,老板也有些不自在的干笑了一下,说:“前些年这种旧衣物的买卖好做,我就让底下人四处搜罗了带回来,可是镇上拢共也就这么些人,一件衣服穿个三五年的事儿并不少见,一开始好卖,到了后来就不大卖得动了。”
一来二去的,就堆积了这么多。
来一个客人老板推销一个,可是到头来还是没能卖出去多少。
钟璃上前翻了一下,发现这里堆着的衣服并不只是棉布的。
有一些甚至是少见的绸缎面料!
做工跟绣花也是少有的繁复,明显就不是这个小镇上能有的货色。
钟璃用指尖轻轻的搓了搓手上的绸缎,轻笑着说:“老板,明人不说暗话,您这些东西的来路,到底是怎样的?”
老板一听钟璃这话就知道她是个明白人,尴尬的嘿嘿笑着,解释说:“我有个本家亲戚是在京城走商的,一年从京城往返这儿好几趟,他回来的时候,我就让他顺便给我把这些东西带回来,一些是花钱收的,当铺买的,还有一些,是京城里的贵人们扔了出来,捡的也有。”
弄简易篱笆的同时,钟璃手上的活儿也没停下。
除了第一天上手还略微有点不熟练以外,接下来的几天钟璃的工作效率直线上升。
常人要用三天才能绣好的一个花样子,在她这儿基本上一天就能出成品,而且效果还非常好,比人家花好几天才弄好的还要强上不少。
七八天的时间,钟璃就弄好了五六块精致的布头,并且还争分夺秒的将这些布头缝合好,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小荷包,或者是精致的手帕。
弄好手头上的这个,钟璃扒拉着小箱子数了一下,决定暂时停下。
她这些天总共做好了三块手帕跟两个荷包,东西不大,但是绣的花样足够精致小巧,捧在掌心里就会让人油然产生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但是东西再好,那也是她跟莫清晔觉得的。
莫清晔的意见在钟璃这儿基本上可以无视,钟璃自己本人对这些东西的价值到底有多少,在还没真的卖出去拿到钱之前,她心里都还是揣揣的没什么底气。
毕竟她用的是跨越了好几千年的眼光来看的,现在的人对这些东西的接受程度到底到哪个层次,钟璃自己也说不清。
钟璃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先把这些东西出手了再接着做,免得回头做了劳力跟价值不对等的白工,那就白瞎了精力不值当。
她站起来在屋子里搜罗了一圈,觉得明天可以去镇上再走一趟。
一是应该尽快把手上的这些东西卖出去,二是她应该采买几匹布回来,抓紧时间裁剪两件衣服。
想到这个,钟璃自己都没忍住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前两天换洗衣服的时候她才发现,她冬天能穿勉强御寒的,总共就一身衣服,之前都是靠着多往身上裹几件薄一些的才撑了过来,至于莫清晔稍微比她强点儿,能多一身,可是也相当于没有。
洗了就没了。
说捉襟见肘都是客气的。
明明就是差点连衣服都快穿不上了。
钟璃打定了主意,晚上拉着莫清晔早早的就灭灯睡了,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就抓着睡意迷蒙还没睁开眼的莫清晔出了门,爬上了蹬蹬蹬去镇上的牛车。
镇上繁华依旧。
钟璃轻车熟路的带着莫清晔去吃了热腾腾的早饭,肚子里有了东西填补,不觉得饿得心慌了,才不紧不慢的带着莫清晔去了和记布庄。
布庄的老板显然对钟璃还有印象。
毕竟这年头的农户人家都不富裕,能像钟璃出手那么大方的,几乎没有,想不记住都有难度。
只不过这一次,钟璃是来跟他谈生意的。
听了钟璃的来意,老板露出了一个为难的神情,迟疑地说:“卖东西好说,不过这要先拿东西来给我过个眼,看看能不能行,毕竟我这儿是开铺子做买卖的,东西要是不好,我收来了也卖不出去不是?”
钟璃对这个要求并不意外。
她淡淡的笑了一下,将莫清晔一直背着的那个小布包拿了下来,掏出了里边的小玩意儿往老板眼前一放,说:“时间紧迫,我就做出这些东西来,做工的确是粗糙了一些,老板要不您先看看,成不成再另说?”
老板为难着扒拉了一下布包里的东西,看清了上边的图案后,眼里一亮,立马就把一个小荷包从里边抓了出来,放在手里细细的端凝。
一个小小的荷包被老板放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了好一会儿,就在钟璃下意识的以为这是被嫌弃了的时候,老板突然一拍柜台,哈哈笑着说:“夫人过谦了,有这样的手艺还说什么粗糙?这样的手艺,实在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啊!”
钟璃听了这话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一半,不动声色的在心里松了一口气,试探说:“那这个,您是收还是不收?”
老板立马拍板:“收!肯定收啊!”
他又翻了一下布包里装着的几块手帕,因为激动声音有些发抖,掷地有声地说:“只要是这个水准的,不管有多少我都要了!只要夫人您能做出来,多少我都收!”
钟璃笑了一下,食指跟拇指的指腹轻轻的摩挲了一下,说:“那这个价格…”
老板闻弦歌而知雅意,立马就说:“价格好商量!这个必须好商量!夫人来请上座,坐下我们慢慢说,慢慢说!”
钟璃被老板当做做上宾请到了里间,两人就钟璃做出来的这个东西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定在了一个荷包三十五文,一块手帕三十文的价格。
而且老板还说了,只要钟璃以后做出来了,是这个水准的东西,他都按这个价格收,有多少要多少。
看他这么爽快,钟璃的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
看样子还是卖得便宜了。
应该再咬牙把价格要得高点儿的。
第49章
谈完了生意,钟璃又跟老板说了想要几匹布的事儿。
除了布料,她还想要点儿棉花。
这时候没有羽绒服,冬天穿的棉衣,都是在两层布料中塞进去一些棉花,压紧了就是棉衣了。
冬天的时候压着棉花就当棉衣穿,开春后天暖和了,顺着线头把衣襟拆了,小心的把里边的棉花都掏出来晒了放着,这衣服就能当单衣穿,等到来年冬天的时候,再把棉花重新塞回去,循环往复,一件棉衣这样能穿好几年。
棉絮实在是没法用了僵了,还能勉强塞进被子里絮成被子。
钟璃身上穿着的这件,不知道里边的棉花都来回捣腾了多少次,挂在身上硬梆梆的一坨,不保暖不说,又沉又往下坠人。
老板听了她的意思,嗨了一声一拍大腿,说:“夫人想要这个倒是好说,要说寻常的布匹也是有的,只是我个人想着还有个更合适的,不知道夫人感不感兴趣。”
钟璃被勾起了好奇,问:“什么?”
老板说:“不瞒您说,我这儿除了卖布匹棉花之类的东西,还收购旧的衣物,只想着浆洗后再卖出去,不久前我才从当铺收回来一批质量很好的成衣,布料做工都是好的,就是单薄了一些,这个时节穿并不合适,卖的行情也不算太好,夫人要是感兴趣,就别拿布匹回去自己麻烦了,直接买现成的衣服回去絮上棉花,那保准也是差不了的!而且这个的价格还比买布匹自己加工低不少,夫人要是想要,我再给您一个折扣价,保证亏不了您!”
钟璃没一口回绝,反而是说:“我能看看您说的那个衣服是啥样的吗?”
老板一口应下:“这有什么难的,您请跟我来。”
钟璃跟着老板去后边看衣服了,不放心的叮嘱坐着吃油饼的莫清晔,说:“你别乱跑,就在这儿等我,知道吗?”
莫清晔咬着油饼含糊不清的点头。
钟璃实在不放心,又细细的叮嘱了几句。
布庄老板人精一般的人物,一眼就看出来莫清晔的脑子可能不太好使,好奇的问了一句:“还没请教,这位是?”
钟璃自然而然地说:“我丈夫。”
老板懵了。
丈夫???
他之前见着钟璃虽然梳着夫人的发饰,一口一个夫人的叫着,但是想着钟璃这么精明的人物,家里的那个只怕更是个不好惹的精明人物。
谁能想,她丈夫竟然是个傻子!
似乎是注意到了老板的惊诧,钟璃略显不悦的抿了抿唇,说:“我丈夫性子单纯,让您见笑了。”
老板闻言立马收回了自己打量的目光,赔罪似的笑着说:“没有没有,是我多有得罪才是,您别见怪,请跟我来吧,那些东西就在后边。”
钟璃跟着老板去了后边看衣服,进了后院才知道,原来老板说的一些真的是谦虚了,他这儿分明是堆了一后院!
跟小山似的那么一大堆!
看到钟璃略显惊讶的目光,老板也有些不自在的干笑了一下,说:“前些年这种旧衣物的买卖好做,我就让底下人四处搜罗了带回来,可是镇上拢共也就这么些人,一件衣服穿个三五年的事儿并不少见,一开始好卖,到了后来就不大卖得动了。”
一来二去的,就堆积了这么多。
来一个客人老板推销一个,可是到头来还是没能卖出去多少。
钟璃上前翻了一下,发现这里堆着的衣服并不只是棉布的。
有一些甚至是少见的绸缎面料!
做工跟绣花也是少有的繁复,明显就不是这个小镇上能有的货色。
钟璃用指尖轻轻的搓了搓手上的绸缎,轻笑着说:“老板,明人不说暗话,您这些东西的来路,到底是怎样的?”
老板一听钟璃这话就知道她是个明白人,尴尬的嘿嘿笑着,解释说:“我有个本家亲戚是在京城走商的,一年从京城往返这儿好几趟,他回来的时候,我就让他顺便给我把这些东西带回来,一些是花钱收的,当铺买的,还有一些,是京城里的贵人们扔了出来,捡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