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大少爷,大少爷还和你在一处吗?”马伯站起来问。
“……”换作了柳方洲垂下了头,抓紧了杜若的手指。
“方成大哥已经去了。”杜若于是替他回答说,“我师哥往那之后一直自己一个人,十四岁来了庆昌班。”
“你们几个都是我看着长起来的。老天保佑,我竟然还能遇着二公子……”马伯又抬起手抹眼泪,“老天保佑,二公子能有个安稳去处!我就知道,柳家的人在哪里都有出息。我看到那样大的一幅广告,写着的有二公子的名字,我连客人的钱都不收了就往茶楼里跑……”
他握住柳方洲的手,泪眼朦胧地笑:“就是二公子!十年前就是这样的俊公子哥儿扮相,拿着马鞭站在柳家的老戏台上又唱又念,我抱着四公子敲鼓听,我说四公子长大了也一定是个戏迷……”
“我也常常想念你们。”柳方洲回握住他的手,“我好久没唱戏给家里人听了。马伯,我这就去找我们戏班管事,给你拿一张戏票,你一定要听。”
暮色渐沉,茶楼亮起了开戏的彩灯。后台万千情况,这戏也一定要唱。
杜若化好妆,贴片子的时候才见柳方洲失魂落魄转了回来。
“已经把马伯安顿好了?”杜若悄声问。
“嗯。帮他在散座找了个位置。”柳方洲回答。
“我帮你再把眼妆补一补。”杜若小心地仰头看向柳方洲的脸。他最怕柳方洲难过。
“好。”柳方洲依言贴着杜若坐下。
“手冰凉。”杜若握了握他的手,“师哥你也别想太多。有一点儿消息就是好消息,至少还平平安安的不是。”
柳方洲勉强抿唇笑了笑,低下脸让杜若为他补妆。
杜若拿了水粉,盖住柳方洲脸上被泪痕沾落的地方,重新蘸了墨笔,把眼睛的形状补齐。
两个人都没再说什么。已经是再也熟悉不过的面孔接近、呼吸交错,肌肤的温度相碰的时候心底分明,这里有人与自己相依靠。
杜若安安静静回身,在化妆匣里放下墨笔,突然被柳方洲一把抱住。
“师哥?”他动作一滞,轻轻问。
柳方洲仍然不说话,把杜若在怀里抱得更紧,可能担心蹭花两人脸上的妆,把下巴轻轻放在了杜若的肩膀上。
也许是因为突然横生的枝节,让他需要一点凭借。杜若也伸手回抱,右手拍了拍他的背。
“第三道锣了。”不知过了多久,柳方洲才开口说,“大轴是我们的戏。”
然后松开了杜若,转开眼神轻咳了一下。
“我把戏服换上。”杜若点点头,“师哥你先去找师父候场吧,我后面才上。”
“等会在台上,我得比师父先抬头看你出场。”柳方洲拉开门前还歪过脑袋对他笑,“我亲手搭出来的一身貂蝉模样,我得第一个看看——看看我的师弟有美多才行。”
杜若戴着一头水钻装饰,笑起来时也带起来一阵脆响。
京胡与月琴悠扬地响动。鼓点一声声清楚数着。
“有请小姐出堂——”戏台前传唤。
杜若端起水袖,再次向戏台上的师哥走过去。
【作者有话说】
写到这一章的时候刚好在听王吟秋先生的《锁麟囊》,“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形容柳家也十分贴切。
第36章
王玉青作须生扮相,老成庄重,坐在戏台右侧。翎冠蟒袍的柳方洲端坐正中,灯光打下来映着一张威风潇洒的小生俊脸。他的神色把握得极为生动,既风流多情,眉目间又流露出几分目中无人的高傲。
全然不似刚才在后台与旧人重逢,得知幼弟死讯时的模样。
杜若逶迤上台,又是一片掌声与喝彩腾空升起。
戏里的貂蝉广袖高髻,白色戏服因为绣花的点缀并不显得朴素,清丽宛转如云中仙子。
“轻移莲步出兰房。怀揣香饵到华堂……”
杜若出场亮相,将水袖一挽,开始唱貂蝉的四句西皮慢板。
接下来表演的便是两人初见了。杜若已经对整出戏的程式十分熟稔,面向观众静静站定。
”还不快拜见温候?”这是王玉青的念白。
“温侯。”杜若把水袖拂过肩头,转身低头万福,“奴这厢有礼。”
再次抬起头的时候,恰与柳方洲的目光相碰——这也是戏里的安排。
然而柳方洲眼中的波澜却不像是表演。他看过来的眼神在一瞬间的讶然之后,全然温柔下去,笑意盈盈地带着赞许和……爱慕。
哪怕两个人都是熟练的戏角,杜若也有刹那的恍然。
“不敢。”柳方洲继续着吕布的念白,“小将有礼。”
按照戏里的安排,吕布在拉起袖子行礼时仍然眼波流转,看向貂蝉。而貂蝉会在含羞回头之后会意一笑,两人再各自背过身去。将动作敷演出来虽然简单,真正演出眉目含情的互动却并非易事。
柳方洲与杜若在戏台上,仍然缺了千锤万炼的经验。然而误打误撞的是,真情竟然能补足在戏中人物上,而真情永远比假意更引人入胜。
“唯愿将军,勿使我有白头之叹。”杜若一字一句念,看定台前的柳方洲。
“既蒙小姐见允,俺焉能负盟?”柳方洲倾倒金杯、甩开水袖的动作一如既往的潇洒,“吕布之心,情愿对天一表。”
接下来是一段西皮原板。吕布在酒宴前单膝摆开架势,一边发誓,眼角仍然留意着身边的美人,慢慢扯住貂蝉的水袖,暧昧缠绵至极。
“誓愿白首——不负盟。”两个人双双跪拜,唱。
这时王玉青饰演的王允再从台侧转出来,将柔情蜜意的一对鸳侣当中分开。因为他的猛然出现,吕布貂蝉抬头之间多了一个气急败坏的老头儿,演出来自然是滑稽有趣。
接下来只剩的是王允与吕布的对手戏。杜若略微放松一些,也有闲心偷看两眼黑压压的观众。二楼包厢的栏杆处竟然还站着几个官兵,想来是师父所说的,有不少政要高官来临。
一出演罢,又是将杜若和柳方洲推出来谢场。
“你跟紧我就行,不用多说什么。”匆匆换戏服之间,柳方洲还有闲空嘱咐杜若一句。
这一场的胜日茶楼,实在是盛况空前。眼前绅士淑女琳琅满目,人声喧哗又人头攒动,柳方洲和杜若频频鞠躬致谢,耳边尽是夸赞声。
“多少年难得的好文武小生!”这是夸柳方洲,“既斯文又潇洒,妥当极了。”
“唱念都好,实在是演得四大美女。”这是夸杜若。
“群英荟萃,来日方长啊!”这是夸赞庆昌班。
柳方洲一心想着要脱出身之后,叫住马伯好好聊聊,然而被鲜花掌声簇拥得走不动路,送净了戏客已经是后半夜。妆都来不及卸,急忙回到后台找人的时候,只收到了马伯托茶房留下的口信。
“那老车夫讲他明天再来。说他多的是闲空,你们本来就忙。”
“反正咱们还要在南都再待两周,有的是叙旧的时候。”杜若踮着脚,帮柳方洲拆下盔头。
“嗯。”柳方洲疲倦地捏了捏眉心,“明天还要给流云姐发一封电报去,托她帮忙打听打听……方平的下落。”
“沪城多得是外国租界,消息也应该灵通一些。”杜若把拆下来的翎子座放进衣箱里,说。
柳方洲今天台上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只有杜若格外知道,他在登台之前经历了什么。
在心底最难过黯然的时候,还要打出一切如常的神色来表演。
把化妆用的物件都收拾干净,杜若回过头又看了柳方洲一眼,他仍然坐在化妆台边,手里握着卸妆用过的帕子,闭着眼睛似乎在想事情,眉头仍然皱着。
“师哥。”
杜若鬼使神差地唤了一声,走近到他身边。
“怎么了?”柳方洲急忙睁开眼睛。
“你今天辛苦了。”杜若抬起手,帮他揉了揉额角被勒出来的红痕。
并不必遮掩。杜若自己想去靠近,想要让面前的人去依靠自己,想尽自己的可能去安慰他,于是便这么做了。
柳方洲坐定不动,伸手环住杜若的腰,珍之重之地将脸埋进师弟的衣服里。
“还好有你在。”柳方洲这样说。
他从来都没有发觉自己这样喜欢拥抱,师弟肌肤上的温度和香气竟然如此让人觉得安心。直到门外的脚步越来越近,柳方洲才松开胳膊。
“柳师兄,杜师兄。”道琴在门口敲了敲,“师父喊你们去一楼大厅呢。”
“都快到午夜时候了。”杜若奇怪地给他打开门,“师父没说是什么事?”
道琴困得呵欠连天,东倒西歪地摇头。
“应该是为你们庆功吧。”他揉了揉眼睛,“从祥云酒楼叫了两大个食盒。几个师父都在,让你们把衣箱收拾齐备之后快点过去。”
“……”换作了柳方洲垂下了头,抓紧了杜若的手指。
“方成大哥已经去了。”杜若于是替他回答说,“我师哥往那之后一直自己一个人,十四岁来了庆昌班。”
“你们几个都是我看着长起来的。老天保佑,我竟然还能遇着二公子……”马伯又抬起手抹眼泪,“老天保佑,二公子能有个安稳去处!我就知道,柳家的人在哪里都有出息。我看到那样大的一幅广告,写着的有二公子的名字,我连客人的钱都不收了就往茶楼里跑……”
他握住柳方洲的手,泪眼朦胧地笑:“就是二公子!十年前就是这样的俊公子哥儿扮相,拿着马鞭站在柳家的老戏台上又唱又念,我抱着四公子敲鼓听,我说四公子长大了也一定是个戏迷……”
“我也常常想念你们。”柳方洲回握住他的手,“我好久没唱戏给家里人听了。马伯,我这就去找我们戏班管事,给你拿一张戏票,你一定要听。”
暮色渐沉,茶楼亮起了开戏的彩灯。后台万千情况,这戏也一定要唱。
杜若化好妆,贴片子的时候才见柳方洲失魂落魄转了回来。
“已经把马伯安顿好了?”杜若悄声问。
“嗯。帮他在散座找了个位置。”柳方洲回答。
“我帮你再把眼妆补一补。”杜若小心地仰头看向柳方洲的脸。他最怕柳方洲难过。
“好。”柳方洲依言贴着杜若坐下。
“手冰凉。”杜若握了握他的手,“师哥你也别想太多。有一点儿消息就是好消息,至少还平平安安的不是。”
柳方洲勉强抿唇笑了笑,低下脸让杜若为他补妆。
杜若拿了水粉,盖住柳方洲脸上被泪痕沾落的地方,重新蘸了墨笔,把眼睛的形状补齐。
两个人都没再说什么。已经是再也熟悉不过的面孔接近、呼吸交错,肌肤的温度相碰的时候心底分明,这里有人与自己相依靠。
杜若安安静静回身,在化妆匣里放下墨笔,突然被柳方洲一把抱住。
“师哥?”他动作一滞,轻轻问。
柳方洲仍然不说话,把杜若在怀里抱得更紧,可能担心蹭花两人脸上的妆,把下巴轻轻放在了杜若的肩膀上。
也许是因为突然横生的枝节,让他需要一点凭借。杜若也伸手回抱,右手拍了拍他的背。
“第三道锣了。”不知过了多久,柳方洲才开口说,“大轴是我们的戏。”
然后松开了杜若,转开眼神轻咳了一下。
“我把戏服换上。”杜若点点头,“师哥你先去找师父候场吧,我后面才上。”
“等会在台上,我得比师父先抬头看你出场。”柳方洲拉开门前还歪过脑袋对他笑,“我亲手搭出来的一身貂蝉模样,我得第一个看看——看看我的师弟有美多才行。”
杜若戴着一头水钻装饰,笑起来时也带起来一阵脆响。
京胡与月琴悠扬地响动。鼓点一声声清楚数着。
“有请小姐出堂——”戏台前传唤。
杜若端起水袖,再次向戏台上的师哥走过去。
【作者有话说】
写到这一章的时候刚好在听王吟秋先生的《锁麟囊》,“我只道铁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形容柳家也十分贴切。
第36章
王玉青作须生扮相,老成庄重,坐在戏台右侧。翎冠蟒袍的柳方洲端坐正中,灯光打下来映着一张威风潇洒的小生俊脸。他的神色把握得极为生动,既风流多情,眉目间又流露出几分目中无人的高傲。
全然不似刚才在后台与旧人重逢,得知幼弟死讯时的模样。
杜若逶迤上台,又是一片掌声与喝彩腾空升起。
戏里的貂蝉广袖高髻,白色戏服因为绣花的点缀并不显得朴素,清丽宛转如云中仙子。
“轻移莲步出兰房。怀揣香饵到华堂……”
杜若出场亮相,将水袖一挽,开始唱貂蝉的四句西皮慢板。
接下来表演的便是两人初见了。杜若已经对整出戏的程式十分熟稔,面向观众静静站定。
”还不快拜见温候?”这是王玉青的念白。
“温侯。”杜若把水袖拂过肩头,转身低头万福,“奴这厢有礼。”
再次抬起头的时候,恰与柳方洲的目光相碰——这也是戏里的安排。
然而柳方洲眼中的波澜却不像是表演。他看过来的眼神在一瞬间的讶然之后,全然温柔下去,笑意盈盈地带着赞许和……爱慕。
哪怕两个人都是熟练的戏角,杜若也有刹那的恍然。
“不敢。”柳方洲继续着吕布的念白,“小将有礼。”
按照戏里的安排,吕布在拉起袖子行礼时仍然眼波流转,看向貂蝉。而貂蝉会在含羞回头之后会意一笑,两人再各自背过身去。将动作敷演出来虽然简单,真正演出眉目含情的互动却并非易事。
柳方洲与杜若在戏台上,仍然缺了千锤万炼的经验。然而误打误撞的是,真情竟然能补足在戏中人物上,而真情永远比假意更引人入胜。
“唯愿将军,勿使我有白头之叹。”杜若一字一句念,看定台前的柳方洲。
“既蒙小姐见允,俺焉能负盟?”柳方洲倾倒金杯、甩开水袖的动作一如既往的潇洒,“吕布之心,情愿对天一表。”
接下来是一段西皮原板。吕布在酒宴前单膝摆开架势,一边发誓,眼角仍然留意着身边的美人,慢慢扯住貂蝉的水袖,暧昧缠绵至极。
“誓愿白首——不负盟。”两个人双双跪拜,唱。
这时王玉青饰演的王允再从台侧转出来,将柔情蜜意的一对鸳侣当中分开。因为他的猛然出现,吕布貂蝉抬头之间多了一个气急败坏的老头儿,演出来自然是滑稽有趣。
接下来只剩的是王允与吕布的对手戏。杜若略微放松一些,也有闲心偷看两眼黑压压的观众。二楼包厢的栏杆处竟然还站着几个官兵,想来是师父所说的,有不少政要高官来临。
一出演罢,又是将杜若和柳方洲推出来谢场。
“你跟紧我就行,不用多说什么。”匆匆换戏服之间,柳方洲还有闲空嘱咐杜若一句。
这一场的胜日茶楼,实在是盛况空前。眼前绅士淑女琳琅满目,人声喧哗又人头攒动,柳方洲和杜若频频鞠躬致谢,耳边尽是夸赞声。
“多少年难得的好文武小生!”这是夸柳方洲,“既斯文又潇洒,妥当极了。”
“唱念都好,实在是演得四大美女。”这是夸杜若。
“群英荟萃,来日方长啊!”这是夸赞庆昌班。
柳方洲一心想着要脱出身之后,叫住马伯好好聊聊,然而被鲜花掌声簇拥得走不动路,送净了戏客已经是后半夜。妆都来不及卸,急忙回到后台找人的时候,只收到了马伯托茶房留下的口信。
“那老车夫讲他明天再来。说他多的是闲空,你们本来就忙。”
“反正咱们还要在南都再待两周,有的是叙旧的时候。”杜若踮着脚,帮柳方洲拆下盔头。
“嗯。”柳方洲疲倦地捏了捏眉心,“明天还要给流云姐发一封电报去,托她帮忙打听打听……方平的下落。”
“沪城多得是外国租界,消息也应该灵通一些。”杜若把拆下来的翎子座放进衣箱里,说。
柳方洲今天台上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只有杜若格外知道,他在登台之前经历了什么。
在心底最难过黯然的时候,还要打出一切如常的神色来表演。
把化妆用的物件都收拾干净,杜若回过头又看了柳方洲一眼,他仍然坐在化妆台边,手里握着卸妆用过的帕子,闭着眼睛似乎在想事情,眉头仍然皱着。
“师哥。”
杜若鬼使神差地唤了一声,走近到他身边。
“怎么了?”柳方洲急忙睁开眼睛。
“你今天辛苦了。”杜若抬起手,帮他揉了揉额角被勒出来的红痕。
并不必遮掩。杜若自己想去靠近,想要让面前的人去依靠自己,想尽自己的可能去安慰他,于是便这么做了。
柳方洲坐定不动,伸手环住杜若的腰,珍之重之地将脸埋进师弟的衣服里。
“还好有你在。”柳方洲这样说。
他从来都没有发觉自己这样喜欢拥抱,师弟肌肤上的温度和香气竟然如此让人觉得安心。直到门外的脚步越来越近,柳方洲才松开胳膊。
“柳师兄,杜师兄。”道琴在门口敲了敲,“师父喊你们去一楼大厅呢。”
“都快到午夜时候了。”杜若奇怪地给他打开门,“师父没说是什么事?”
道琴困得呵欠连天,东倒西歪地摇头。
“应该是为你们庆功吧。”他揉了揉眼睛,“从祥云酒楼叫了两大个食盒。几个师父都在,让你们把衣箱收拾齐备之后快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