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梁疏璟起身叹了口气,
“同他讲,本王这两日在云间谷,不在府上。”
璇玑见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恼人的话,只罢低头称是,又取来一旁的油伞来,送梁疏璟上了马车。
还记得那一夜他赶在阿姐性命攸关之时赶到谢府,谢闻道闻声急忙撑伞出来,推门却见是两个浑身是血的孩子,衣衫都被雨水浇透了。
他在床榻前守了阿姐半个月,终是守到她醒来,只是一双明眸早已因高烧不退而失去视力,再无恢复的可能。
云间谷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细雨,却不像京川那般寒气逼人。这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宜,谢大夫让阿姐在这里养身子确实是极好的。
梁疏璟下了马车,徐徐撑起手中的油纸伞,少见的穿了一身白青色云纹长袍,迎着斜斜细雨走上前去。
梁疏月眼上蒙了条白纱,纱尾还绣了两朵海棠。听闻屋外有脚步声传来,嘴角不由露出笑意,扶着下人走到门前唤道:“可是阿璟来了?”
“是我,阿姐。”
梁疏璟从下人手中自然接过阿姐的手,稳稳的将她扶进屋内,又小心翼翼扶着她坐下。
“不用这么紧张,这两步路阿姐还是摸得清的。只是阿璟这回没有提前告知我便匆匆来了云间谷,是又有什么烦心事了么?同阿姐讲一讲,不要总是闷在心里。”
一旁下人见状,识趣的退下去,将门带紧。
他心中的愁绪不过就是那些,心想同阿姐讲了也是徒增伤悲,还不如不讲。
“没有,只是许久未见阿姐了,怕阿姐思念。”
然而他那点心思早已被梁疏月看穿,她轻声笑笑,
“你呀,油嘴滑舌也就罢了,同阿姐也要嘴硬。这两日京川是不是又下起雨来了?夜里又没睡踏实吧?”
他眼眸微微闪烁,低头浅浅嗯了一声,脸上的神情不太自然,所幸阿姐瞧不见他这幅愁容,否则怕不是要让阿姐忧心。
梁疏璟心疼的看向她,眼中依旧是淡淡的愁绪,静听屋外的细雨,愁生天际,又逢落雨。
两人就这么静坐在屋内,细细听着窗外绵绵细雨,任凭心中愁绪滋长。
直至梁疏月开口,率先打破了二人心中的阴郁:
“对了,阿姐听闻你府上来了个姓江的少卿,貌似是个机灵的姑娘,与你可还相处的来么?”
梁疏月即便不在京川,偶尔却也常听下人八卦城中的事情,也常常向他们打听璟王府上的趣事。闲乐之余,便也慢慢不觉双目失明之苦了。梁疏璟指尖微颤,面对阿姐这般开门见山的提问,一时竟想不出要如何开口。
“江少卿么...确实机灵得很,总是别出心裁,只是偶尔在耳边过于聒噪了。”
梁疏月闻言像是十分满意这个少卿,笑着拉过梁疏璟的手就道:“那你真是沾了江姑娘的福气,平日惜字如金的摄政王,有江姑娘在耳边聒噪些才好呢。”
“哪有,明明就是聒噪。”
梁疏月清楚弟弟的性格,倘若真是关系疏离的人物,连在他耳边聒噪的机会都没有,何谈还愿意纵容她聒噪下去。
“我料江姑娘才不像你口中这般呢,你不过就是嘴硬罢了。”
——江府。
坐在书房打盹的江愿安冷不丁打了个喷嚏,一旁的知秋见状赶忙替她披上暖裘。
“这几日京川的雨冷的很,小姐勿要染上风寒了。”
“哎呀,不会的,去将暖炉中再添些瑞炭吧。”
江愿安看向窗外这寒气逼人的雨丝,昨日京川落雪都未见得这般凉的透骨。
“对了,知秋,娘亲先前给我的翊翎剑籍你可还寻得到么?”
知秋有些印象,是一年生辰江夫人赠给小姐的,当时的江愿安还是个剑都提不起来的小丫头,哪里会将那本剑籍当回事,不过由于是夫人送的,后来还是被她替小姐小心翼翼收起来了。
“应当寻得到,小姐怎么想起那本剑籍了?是准备潜心习剑了?”
江愿安提起这个便头疼,习剑习剑,还不是因为某人,否则她哪会动这门心思。
“唉,你先将它寻出来再说吧...”
她裹紧身上的暖裘懒懒朝榻子上一躺,一早璇玑便来通知她璟王不在府上,让她勿要跑空,这才得以有了一天空闲。
知秋没过多久不费力便将那本被压箱底的剑籍寻了出来,江愿安拿到手草草翻阅两下便觉这些招式熟悉无比,同梁疏璟所学的倒像是同一剑派。
正好借着这一天空闲,让她也来会会这翊翎剑术。
她一人举着剑在院中练到晌午,江夫人还疑惑今日怎么不早早在膳房见到她的身影,寻到听雨院一看,竟是难得的练起了剑。她未敢上前去惊扰小丫头,只是认认真真琢磨她的一招一式,扑哧一笑,发现丫头习的不正是她几年前赠的翊翎剑术么?那本送出多年的剑籍都不见被翻出来,没曾想竟是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直到丫丫跑到许寒枝脚边汪汪叫起来,江愿安才留意到了远处许寒枝的身影,悻悻收起了剑,一路小跑过去。
“娘,今日午膳用什么?”
江府大致被分为东院与西院,江永望携妻女住的便是东院,而老夫人同她二叔江永州则住西院。陈茵茵日日在老夫人面前吹耳边风,因此即便是用膳,东院与西院也向来分的明明白白。只不过许寒枝做得一手好菜,连东院的厨子都自愧不如,二来夫人又不喜端着一副贵妇架子,平日里总是笑语盈盈待人,不少婢子也喜跟在她身后打打下手,唠唠家常。
“梅花汤饼,傍林鲜,玉带羹。”许寒枝胸有成竹的报上一道道菜名。
“太好了...我好饿啊娘...”
许寒枝心中偷笑,用功用了一上午,难怪会饿呢。
“看来不止你饿,丫丫也饿坏了呢。”
第4章 入宫
翌日。
“小姐...小姐?”
睡梦中的江愿安只觉有人在不停唤着自己,但眼皮却有如千斤重,无奈翻了个身,准备接着酣然入眠。
“小姐,您再不起,璟王殿下就来了。”
听到知秋口中唤出那人的名字,江愿安这才猛然坐起身来,满脸倦意的问向知秋:
“你方才说谁要来?”
知秋见自家小姐终于起身,才将一旁在暖炉边烘了许久的围绒袄子取来,又将手炉递给江愿安,
“哎呀,小姐,您快起吧,这时候去璟王那里交差都要来不及了。”
听到知秋这么讲,江愿安犹如五雷轰顶,匆匆忙忙穿上袄子用了早膳就备上马车往元璟府赶。
唉,怎么能有人上岗第二天就迟到呢...江愿安在马车上呆呆地想,纵使一肚子苦水,谁让自己不争气,也只能就此作罢。
没关系,怎么不算是睡了一场好觉呢...
梁疏璟虽说作为摄政王,但并不喜赶朝上的早会,更何况如今府上还多了个少卿,便更是挥挥衣袖从此不再过问朝务政事。
“少卿,今日何故如此匆忙?”
看到江愿安满身寒意风尘仆仆的进来,他一眼就明白怎么回事。
江愿安些许心虚的看看他,梁疏璟倒没有苛责的意思,缓缓放下手中的描金兔毫宣笔,继而饶有趣味地抬起眸子盯着她。
“嗯...就是...嗯...”
听她这副支支吾吾的口气,他轻笑一声,趁人落井下石总不好。
“午膳用了吗?本王特意吩咐膳房留了一份。”
梁疏璟刻意咬重了“特意”二字,似乎是点明了她今日的所作所为。
江愿安闻言一瞬瞪大了双眼,又不好意思的朝他笑笑,推脱说不用不用。
“皇帝今早派人来请本王入宫商讨西域事宜,到时候少卿跟着一起进宫,也算是补了今早的缺勤。”
不过元璟府今日的天色倒是比昨日更胜一筹,瓦檐滴着上头被晒化的雪水,顺着雨链汇至曲曲绕绕的细渠,渠水活得很,映着天光一片浮光跃金的好景象。层楼叠榭错落有致,一条长廊直通静心亭,亭周布满怪石,再往下便是渠水的交汇处。冬日的元璟府虽不见郁郁葱葱,积雪确将四周都浸入白色,偶有两支不起眼的红梅,悄悄绽在枝头。
宫里来的马车不久便停在了门口,璇玑正欲敲门上报,江愿安便推开门要出来,于是便低头屈膝问了句江少卿安。江愿安在府上待的时间虽不久,但下人总归是认识几个,她一眼便认出这是如今皇上从宫里派来的管家,想必在府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快起身吧,我只是一个小少卿,用不着行礼的。”
“江姑娘万万不可,圣上吩咐了,璟王府上的规矩切不可出差错,都要按着宫中的来。”
江愿安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皇帝手还真是长,都伸到璟王府来了。
“璇玑,将那件月白披风取来,一路舟车劳顿,少卿身子骨单薄,路上勿要受寒了。”
语落,江愿安愣在原地心里又接着默默得意起来,心想难得璟王如此贴心了一回。要不是被梁疏璟扯了扯衣袖,都忘了还要干正事。
“同他讲,本王这两日在云间谷,不在府上。”
璇玑见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恼人的话,只罢低头称是,又取来一旁的油伞来,送梁疏璟上了马车。
还记得那一夜他赶在阿姐性命攸关之时赶到谢府,谢闻道闻声急忙撑伞出来,推门却见是两个浑身是血的孩子,衣衫都被雨水浇透了。
他在床榻前守了阿姐半个月,终是守到她醒来,只是一双明眸早已因高烧不退而失去视力,再无恢复的可能。
云间谷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细雨,却不像京川那般寒气逼人。这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宜,谢大夫让阿姐在这里养身子确实是极好的。
梁疏璟下了马车,徐徐撑起手中的油纸伞,少见的穿了一身白青色云纹长袍,迎着斜斜细雨走上前去。
梁疏月眼上蒙了条白纱,纱尾还绣了两朵海棠。听闻屋外有脚步声传来,嘴角不由露出笑意,扶着下人走到门前唤道:“可是阿璟来了?”
“是我,阿姐。”
梁疏璟从下人手中自然接过阿姐的手,稳稳的将她扶进屋内,又小心翼翼扶着她坐下。
“不用这么紧张,这两步路阿姐还是摸得清的。只是阿璟这回没有提前告知我便匆匆来了云间谷,是又有什么烦心事了么?同阿姐讲一讲,不要总是闷在心里。”
一旁下人见状,识趣的退下去,将门带紧。
他心中的愁绪不过就是那些,心想同阿姐讲了也是徒增伤悲,还不如不讲。
“没有,只是许久未见阿姐了,怕阿姐思念。”
然而他那点心思早已被梁疏月看穿,她轻声笑笑,
“你呀,油嘴滑舌也就罢了,同阿姐也要嘴硬。这两日京川是不是又下起雨来了?夜里又没睡踏实吧?”
他眼眸微微闪烁,低头浅浅嗯了一声,脸上的神情不太自然,所幸阿姐瞧不见他这幅愁容,否则怕不是要让阿姐忧心。
梁疏璟心疼的看向她,眼中依旧是淡淡的愁绪,静听屋外的细雨,愁生天际,又逢落雨。
两人就这么静坐在屋内,细细听着窗外绵绵细雨,任凭心中愁绪滋长。
直至梁疏月开口,率先打破了二人心中的阴郁:
“对了,阿姐听闻你府上来了个姓江的少卿,貌似是个机灵的姑娘,与你可还相处的来么?”
梁疏月即便不在京川,偶尔却也常听下人八卦城中的事情,也常常向他们打听璟王府上的趣事。闲乐之余,便也慢慢不觉双目失明之苦了。梁疏璟指尖微颤,面对阿姐这般开门见山的提问,一时竟想不出要如何开口。
“江少卿么...确实机灵得很,总是别出心裁,只是偶尔在耳边过于聒噪了。”
梁疏月闻言像是十分满意这个少卿,笑着拉过梁疏璟的手就道:“那你真是沾了江姑娘的福气,平日惜字如金的摄政王,有江姑娘在耳边聒噪些才好呢。”
“哪有,明明就是聒噪。”
梁疏月清楚弟弟的性格,倘若真是关系疏离的人物,连在他耳边聒噪的机会都没有,何谈还愿意纵容她聒噪下去。
“我料江姑娘才不像你口中这般呢,你不过就是嘴硬罢了。”
——江府。
坐在书房打盹的江愿安冷不丁打了个喷嚏,一旁的知秋见状赶忙替她披上暖裘。
“这几日京川的雨冷的很,小姐勿要染上风寒了。”
“哎呀,不会的,去将暖炉中再添些瑞炭吧。”
江愿安看向窗外这寒气逼人的雨丝,昨日京川落雪都未见得这般凉的透骨。
“对了,知秋,娘亲先前给我的翊翎剑籍你可还寻得到么?”
知秋有些印象,是一年生辰江夫人赠给小姐的,当时的江愿安还是个剑都提不起来的小丫头,哪里会将那本剑籍当回事,不过由于是夫人送的,后来还是被她替小姐小心翼翼收起来了。
“应当寻得到,小姐怎么想起那本剑籍了?是准备潜心习剑了?”
江愿安提起这个便头疼,习剑习剑,还不是因为某人,否则她哪会动这门心思。
“唉,你先将它寻出来再说吧...”
她裹紧身上的暖裘懒懒朝榻子上一躺,一早璇玑便来通知她璟王不在府上,让她勿要跑空,这才得以有了一天空闲。
知秋没过多久不费力便将那本被压箱底的剑籍寻了出来,江愿安拿到手草草翻阅两下便觉这些招式熟悉无比,同梁疏璟所学的倒像是同一剑派。
正好借着这一天空闲,让她也来会会这翊翎剑术。
她一人举着剑在院中练到晌午,江夫人还疑惑今日怎么不早早在膳房见到她的身影,寻到听雨院一看,竟是难得的练起了剑。她未敢上前去惊扰小丫头,只是认认真真琢磨她的一招一式,扑哧一笑,发现丫头习的不正是她几年前赠的翊翎剑术么?那本送出多年的剑籍都不见被翻出来,没曾想竟是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
直到丫丫跑到许寒枝脚边汪汪叫起来,江愿安才留意到了远处许寒枝的身影,悻悻收起了剑,一路小跑过去。
“娘,今日午膳用什么?”
江府大致被分为东院与西院,江永望携妻女住的便是东院,而老夫人同她二叔江永州则住西院。陈茵茵日日在老夫人面前吹耳边风,因此即便是用膳,东院与西院也向来分的明明白白。只不过许寒枝做得一手好菜,连东院的厨子都自愧不如,二来夫人又不喜端着一副贵妇架子,平日里总是笑语盈盈待人,不少婢子也喜跟在她身后打打下手,唠唠家常。
“梅花汤饼,傍林鲜,玉带羹。”许寒枝胸有成竹的报上一道道菜名。
“太好了...我好饿啊娘...”
许寒枝心中偷笑,用功用了一上午,难怪会饿呢。
“看来不止你饿,丫丫也饿坏了呢。”
第4章 入宫
翌日。
“小姐...小姐?”
睡梦中的江愿安只觉有人在不停唤着自己,但眼皮却有如千斤重,无奈翻了个身,准备接着酣然入眠。
“小姐,您再不起,璟王殿下就来了。”
听到知秋口中唤出那人的名字,江愿安这才猛然坐起身来,满脸倦意的问向知秋:
“你方才说谁要来?”
知秋见自家小姐终于起身,才将一旁在暖炉边烘了许久的围绒袄子取来,又将手炉递给江愿安,
“哎呀,小姐,您快起吧,这时候去璟王那里交差都要来不及了。”
听到知秋这么讲,江愿安犹如五雷轰顶,匆匆忙忙穿上袄子用了早膳就备上马车往元璟府赶。
唉,怎么能有人上岗第二天就迟到呢...江愿安在马车上呆呆地想,纵使一肚子苦水,谁让自己不争气,也只能就此作罢。
没关系,怎么不算是睡了一场好觉呢...
梁疏璟虽说作为摄政王,但并不喜赶朝上的早会,更何况如今府上还多了个少卿,便更是挥挥衣袖从此不再过问朝务政事。
“少卿,今日何故如此匆忙?”
看到江愿安满身寒意风尘仆仆的进来,他一眼就明白怎么回事。
江愿安些许心虚的看看他,梁疏璟倒没有苛责的意思,缓缓放下手中的描金兔毫宣笔,继而饶有趣味地抬起眸子盯着她。
“嗯...就是...嗯...”
听她这副支支吾吾的口气,他轻笑一声,趁人落井下石总不好。
“午膳用了吗?本王特意吩咐膳房留了一份。”
梁疏璟刻意咬重了“特意”二字,似乎是点明了她今日的所作所为。
江愿安闻言一瞬瞪大了双眼,又不好意思的朝他笑笑,推脱说不用不用。
“皇帝今早派人来请本王入宫商讨西域事宜,到时候少卿跟着一起进宫,也算是补了今早的缺勤。”
不过元璟府今日的天色倒是比昨日更胜一筹,瓦檐滴着上头被晒化的雪水,顺着雨链汇至曲曲绕绕的细渠,渠水活得很,映着天光一片浮光跃金的好景象。层楼叠榭错落有致,一条长廊直通静心亭,亭周布满怪石,再往下便是渠水的交汇处。冬日的元璟府虽不见郁郁葱葱,积雪确将四周都浸入白色,偶有两支不起眼的红梅,悄悄绽在枝头。
宫里来的马车不久便停在了门口,璇玑正欲敲门上报,江愿安便推开门要出来,于是便低头屈膝问了句江少卿安。江愿安在府上待的时间虽不久,但下人总归是认识几个,她一眼便认出这是如今皇上从宫里派来的管家,想必在府上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快起身吧,我只是一个小少卿,用不着行礼的。”
“江姑娘万万不可,圣上吩咐了,璟王府上的规矩切不可出差错,都要按着宫中的来。”
江愿安长舒了一口气,心想皇帝手还真是长,都伸到璟王府来了。
“璇玑,将那件月白披风取来,一路舟车劳顿,少卿身子骨单薄,路上勿要受寒了。”
语落,江愿安愣在原地心里又接着默默得意起来,心想难得璟王如此贴心了一回。要不是被梁疏璟扯了扯衣袖,都忘了还要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