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电视开着,新闻都是和即将进行的选举投票有关,播报员和候选人的信息都很亢奋,他们在那些亢奋的新闻与谈论性节目的喧哗中用餐,而他讲的是美国的倩仪和谕方,及餐厅的员工们客人们,那是妈妈妹妹想知道的他的家常。他省略没有讲他对艺品店的流连,那是他们无法体会的。
妹妹是个规律的人,她十点就要就寝,因为隔天一大早要搭车上班。妈妈则听着电视声音,看看画面,打打盹。
他走到阳台,前方是台北盆地一角,密密麻麻的灯火,天空则有星子散布,城巿的光害还强,遮掉了不少星星的光亮,但天气好,仍能看到几颗较亮的星子闪耀着。夜风袭来,凉爽舒适,以前住在这公寓时,他不就最爱站在阳台看着城巿的灯火与夜空吗?
妈妈在他身后说:「小思,晚了,早点去睡,电视要关吗?」
「妈,我来关,你去睡吧。」
妈妈进房后,他把电视关掉,也回房里抓起睡衣准备更衣睡觉,习惯性的顺便去检查电脑的收件匣,预期那里将没有回音。但有一封信,他寄给祥浩的信得到了回复。他将睡衣丢在床上,正襟危坐在电脑前,全身肌肉好像都紧绷僵硬,他的每个动作都很困难。他点鼠标,打开信件。
嗨,是云飘回来了吗?我读到你简短的来函,我想,除了你,没有别人。我盯着你留下的文字,泪流满面,我的视线逐渐模糊,但我仍盯着那行短短的字。是我,没有错,是我。在我不再相信会有你的信息的时候,你突然出现,你在哪里?又怎么想起我来了?
信件没有署名,但足够让他相信是祥浩。她终于有回音了。现在泪眼模糊的是他。他们离别时就在这房间,他躺在她身边,不敢为所欲为,他怕只要他失去控制,他就走不开。他趴在她旁边睡着。她整晚对他没有一句怨言。那天冬至,她留给他一枚印章。
祥浩发信是半小时前,十点三十三分,那么她还在电脑旁吗?他即刻给她发了一封信。
浩:
很高兴收到你的回复,从我发信后,随时都在等待你的回复,一度以为不会有你的信息了,今晚终于等到。我这些年住在美国,上周末回台湾,到机场的早上,在入境厅看到你的侧影,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确实是你,但极像,我去追那身影,却是不见了。但那时起,我就想一定要找到你。老天还是同情我,让我得到你的回复,老天必还有其他安排。我们可能见面吗?你方便吗?
思
他等她回复,两分,三分,五分,没有回复。他拿了睡衣去盥洗更衣,仔细看着镜中的中年模样,二十二年前那青年是什么样子?若见面,祥浩会认得他,接受他吗?
再回到房里,祥浩回信了,可见她是守着电脑的。
思:
以时间估算,你在机场看到的那个身影是我没错,原来我们已经相遇了,而我浑然不知,多少年来,我想着我们可不可能再见,却没想到在机场擦身而过。那天我是要出境的,车子停在地下停车场,我顺着手扶梯先到一楼的入境厅再转搭电梯去三楼,一到电梯口电梯就停在一楼,我没有等待的就进入电梯了,若当时站在那里多等电梯一会儿,也许有机会见面。
我在日本的四国地区,我没空上网,这几天根本没使用电脑,今天换了旅馆,这家旅馆像大多数的温泉老旅馆,只有在大厅才能上网。我是在大厅跟你写信的。
我知道你在国外,那是多年前就知道的,你也很清楚的告知了我,但不知道最后你选择了美国,不过在潜意识中,那也是猜得到的。
按预定行程,我在日本还要待几天,你还会在吗?
浩
祥浩在大厅发信,日本早台湾一小时,那么那边已经十二点多了,祥浩坐在大厅发信,会不会太不方便。他即刻回了一封信。
亲爱的:
我觉得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么多年来,我又有了你的文字,好像在跟你交谈一样。我现在所处正是那年冬至我们相处的房间,那天我们离开后就不曾见面,我没有想到二十二年后,我会坐在这房里跟你通信。
我不希望你在大厅待太久,你回房去休息吧,明天早上方便的话再给我信息,但求你一定要给,我期盼。我希望有机会亲口跟你说对不起,当年做了那个自私的决定,就这么消失在你的生活里。你过得好吗?(我突然又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问你这句话。)
为何还要在日本待几天?游玩吗?我的机票是后天早上回美,但我想见到你,你愿意见我吗?
思
五分钟后,他收到回信。
思:
为了让你可以有正常的睡眠,我就按你的吩咐,明天早上再给你发下封信。你看完这封就不必再等待了,好好睡个觉吧。
我需要一点时间整理思绪,因为你来得太突然。往事瞬间涌现,一再模糊我的视线,我背对着大厅往来的人,以免引起侧目。
我在这里和一个团队拍视频,明天我会告诉你怎么回事。
我的爱,怎么说这些年这些事呢?你或许有家庭,我想起你仍感心痛,我无法在大厅继续打字。我上楼了。明早会给你信息,晚安。亲爱的。
浩
第37章 松脱
旅行一个月后回到家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带倩仪去医院打掉石膏,她的复元状况良好,只要用支架固定一段时间,右手就可以运作自如。
倩仪知道她没有选择,必须辞掉工作,以私假名义和总公司的主管出游车祸受伤,传言很快就会绘声绘影让她难以立足,她也得对晋思有交代。她要保婚姻,她传递给晋思的信息是无论如何她都要保婚姻。这样果断伶俐的女性在晋思决定出门旅行的前一晚,跪坐在他床边请他原谅。晋思拉起她,只说:「我们扯平了。」她以当初对晋思开餐厅的帮忙保住了她要的婚姻。他是她婚姻的外壳,一个黄种的华人丈夫。
只要婚姻存在,晋思不打算让谕方以为家庭是个罪恶的漩涡,也不打算让自己回家就感受不愉快的气氛。他做一个父亲该做的事,带着孩子开始参加足球运动,送他去夏令营,教他怎么替树木修剪枝桠,怎么推剪草机,因为有一天他也会拥有一个家庭,成为一个父亲,带领一家人生活得像个家。他做丈夫该做的事,努力经营事业,赚钱与太太分享,陪伴购物,参与家庭重要开支的决定,偶尔下厨替家人做饭。但他也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手伤复元的倩仪开始接手经营餐厅。
倩仪表现得很积极,她把干练运用在自家的餐厅上,也可能她在争取晋思的信任,她跟着晋思了解进货过程、食材的储存管理、厨房的流程、服务人员的轮替与管理、账务的明细、环境的清洁维持等等,对晋思来说,倩仪本是个有效率的女性,做事可以让她发挥所长,他并不需要倩仪怀着歉疚,在家里假扮家庭主妇,那只会使她抑郁,最终伤害家庭。他要她走出来继续过有自信的生活,发挥能力可以使她维持容光焕发,他不需要一个为了争取丈夫信任而躲在家里勉强烤着饼干的妻子。
对餐厅从来不了解也没兴趣的倩仪,最刚开始那段时间战战兢兢,对客人对员工都十分认生,也有点害羞,她怕自己做错多于怕员工出错,但跟在他身边观察了两三个月后,开始能够自己做决定,食材应进多少,哪种食材消耗较快,怎么样挑选好的干货,对注意力不集中的服务生应怎么紧迫提醒,她都可以使上力,而且阿华的表现良好,服务的质量上,阿华已然可以掌握,也可以安排服务生的轮班和管理,他们只要管好厨房的效率和食材的鲜度,几乎餐厅的运作可以维持得很好。光明是得力的厨师,他多训练了一名墨西哥裔的助手,因为他们的客人不绝。晋思将力气花在团体客人的招揽上,在冬天客人较少时,他对企业、各种团体、开会人士做特别的优惠,让团体客人愿意上门来。
将倩仪带进来的那几个月,夫妇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倩仪在下午时段客人少时,坐到桌前歇腿,他会建议她到附近饭店附设的按摩中心给师傅按摩,倩仪去过几次就不去了,她觉得自己已经适应长时的站立和走动,而且没必要多花一笔钱,她算账目比他细心,懂得节源,她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让收入的数字更漂亮。倩仪连账目都上手后,他便觉得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他常常不在餐厅,他到玛格丽特的艺品店,与画家在那里谈画,看画家新完成的成果。
到了次年,他只看账目,只要账目维持正成长,他不再处理细节。那餐厅已变成了倩仪的餐厅,她知道每一样进货的细节和每一个食材的单价,知道厨房的哪个角落是不易清洁的角落,哪个水管环塞爆裂、碎渣机故障,必须请人换掉,地上哪块地砖浮起,需要修补,哪位服务生老是迟到,而无法苛责,因为她的服务最好。
他常常坐在餐桌间与熟识或不熟识的客人聊天,居住在当地的华人会来他餐厅,有的是定居很久的,有的刚搬来不久,慕名而来,有的是留学生,因为在报纸上和旅游手册上看到餐厅的广告而相约来打打牙祭,有的是从别州来到河边游玩,想吃顿中式的餐点而走入他的餐厅。他和他们聊天,他们也很乐意在这里听听乡音,聊几句中文。他们的职业各异,通常会聊起从事哪一行,来过他餐厅的华人,有电脑工程师、电话公司教育训练师、大学任教的教授、医生、科技公司经理人、银行的行员、留学生、像他哥哥那样从事教育的音乐人、表演者等等,其中有一位写作者,过去曾居住此地,某年夏天回到本地,常到他的餐厅来,他们的聊天中,他谈了一些自己的故事,片段的,一点青年时期,一点儿时,一点中年,一点创业的历程,作家喜欢东问西问,他不会暴露全部的自己,但他喜欢和作家聊聊人生。夏天过后,作家没有来了,她回到台湾继续她的生活,作家一如某些热情的客人,允诺当她再来时,一定到他的餐厅,因为她极爱河边,一定要在这里散步,也喜欢和他聊天。他还有其他客人,五花八门的,有的聊得来,有的只是寻常的问候。
妹妹是个规律的人,她十点就要就寝,因为隔天一大早要搭车上班。妈妈则听着电视声音,看看画面,打打盹。
他走到阳台,前方是台北盆地一角,密密麻麻的灯火,天空则有星子散布,城巿的光害还强,遮掉了不少星星的光亮,但天气好,仍能看到几颗较亮的星子闪耀着。夜风袭来,凉爽舒适,以前住在这公寓时,他不就最爱站在阳台看着城巿的灯火与夜空吗?
妈妈在他身后说:「小思,晚了,早点去睡,电视要关吗?」
「妈,我来关,你去睡吧。」
妈妈进房后,他把电视关掉,也回房里抓起睡衣准备更衣睡觉,习惯性的顺便去检查电脑的收件匣,预期那里将没有回音。但有一封信,他寄给祥浩的信得到了回复。他将睡衣丢在床上,正襟危坐在电脑前,全身肌肉好像都紧绷僵硬,他的每个动作都很困难。他点鼠标,打开信件。
嗨,是云飘回来了吗?我读到你简短的来函,我想,除了你,没有别人。我盯着你留下的文字,泪流满面,我的视线逐渐模糊,但我仍盯着那行短短的字。是我,没有错,是我。在我不再相信会有你的信息的时候,你突然出现,你在哪里?又怎么想起我来了?
信件没有署名,但足够让他相信是祥浩。她终于有回音了。现在泪眼模糊的是他。他们离别时就在这房间,他躺在她身边,不敢为所欲为,他怕只要他失去控制,他就走不开。他趴在她旁边睡着。她整晚对他没有一句怨言。那天冬至,她留给他一枚印章。
祥浩发信是半小时前,十点三十三分,那么她还在电脑旁吗?他即刻给她发了一封信。
浩:
很高兴收到你的回复,从我发信后,随时都在等待你的回复,一度以为不会有你的信息了,今晚终于等到。我这些年住在美国,上周末回台湾,到机场的早上,在入境厅看到你的侧影,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确实是你,但极像,我去追那身影,却是不见了。但那时起,我就想一定要找到你。老天还是同情我,让我得到你的回复,老天必还有其他安排。我们可能见面吗?你方便吗?
思
他等她回复,两分,三分,五分,没有回复。他拿了睡衣去盥洗更衣,仔细看着镜中的中年模样,二十二年前那青年是什么样子?若见面,祥浩会认得他,接受他吗?
再回到房里,祥浩回信了,可见她是守着电脑的。
思:
以时间估算,你在机场看到的那个身影是我没错,原来我们已经相遇了,而我浑然不知,多少年来,我想着我们可不可能再见,却没想到在机场擦身而过。那天我是要出境的,车子停在地下停车场,我顺着手扶梯先到一楼的入境厅再转搭电梯去三楼,一到电梯口电梯就停在一楼,我没有等待的就进入电梯了,若当时站在那里多等电梯一会儿,也许有机会见面。
我在日本的四国地区,我没空上网,这几天根本没使用电脑,今天换了旅馆,这家旅馆像大多数的温泉老旅馆,只有在大厅才能上网。我是在大厅跟你写信的。
我知道你在国外,那是多年前就知道的,你也很清楚的告知了我,但不知道最后你选择了美国,不过在潜意识中,那也是猜得到的。
按预定行程,我在日本还要待几天,你还会在吗?
浩
祥浩在大厅发信,日本早台湾一小时,那么那边已经十二点多了,祥浩坐在大厅发信,会不会太不方便。他即刻回了一封信。
亲爱的:
我觉得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么多年来,我又有了你的文字,好像在跟你交谈一样。我现在所处正是那年冬至我们相处的房间,那天我们离开后就不曾见面,我没有想到二十二年后,我会坐在这房里跟你通信。
我不希望你在大厅待太久,你回房去休息吧,明天早上方便的话再给我信息,但求你一定要给,我期盼。我希望有机会亲口跟你说对不起,当年做了那个自私的决定,就这么消失在你的生活里。你过得好吗?(我突然又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问你这句话。)
为何还要在日本待几天?游玩吗?我的机票是后天早上回美,但我想见到你,你愿意见我吗?
思
五分钟后,他收到回信。
思:
为了让你可以有正常的睡眠,我就按你的吩咐,明天早上再给你发下封信。你看完这封就不必再等待了,好好睡个觉吧。
我需要一点时间整理思绪,因为你来得太突然。往事瞬间涌现,一再模糊我的视线,我背对着大厅往来的人,以免引起侧目。
我在这里和一个团队拍视频,明天我会告诉你怎么回事。
我的爱,怎么说这些年这些事呢?你或许有家庭,我想起你仍感心痛,我无法在大厅继续打字。我上楼了。明早会给你信息,晚安。亲爱的。
浩
第37章 松脱
旅行一个月后回到家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带倩仪去医院打掉石膏,她的复元状况良好,只要用支架固定一段时间,右手就可以运作自如。
倩仪知道她没有选择,必须辞掉工作,以私假名义和总公司的主管出游车祸受伤,传言很快就会绘声绘影让她难以立足,她也得对晋思有交代。她要保婚姻,她传递给晋思的信息是无论如何她都要保婚姻。这样果断伶俐的女性在晋思决定出门旅行的前一晚,跪坐在他床边请他原谅。晋思拉起她,只说:「我们扯平了。」她以当初对晋思开餐厅的帮忙保住了她要的婚姻。他是她婚姻的外壳,一个黄种的华人丈夫。
只要婚姻存在,晋思不打算让谕方以为家庭是个罪恶的漩涡,也不打算让自己回家就感受不愉快的气氛。他做一个父亲该做的事,带着孩子开始参加足球运动,送他去夏令营,教他怎么替树木修剪枝桠,怎么推剪草机,因为有一天他也会拥有一个家庭,成为一个父亲,带领一家人生活得像个家。他做丈夫该做的事,努力经营事业,赚钱与太太分享,陪伴购物,参与家庭重要开支的决定,偶尔下厨替家人做饭。但他也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手伤复元的倩仪开始接手经营餐厅。
倩仪表现得很积极,她把干练运用在自家的餐厅上,也可能她在争取晋思的信任,她跟着晋思了解进货过程、食材的储存管理、厨房的流程、服务人员的轮替与管理、账务的明细、环境的清洁维持等等,对晋思来说,倩仪本是个有效率的女性,做事可以让她发挥所长,他并不需要倩仪怀着歉疚,在家里假扮家庭主妇,那只会使她抑郁,最终伤害家庭。他要她走出来继续过有自信的生活,发挥能力可以使她维持容光焕发,他不需要一个为了争取丈夫信任而躲在家里勉强烤着饼干的妻子。
对餐厅从来不了解也没兴趣的倩仪,最刚开始那段时间战战兢兢,对客人对员工都十分认生,也有点害羞,她怕自己做错多于怕员工出错,但跟在他身边观察了两三个月后,开始能够自己做决定,食材应进多少,哪种食材消耗较快,怎么样挑选好的干货,对注意力不集中的服务生应怎么紧迫提醒,她都可以使上力,而且阿华的表现良好,服务的质量上,阿华已然可以掌握,也可以安排服务生的轮班和管理,他们只要管好厨房的效率和食材的鲜度,几乎餐厅的运作可以维持得很好。光明是得力的厨师,他多训练了一名墨西哥裔的助手,因为他们的客人不绝。晋思将力气花在团体客人的招揽上,在冬天客人较少时,他对企业、各种团体、开会人士做特别的优惠,让团体客人愿意上门来。
将倩仪带进来的那几个月,夫妇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倩仪在下午时段客人少时,坐到桌前歇腿,他会建议她到附近饭店附设的按摩中心给师傅按摩,倩仪去过几次就不去了,她觉得自己已经适应长时的站立和走动,而且没必要多花一笔钱,她算账目比他细心,懂得节源,她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让收入的数字更漂亮。倩仪连账目都上手后,他便觉得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他常常不在餐厅,他到玛格丽特的艺品店,与画家在那里谈画,看画家新完成的成果。
到了次年,他只看账目,只要账目维持正成长,他不再处理细节。那餐厅已变成了倩仪的餐厅,她知道每一样进货的细节和每一个食材的单价,知道厨房的哪个角落是不易清洁的角落,哪个水管环塞爆裂、碎渣机故障,必须请人换掉,地上哪块地砖浮起,需要修补,哪位服务生老是迟到,而无法苛责,因为她的服务最好。
他常常坐在餐桌间与熟识或不熟识的客人聊天,居住在当地的华人会来他餐厅,有的是定居很久的,有的刚搬来不久,慕名而来,有的是留学生,因为在报纸上和旅游手册上看到餐厅的广告而相约来打打牙祭,有的是从别州来到河边游玩,想吃顿中式的餐点而走入他的餐厅。他和他们聊天,他们也很乐意在这里听听乡音,聊几句中文。他们的职业各异,通常会聊起从事哪一行,来过他餐厅的华人,有电脑工程师、电话公司教育训练师、大学任教的教授、医生、科技公司经理人、银行的行员、留学生、像他哥哥那样从事教育的音乐人、表演者等等,其中有一位写作者,过去曾居住此地,某年夏天回到本地,常到他的餐厅来,他们的聊天中,他谈了一些自己的故事,片段的,一点青年时期,一点儿时,一点中年,一点创业的历程,作家喜欢东问西问,他不会暴露全部的自己,但他喜欢和作家聊聊人生。夏天过后,作家没有来了,她回到台湾继续她的生活,作家一如某些热情的客人,允诺当她再来时,一定到他的餐厅,因为她极爱河边,一定要在这里散步,也喜欢和他聊天。他还有其他客人,五花八门的,有的聊得来,有的只是寻常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