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为什么江充会和公孙卿有仇?
因为公孙卿在缑氏装神弄鬼,做了个假神迹,准备忽悠刘彻,没想到闻棠把江充给派到缑氏出差了,按照他对待朝中官员铁面无私的人设,上任两个月,得罪了不少人,公孙卿觉得江充若真到了缑氏,自己早晚得露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把他干掉。
直到现在,刘彻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毕竟这是江充家人干的错事,和他无关,而且他的确有才华……
这时,最后一波助攻出场了。
使者去赵国转了一圈,发现老江家那点破事居然是最小的事。
赵王刘彭祖(刘彻之兄)派手下到各个郡县当商人进行垄断经营,不算不要紧,这一算……居然比国家的租税还要多诶。
和儿子一比,爹还算正常,因为赵太子丹不仅和自己妹妹□□,还偷盗抢劫杀人、简直五毒俱全。
这事使者一查就能查出,而江充身为太子丹的小舅子,居然不告发,这证明什么,证明之前那些美好的品质都是演出来的。
其实刘彻真误会江充了,他不是不想告发,而是想寻个最佳时机立大功。
结果现在,大功没立,却蹲了大牢,虽然他明面上没犯错,但暗中却得罪不少人。
“唉!”闻棠抿了口茶,这是荼陵今年的新茶,味道格外浓郁,特别提神醒脑,“少了个人,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等我什么时候再找陛下挖掘过来个人才。”
众人:不麻烦,不麻烦,反正我们也没人喜欢他。
相对来讲,廷尉那边才算麻烦呢,拔出萝卜带出泥,得审这么大一个案子。
真相就是这样,人是廷尉审的,火是公孙卿加的,错是赵王父子犯的,她只是一个失去月抛下属的路人上司啊。
此之谓借力打力,斗转星移。
刘彻没了自己新得的人才,偏赶上封禅之事也不顺利。
那些儒生们研究了将近半年的封禅流程,九十多岁的丁公最终得出结论:“封禅,就是何当不死的意思,当年秦始皇就没有这种造化,所以刚走到半山腰时便下了暴风雨,这证明他没有封禅的能力。陛下若一定想要去泰山封禅,只需在登山时没有遇到风雨,就能登顶。”
中译中:当年秦始皇封禅时候遇到暴雨,所以他不配封禅,如果陛下您在大晴天时上山,那就可以封禅。
能看出来,儒家是真恨秦始皇,能说出这样左右脑互搏的话。
如果秦始皇没登顶封禅,那泰山上的功绩石碑是三体人帮他刻的?
虽然现在骂秦是政治正确,但要从秦的暴政,秦的严苛刑法之类的方向骂,也不能从这么离谱的方向骂啊。
半年过去了,一个封禅的流程都没有草拟出来。
这时,一位叫做兒宽的左内史劝说道:“封禅仪式在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不是群臣所能拟就得,只有天子才能掌握中正之极,兼总条贯,发出金玉般震动的声音,所以陛下不如亲自草拟封禅的流程,以顺应天庆,作为万世遵循的法则。”
这就叫语言的艺术!
刘彻听了后,心情稍好一些。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在夜深人静时翻开古籍,拿起纸笔,嗖嗖嗖画了一整套封禅用的祭器。
“闻卿,朕亲手所画之祭器,汝以为如何?
闻棠感觉刘彻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好!陛下画功栩栩如生,又如此精通上古典籍,这样精致美丽的祭器,一定能召来仙人!”
闻棠用亲身经历证明,星星眼也是能演出来的。
刘彻又把自己画的祭器图案拿给卫青看,收获闻棠同款赞美+1。
拿给霍去病看,收获闻棠同款赞美+2。
……
拿给桑弘羊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给桑弘羊一个商人看儒家祭礼,但他情绪价值给得特别足。
好了,就这样定了,于是刘彻便将图纸拿到上林三官,让里面的匠人铸造祭器,自己则是再趁着处理公务之余,把封禅流程想出来。
从实际操作来看,刘彻一个人就能完成封禅所有细节,但他偏偏要讲理论。
诸位儒生:……
陛下,您是不是忘了问我们,我们才是专业的啊!
刘彻:哦,对,差点把你们给忘了,半年时间什么活都没干,天天在廊下看蚂蚁打架吗?!
刘彻将负责这件事的儒生免官,其他所有儒生也都被暂时停职。
然后继续设计自己的封禅仪式,半月后,前线传来喜报,汉军大捷,平定朝鲜。
程不识打仗虽不搞奇兵那一套,但却很稳,能保证胜利,他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贪功冒进,反而是一步步按照计划,等海陆两军汇合后,前后夹击共同竭力攻向朝鲜。
在巨大的实力压制面前,朝鲜兵败如山倒,眼看都城王险即将被攻破,城里几位丞相将军等官员心急如焚,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商量出一个天才想法。
他们派人杀了朝鲜王,开门投降。
熟悉的剧情,熟悉的配方,历史上的大宛,去年的闽越,全都是这个路子。
朝鲜王的脑袋、朝鲜王印绶和朝鲜王城地图被骑兵快马加鞭,提前送到天子手中。
朝鲜王的脑袋没啥好看的,小国印绶更是有一箱子,刘彻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最在意的就是朝鲜地图!
看完之后,难免感叹,蛮夷就是蛮夷,连个地图都画不清楚,他之后还需要像对待西南夷那样,重新派人过去去采集地图。
如今他大汉的疆土达到顶峰,各地舆图合在一起,组成整体舆图,这么大的工程量很容易产生误差……
第二天,刘彻把闻棠叫来未央宫中散步,园林中有几颗棣棠花开得正艳,十分漂亮,他站在棣棠花旁,状似无意地说道:“在柏梁台上俯瞰长安,能将许多场景看得无比清晰。那场面,可真是壮观。”
闻棠:……?
又发癫想建高台楼观了?
刘彻:“闻卿,你说,若是人能飞到天上,从高空上俯瞰大地,是不是就能看到大汉全部疆域的轮廓和山水走向了?”
闻棠:……听不见听不见听不见。
恭喜刘彻,提前两千年提出飞机理论。
第109章 技能
刘猪猪,你这样让我很难办啊。
真把你下属我当成哆啦a梦许愿池啦?
“依陛下所言,大概是可以的吧……”这个项目她真是不敢接啊,刘彻想一出是一出,但古代的技术水平低下,根本制造不出热气球,就算真做出来了,谁敢t坐?反正闻棠肯定不敢,但她还是顺嘴夸了句“陛下奇思妙想。”
刘彻:“依闻卿之见,此事有几成几率?”
若真能成,第一个体验的人一定会是刘彻,毕竟飞到高处俯瞰大地,听起来可比建立高台楼观召请神仙概率更大。
闻棠:有没有人给刘彻找点工作做啊?不要再让他每天胡思乱想了。
若只求飞天,那有十成几率,但上天之后还能不能活着下来,这可就不好说了。
就像实际来讲包括□□在内的所有化学物品都可食用,只不过是吃几次的问题。
闻棠脑子里想啊想啊想,都想不出来如何用汉代的技术水平给他弄出来热气球,最终决定打直球:“陛下,仙人书馆中并没有类似之物的制造方法。”
他今天敢想热气球,明天就敢想歼20!
“陛下恕罪,闻棠毕竟只是凡人之躯……”
帝王表情管理失败,脸上露出一丝失落,不过这飞天之术本就是独属于仙人的术法,凡人不会也正常。
作为刘彻手下最强乙方,即使满足不了上司要求,闻棠也会尽量弥补,于是她开口问道:“恕臣斗胆,敢问陛下想要类似之物的制造方法,是为了更好地绘制大汉舆图,还是为了飞天与仙人更近距离接触?”
小孩子才做选择,刘彻选择全都要:“二者皆有。”
求仙和做一个英明的皇帝二者之间并不冲突。
刘彻问道:“你问这做什么?”
然后表演了一个超绝变脸,面上的失落立刻消散,既然闻棠提问题了,就证明这事儿还可以继续研究下去,最怕她一言不发,那才真是一点儿可能都没有。
“陛下若想更好地绘制舆图,臣虽无法做出能让人俯瞰看清大汉全部疆域的工具,但脑中有几本与舆图有关的书籍,能将舆图绘制地更清晰、更完善、也更简单易懂。”
“若是陛下想要飞天,这臣真做不到,不过臣有一法子,可以让夜晚的天空绚烂夺目,闪耀缤纷,这姑且也算是一种吸引仙人的法子吧。”
计划a做不出来,也可以搞计划b。
刘彻刚才都对他们俩今天谈话中的内容丢掉幻想了,打算请闻棠吃顿饭后就让她回到官署中继续干活。
没想到峰回路转,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刘彻想要先询问后者,但“做个英明的皇帝”这个flag使他先和闻棠探讨舆图有关的公务,而后再说仙人。
因为公孙卿在缑氏装神弄鬼,做了个假神迹,准备忽悠刘彻,没想到闻棠把江充给派到缑氏出差了,按照他对待朝中官员铁面无私的人设,上任两个月,得罪了不少人,公孙卿觉得江充若真到了缑氏,自己早晚得露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把他干掉。
直到现在,刘彻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毕竟这是江充家人干的错事,和他无关,而且他的确有才华……
这时,最后一波助攻出场了。
使者去赵国转了一圈,发现老江家那点破事居然是最小的事。
赵王刘彭祖(刘彻之兄)派手下到各个郡县当商人进行垄断经营,不算不要紧,这一算……居然比国家的租税还要多诶。
和儿子一比,爹还算正常,因为赵太子丹不仅和自己妹妹□□,还偷盗抢劫杀人、简直五毒俱全。
这事使者一查就能查出,而江充身为太子丹的小舅子,居然不告发,这证明什么,证明之前那些美好的品质都是演出来的。
其实刘彻真误会江充了,他不是不想告发,而是想寻个最佳时机立大功。
结果现在,大功没立,却蹲了大牢,虽然他明面上没犯错,但暗中却得罪不少人。
“唉!”闻棠抿了口茶,这是荼陵今年的新茶,味道格外浓郁,特别提神醒脑,“少了个人,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等我什么时候再找陛下挖掘过来个人才。”
众人:不麻烦,不麻烦,反正我们也没人喜欢他。
相对来讲,廷尉那边才算麻烦呢,拔出萝卜带出泥,得审这么大一个案子。
真相就是这样,人是廷尉审的,火是公孙卿加的,错是赵王父子犯的,她只是一个失去月抛下属的路人上司啊。
此之谓借力打力,斗转星移。
刘彻没了自己新得的人才,偏赶上封禅之事也不顺利。
那些儒生们研究了将近半年的封禅流程,九十多岁的丁公最终得出结论:“封禅,就是何当不死的意思,当年秦始皇就没有这种造化,所以刚走到半山腰时便下了暴风雨,这证明他没有封禅的能力。陛下若一定想要去泰山封禅,只需在登山时没有遇到风雨,就能登顶。”
中译中:当年秦始皇封禅时候遇到暴雨,所以他不配封禅,如果陛下您在大晴天时上山,那就可以封禅。
能看出来,儒家是真恨秦始皇,能说出这样左右脑互搏的话。
如果秦始皇没登顶封禅,那泰山上的功绩石碑是三体人帮他刻的?
虽然现在骂秦是政治正确,但要从秦的暴政,秦的严苛刑法之类的方向骂,也不能从这么离谱的方向骂啊。
半年过去了,一个封禅的流程都没有草拟出来。
这时,一位叫做兒宽的左内史劝说道:“封禅仪式在史书中没有记载,这不是群臣所能拟就得,只有天子才能掌握中正之极,兼总条贯,发出金玉般震动的声音,所以陛下不如亲自草拟封禅的流程,以顺应天庆,作为万世遵循的法则。”
这就叫语言的艺术!
刘彻听了后,心情稍好一些。处理完一天的工作,在夜深人静时翻开古籍,拿起纸笔,嗖嗖嗖画了一整套封禅用的祭器。
“闻卿,朕亲手所画之祭器,汝以为如何?
闻棠感觉刘彻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好!陛下画功栩栩如生,又如此精通上古典籍,这样精致美丽的祭器,一定能召来仙人!”
闻棠用亲身经历证明,星星眼也是能演出来的。
刘彻又把自己画的祭器图案拿给卫青看,收获闻棠同款赞美+1。
拿给霍去病看,收获闻棠同款赞美+2。
……
拿给桑弘羊看……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给桑弘羊一个商人看儒家祭礼,但他情绪价值给得特别足。
好了,就这样定了,于是刘彻便将图纸拿到上林三官,让里面的匠人铸造祭器,自己则是再趁着处理公务之余,把封禅流程想出来。
从实际操作来看,刘彻一个人就能完成封禅所有细节,但他偏偏要讲理论。
诸位儒生:……
陛下,您是不是忘了问我们,我们才是专业的啊!
刘彻:哦,对,差点把你们给忘了,半年时间什么活都没干,天天在廊下看蚂蚁打架吗?!
刘彻将负责这件事的儒生免官,其他所有儒生也都被暂时停职。
然后继续设计自己的封禅仪式,半月后,前线传来喜报,汉军大捷,平定朝鲜。
程不识打仗虽不搞奇兵那一套,但却很稳,能保证胜利,他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贪功冒进,反而是一步步按照计划,等海陆两军汇合后,前后夹击共同竭力攻向朝鲜。
在巨大的实力压制面前,朝鲜兵败如山倒,眼看都城王险即将被攻破,城里几位丞相将军等官员心急如焚,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商量出一个天才想法。
他们派人杀了朝鲜王,开门投降。
熟悉的剧情,熟悉的配方,历史上的大宛,去年的闽越,全都是这个路子。
朝鲜王的脑袋、朝鲜王印绶和朝鲜王城地图被骑兵快马加鞭,提前送到天子手中。
朝鲜王的脑袋没啥好看的,小国印绶更是有一箱子,刘彻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他最在意的就是朝鲜地图!
看完之后,难免感叹,蛮夷就是蛮夷,连个地图都画不清楚,他之后还需要像对待西南夷那样,重新派人过去去采集地图。
如今他大汉的疆土达到顶峰,各地舆图合在一起,组成整体舆图,这么大的工程量很容易产生误差……
第二天,刘彻把闻棠叫来未央宫中散步,园林中有几颗棣棠花开得正艳,十分漂亮,他站在棣棠花旁,状似无意地说道:“在柏梁台上俯瞰长安,能将许多场景看得无比清晰。那场面,可真是壮观。”
闻棠:……?
又发癫想建高台楼观了?
刘彻:“闻卿,你说,若是人能飞到天上,从高空上俯瞰大地,是不是就能看到大汉全部疆域的轮廓和山水走向了?”
闻棠:……听不见听不见听不见。
恭喜刘彻,提前两千年提出飞机理论。
第109章 技能
刘猪猪,你这样让我很难办啊。
真把你下属我当成哆啦a梦许愿池啦?
“依陛下所言,大概是可以的吧……”这个项目她真是不敢接啊,刘彻想一出是一出,但古代的技术水平低下,根本制造不出热气球,就算真做出来了,谁敢t坐?反正闻棠肯定不敢,但她还是顺嘴夸了句“陛下奇思妙想。”
刘彻:“依闻卿之见,此事有几成几率?”
若真能成,第一个体验的人一定会是刘彻,毕竟飞到高处俯瞰大地,听起来可比建立高台楼观召请神仙概率更大。
闻棠:有没有人给刘彻找点工作做啊?不要再让他每天胡思乱想了。
若只求飞天,那有十成几率,但上天之后还能不能活着下来,这可就不好说了。
就像实际来讲包括□□在内的所有化学物品都可食用,只不过是吃几次的问题。
闻棠脑子里想啊想啊想,都想不出来如何用汉代的技术水平给他弄出来热气球,最终决定打直球:“陛下,仙人书馆中并没有类似之物的制造方法。”
他今天敢想热气球,明天就敢想歼20!
“陛下恕罪,闻棠毕竟只是凡人之躯……”
帝王表情管理失败,脸上露出一丝失落,不过这飞天之术本就是独属于仙人的术法,凡人不会也正常。
作为刘彻手下最强乙方,即使满足不了上司要求,闻棠也会尽量弥补,于是她开口问道:“恕臣斗胆,敢问陛下想要类似之物的制造方法,是为了更好地绘制大汉舆图,还是为了飞天与仙人更近距离接触?”
小孩子才做选择,刘彻选择全都要:“二者皆有。”
求仙和做一个英明的皇帝二者之间并不冲突。
刘彻问道:“你问这做什么?”
然后表演了一个超绝变脸,面上的失落立刻消散,既然闻棠提问题了,就证明这事儿还可以继续研究下去,最怕她一言不发,那才真是一点儿可能都没有。
“陛下若想更好地绘制舆图,臣虽无法做出能让人俯瞰看清大汉全部疆域的工具,但脑中有几本与舆图有关的书籍,能将舆图绘制地更清晰、更完善、也更简单易懂。”
“若是陛下想要飞天,这臣真做不到,不过臣有一法子,可以让夜晚的天空绚烂夺目,闪耀缤纷,这姑且也算是一种吸引仙人的法子吧。”
计划a做不出来,也可以搞计划b。
刘彻刚才都对他们俩今天谈话中的内容丢掉幻想了,打算请闻棠吃顿饭后就让她回到官署中继续干活。
没想到峰回路转,居然还有意外收获!
刘彻想要先询问后者,但“做个英明的皇帝”这个flag使他先和闻棠探讨舆图有关的公务,而后再说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