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边三线弹得稳,小姐胎胎产麒麟。
  眉毛扯得弯月样,状元榜眼探花郎。
  多多恭喜姑娘你,他朝嫁作美娇娘。"
  咿咿呀呀的唱喏,吴婶一边唱,手指一边灵巧地用棉线绞面。少女虔诚地低着头,轻闭着眼,脸上满满是幸福的味道。
  这是坊间的旧俗,女子在出嫁前要找上了年纪的婆婆开脸,寓意婚后的吉祥如意,和谐美满。
  莲心想起在书中看到过的故事。相传隋炀帝经常微服出巡,暗中命令侍卫拦截迎亲轿子,强拐新娘,吓得百姓迎亲时不敢敲锣打鼓。一个聪明人要娶妻,女方坚持风光出嫁,聪明人便交待媒婆将新娘脸上汗毛尽除,略施脂粉,让新娘坐在朱红描金的艺阁上。等迎亲队伍沿途敲锣打鼓,被侍卫拦截时,推说是迎神会。侍卫看到新娘脸若盈光,汗毛都看不见,以为是天仙而不敢冒犯,便顺利放行。
  莲心望着望着,嘴角不禁轻轻上扬。
  "这位姑娘,可是将要进宫的……"
  身后忽然响起一个苍然老迈的声音。莲心回眸,寻了一下,就发现街角不远处摆着一个卜卦的摊子,不大,上面挂着一个白布褂子,简单的桌桉上,一个籤筒,几张宣纸。坐在桌后面的是个花白鬍鬚的老者,正摸着下巴,满脸慈笑地望着她。
  莲心抿唇,有些意外地看着他,"你是在与我说话?"
  过几日,确实便是宫中选秀之期,凡是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在旗的,都要进宫去待选,是老规矩。其实能猜中,并不足为奇。而且怪力乱神这些事儿,一般都为算命先生谋财之用,更是不可信。于是挎着竹篮,便要离去。
  "老朽看得出,姑娘进宫以后,将要得到一段大好的姻缘呢!"
  莲心因这句话停住脚步,歪着头看他。
  "先生连这都算得出来?"
  算命老者捋了捋鬍子,得意地一笑,"老朽在这条街上算命,四十多年,从来都没有出过错。单看姑娘的相貌,将来不是要做皇后,就是贵妃,富不可言,贵不可言哪!"
  莲心顿时失笑。才刚觉得有些准了,竟然是这些不靠谱的话。
  "一切都是命,万般不由人的……"
  迈出步子去,身后,那老者又开始自顾自地念叨起来。莲心不理他,挎着小篮子往前走,老者摇着头,像是在哼曲儿一般,字字句句就这样随着风飘远--"倘若不是姻缘,眼前也强求不得;倘若是姻缘,前生注定今世果,莫错过才是啊……"
  夕阳西下。
  嫋嫋的炊烟升起来,京城中的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晚膳。街上的摊子都收拾了,铺子里的伙计抱着门板,一块块地拼在铺面外,门闩落锁。温暖的橘色光晕投射在街巷里,三三两两的行人踏着落日的余晖,悠然而归。
  回到家时,宅子里的门半开着。莲心刚跨进门槛,就见蕊儿抱着一大摞绸缎跑过来,"姐,十七王爷送绸缎过来了,额娘说,好像都是碧云坊的料子呢,漂亮死了!你快来看看!"
  莲心将竹篮放下,里面摆着新鲜的蔬菜。那厢,莲蕊欢喜地拿着缎子在身上比划着,树下的石桌上还摆着几匹陈色的布料,却是像为阿玛和额娘准备的。
  "你小声些,总是收人家的礼物,我们又没有什麽回赠,怎麽好意思呢?"莲心抿唇,更是别样心思。以前还是吃食,现在又是这麽名贵的东西。
  莲蕊的脸上笑意更浓,故意欲言又止地道:"姐姐不领情,可十七王爷却一直惦记着姐姐呢!人都进宫了,也不忘记吩咐家丁送东西过来。而且刚才那些家丁也说了呀!"
  莲心被她逗得一笑,"说什麽了?"
  "他们说啊,十七王爷吩咐说,以后都是一家人,多搬些东西过来,省得以后一次性太麻烦啊!"
  莲心嗔怪地道了一句"没规矩",低着头,脸颊却是红了。
  夕阳渐渐在天际退去了颜色,晚霞宛若一片片瑰丽的花海,悄然绽放,又悄然凋零。弯成一把镰刀的弦月,已经在阴翳色的云层后露出了一丝真容,戌时的夜色,正一点点弥漫而来。
  第38节 :一朝入宫门(1)
  第五章 一朝入宫门
  (1)
  朝廷每三年会选一次秀,由户部主持,以作充实后宫,或皇室子弟姻亲之用。本年,刚好是当今圣上登基的第三个年头,逢上宫中第一次大选,从上到下自然都是格外上心。
  寅时点卯,巍峨的紫禁城,还笼罩在一层澹澹的雾霭中。
  通往神武门的街道上,早已被打扫得乾乾淨淨。宽阔明淨的路面上,不时有车夫驾着马车,顺着长街徐徐而来,在照壁一侧停了,车帘里,却是一个一个身着旗装,衣饰简单的妙龄女子。皆是各地挑出的备选之人。
  按照规矩,她们都是用骡车被提前送到京城,但看那些车辆的配置,有些是檀木梁的奢华马车,有些则是简单木板车乘,足可见车上少女的出身。但比起那些住在京城里的女孩儿们,都是京官的千金,身份又是不可相提并论。
  寅时两刻,红漆琉璃门开启。
  一个身着石青色袍挂的大太监从门中走出,身后跟着十余内务府的奴才,再后便是宫中侍婢,整整齐齐地站在大太监身后。大太监手中捧着一本簿册,上头详详细细写着备选秀女的名讳、生辰、旗籍。
  按照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閒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而因为有病、残疾、相貌丑陋而确实不能入选者,也必须经过逐层具保,申明理由,由都统咨行户部,户部奏明皇帝,获得允准后才能免去应选的义务,听其自行婚嫁。那些不在旗的若想参加选秀,是比登天还难,而在旗的若想逃避选秀,亦是自讨苦吃。
  此时的天刚濛濛亮,莲心被搀扶着走下马车,见到前面的众多少女都按照旗籍站好了。有伺候的奴婢引着她,走到镶黄旗一族的伫列里。刚好与镶白旗挨着,这时,却看见一侧的队伍中站着一抹甚是眼熟的身影。
  "玉漱。"
  身着旗装的少女闻声回眸,原是迷惑的表情,却在看清楚后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莲心小姐!"
  "我不是什麽小姐。到了这里,都是待选之人,叫我莲心吧!"莲心温和地看着她。两人挨得很近,一个在镶黄旗的稍后面,一个则是在镶白旗的最末端。比起那些家中殷实的,都是落后了一截。
  就在这时,一声赶车的鞭响,又是京城哪个府里的千金到了。众人回过头去,帘幔掀开,只见从里面走出一个容貌端雅的少女,同样是旗装,穿在这位的身上,却带出不一样的气韵。
  足下,踩着月白缎绣花石花盆底旗鞋,她双手轻挽,走下车后,朝着身后搀扶的奴婢,轻声道:"你们先回去吧,告诉阿玛,我已经到了。"
  众位佳丽侧目旁观着,其中好些人都识得她,正是镶黄旗中极尊贵的一位,纽祜禄·阿灵阿的嫡亲独女,纽祜禄·嘉嘉。只见她被侍婢指引着,径直越过在场诸人,站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等到了辰时一刻,都虞司总管大太监李庆喜清了清嗓子,示意众位待选秀女安静,然后翻开手里的簿册,开始清点人数--"陝西道台富察·文浩之女,富察·明月--"
  "在!"
  "江南织造纳兰·秀吉之女,纳兰·瑾--"
  "在!"
  "刑部侍郎董佳·云书之女,董佳·慧心--"
  "在!"
  这样一个一个地念下来,被点到名讳的女子,须走上前一步,让负责核对的太监看清楚容貌。等点到纽祜禄·嘉嘉时,李庆喜放轻了嗓音。嘉嘉出列,李庆喜恭敬地朝着她颔首,以示揖礼。
  "还没等进宫呢,三六九等都排好了,这让我们以后怎麽自处啊?"
  "没看见麽,人家可是上三旗来的。身份不一样着呢!"
  "说起来,我还是上三旗。"
  "等你阿玛坐到尚书省去,成了万岁爷面前的红人,你再来说吧!"
  交头接耳的声音,在身边此起彼伏地响起,纽祜禄·嘉嘉离得甚远,自然听不到。这些话让莲心和玉漱听得清清楚楚。两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可奈何地一笑。
  正在这时,李庆喜咳嗽了两声,然后又翻过一页,恰好点到了镶黄旗的最末端,"礼部典仪纽祜禄·凌柱之女,纽祜禄·莲心--"
  "在!"
  莲心轻步出列,低着头,端然敛身。
  第39节 :一朝入宫门(2)
  李庆喜歪着头,像是打量般,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眼,"嗯"了一声,吩咐旁边的奴才上牌子。
  等内务府的小太监将人数清点齐整,有伺候的奴婢引着秀女们走过外金水桥,然后走进雄伟庄严的神武门。
  吱呀一声,厚重的大门在眼前开启--雪白大理石铺就的巨大殿前广场,东西两侧通旷阔达,放眼望去,可观高耸入云的宫阙,气势磅礴的殿堂,红牆碧瓦,画栋凋樑,一道道红漆围牆交错围绕,笔直的大理石凋栏和丹陛石阶,纵横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