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谷家与孟家乃世交,权势滔天的两大家族如同两棵苍天大树扎根于齐国。两家影响之大,从百姓直接将谷孟二家与齐国皇室姜家并称为“三家定齐”便可窥见一番。
“三家定齐”的状况持续了近两百年,在齐国启元帝后期,以谷家被满门抄斩,孟家家主和嫡子们战死结束,而这一变动,史称“倾仙变”。
很少有人知道,穆望舒字文玉,曾养于谷家家主膝下。
谷孟二家的权势在启元年间到达顶峰,也是在启元在位年间大厦尽毁,摧枯拉朽般覆灭。
那时的谷家家主是启元帝的首辅,同时也是帝师,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师德。本人不但才华出众,品德上更是无可挑剔。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一身正气,刚正不阿,非常受百姓尊敬。
这位谷首辅家有两玉,长子弘玉和次子文玉。
而同期的孟家家主是执掌齐国大半兵权的上将军,与因病去世的发妻生有三子两女,三个嫡子皆骁勇善战,嫡长女嫁入宫中为皇后,嫡次女则因年龄尚小,并未议亲。
谷家的灭门与孟家的败落乃是齐国内亲仙派与疏仙派两党斗争的结果。
中州的修真界看似与凡间是分开的,其实不然。
中州人族以修士为尊,凡人为卑。修士们虽与凡人同根同源,甚至很多人入道前就是凡人,但一入道他们就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和健壮的身躯,与只能活短短数十年,总是病痛缠身的凡人完全不同。
自然而然的,人们就默认修士乃远高于凡人的存在。
千年前在还没有穆望舒这个帝君集结各大门派,建立仙盟整顿约束修真界的时候,凡间四国其实是修真界四大门派间领域和资源博弈的棋盘。
中州修真界分正邪两道,正道占据大陆东边,邪道占据大陆西边。
正道门派里则有四魁:北东长白璇玑门,中原太华凝光宗,江南广陵千叶山庄,还有西原昆仑天玄派。
四大门派各在暗中支持一国,其中支持齐国的是位处中原的凝光宗。
各大门派明面上说着“庇护”他们领域内的百姓,但他们可没有真那么热心肠。大宗门只管自己门派附近十里的地方,远了他们是不屑于出手的,除非献上数量可观的供奉。
此外,各大门派还暗中盗取四国的国运来延续本宗门的气运,这也是为什么凡间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寿命都不长,能活到五十岁都算长寿了。
修真界的修士们说到底也是从凡人修炼来的,说明凡人也不全是傻子。有人逐渐意识到这些仙人对他们的“支持”实际上是披着蜜糖的毒药,于是这些人便成了本国的“疏仙派”。
然而那些自家有人在修真界的,当然希望修士的地位在人间长久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也等于间接巩固了他们在凡间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人便是“亲仙派”。
谷家作为疏仙派,被亲仙派栽赃陷害导致满门抄斩。唯独有谷家文玉,也就是穆望舒,在秋狩时被刺客推下悬崖而躲过了同谷家一起被午门斩首的命运。
那年穆望舒十六岁。
孟家则是被凝光宗和璇玑门给坑惨了。凝光宗和璇玑门为了争夺齐、燕边界的一条灵脉而派人挑起了齐、燕两国的战争,宗门出钱和法宝,齐燕两国出军,谁赢了灵脉便归谁。
孟家家主与其三个儿子奉命率军出征与燕国对抗,意在拿下蕴含灵脉的那条山脉周边的城池。两国势均力敌,一时间战事陷入胶着,一打就是八年。
打仗这事,时间拖得越久,耗得资源就越多,也越划不来。
孟家家主作为疏仙派与亲仙的启元帝本就不和,而且启元帝非常忌惮手握重兵的孟家。适逢太后母家有一天灵根女乃是凝光宗宗主的亲传弟子,于是他便让亲仙派的人提议与璇玑门联姻,共享灵脉。
凝光宗和璇玑门欣然答应。
于是原本挑起战争的两个宗门就这么喜滋滋的联姻了,不讲武德的凝光宗直接撤了对孟家军的资源,再加上齐国亲仙派的暗害,孟家家主和他的三子全部战死,唯独偷偷跟着大军出征的嫡次女孟菱因孟家家主对手下将士的托孤,被孟家军护着逃离战场活了下来。
“菱儿,菱儿,你还那么小,你命不该绝,你一定要活下去!”大口吐着鲜血的孟父轻抚孟菱满面血污的稚嫩脸庞,“答应爹爹,一定要活下来,去找你阿姐!孟家,只能靠你们了……”
在逃亡的过程中,孟菱误打误撞入了仙地遗址雷泽,得到了仙人传承,入了道。
这年孟菱十五岁。
待她从雷泽出来后,已是十五年过去。她天资过人,仅靠着雷泽遗址里的秘籍便修到了金丹期。
孟菱第一件事便是回到齐国,大将军战死,将军嫡子也全战死,嫡次女失踪,孟家败落的厉害,要不是孟皇后苦苦支撑,孟家与孟家残军早就散了。
孟菱悄悄溜进了宫中见到了孟皇后。
孟家世代忠良,每个孟家人从小就被灌输要精忠报国,绝不可辱孟家门楣,家族荣耀高于一切。
这种教育下出来的孟家人对家族荣耀的维护与追求是病态、扭曲、甚至极端的。
孟皇后祈求自己成为了修士的妹妹扮作男子,振兴孟家。
于是孟菱束起了胸,贴上了胡子,将自己改名为孟凛。
而恰逢齐国正与晋国交战,没有了神将孟家的齐国被打的落花流水。
天玄派和凝光宗向来交好,此次齐国和晋国的战争完全是两国结亲不成反成仇,自己挑起的,所以两大宗门只是高高挂起,作壁上观。对于凝光宗来说,谁当齐国皇帝并不重要,就算齐国被灭了他们也能再扶持一个赵、魏、韩国出来。
没有用兵如神的孟家将和凝光宗提供资源支持的齐国就是个垃圾,被晋国给打到了家门口。
此时声称自己一直被当做女儿养,实际是男儿的孟凛出现,再加上她已是金丹修为,简直如天降神兵。
无人可用的启元帝立马重用她。他命孟凛为将,拨给她十万大军,令其大搓晋军。
而孟凛也不负众望,她用兵如神,以十万军对晋国百万大军,并且将晋军尽数赶出齐国境内。她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了齐国的大将军,得封冠军侯。
尝到了兵权和拥有修士力量滋味的她,不知不觉地变了。她开始结党,开始争权,二十年后她熬死了间接害她全家的启元帝。
孟菱以为她此生不会爱上任何人,直到那天下午她在御花园见到了风华正茂的他。
*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红包掉落哦~小天使们不要大意地留评按爪爪叭!笔芯~
第16章 人皇
爱是蜜糖,但也可能突然变成毒药;不解之缘或是情缘又或许是孽缘。
从孟菱与那人对视的一刻起,两人的命运就紧紧纠缠在了一起,如两把烈火中贴在一起的剑,无法分开,无法复原,只有一起被火焰熔化,铸成新剑方能获得解脱。
姜承昊,本应是同修界帝君穆望舒一起终结修士操纵奴役凡人的暗黑纪元,一统四国,带领人族走向昌盛的天定人皇。他是齐国启元帝的老来子,由贵妃所出,一出生就被封为“景盛太子”。
景盛太子仪表、学问、才技,俱有可观。他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作诗,十岁熟读古书经典,深通义旨;长大后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
虽然其父皇启元帝与母妃皆为亲仙派,但他个人却并不亲近修士。他自小就总是在思考所谓“仙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能修仙有人不能,为什么修士那么厉害却不自己上,而是“指点”他们这些凡人来做事等诸如此类的哲学问题。
姜承昊是一个天赋过人的观察者,渐渐的他从各种朝堂纷争,战争起始等事情中察觉到了真相:原来凡人界的兴衰一直被修士掌控着。
于是心怀天下的他变成了疏仙派的领头人物,带领疏仙派同朝堂上的亲仙派分庭抗礼。
孟菱虽然入道,但她无法忘记自己的父兄还有亲军们是如何惨死的。修真界宗门之间的摩擦,付出生命代价的却是他们这些无辜的凡人,后来两大宗门竟然就这么握手言和了,权当之前的龌龊不曾存在过。
当年仙山上灯火通明,两大宗门的修士们喜气洋洋地举办婚礼,而齐、燕边境赤地千里,白骨露野。她伏在阿爹阿兄们尸体上痛哭时,看到有御剑的修士路过,那些谈论着凝光宗与璇玑门结亲一事的修士们看见满地的尸体,只是嫌弃地捂住鼻子,加快了御剑的速度,如流光般飞走。
‘修士哪会在乎凡人的生死,父亲兄长诸位战士们的死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年少的孟菱在那一刻意识到了这点。她哭得撕心裂肺,眼泪如泉水般涌出,喉咙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她觉得自己仿佛如坠冰窟,又觉得自己被一把烈火焚烧成了灰烬。
“三家定齐”的状况持续了近两百年,在齐国启元帝后期,以谷家被满门抄斩,孟家家主和嫡子们战死结束,而这一变动,史称“倾仙变”。
很少有人知道,穆望舒字文玉,曾养于谷家家主膝下。
谷孟二家的权势在启元年间到达顶峰,也是在启元在位年间大厦尽毁,摧枯拉朽般覆灭。
那时的谷家家主是启元帝的首辅,同时也是帝师,力育天子,行非常之师德。本人不但才华出众,品德上更是无可挑剔。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一身正气,刚正不阿,非常受百姓尊敬。
这位谷首辅家有两玉,长子弘玉和次子文玉。
而同期的孟家家主是执掌齐国大半兵权的上将军,与因病去世的发妻生有三子两女,三个嫡子皆骁勇善战,嫡长女嫁入宫中为皇后,嫡次女则因年龄尚小,并未议亲。
谷家的灭门与孟家的败落乃是齐国内亲仙派与疏仙派两党斗争的结果。
中州的修真界看似与凡间是分开的,其实不然。
中州人族以修士为尊,凡人为卑。修士们虽与凡人同根同源,甚至很多人入道前就是凡人,但一入道他们就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和健壮的身躯,与只能活短短数十年,总是病痛缠身的凡人完全不同。
自然而然的,人们就默认修士乃远高于凡人的存在。
千年前在还没有穆望舒这个帝君集结各大门派,建立仙盟整顿约束修真界的时候,凡间四国其实是修真界四大门派间领域和资源博弈的棋盘。
中州修真界分正邪两道,正道占据大陆东边,邪道占据大陆西边。
正道门派里则有四魁:北东长白璇玑门,中原太华凝光宗,江南广陵千叶山庄,还有西原昆仑天玄派。
四大门派各在暗中支持一国,其中支持齐国的是位处中原的凝光宗。
各大门派明面上说着“庇护”他们领域内的百姓,但他们可没有真那么热心肠。大宗门只管自己门派附近十里的地方,远了他们是不屑于出手的,除非献上数量可观的供奉。
此外,各大门派还暗中盗取四国的国运来延续本宗门的气运,这也是为什么凡间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寿命都不长,能活到五十岁都算长寿了。
修真界的修士们说到底也是从凡人修炼来的,说明凡人也不全是傻子。有人逐渐意识到这些仙人对他们的“支持”实际上是披着蜜糖的毒药,于是这些人便成了本国的“疏仙派”。
然而那些自家有人在修真界的,当然希望修士的地位在人间长久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也等于间接巩固了他们在凡间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人便是“亲仙派”。
谷家作为疏仙派,被亲仙派栽赃陷害导致满门抄斩。唯独有谷家文玉,也就是穆望舒,在秋狩时被刺客推下悬崖而躲过了同谷家一起被午门斩首的命运。
那年穆望舒十六岁。
孟家则是被凝光宗和璇玑门给坑惨了。凝光宗和璇玑门为了争夺齐、燕边界的一条灵脉而派人挑起了齐、燕两国的战争,宗门出钱和法宝,齐燕两国出军,谁赢了灵脉便归谁。
孟家家主与其三个儿子奉命率军出征与燕国对抗,意在拿下蕴含灵脉的那条山脉周边的城池。两国势均力敌,一时间战事陷入胶着,一打就是八年。
打仗这事,时间拖得越久,耗得资源就越多,也越划不来。
孟家家主作为疏仙派与亲仙的启元帝本就不和,而且启元帝非常忌惮手握重兵的孟家。适逢太后母家有一天灵根女乃是凝光宗宗主的亲传弟子,于是他便让亲仙派的人提议与璇玑门联姻,共享灵脉。
凝光宗和璇玑门欣然答应。
于是原本挑起战争的两个宗门就这么喜滋滋的联姻了,不讲武德的凝光宗直接撤了对孟家军的资源,再加上齐国亲仙派的暗害,孟家家主和他的三子全部战死,唯独偷偷跟着大军出征的嫡次女孟菱因孟家家主对手下将士的托孤,被孟家军护着逃离战场活了下来。
“菱儿,菱儿,你还那么小,你命不该绝,你一定要活下去!”大口吐着鲜血的孟父轻抚孟菱满面血污的稚嫩脸庞,“答应爹爹,一定要活下来,去找你阿姐!孟家,只能靠你们了……”
在逃亡的过程中,孟菱误打误撞入了仙地遗址雷泽,得到了仙人传承,入了道。
这年孟菱十五岁。
待她从雷泽出来后,已是十五年过去。她天资过人,仅靠着雷泽遗址里的秘籍便修到了金丹期。
孟菱第一件事便是回到齐国,大将军战死,将军嫡子也全战死,嫡次女失踪,孟家败落的厉害,要不是孟皇后苦苦支撑,孟家与孟家残军早就散了。
孟菱悄悄溜进了宫中见到了孟皇后。
孟家世代忠良,每个孟家人从小就被灌输要精忠报国,绝不可辱孟家门楣,家族荣耀高于一切。
这种教育下出来的孟家人对家族荣耀的维护与追求是病态、扭曲、甚至极端的。
孟皇后祈求自己成为了修士的妹妹扮作男子,振兴孟家。
于是孟菱束起了胸,贴上了胡子,将自己改名为孟凛。
而恰逢齐国正与晋国交战,没有了神将孟家的齐国被打的落花流水。
天玄派和凝光宗向来交好,此次齐国和晋国的战争完全是两国结亲不成反成仇,自己挑起的,所以两大宗门只是高高挂起,作壁上观。对于凝光宗来说,谁当齐国皇帝并不重要,就算齐国被灭了他们也能再扶持一个赵、魏、韩国出来。
没有用兵如神的孟家将和凝光宗提供资源支持的齐国就是个垃圾,被晋国给打到了家门口。
此时声称自己一直被当做女儿养,实际是男儿的孟凛出现,再加上她已是金丹修为,简直如天降神兵。
无人可用的启元帝立马重用她。他命孟凛为将,拨给她十万大军,令其大搓晋军。
而孟凛也不负众望,她用兵如神,以十万军对晋国百万大军,并且将晋军尽数赶出齐国境内。她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了齐国的大将军,得封冠军侯。
尝到了兵权和拥有修士力量滋味的她,不知不觉地变了。她开始结党,开始争权,二十年后她熬死了间接害她全家的启元帝。
孟菱以为她此生不会爱上任何人,直到那天下午她在御花园见到了风华正茂的他。
*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红包掉落哦~小天使们不要大意地留评按爪爪叭!笔芯~
第16章 人皇
爱是蜜糖,但也可能突然变成毒药;不解之缘或是情缘又或许是孽缘。
从孟菱与那人对视的一刻起,两人的命运就紧紧纠缠在了一起,如两把烈火中贴在一起的剑,无法分开,无法复原,只有一起被火焰熔化,铸成新剑方能获得解脱。
姜承昊,本应是同修界帝君穆望舒一起终结修士操纵奴役凡人的暗黑纪元,一统四国,带领人族走向昌盛的天定人皇。他是齐国启元帝的老来子,由贵妃所出,一出生就被封为“景盛太子”。
景盛太子仪表、学问、才技,俱有可观。他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作诗,十岁熟读古书经典,深通义旨;长大后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
虽然其父皇启元帝与母妃皆为亲仙派,但他个人却并不亲近修士。他自小就总是在思考所谓“仙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能修仙有人不能,为什么修士那么厉害却不自己上,而是“指点”他们这些凡人来做事等诸如此类的哲学问题。
姜承昊是一个天赋过人的观察者,渐渐的他从各种朝堂纷争,战争起始等事情中察觉到了真相:原来凡人界的兴衰一直被修士掌控着。
于是心怀天下的他变成了疏仙派的领头人物,带领疏仙派同朝堂上的亲仙派分庭抗礼。
孟菱虽然入道,但她无法忘记自己的父兄还有亲军们是如何惨死的。修真界宗门之间的摩擦,付出生命代价的却是他们这些无辜的凡人,后来两大宗门竟然就这么握手言和了,权当之前的龌龊不曾存在过。
当年仙山上灯火通明,两大宗门的修士们喜气洋洋地举办婚礼,而齐、燕边境赤地千里,白骨露野。她伏在阿爹阿兄们尸体上痛哭时,看到有御剑的修士路过,那些谈论着凝光宗与璇玑门结亲一事的修士们看见满地的尸体,只是嫌弃地捂住鼻子,加快了御剑的速度,如流光般飞走。
‘修士哪会在乎凡人的生死,父亲兄长诸位战士们的死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年少的孟菱在那一刻意识到了这点。她哭得撕心裂肺,眼泪如泉水般涌出,喉咙却发不出一点声音。她觉得自己仿佛如坠冰窟,又觉得自己被一把烈火焚烧成了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