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酒不吃吃花酒(重生) 第31节
他低头看着元灯欢,他一直没有说只是觉得原本这个女子就已经够累的了,元灯欢骨子里就是个很怕麻烦的人,他怕如此做会让她有压力,她会喘不过气。
谁知元灯欢听到江尧此言,高兴的直起身子,“陛下此言当真?”
第31章
看着元灯欢灿若繁星的双眼, 江尧好似对眼前的女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江尧的印象里,元灯欢虽有些小聪明,但是胆小又怕麻烦, 能躺着绝不站着, 能偷懒的绝不用心。除了对下棋有些感兴趣外,其他任何事好像都提不起她的兴趣一般。
江尧还是第一次见到元灯欢对其他事热衷起来。
开什么玩笑, 谁会不喜欢权力。
在太后寿宴之后, 元灯欢便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皇帝现在对她是有两分真心,但是这个世界上她最不相信的便是真心。
今日或许皇帝喜欢她, 能护住她,可是来日呢?陛下总不能日日不离的看着她吧。
所以她必须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自己手中掌握了权力才是真的。
既然于敏盼的手里有宫正司尚食居和尚仪居, 拿她就先拿尚宫局练练手。
毕竟就算是再得宠也比不过自己手里的实权。
“尚宫局的魏尚宫是前朝武威大将军魏邵的妹妹,魏邵是个正直之人, 完全称的上忠君爱国四个字, 他的妹妹亦然。先前需要他留在京中制衡蒋阳伯,蒋阳伯现在已然倒台,朕派他去边疆迎战南越了。”
江尧从不避讳在元灯欢的面前谈及朝政, 元灯欢对前朝的嗅觉敏锐一些对她来说并不是坏事。
而元灯欢则在江尧的话语中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南越。
她依稀记得,前世南越是因为在边疆打了败仗,大成又不想再劳民伤财,于是乎才派使团前来大成议和。
她记得边疆开战是半年之后的事情。
难不成因为她的出现,蒋家提前覆灭,所以武威将军也提前去了边疆,所以会不会萧若棠也会提前来到京城呢?
元灯欢想到这个问题,思绪便一直停不下来。看在江尧的眼中,便是元灯欢在为尚宫局一事担心。
于是江尧宽慰道:“你不必忧虑朕会吩咐魏尚宫全力协助你, 欢儿如此聪慧,想必不是难事。”
江尧的宽慰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元灯欢还没有想好,自己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那个女人。
对现在的元灯欢来说,上辈子的事情就仿佛一场梦一般,这辈子都是全新的开始。
除了偶尔冒出来的宋蔚文,一切都好像步入了的一个新得故事。
但是自己真的能当上辈子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过吗?
元灯欢现在还不知道。
慈宁宫内,太后正听着贤妃的抱怨。
贤妃怒气冲冲道:“姑母!您完全不知道,您不在的时候她们都是如何欺负宁儿的!还有那个德妃,不仅不帮宁儿说话,还落井下石。若不是有宸妃在,您这次回来,就见不到宁儿了。”
太后看着眼前的贤妃钱宁儿,只觉得一阵头疼。她当初怎么就想不开,把她接进皇宫里了呢?
“宁儿,哀家不是不相信你。只是,你真的分得清谁在帮你,谁在害你吗?敏盼已经过来跟哀家说过了,那种情况下,她不帮你说话确实是有道理的。反而是宸妃,居心不明。”
太后无奈,在钱宁儿过来之前,德妃于敏盼就已经把事情的经过跟太后说过一遍了。
在太后看来,于敏盼比起钱宁儿可信度高了完全不止一点儿。反倒是突然冒出来帮助钱宁儿的宸妃,疑点颇多。
按于敏盼的描述,此次的元灯欢,表现出了平常从未有过的机智和手腕。
再加上上次太后寿宴的事情,足矣说明宸妃平日里是在藏拙。
为什么好好的要藏拙呢?
于敏盼同太后分析了其中的情况发,太后觉得她说的十分有理,所以她确信,那件事是贤妃钱宁儿被宸妃蒙蔽了。
以钱宁儿的脑子,确实有被卖了还帮他人数钱的可能。
钱宁儿气恼道:“姑母!您就是对宸妃有偏见。您不仅对宸妃有偏见,对我更有偏见。于敏盼就不是什么好人,这次一定是她想要害我。我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说完她便气呼呼的离开了慈宁宫。
想着钱宁儿刚被陷害禁足许久,又受了如此大的委屈,太后也不忍心如此苛责她。
但是在她的视角里,于敏盼与钱宁儿,一个是自己的忠仆之女,从小自己看着长大的。另一个是自己的亲侄女儿,钱家小辈中唯一的直系嫡女。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实在想不出于敏盼有什么好害钱宁儿的。
“宁儿笨是笨了点,但从前也算听话乖巧,今日这是怎么了,一直同哀家顶嘴。”太后无奈的同寒露叹了口气。
寒露想了想试探道:“太后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宸妃那里出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挑拨贤妃娘娘与德妃娘娘的关系。”
太后没有再答话,但是从于敏盼所说的情况来看,确实这种解释是最合理的。
看来这这个宸妃,是留不得了。
除夕夜宴。
江尧举起手中的杯盏神采飞扬,“今除夕夜宴是家宴,诸位无需拘谨。”说完仰头饮尽了杯中酒。
少年帝王高坐于金銮玉座之上,凤眸微挑,虽说面上带笑,但骨子里的天家威仪依旧不敢让人松懈半分。
元灯欢也随着江尧的动作,也笑着举起了酒杯。
前朝的事儿,皇帝从不瞒着她。所以她知晓,江尧刚处理完一个心腹大患,正是开心的时候。
这天下离江尧想看到的海晏河清,又进了了一步。
元灯欢对视上江尧的眼神,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二人会心一笑,隔空举杯,一饮而尽。
“听闻后宫中的宸妃娘娘深得陛下宠爱,不知今日宸妃娘娘给太后和陛下准备了什么节礼,不如拿出来让咱们也长长见识啊。”
说话的人是周王,安阳县主的父亲。
元灯欢看着面前这个一脸横肉的身着华服的男子,顿时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像除夕这种日子,宫妃给太后与陛下准备节礼一般都是些象征着国泰民安的小物件。也确实有宫妃在除夕夜宴上主动展示献礼,讨个好彩头的先例。
但是她与周王非亲非故的,怎么就刚好点到自己了?
莫不是说看元灯欢受宠,想要卖她-一个顺水人情?
元灯欢越想越怪异,她送的节礼是一副刺绣的海晏河清屏风。
物件比起吃食那些不好做手脚,山水图又比文字不容易出乱子。只是刺绣是蜀中的双面绣,比较难得,元灯欢托了元清钰寻了好久才寻得。
虽说自己觉得万无一失,但是元灯欢还是推辞了一番,“周王这话过誉了,今年本宫实在是脑中想法空空,节礼更是比不得其他妹妹用心,不如看看其他妹妹的,本宫那点子笨想法,就不拿出来献丑了。”
听了元灯欢这话,周王不再继续。他的确是想趁机卖这个后宫第一宠妃一个好,但是见元灯欢不愿也就算了。
“若是说宸妃笨,那天下岂非没有聪明人了?哀家倒是有些好奇,宸妃准备的节礼是什么。不如就拿出来展示瞧瞧?”
太后的话让元灯欢退无可退。
周王想要看节礼元灯欢尚且可以推辞,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太后要看,元灯欢也推辞不得。
她看了眼上座的皇帝江尧,见皇帝对自己点了点头,她微微安了些心。
“既是太后想看,那只能怪臣妾献丑了。相念,吩咐人去把本宫的节礼搬上来。”
不得不说,元灯欢对于危险的嗅觉及其敏锐,但是这会儿也只能硬着头皮叫人将屏风抬上来。
只见众人合力抬上了扇紫檀木镶边,内嵌海晏河清图的蜀中双面绣屏风。
比起屏风本身的名贵,难得的是这蜀中双面修。
屏风上的山川湖海,无一不栩栩如生。
双面绣的难得的便是能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能绣出两面完全不同的图案,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
只见小太监们将屏风翻到了令一面,众人纷纷惊叹,世上竟有如此能工巧匠能做出如此精美的绣品。
听着众人的赞叹,元灯欢瞧瞧的在人群中寻找着元清钰的身影。
按理说元清钰合该是没有资格参加今日的除夕夜宴的。
但是现在他是陛下的御前侍卫,江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即便今天是除夕夜,他也得在皇宫随时待命。
元灯欢在角落里看到了元清钰的身影,二人眼神相交,元灯欢见他好似在说:“如何,交给哥哥的差事,哥哥办的还算不错吧。”
就在元灯欢笑盈盈的朝他点头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呼。
忽然间,只听紫檀木屏风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随后整个屏风开始冒烟,最后竟然在大殿中燃烧了起来。
“护驾!”
“保护太后!”
人群中传来嘈杂的声音,整个大殿里乱作一团。
见到这场面,饶是元灯欢也被吓了一跳,她想上前查看屏风为何会自燃,但是火焰实在有些大,小太监们一边喊着走水了,一边一个接一个手忙脚乱的往燃烧的屏风上泼水。
见火势稍小,元灯欢便想上前查看原因,手腕却被江尧拉住。
江尧摇了摇头。
元灯欢冷静了下来,事发蹊跷,为什么好好的屏风突然就着火了。
必定是有人在其中动了手脚!
元灯欢知道,现在屏风起火的原因还是小事,她冷眼扫着殿内的众人。
现在最重要的,是幕后之人将会用什么样的借口,将这件事放到最大,而自己又该如何去应对。
紫檀木经过燃烧散发着异香,火势被扑灭,地砖上被火熏黑了一大块。
“大胆宸妃!竟敢在除夕夜在宫内公然行巫蛊妖邪之事!”
第32章
“太后和陛下还未说话, 德妃你着急给本宫定上罪了?”
谁知元灯欢听到江尧此言,高兴的直起身子,“陛下此言当真?”
第31章
看着元灯欢灿若繁星的双眼, 江尧好似对眼前的女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江尧的印象里,元灯欢虽有些小聪明,但是胆小又怕麻烦, 能躺着绝不站着, 能偷懒的绝不用心。除了对下棋有些感兴趣外,其他任何事好像都提不起她的兴趣一般。
江尧还是第一次见到元灯欢对其他事热衷起来。
开什么玩笑, 谁会不喜欢权力。
在太后寿宴之后, 元灯欢便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皇帝现在对她是有两分真心,但是这个世界上她最不相信的便是真心。
今日或许皇帝喜欢她, 能护住她,可是来日呢?陛下总不能日日不离的看着她吧。
所以她必须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只有自己手中掌握了权力才是真的。
既然于敏盼的手里有宫正司尚食居和尚仪居, 拿她就先拿尚宫局练练手。
毕竟就算是再得宠也比不过自己手里的实权。
“尚宫局的魏尚宫是前朝武威大将军魏邵的妹妹,魏邵是个正直之人, 完全称的上忠君爱国四个字, 他的妹妹亦然。先前需要他留在京中制衡蒋阳伯,蒋阳伯现在已然倒台,朕派他去边疆迎战南越了。”
江尧从不避讳在元灯欢的面前谈及朝政, 元灯欢对前朝的嗅觉敏锐一些对她来说并不是坏事。
而元灯欢则在江尧的话语中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南越。
她依稀记得,前世南越是因为在边疆打了败仗,大成又不想再劳民伤财,于是乎才派使团前来大成议和。
她记得边疆开战是半年之后的事情。
难不成因为她的出现,蒋家提前覆灭,所以武威将军也提前去了边疆,所以会不会萧若棠也会提前来到京城呢?
元灯欢想到这个问题,思绪便一直停不下来。看在江尧的眼中,便是元灯欢在为尚宫局一事担心。
于是江尧宽慰道:“你不必忧虑朕会吩咐魏尚宫全力协助你, 欢儿如此聪慧,想必不是难事。”
江尧的宽慰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元灯欢还没有想好,自己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那个女人。
对现在的元灯欢来说,上辈子的事情就仿佛一场梦一般,这辈子都是全新的开始。
除了偶尔冒出来的宋蔚文,一切都好像步入了的一个新得故事。
但是自己真的能当上辈子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过吗?
元灯欢现在还不知道。
慈宁宫内,太后正听着贤妃的抱怨。
贤妃怒气冲冲道:“姑母!您完全不知道,您不在的时候她们都是如何欺负宁儿的!还有那个德妃,不仅不帮宁儿说话,还落井下石。若不是有宸妃在,您这次回来,就见不到宁儿了。”
太后看着眼前的贤妃钱宁儿,只觉得一阵头疼。她当初怎么就想不开,把她接进皇宫里了呢?
“宁儿,哀家不是不相信你。只是,你真的分得清谁在帮你,谁在害你吗?敏盼已经过来跟哀家说过了,那种情况下,她不帮你说话确实是有道理的。反而是宸妃,居心不明。”
太后无奈,在钱宁儿过来之前,德妃于敏盼就已经把事情的经过跟太后说过一遍了。
在太后看来,于敏盼比起钱宁儿可信度高了完全不止一点儿。反倒是突然冒出来帮助钱宁儿的宸妃,疑点颇多。
按于敏盼的描述,此次的元灯欢,表现出了平常从未有过的机智和手腕。
再加上上次太后寿宴的事情,足矣说明宸妃平日里是在藏拙。
为什么好好的要藏拙呢?
于敏盼同太后分析了其中的情况发,太后觉得她说的十分有理,所以她确信,那件事是贤妃钱宁儿被宸妃蒙蔽了。
以钱宁儿的脑子,确实有被卖了还帮他人数钱的可能。
钱宁儿气恼道:“姑母!您就是对宸妃有偏见。您不仅对宸妃有偏见,对我更有偏见。于敏盼就不是什么好人,这次一定是她想要害我。我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说完她便气呼呼的离开了慈宁宫。
想着钱宁儿刚被陷害禁足许久,又受了如此大的委屈,太后也不忍心如此苛责她。
但是在她的视角里,于敏盼与钱宁儿,一个是自己的忠仆之女,从小自己看着长大的。另一个是自己的亲侄女儿,钱家小辈中唯一的直系嫡女。
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实在想不出于敏盼有什么好害钱宁儿的。
“宁儿笨是笨了点,但从前也算听话乖巧,今日这是怎么了,一直同哀家顶嘴。”太后无奈的同寒露叹了口气。
寒露想了想试探道:“太后有没有想过,或许是宸妃那里出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挑拨贤妃娘娘与德妃娘娘的关系。”
太后没有再答话,但是从于敏盼所说的情况来看,确实这种解释是最合理的。
看来这这个宸妃,是留不得了。
除夕夜宴。
江尧举起手中的杯盏神采飞扬,“今除夕夜宴是家宴,诸位无需拘谨。”说完仰头饮尽了杯中酒。
少年帝王高坐于金銮玉座之上,凤眸微挑,虽说面上带笑,但骨子里的天家威仪依旧不敢让人松懈半分。
元灯欢也随着江尧的动作,也笑着举起了酒杯。
前朝的事儿,皇帝从不瞒着她。所以她知晓,江尧刚处理完一个心腹大患,正是开心的时候。
这天下离江尧想看到的海晏河清,又进了了一步。
元灯欢对视上江尧的眼神,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二人会心一笑,隔空举杯,一饮而尽。
“听闻后宫中的宸妃娘娘深得陛下宠爱,不知今日宸妃娘娘给太后和陛下准备了什么节礼,不如拿出来让咱们也长长见识啊。”
说话的人是周王,安阳县主的父亲。
元灯欢看着面前这个一脸横肉的身着华服的男子,顿时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
像除夕这种日子,宫妃给太后与陛下准备节礼一般都是些象征着国泰民安的小物件。也确实有宫妃在除夕夜宴上主动展示献礼,讨个好彩头的先例。
但是她与周王非亲非故的,怎么就刚好点到自己了?
莫不是说看元灯欢受宠,想要卖她-一个顺水人情?
元灯欢越想越怪异,她送的节礼是一副刺绣的海晏河清屏风。
物件比起吃食那些不好做手脚,山水图又比文字不容易出乱子。只是刺绣是蜀中的双面绣,比较难得,元灯欢托了元清钰寻了好久才寻得。
虽说自己觉得万无一失,但是元灯欢还是推辞了一番,“周王这话过誉了,今年本宫实在是脑中想法空空,节礼更是比不得其他妹妹用心,不如看看其他妹妹的,本宫那点子笨想法,就不拿出来献丑了。”
听了元灯欢这话,周王不再继续。他的确是想趁机卖这个后宫第一宠妃一个好,但是见元灯欢不愿也就算了。
“若是说宸妃笨,那天下岂非没有聪明人了?哀家倒是有些好奇,宸妃准备的节礼是什么。不如就拿出来展示瞧瞧?”
太后的话让元灯欢退无可退。
周王想要看节礼元灯欢尚且可以推辞,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太后要看,元灯欢也推辞不得。
她看了眼上座的皇帝江尧,见皇帝对自己点了点头,她微微安了些心。
“既是太后想看,那只能怪臣妾献丑了。相念,吩咐人去把本宫的节礼搬上来。”
不得不说,元灯欢对于危险的嗅觉及其敏锐,但是这会儿也只能硬着头皮叫人将屏风抬上来。
只见众人合力抬上了扇紫檀木镶边,内嵌海晏河清图的蜀中双面绣屏风。
比起屏风本身的名贵,难得的是这蜀中双面修。
屏风上的山川湖海,无一不栩栩如生。
双面绣的难得的便是能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能绣出两面完全不同的图案,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
只见小太监们将屏风翻到了令一面,众人纷纷惊叹,世上竟有如此能工巧匠能做出如此精美的绣品。
听着众人的赞叹,元灯欢瞧瞧的在人群中寻找着元清钰的身影。
按理说元清钰合该是没有资格参加今日的除夕夜宴的。
但是现在他是陛下的御前侍卫,江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即便今天是除夕夜,他也得在皇宫随时待命。
元灯欢在角落里看到了元清钰的身影,二人眼神相交,元灯欢见他好似在说:“如何,交给哥哥的差事,哥哥办的还算不错吧。”
就在元灯欢笑盈盈的朝他点头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呼。
忽然间,只听紫檀木屏风发出劈里啪啦的声响,随后整个屏风开始冒烟,最后竟然在大殿中燃烧了起来。
“护驾!”
“保护太后!”
人群中传来嘈杂的声音,整个大殿里乱作一团。
见到这场面,饶是元灯欢也被吓了一跳,她想上前查看屏风为何会自燃,但是火焰实在有些大,小太监们一边喊着走水了,一边一个接一个手忙脚乱的往燃烧的屏风上泼水。
见火势稍小,元灯欢便想上前查看原因,手腕却被江尧拉住。
江尧摇了摇头。
元灯欢冷静了下来,事发蹊跷,为什么好好的屏风突然就着火了。
必定是有人在其中动了手脚!
元灯欢知道,现在屏风起火的原因还是小事,她冷眼扫着殿内的众人。
现在最重要的,是幕后之人将会用什么样的借口,将这件事放到最大,而自己又该如何去应对。
紫檀木经过燃烧散发着异香,火势被扑灭,地砖上被火熏黑了一大块。
“大胆宸妃!竟敢在除夕夜在宫内公然行巫蛊妖邪之事!”
第32章
“太后和陛下还未说话, 德妃你着急给本宫定上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