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他自幼长于宫中,看着皇后日日周璇于后宫妃嫔之间。
  论才能,陈皇后不在皇帝之下。但了为家族利益,她却只能日日随在皇帝身后,变成一个恭敬柔顺的影子。
  李皓棠只觉可惜,那样通晓书礼之人,努力勤奋到最后,竟然是成为他人的影子。
  大概是母后给他的印象太过深刻,自李皓棠懂事起,他就不喜欢如她那般谦卑顺从的女子。
  可如今,他喜不喜欢都不重要了,他必须接受谢云韶。
  平心而论,李皓棠对她是有几分愧疚的。
  他与李鸿熙的争斗,谢家或许无法避免,但谢云韶是可以不被卷入其中的。但她却因为那样不堪的理由,被强行被拉扯进他们之中。
  尤其是听了她那日的话,李皓棠更加难受了。
  谢云韶一直认真地做着一个规矩懂事的大家闺秀,她不认同李皓棠的任她为官的想法,他可以理解。
  但是谢云韶注定要和他一辈子在一起了。
  她更适合喜欢循规蹈矩的丈夫,但是李皓棠做不到。
  他不想去强行改变谢云韶的想法,但也不愿意勉强自己。
  王爷今日也不回家吗?
  李皓棠抬头,见本应早就回家的陶德进来了。
  陶德这几日见李皓棠夜夜宿于衙署,这个爱管闲事的心就停不下来了。
  对于这个老亲信,李皓棠一向是比较随和的,他胡乱翻了翻案上的文书,道,我这里还有些事情没处理完。
  是和王妃吵架了吧?陶德一副过来人的表情,夫妻嘛,床头吵架床尾和。王爷,下官妄自托大,劝您一句,这些事儿啊别躲着,越躲越糟糕。
  这夫妻二字听得李皓棠颇为别扭,他有些不想听陶德继续说下去了。
  李皓棠勉强笑笑,应付道:那我便听你的,回去看看吧。
  这时恰听听外面来传,说是王妃来了。
  呵呵,王爷,下官先告辞了。说着陶德便起身先出去了。
  第九章 鸿雁书
  谢云韶进了衙署内堂,见其他人皆回家去了,只有李皓棠一人坐于案后,埋头处理着公文,似乎没有注意到她进来了。
  谢云韶上前,轻轻唤了他一声:王爷。
  唔,你来了,坐。李皓棠抬头看了她一眼,随意指了指一旁的椅子,便又自顾地低头写着东西。
  李皓棠看起来好像很忙,谢云韶犹豫着怎么开口跟他讲。
  屋内静悄悄的,只听到李皓棠翻页的声音。
  军粮转运是该征民力呢还是抽兵丁来做?李皓棠一边快速写着什么,一边问了这么一句。
  自然是抽掉兵丁来做,百姓已经征服兵役了。此时这里并无旁人,谢云韶下意识地以为是在问她,自然而然地就接过话来答了。
  说完,就看见李皓棠抬头盯着她,眼中意味难明。
  谢云韶赶紧解释:我信口胡说的,你不要
  你的想法很好,比陶德的方案要合适稳妥得多。李皓棠说着,把手中的文书递给谢云韶看。
  谢云韶犹豫了一下,方才伸手接了。陶德的意思是征集民力去运,以便节省兵力应付战事。
  但是近来征兵加多,民间所留多是病弱,如果再征集民力,不免会惹起民怨。
  旁边李皓棠的批复,与谢云韶刚才所说的不谋而合。
  谢云韶默默看完,不置一词,轻轻地合上文书,放回到李皓棠的案前。
  我希望你能出面接管燕州,不仅仅是因为陶德不擅长治民,更因为你确实有这个能力。李皓棠看着她,认真道,世上有多少人整日悲叹怀才不遇,而你明明拥有这样一个可以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却视之如洪水猛兽,迫不及待地要推开。我实是难明其故。
  谢云韶抿了抿唇,朱色的胭脂点于面上,显得她口似含丹,双颊生彩。
  李皓棠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姑娘,眼中一片可惜。
  我听闻你们谢家,素来不避讳女子读书论道。你父亲谢大人,也不止一次地在外面夸耀自己的长女聪明伶俐。你自幼饱读诗书,就是为了屈居于后宅,做一个深闺妇人吗?
  谢云韶缩了缩手,双手在衣袖里紧紧攥了起来。
  王爷,女子与男子是有所不同的。男子读书,自当以功名致仕为要。而女子读书不过是闲来无事,打发些时间罢了。
  谢云韶的声音低低的,在这空旷的屋子里显得有些落寞。
  李皓棠听得都笑了:呵,你这话让圣人们听了会作何感想?圣贤书于你,只是消遣?
  谢云韶染了凤仙花的指甲掐进肉里,她却没觉得疼。
  王爷这还没回家呢?陶德不知为何又回来了,见他们还在这里,便又过来见了个礼。
  李皓棠不想再听他那些夫妻相处之道,应付了几句,便开口说要带谢云韶一起回去了。
  恭送王爷王妃。陶德笑咪咪地送他们上了马车。
  两人便一同乘马车回了燕王府,一路无话。
  马车内的空间有限,两人不免衣袖摩挲。谢云韶有些不自在地拢了拢袖裙,李皓棠看见了,装作不经意地向另一旁动了动。
  回了王府,天色已经不早了。
  两人食不言地用完了晚饭,李皓棠寻了借口去了书房。
  燕王府他之前自然是来过的,其原先的荒芜空阔李皓棠还是记得的。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谢云韶来了没多久,便将这里打理得颇具温情。
  且说书房这一处,便已是窗明几净,摆设俱全,入内还隐有香风阵阵。
  想到马车上谢云韶偷偷拉衣摆的动作,李皓棠对门外的小丫鬟道:去帮我准备下被褥,我晚上先歇在这里。
  小丫头顺着他指的一看,是谢云韶今日刚置办的一张雕花软榻。
  两人前两天吵架的事情还没过去,小丫鬟也不敢多问,听完便跑去找阿满拿被子了。
  谢云韶听了阿满来报,略想了想,便让阿满拿了被褥过去,说自己等会儿再去看看。
  两人是因那样的缘由在一起的,谢云韶并不想和李皓棠同榻而眠。如今李皓棠先做了安排,她倒是松了口气。
  谢云韶在主屋坐了一会儿,估摸着书房那边都安顿好了,这才起身过去找李皓棠。
  下午在衙署被陶德一打断,赵文虞的事情她还没来得及跟李皓棠提。
  一见她进来,李皓棠第一反应是看了看那张软榻。
  谢云韶看到他的反应,连忙说:王爷,我来此处是有别的事。
  你说吧。李皓棠道。
  我们离京那日,逃脱的那个刺客,是宁安侯府的二公子,赵文虞。
  这个我早已查到了。李皓棠丢开笔,靠向椅背,换了个随意些的坐姿,你是怎么知道的?
  此人心计城府都非同一般,王爷留在京中的亲信要多加小心他才是。谢云韶对李皓棠的问题避而不答,转而劝他小心。
  李皓棠坐直了身子,双手撑在案上,仔细地打量了谢云韶一番。
  我记得他之前与你们谢家走得似乎颇近?而你与他的关系似乎也很不错。李皓棠看着她,话中意有所指。
  很不错,这三个字在谢云韶听来有些刺耳。
  不过想想,以李皓棠的能力,估计早就查出她与赵文虞之间的款曲了吧。
  谢云韶想着词句,小心地说:我与他先前确实有过些交集
  但是他却利用了你,把我从东宫之位上拉了下来。
  李皓棠的话让谢云韶有些吃惊,对于那日之事,她也只是凭着对赵文虞的了解,才判断此事是他的谋划。
  李皓棠居然直接查出来是他的计策。
  事情发生后,他们那么短的时间内就离开了京城,这事只能是李皓棠在京中的亲信探查出来的。
  看来李皓棠在京中的势力只怕比她想象的要多得多。
  李皓棠手指轻快地敲了敲桌子,道:这些我都知道了,你不用担心太多。燕州的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我明日便动身去蔚州。
  李皓棠走后,谢云韶依旧每日忙碌着王府内外的修缮事宜。
  在她的打理下,燕王府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陶德来看了,连连称赞。只是旁的他也夸不出来,只会说王妃真厉害。
  谢云韶被他说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别人不知道,我可是晓得这督办工事有多累。陶德指着刚修葺一新的王府前院,道,旁的不说,就咱们这燕州的城墙加固,都两个月了,还没弄好。
  军事防御,与我这屋舍修缮哪能一样。谢云韶笑着,让阿满给陶德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