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这事儿整得……
来钱来得快,市场前景又好,陈向东就怕哪里出差错会砸了自家的招牌。
所以不仅特别让梅子和林娴抽出空闲,千叮咛万嘱咐的培训了大棚里的工人。
甚至“蔷薇系列”口红会用到的其他天然色素粉原料,他都要精挑细选。
每回东西拿回来都得经过相关机构检测,确定没问题并且是精料才敢拿去生产口红……
陈向东虽然半路出家,不怎么懂彩妆这一块的东西。
但根据陆淼列出来的规划,目前这一路倒也走得稳当……
忙完大棚这边的事,一天时间也到了头。
返程回市区时,傅璟佑没让陈向东那么着急回去。
到厂里叫上蛋蛋几个小伙子,傅璟佑做东,带着一伙人上国营饭店扎扎实实开荤吃了顿好的。
临了夜里散场,大家嘴角泛着油光各回各家。
也只有他,推着自行车又回了厂里。
挑挑拣拣拿了几块铁板和钢料捆上自行车,傅璟佑一起拉去新厂在昏暗的灯光下,接着白天实验到一半的工作继续摸索。
还别说……
这进口的重型器械就是好用。
三指厚的铁板平时用五金厂的老式机床,至少得花十五到二十分钟才能裁出个大致形状来。
在这台大家伙面前,只需设置好数值代码,不过是“呲呲”几声的工夫。
一分钟都要不了,铁板不仅裁切好了,长、宽、直径的规格还一比一的精准!
那些胳膊粗的特殊钢料就更是了。
平时想塑出弧形来得费老鼻子劲,现在在他替换过器械压缩配件后,却听话的就跟煮的软烂的面条一般,任人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
傅璟佑有点被这台器械的功能性颠覆认知。
事后在摸索了解代码设置方面,不禁也多了几分沉迷。
而在确定仅靠这一台器械,就能将材料一步加工到百分之九十的完成度后,傅璟佑也不再迟疑。
来回几次大致熟悉操作模式,他隔天就回家开车去五金厂,直接拉了一批材料到新厂。
蛋蛋几个过来帮忙打下手。
等看见新买的大家伙经过切割、压缩塑形和打磨等几个步骤,一套列车配件一天下来就能完成大半,几个小伙子已然被惊呆。
谁敢信啊?!
过去师父连同他们几个手都要搓烂了,得忙活大半个月才能做完的活儿,这、这就要干成了?
前阵子那么多人找他们厂做活儿,当时苦于没有时间,所以单子一个没接下。
现在有了这台家伙什儿,那岂不是得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师父之前就说过,目前这台机器国内很少,那么会操作的人肯定就更少了!
如果他们学会了的话,以后还能愁吃不上饭吗?
几个年轻小伙都扭头看向一侧。
傅璟佑没看见徒弟们眼中的期盼神色。
才操作完最后一轮打磨,他拔了插销正背对着众人清理器械操作台:
“每次干完活这里都要清理干净,电子定位描点的要求很严格,有一点细小的渣子颗粒都会影响机器的精准度。”
第1190章 国庆
“是!”
“知道了师父!”
“嗯……明天再拉两批料子过来,这两天大家辛苦一下加加班,等月底放假回头国庆也不影响你们出去看阅兵玩儿。”
国庆放假!
还是从月底就放!
几个小年轻对视一眼,刚才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一个个的瞬间欢呼雀跃起来:
“知道了师父!我们明儿一定一早就来!”
“行了,今天先到这里,别一会儿再晚了不好坐车了。”
傅璟佑摆摆手,打发几个小徒弟让回去。
只是话音才落下,他又问:
“身上都有坐车的钱没有?”
王茂几人的家都在五金厂附近。
今天是他拉钢料时,开车一起把人带过来的。
这几个小子家里都拮据,平时领的工资都让家里给收起来留作老婆本了,身上都没什么钱。
果不其然,几个小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低头不好意思说话,或直抓后脑勺傻笑。
傅璟佑一眼就明白了。
四处摸口袋翻出伍角毛票,他把钱递给蛋蛋:
“你们去一人买一瓶汽水,其他的分一分坐车回去,要有剩余就明天带回来。”
“知道了哥。”
“谢、谢谢师父!”
蛋蛋坦然应声,其他几人羞赧道谢。
傅璟佑“嗯”了一声,拍拍他们肩头叫他们去。
等几个晚辈走了,傅璟佑在厂里收拾了一下,大致打扫干净就也锁上门开车回家去了。
夜里洗漱完,傅璟佑坐在房间倚着窗户的长桌前。
手边摆着皎白阵阵幽香的栀子花插花瓶。
身后斜侧方,还用椅子架着风扇在“呼呼”的吹。
他在灯下看从人大学校里借来的资料书,偶尔还要对照英语词典查一下专业名词。
时间在专注中总是飞快流逝,一晃眼的工夫,就已经是凌晨两点。
傅璟佑放下书,又合上黑红字迹密密麻麻交错的笔记本。
这个社会还真是……
没有点文化寸步都难行。
傅璟佑仰头靠在椅子上,短暂揉捏眼眶放松。
等再睁开眼重新端坐时,一双深邃桃花眸若有若无的好似多了几分感慨,又好似是多了对前路的斟酌和考量。
简单收拾桌面,傅璟佑关灯上床休息。
算着时间隔天多睡了一会儿,到八点半才起来。
下楼吃过早饭,正好赶上刘小柱送完孩子们把车腾出来。
他顺势开车去了厂里,拉材料时一道把几个徒弟捎上。
傅璟佑话不多,平时一贯是
几个徒弟在他身边吵吵嚷嚷。
可今天却不同,他在车上问起蛋蛋的夜校还有没有在上。
蛋蛋摇头。
傅璟佑专注开车,又如万千长者一般提点蛋蛋:
“多认几个字没坏处,晚上黑灯瞎火的又没别的什么事干,夜校该上的还得继续上……等知识学深些,明年高考季我看看给你安排一下,你到时候考个文凭本去。”
蛋蛋知道师父、师娘看事情一直都比他们看的长远,更知道师父不会害自己。
所以在这件事上没有犹豫就点了头:
“好。”
傅璟佑“嗯”了一声,又扫视后视镜看后头的几个小伙子:
“你们几个都什么文凭?”
“我小时候读过三年级。”
“我小学五年都上完了。”
“我初一读过一年……”
“……”
几个小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还有一个是完全没接受过开蒙学习的。
大致了解了一下,傅璟佑就问他们有没有上夜校的想法。
要是愿意上,他给他们报销费用,算作是厂里培养他们的。
王茂几个小年轻都没吭声。
别的厂里怎么样,师父又是怎么带徒弟的,他们不知道。
但他们知道的是,肯定不会是他们这样的就对了。
平时上工有钱拿,有饭吃,每顿饭还都有扎实的荤腥。
技术一类的,师父但凡有点空闲就手把手的教……
他们五金厂虽然不大,可说句实在话,真的是哪儿哪儿都好。
可就因为占的好处太多了,现在师父又说要出钱叫他们去读书认字,他们真不好意思应声。
傅璟佑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回答,约莫猜出了些什么道:
“都磨蹭着等什么?有了机会就要抓住!一个个的不都还想着学怎么操作那台数控机器?我这大学的文凭捯饬起来都费劲,你们不认得字,大道理都不明白几个,回头跟你们讲数控原理你们听得懂吗?”
这个社会有手艺在身,人再踏实肯干一点就不会饿死。
可若文化能学得深一些,就能优先接触到更新的技术,有更好的工作前景。
能更好,那为什么不呢?
几个小子静默片刻。
也许是想明白了,所以渐渐的有人开了口:
“师父,我去!”
“我也去!”
“还有我……”
有一个人开口,就有第二个。
很快,几个小年轻都表现出了意愿。
傅璟佑满意颔首:
“行了,去了文化好好学,回来了活儿也好好干!”
“师父,等我学成大本事了,一定好好跟你干!”
傅璟佑失笑晃晃脑袋,没再说话。
他看事看得长远,这件事也算是提前投资。
是投资就会有风险,但利益也是与之相互的。
他若一口气能培养出五个人才来,以后但凡能留下一个在身边就不会亏。
傅璟佑工作忙,抽不出空闲打听夜校的事,就让蛋蛋作为代表主力负责。
来钱来得快,市场前景又好,陈向东就怕哪里出差错会砸了自家的招牌。
所以不仅特别让梅子和林娴抽出空闲,千叮咛万嘱咐的培训了大棚里的工人。
甚至“蔷薇系列”口红会用到的其他天然色素粉原料,他都要精挑细选。
每回东西拿回来都得经过相关机构检测,确定没问题并且是精料才敢拿去生产口红……
陈向东虽然半路出家,不怎么懂彩妆这一块的东西。
但根据陆淼列出来的规划,目前这一路倒也走得稳当……
忙完大棚这边的事,一天时间也到了头。
返程回市区时,傅璟佑没让陈向东那么着急回去。
到厂里叫上蛋蛋几个小伙子,傅璟佑做东,带着一伙人上国营饭店扎扎实实开荤吃了顿好的。
临了夜里散场,大家嘴角泛着油光各回各家。
也只有他,推着自行车又回了厂里。
挑挑拣拣拿了几块铁板和钢料捆上自行车,傅璟佑一起拉去新厂在昏暗的灯光下,接着白天实验到一半的工作继续摸索。
还别说……
这进口的重型器械就是好用。
三指厚的铁板平时用五金厂的老式机床,至少得花十五到二十分钟才能裁出个大致形状来。
在这台大家伙面前,只需设置好数值代码,不过是“呲呲”几声的工夫。
一分钟都要不了,铁板不仅裁切好了,长、宽、直径的规格还一比一的精准!
那些胳膊粗的特殊钢料就更是了。
平时想塑出弧形来得费老鼻子劲,现在在他替换过器械压缩配件后,却听话的就跟煮的软烂的面条一般,任人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
傅璟佑有点被这台器械的功能性颠覆认知。
事后在摸索了解代码设置方面,不禁也多了几分沉迷。
而在确定仅靠这一台器械,就能将材料一步加工到百分之九十的完成度后,傅璟佑也不再迟疑。
来回几次大致熟悉操作模式,他隔天就回家开车去五金厂,直接拉了一批材料到新厂。
蛋蛋几个过来帮忙打下手。
等看见新买的大家伙经过切割、压缩塑形和打磨等几个步骤,一套列车配件一天下来就能完成大半,几个小伙子已然被惊呆。
谁敢信啊?!
过去师父连同他们几个手都要搓烂了,得忙活大半个月才能做完的活儿,这、这就要干成了?
前阵子那么多人找他们厂做活儿,当时苦于没有时间,所以单子一个没接下。
现在有了这台家伙什儿,那岂不是得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师父之前就说过,目前这台机器国内很少,那么会操作的人肯定就更少了!
如果他们学会了的话,以后还能愁吃不上饭吗?
几个年轻小伙都扭头看向一侧。
傅璟佑没看见徒弟们眼中的期盼神色。
才操作完最后一轮打磨,他拔了插销正背对着众人清理器械操作台:
“每次干完活这里都要清理干净,电子定位描点的要求很严格,有一点细小的渣子颗粒都会影响机器的精准度。”
第1190章 国庆
“是!”
“知道了师父!”
“嗯……明天再拉两批料子过来,这两天大家辛苦一下加加班,等月底放假回头国庆也不影响你们出去看阅兵玩儿。”
国庆放假!
还是从月底就放!
几个小年轻对视一眼,刚才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一个个的瞬间欢呼雀跃起来:
“知道了师父!我们明儿一定一早就来!”
“行了,今天先到这里,别一会儿再晚了不好坐车了。”
傅璟佑摆摆手,打发几个小徒弟让回去。
只是话音才落下,他又问:
“身上都有坐车的钱没有?”
王茂几人的家都在五金厂附近。
今天是他拉钢料时,开车一起把人带过来的。
这几个小子家里都拮据,平时领的工资都让家里给收起来留作老婆本了,身上都没什么钱。
果不其然,几个小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或低头不好意思说话,或直抓后脑勺傻笑。
傅璟佑一眼就明白了。
四处摸口袋翻出伍角毛票,他把钱递给蛋蛋:
“你们去一人买一瓶汽水,其他的分一分坐车回去,要有剩余就明天带回来。”
“知道了哥。”
“谢、谢谢师父!”
蛋蛋坦然应声,其他几人羞赧道谢。
傅璟佑“嗯”了一声,拍拍他们肩头叫他们去。
等几个晚辈走了,傅璟佑在厂里收拾了一下,大致打扫干净就也锁上门开车回家去了。
夜里洗漱完,傅璟佑坐在房间倚着窗户的长桌前。
手边摆着皎白阵阵幽香的栀子花插花瓶。
身后斜侧方,还用椅子架着风扇在“呼呼”的吹。
他在灯下看从人大学校里借来的资料书,偶尔还要对照英语词典查一下专业名词。
时间在专注中总是飞快流逝,一晃眼的工夫,就已经是凌晨两点。
傅璟佑放下书,又合上黑红字迹密密麻麻交错的笔记本。
这个社会还真是……
没有点文化寸步都难行。
傅璟佑仰头靠在椅子上,短暂揉捏眼眶放松。
等再睁开眼重新端坐时,一双深邃桃花眸若有若无的好似多了几分感慨,又好似是多了对前路的斟酌和考量。
简单收拾桌面,傅璟佑关灯上床休息。
算着时间隔天多睡了一会儿,到八点半才起来。
下楼吃过早饭,正好赶上刘小柱送完孩子们把车腾出来。
他顺势开车去了厂里,拉材料时一道把几个徒弟捎上。
傅璟佑话不多,平时一贯是
几个徒弟在他身边吵吵嚷嚷。
可今天却不同,他在车上问起蛋蛋的夜校还有没有在上。
蛋蛋摇头。
傅璟佑专注开车,又如万千长者一般提点蛋蛋:
“多认几个字没坏处,晚上黑灯瞎火的又没别的什么事干,夜校该上的还得继续上……等知识学深些,明年高考季我看看给你安排一下,你到时候考个文凭本去。”
蛋蛋知道师父、师娘看事情一直都比他们看的长远,更知道师父不会害自己。
所以在这件事上没有犹豫就点了头:
“好。”
傅璟佑“嗯”了一声,又扫视后视镜看后头的几个小伙子:
“你们几个都什么文凭?”
“我小时候读过三年级。”
“我小学五年都上完了。”
“我初一读过一年……”
“……”
几个小子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还有一个是完全没接受过开蒙学习的。
大致了解了一下,傅璟佑就问他们有没有上夜校的想法。
要是愿意上,他给他们报销费用,算作是厂里培养他们的。
王茂几个小年轻都没吭声。
别的厂里怎么样,师父又是怎么带徒弟的,他们不知道。
但他们知道的是,肯定不会是他们这样的就对了。
平时上工有钱拿,有饭吃,每顿饭还都有扎实的荤腥。
技术一类的,师父但凡有点空闲就手把手的教……
他们五金厂虽然不大,可说句实在话,真的是哪儿哪儿都好。
可就因为占的好处太多了,现在师父又说要出钱叫他们去读书认字,他们真不好意思应声。
傅璟佑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回答,约莫猜出了些什么道:
“都磨蹭着等什么?有了机会就要抓住!一个个的不都还想着学怎么操作那台数控机器?我这大学的文凭捯饬起来都费劲,你们不认得字,大道理都不明白几个,回头跟你们讲数控原理你们听得懂吗?”
这个社会有手艺在身,人再踏实肯干一点就不会饿死。
可若文化能学得深一些,就能优先接触到更新的技术,有更好的工作前景。
能更好,那为什么不呢?
几个小子静默片刻。
也许是想明白了,所以渐渐的有人开了口:
“师父,我去!”
“我也去!”
“还有我……”
有一个人开口,就有第二个。
很快,几个小年轻都表现出了意愿。
傅璟佑满意颔首:
“行了,去了文化好好学,回来了活儿也好好干!”
“师父,等我学成大本事了,一定好好跟你干!”
傅璟佑失笑晃晃脑袋,没再说话。
他看事看得长远,这件事也算是提前投资。
是投资就会有风险,但利益也是与之相互的。
他若一口气能培养出五个人才来,以后但凡能留下一个在身边就不会亏。
傅璟佑工作忙,抽不出空闲打听夜校的事,就让蛋蛋作为代表主力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