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74节
尤利民忙着卖水果呢,根本抽不出手来卖奶粉:“我手里倒是还有点存货,但是数量不多,想买的去找癞子,让他给你们拿货。”
留在城隍庙卖货的人就癞子和尤利民两人,癞子进偏房拿奶粉了,水果摊子这边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镇上的人收入不高,哪怕尤利民这批水果定价并不高,除了阳光玫瑰之外,其他水果他一斤只涨了两毛钱,客人们也舍不得多买。
最后卖得最好的水果还是枣子和梨子,一块钱一斤的苹果和梨子,一块二一斤的枣子,一个胜在耐放,现在卖了可以放在家里慢慢吃,一个胜在新奇,但凡是手里头稍微宽裕一些的人家,都愿意买上一斤半斤的回去给家里人尝个新鲜。
倒是尤利民为了宣传摆出来的两串阳光玫瑰,问的人虽然不少,但是一听说要卖六块钱一斤后,都觉得他是黑了良心。
“现在一个正式工一个月都才挣三、四十块钱,你这葡萄一斤就要卖六块钱,难道你这是金葡萄不成?”
尤利民咧嘴笑了笑:“说笑了不是,现在黄金什么价大家都知道,我这要真是金葡萄的话,哪能只值这么一点钱,我这虽然不是金葡萄,但是也是难得的,国外进口的葡萄,好吃的不得了,一点酸味都没有,吃着比白糖都甜呐。”
“这国外来的东西,贵是肯定的,我这葡萄也是花了很多钱,走了很多关系才买到的,数量不多,不是我吹,这葡萄你们真是买到就是赚到。”
见尤利民把这葡萄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样子,围观的客人确实很感兴趣,但是这价格实在太贵了,眼下还真没有什么人舍得花这个钱。
有人看着摊位上颗颗圆润饱满的葡萄,起着哄道:“谁知道你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么贵的东西,你不让我们先尝尝味,谁会舍得买。”
“就是,你不如让我们先尝一尝。”
这要是放在以前,这么贵的水果,尤利民肯定是想都不想就一口拒绝了。
毕竟这葡萄个头大,非要算下来的话,随便一颗也要值个三五毛了。
但现在尤利民已经赚到不少钱了,硬要说起来的话,眼前的这些人都是他的老客户了,想到这里,他直接一摆手,爽快一笑道:
“行啊,这么多年,我老尤全靠父老乡亲们照顾,今天这葡萄我就让大家都尝尝味道,不过到底是好几毛钱一颗的东西,我也没能力让大家多尝,那就一人一颗吧,保证大家尝过味道后就不会觉得我卖六块钱一斤贵了。”
因为尤利民一句话,刚搬着一筐奶粉回来的癞子又得马不停蹄地拿着一串葡萄去洗。
还别说,这翠绿的葡萄洗干净后一带上水珠,看着倒是很符合青翠欲滴的这个形容了。
尤利民接过洗干净后的葡萄后,招呼着大家一一上前来领。
有免费的葡萄吃,围观的客人自然是一股脑地往尤利民面前挤,也就是下午这个点黑市的客人一贯不多,要不然非得挤倒几个人不可。
第一个领到葡萄的婶子估计是个急性子,连上面的水珠都顾不上擦干,就急忙把葡萄塞进了嘴里,然后她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滚圆,脸上的表情从不以为然瞬间转为震撼:“这、这也太甜太脆了!”
最绝的是在牙齿咬破葡萄皮的那一瞬间,汁水四溢,浓郁的蜜甜一瞬间就席卷了味蕾,那股甜还不是单纯的糖味,而是夹杂着淡淡的玫瑰清香,让人根本就舍不得把嘴里的果肉彻底咽下去。
在婶子后面尝过葡萄味道的人也心悦诚服地附和着:“确实,这味道太奇妙了,又甜又香,真的一丝酸味都没有,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葡萄!”
尤利民扬了扬头,难得地说了一番大实话:“我又不是什么黑心的奸商,这葡萄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要不是真的难得且味道好,我能卖这个价格嘛?”
“不瞒大家,这葡萄我弄到后,其他人都说镇上太小了,大家肯定舍不得买,让我送到市里去卖呢,我就是想着大家都是我的老街坊,我有了好东西肯定要先放到镇上卖一卖的,不过这葡萄也放不了多久,我卖过今天后,剩下的那些就要送到山市去了。”
人的情绪都是容易被煽动的,一听尤利民都这么说,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客人们都激动了起来。
最先领到葡萄的婶子一咬牙、一跺脚,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了装钱的手帕来:“谁说我们乐阳镇的人舍不得吃这葡萄了,这葡萄味道好,我要买些回去给我儿子和孙子尝一尝,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苦了一辈子了,难得遇到一次这样好东西,花点钱咋了,小尤,你这葡萄给我来一串!”
有人开了头后,后面也有好几个人跟着掏钱买葡萄,有财大气粗买一串的,也有理智尚存,只买半串的。
那些手里实在不宽裕,舍不得买葡萄的,也在这种气氛下,掏出钱买了更便宜的梨子和枣子。
尤利民给围观的人都发过葡萄,自然也注意到有些人领到葡萄后自己没吃,而是小心地收了起来,一看就是得了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也舍不得另外花钱买,所以准备拿回家给儿子或者孙子、孙女吃的。
发都发了,尤利民也没小气,除了买水果的客人外,他还给在黑市摆摊的乡下摊贩也一人发了一颗。
自从土地下放后,村里人不用每日上工了,眼下稻谷收完了,有的大队连地里的红薯都已经挖完了,农户们有了时间,就爱在山上和河里转悠,有了收获后都到黑市来摆摊了。
虽然供销社也收鱼和野物,但是价格往往压得很低,一般人为了多卖几个钱,也是愿意多花点时间来镇上摆摊慢慢卖的。
一整个下午,尤利民卖出了一百多斤水果,其中苹果和枣子占大头,葡萄只卖了不到五斤。
不过尤利民也不急,这批水果质量不错,就是在镇上卖不动,他回头也可以送到石崇那里去,怎么都不会浪费。
傍晚谷三等人带着今天最后一批货回来了,知道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尤利民也没说那些车轱辘话,只摆手让大家一人选了一串葡萄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了。
“明天还要接着运货,今天大家都早点休息。”
谷三他们看着手里的大串葡萄,乐得嘴都合不上了,郑老七更是想着时间还早,赶紧骑着车送一串葡萄去未婚妻家里。
本来两人这个月就该成亲了,这不是乡下分地吗,这亲事就往后推了,现在地已经拿到手,两家人又重新选了好日子定下了,就在下个月初。
郑老七眼下正是上头的时候,平常得了点什么好东西都要往村里送。
这葡萄就更不用说了,送去岳家半串也不好看,索性就直接送一整串,至于他自己和母亲,尤利民手里还有货,花钱再买一串就是了。
现在郑老七手里也攒了不少钱了,这葡萄虽然不便宜,但是偶尔买一次也花不了几个钱。
而且尤利民手底下想买这葡萄的人也不止郑老七这一个,谷三这个吃货,因为年纪小还没想过攒钱结婚的日子,平常最不会亏待的,就是自己那张独生嘴了。
他想着家里人那么多,这一串葡萄拿回去一分,自己也吃不到多少,临走前还特意叮嘱了尤利民,让他给自己留一串葡萄,明天他运货的时候要一个人慢慢吃个过瘾。
要不是因为叶宁这次没多送,就是那价格更加昂贵的榴莲,谷三觉得自己也是舍得买来吃的。
安排好晚上在城隍庙守货的人后,眼见着天快黑了,尤利民选了一筐品相好的葡萄带回了家。
齐芳和尤雅也很喜欢吃这葡萄,本来就是自家的货,再贵尤利民也舍得让家里吃个过瘾。
当然除了自家吃之外,尤利民还准备拿这葡萄去走动走动关系。
虽然上面政策好像宽松了不少,但是尤利民和手底下的人这一个月一次,一趟接一趟地往镇上送货,动静闹得也不算小,但却一直没有什么人来找他的麻烦,全靠他这一次一次的送礼和塞包袱。
考虑到只送一串葡萄太寒酸,尤利民还顺便在车后座绑着的两个大包里塞了不少的苹果、梨和枣子,到时候一样装一些,面上也能过得去。
此时顾骁做的事情和尤利民倒是出乎意料地一致了,他从山上带着叶宁给的东西回家后,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就拎着一串葡萄,出门去周新文家里。
顾骁走进周家院子的时候,周新文趁着还有点天光,正坐在院子里修补箩筐,听见敲门声抬头看见顾骁,他心里有些奇怪,却也笑着问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周新文家院子里有用石板和石墩子拼成的石桌,顾骁上前把手里的葡萄放在桌子上后,才语气恭敬地说道:“大爷爷,我想问您个事儿。”
“是这样的,我在市里认识个朋友,他知道我们农户分到地了,就想在村里搞点营生,他说他有门路从国外弄来这种葡萄的苗子,想问问能不能在咱们村里租块地种。”
第96章 “真的吗,现在镇上就已……
怕周新文直接拒绝, 顾骁还不忘把石桌上的阳光玫瑰递到周新文面前:“大爷爷,您尝尝这葡萄,这是国外品种, 味道真的特别甜,我估摸着真要能种出来, 肯定是能卖个好价钱的。”
周新文停下手中修补箩筐的动作,目光落在眼前那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上。
这葡萄颗颗饱满圆润,泛着诱人的黄绿色,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 仿佛裹着一层薄薄的光晕。
周新文上了年纪, 牙口不好, 平常是一点酸的都吃不了。
不过出于对顾骁的信任,他伸手捻起一颗,轻轻放入口中。
咬破果肉的瞬间,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爆开,花香四溢,周新文之前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葡萄,这会儿不禁咂了咂嘴:“这葡萄确实好,可租地种这个,我心里也没底, 你那朋友要是不着急的话, 明天我去公社问问领导吧。”
两人说着话的时候,周新文家里那几个本来守在饭桌前面准备吃饭的小孩子,都跑到了院子里来。
听见爷爷夸这葡萄好吃,周媛等人都眼巴巴地盯着顾骁手里的葡萄瞧。
顾骁正要把自己手里的葡萄递给自己的这个小表妹,周新文却先说话了:“这葡萄稀罕,我活了几十年都没有见过, 价格肯定不便宜,你自己拿回去吃。”
周新文作为大队长,平常怕被队上的人戳脊梁骨,一向是不收礼的。
上次收了顾骁的月饼,他就好几天没能睡好,就怕他回头开口让自己办着办什么麻烦的事情。
这次顾骁想办的事情可不是一句麻烦就能形容的事情。
土地刚分到老百姓手里,明年大家要交的公粮也不是个小数目,领了地不种粮食去种那填不饱肚子的水果,周新文觉得上面的那些领导十有八.九是不会同意的。
毕竟城里不产粮食,要是乡下的农户人人都少种粮食多钟果树,那城里的工人兄弟们还不得饿肚子?
往严重了说,这件事的性质可能还很严重。
周新文心里没底,自然是不想收顾骁的东西,对方却不管这么多,把手里的葡萄往周媛手里一塞,丢下一句‘那我明天晚上再过来听消息’后就离开了。
小孩子眼里只有此时,见爷爷没多说什么,都欢呼着挤到周媛身边抢起了葡萄。
周媛没有丝毫准备,被大力冲过来的堂兄直接撞到了地上。
一时间院子里抢葡萄吃的,摔疼了哭的,吵吵嚷嚷地让周新文心烦,他闭了闭眼睛嚷道:“老婆子,来把这葡萄收去灶屋,等吃过晚饭再分给大家。”
和周新文家里一串葡萄五六个孩子抢着吃不同,顾骁回到家里的时候,顾灵已经拎着一串洗干净的葡萄坐在堂屋的饭桌前吃了大半串了。
叶宁一共给了顾骁三串葡萄,这葡萄不是她从市里进的货,而是她在镇上另外买的,本地果农种的,不用担心运输问题,成熟度更高,味道更甜,果皮都由青变黄了。
顾骁走过去揪了一颗葡萄扔到嘴里:“好吃你也别吃多了,等会儿还要吃饭呢。”
有了叶宁之前给的几百斤米糠,顾灵不用像自己那样漫山遍野地打猪草了,米糠掺着地里已经变黄的红薯藤,再偶尔加点野猪草也够家里的两只猪吃了。
顾灵今天回来得早,先前顾骁去周新文家里的时候,周顺弟不放心就多问了一句。
知道哥哥是去大爷爷家里问能不能用家里的地种这葡萄的,所以顾灵这会儿心里可着急了:“哥,大爷爷怎么说,我们家里能种这种好吃的葡萄吗?”
顾骁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说明天去公社找上面的领导问一问。”
见小姑娘耷拉着脸一副老大不高兴的样子,顾骁笑着安抚道:“没事就是领导不让种,你哥我也花钱让你叶姐姐给咱弄两棵葡萄苗回来种,不让种地里,我们还可以种院子里。”
顾灵闻言立刻忍不住欢呼了起来:“太好了!”
第二天顾骁的主要工作还是运水果,中午叶宁特意过来给他送了饭。
知道叶宁心里关心着租地的事情,不等她问,顾骁就主动说了起来:“大队队长也不确定这事能不能行,他一早就去公社找领导了,晚上应该就有答复了。”
叶宁点了点表示知道了,等顾骁吃完饭送货去之后,她又抽空把空了的坑里补满了水果。
当天傍晚顾骁和尤利民等人又是早早收工,一万多斤水果虽然不少,但是谷三他们有自行车后,运起货来也能轻松不少,叶宁估摸着,剩下的那些水果都应该不够顾骁他们再运一天了,早早地就让顾骁先下山了。
顾骁下山后先去了周新文家,见到他后,对方吧嗒着手里的旱烟问道:“这是去找过镇上的朋友了?”
下午周新文就从公社回来了,当时他也是直接去了顾家,然而周顺弟说孙子一早就有事去镇上了。
以前顾骁老实本分地窝在村里种地,很少有不上工的时候,前几个月对方请假就频繁了一些,现在大家暂时不用上工了,想去公社、去镇上就更加方便了。
知道顾骁的来意,周新文也没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替你问过领导了,你说的这事恐怕不行,上面的意思是这些田地眼下只能用来种粮食,最多大家再种点油菜、花生,果树却是不行。”
顾骁闻言连忙说道:“大爷爷,我那朋友说了,她就是先试种一下,要不了多少地的,一、两亩都行,影响我们不了交公粮的。”
非要说起了,这还是叶宁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要求顾骁帮着自己办一件事情,他是真的不想给搞砸了。
周新文也很无奈,他摆了摆手道:“这不是种多少地的问题,是这事的意义不一样,这大家都知道种水果比种粮食装钱,到时候你家种葡萄,我家种桃子,他家种橘子的,粮站又该去哪里收粮食呢,以后什么情况我是不知道,但是按照我的看法,至少在这两三年里,上面那些领导看是不会允许开这个口子的。”
当然了大家非要种的话,也不是完全不行,在自家院子里、田坎上、地边都是能种的,但是数量肯定不能多,也不能种在好好地耕地上。
见顾骁一脸的失望,周新文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不过你这朋友既然是镇上的,那他怎么不直接买地?我听说镇上最近要把城外那片地给卖了。”
顾骁闻言心中一惊:“啥,镇上的地能买了?”
今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在不停地刷新着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留在城隍庙卖货的人就癞子和尤利民两人,癞子进偏房拿奶粉了,水果摊子这边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镇上的人收入不高,哪怕尤利民这批水果定价并不高,除了阳光玫瑰之外,其他水果他一斤只涨了两毛钱,客人们也舍不得多买。
最后卖得最好的水果还是枣子和梨子,一块钱一斤的苹果和梨子,一块二一斤的枣子,一个胜在耐放,现在卖了可以放在家里慢慢吃,一个胜在新奇,但凡是手里头稍微宽裕一些的人家,都愿意买上一斤半斤的回去给家里人尝个新鲜。
倒是尤利民为了宣传摆出来的两串阳光玫瑰,问的人虽然不少,但是一听说要卖六块钱一斤后,都觉得他是黑了良心。
“现在一个正式工一个月都才挣三、四十块钱,你这葡萄一斤就要卖六块钱,难道你这是金葡萄不成?”
尤利民咧嘴笑了笑:“说笑了不是,现在黄金什么价大家都知道,我这要真是金葡萄的话,哪能只值这么一点钱,我这虽然不是金葡萄,但是也是难得的,国外进口的葡萄,好吃的不得了,一点酸味都没有,吃着比白糖都甜呐。”
“这国外来的东西,贵是肯定的,我这葡萄也是花了很多钱,走了很多关系才买到的,数量不多,不是我吹,这葡萄你们真是买到就是赚到。”
见尤利民把这葡萄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样子,围观的客人确实很感兴趣,但是这价格实在太贵了,眼下还真没有什么人舍得花这个钱。
有人看着摊位上颗颗圆润饱满的葡萄,起着哄道:“谁知道你是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么贵的东西,你不让我们先尝尝味,谁会舍得买。”
“就是,你不如让我们先尝一尝。”
这要是放在以前,这么贵的水果,尤利民肯定是想都不想就一口拒绝了。
毕竟这葡萄个头大,非要算下来的话,随便一颗也要值个三五毛了。
但现在尤利民已经赚到不少钱了,硬要说起来的话,眼前的这些人都是他的老客户了,想到这里,他直接一摆手,爽快一笑道:
“行啊,这么多年,我老尤全靠父老乡亲们照顾,今天这葡萄我就让大家都尝尝味道,不过到底是好几毛钱一颗的东西,我也没能力让大家多尝,那就一人一颗吧,保证大家尝过味道后就不会觉得我卖六块钱一斤贵了。”
因为尤利民一句话,刚搬着一筐奶粉回来的癞子又得马不停蹄地拿着一串葡萄去洗。
还别说,这翠绿的葡萄洗干净后一带上水珠,看着倒是很符合青翠欲滴的这个形容了。
尤利民接过洗干净后的葡萄后,招呼着大家一一上前来领。
有免费的葡萄吃,围观的客人自然是一股脑地往尤利民面前挤,也就是下午这个点黑市的客人一贯不多,要不然非得挤倒几个人不可。
第一个领到葡萄的婶子估计是个急性子,连上面的水珠都顾不上擦干,就急忙把葡萄塞进了嘴里,然后她的眼睛一下子瞪得滚圆,脸上的表情从不以为然瞬间转为震撼:“这、这也太甜太脆了!”
最绝的是在牙齿咬破葡萄皮的那一瞬间,汁水四溢,浓郁的蜜甜一瞬间就席卷了味蕾,那股甜还不是单纯的糖味,而是夹杂着淡淡的玫瑰清香,让人根本就舍不得把嘴里的果肉彻底咽下去。
在婶子后面尝过葡萄味道的人也心悦诚服地附和着:“确实,这味道太奇妙了,又甜又香,真的一丝酸味都没有,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葡萄!”
尤利民扬了扬头,难得地说了一番大实话:“我又不是什么黑心的奸商,这葡萄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要不是真的难得且味道好,我能卖这个价格嘛?”
“不瞒大家,这葡萄我弄到后,其他人都说镇上太小了,大家肯定舍不得买,让我送到市里去卖呢,我就是想着大家都是我的老街坊,我有了好东西肯定要先放到镇上卖一卖的,不过这葡萄也放不了多久,我卖过今天后,剩下的那些就要送到山市去了。”
人的情绪都是容易被煽动的,一听尤利民都这么说,原本还犹豫不决的客人们都激动了起来。
最先领到葡萄的婶子一咬牙、一跺脚,直接从裤兜里掏出了装钱的手帕来:“谁说我们乐阳镇的人舍不得吃这葡萄了,这葡萄味道好,我要买些回去给我儿子和孙子尝一尝,还有我们这些老家伙,苦了一辈子了,难得遇到一次这样好东西,花点钱咋了,小尤,你这葡萄给我来一串!”
有人开了头后,后面也有好几个人跟着掏钱买葡萄,有财大气粗买一串的,也有理智尚存,只买半串的。
那些手里实在不宽裕,舍不得买葡萄的,也在这种气氛下,掏出钱买了更便宜的梨子和枣子。
尤利民给围观的人都发过葡萄,自然也注意到有些人领到葡萄后自己没吃,而是小心地收了起来,一看就是得了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也舍不得另外花钱买,所以准备拿回家给儿子或者孙子、孙女吃的。
发都发了,尤利民也没小气,除了买水果的客人外,他还给在黑市摆摊的乡下摊贩也一人发了一颗。
自从土地下放后,村里人不用每日上工了,眼下稻谷收完了,有的大队连地里的红薯都已经挖完了,农户们有了时间,就爱在山上和河里转悠,有了收获后都到黑市来摆摊了。
虽然供销社也收鱼和野物,但是价格往往压得很低,一般人为了多卖几个钱,也是愿意多花点时间来镇上摆摊慢慢卖的。
一整个下午,尤利民卖出了一百多斤水果,其中苹果和枣子占大头,葡萄只卖了不到五斤。
不过尤利民也不急,这批水果质量不错,就是在镇上卖不动,他回头也可以送到石崇那里去,怎么都不会浪费。
傍晚谷三等人带着今天最后一批货回来了,知道大家都累了一天了,尤利民也没说那些车轱辘话,只摆手让大家一人选了一串葡萄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去休息了。
“明天还要接着运货,今天大家都早点休息。”
谷三他们看着手里的大串葡萄,乐得嘴都合不上了,郑老七更是想着时间还早,赶紧骑着车送一串葡萄去未婚妻家里。
本来两人这个月就该成亲了,这不是乡下分地吗,这亲事就往后推了,现在地已经拿到手,两家人又重新选了好日子定下了,就在下个月初。
郑老七眼下正是上头的时候,平常得了点什么好东西都要往村里送。
这葡萄就更不用说了,送去岳家半串也不好看,索性就直接送一整串,至于他自己和母亲,尤利民手里还有货,花钱再买一串就是了。
现在郑老七手里也攒了不少钱了,这葡萄虽然不便宜,但是偶尔买一次也花不了几个钱。
而且尤利民手底下想买这葡萄的人也不止郑老七这一个,谷三这个吃货,因为年纪小还没想过攒钱结婚的日子,平常最不会亏待的,就是自己那张独生嘴了。
他想着家里人那么多,这一串葡萄拿回去一分,自己也吃不到多少,临走前还特意叮嘱了尤利民,让他给自己留一串葡萄,明天他运货的时候要一个人慢慢吃个过瘾。
要不是因为叶宁这次没多送,就是那价格更加昂贵的榴莲,谷三觉得自己也是舍得买来吃的。
安排好晚上在城隍庙守货的人后,眼见着天快黑了,尤利民选了一筐品相好的葡萄带回了家。
齐芳和尤雅也很喜欢吃这葡萄,本来就是自家的货,再贵尤利民也舍得让家里吃个过瘾。
当然除了自家吃之外,尤利民还准备拿这葡萄去走动走动关系。
虽然上面政策好像宽松了不少,但是尤利民和手底下的人这一个月一次,一趟接一趟地往镇上送货,动静闹得也不算小,但却一直没有什么人来找他的麻烦,全靠他这一次一次的送礼和塞包袱。
考虑到只送一串葡萄太寒酸,尤利民还顺便在车后座绑着的两个大包里塞了不少的苹果、梨和枣子,到时候一样装一些,面上也能过得去。
此时顾骁做的事情和尤利民倒是出乎意料地一致了,他从山上带着叶宁给的东西回家后,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就拎着一串葡萄,出门去周新文家里。
顾骁走进周家院子的时候,周新文趁着还有点天光,正坐在院子里修补箩筐,听见敲门声抬头看见顾骁,他心里有些奇怪,却也笑着问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周新文家院子里有用石板和石墩子拼成的石桌,顾骁上前把手里的葡萄放在桌子上后,才语气恭敬地说道:“大爷爷,我想问您个事儿。”
“是这样的,我在市里认识个朋友,他知道我们农户分到地了,就想在村里搞点营生,他说他有门路从国外弄来这种葡萄的苗子,想问问能不能在咱们村里租块地种。”
第96章 “真的吗,现在镇上就已……
怕周新文直接拒绝, 顾骁还不忘把石桌上的阳光玫瑰递到周新文面前:“大爷爷,您尝尝这葡萄,这是国外品种, 味道真的特别甜,我估摸着真要能种出来, 肯定是能卖个好价钱的。”
周新文停下手中修补箩筐的动作,目光落在眼前那串晶莹剔透的阳光玫瑰上。
这葡萄颗颗饱满圆润,泛着诱人的黄绿色,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 仿佛裹着一层薄薄的光晕。
周新文上了年纪, 牙口不好, 平常是一点酸的都吃不了。
不过出于对顾骁的信任,他伸手捻起一颗,轻轻放入口中。
咬破果肉的瞬间,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爆开,花香四溢,周新文之前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葡萄,这会儿不禁咂了咂嘴:“这葡萄确实好,可租地种这个,我心里也没底, 你那朋友要是不着急的话, 明天我去公社问问领导吧。”
两人说着话的时候,周新文家里那几个本来守在饭桌前面准备吃饭的小孩子,都跑到了院子里来。
听见爷爷夸这葡萄好吃,周媛等人都眼巴巴地盯着顾骁手里的葡萄瞧。
顾骁正要把自己手里的葡萄递给自己的这个小表妹,周新文却先说话了:“这葡萄稀罕,我活了几十年都没有见过, 价格肯定不便宜,你自己拿回去吃。”
周新文作为大队长,平常怕被队上的人戳脊梁骨,一向是不收礼的。
上次收了顾骁的月饼,他就好几天没能睡好,就怕他回头开口让自己办着办什么麻烦的事情。
这次顾骁想办的事情可不是一句麻烦就能形容的事情。
土地刚分到老百姓手里,明年大家要交的公粮也不是个小数目,领了地不种粮食去种那填不饱肚子的水果,周新文觉得上面的那些领导十有八.九是不会同意的。
毕竟城里不产粮食,要是乡下的农户人人都少种粮食多钟果树,那城里的工人兄弟们还不得饿肚子?
往严重了说,这件事的性质可能还很严重。
周新文心里没底,自然是不想收顾骁的东西,对方却不管这么多,把手里的葡萄往周媛手里一塞,丢下一句‘那我明天晚上再过来听消息’后就离开了。
小孩子眼里只有此时,见爷爷没多说什么,都欢呼着挤到周媛身边抢起了葡萄。
周媛没有丝毫准备,被大力冲过来的堂兄直接撞到了地上。
一时间院子里抢葡萄吃的,摔疼了哭的,吵吵嚷嚷地让周新文心烦,他闭了闭眼睛嚷道:“老婆子,来把这葡萄收去灶屋,等吃过晚饭再分给大家。”
和周新文家里一串葡萄五六个孩子抢着吃不同,顾骁回到家里的时候,顾灵已经拎着一串洗干净的葡萄坐在堂屋的饭桌前吃了大半串了。
叶宁一共给了顾骁三串葡萄,这葡萄不是她从市里进的货,而是她在镇上另外买的,本地果农种的,不用担心运输问题,成熟度更高,味道更甜,果皮都由青变黄了。
顾骁走过去揪了一颗葡萄扔到嘴里:“好吃你也别吃多了,等会儿还要吃饭呢。”
有了叶宁之前给的几百斤米糠,顾灵不用像自己那样漫山遍野地打猪草了,米糠掺着地里已经变黄的红薯藤,再偶尔加点野猪草也够家里的两只猪吃了。
顾灵今天回来得早,先前顾骁去周新文家里的时候,周顺弟不放心就多问了一句。
知道哥哥是去大爷爷家里问能不能用家里的地种这葡萄的,所以顾灵这会儿心里可着急了:“哥,大爷爷怎么说,我们家里能种这种好吃的葡萄吗?”
顾骁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说明天去公社找上面的领导问一问。”
见小姑娘耷拉着脸一副老大不高兴的样子,顾骁笑着安抚道:“没事就是领导不让种,你哥我也花钱让你叶姐姐给咱弄两棵葡萄苗回来种,不让种地里,我们还可以种院子里。”
顾灵闻言立刻忍不住欢呼了起来:“太好了!”
第二天顾骁的主要工作还是运水果,中午叶宁特意过来给他送了饭。
知道叶宁心里关心着租地的事情,不等她问,顾骁就主动说了起来:“大队队长也不确定这事能不能行,他一早就去公社找领导了,晚上应该就有答复了。”
叶宁点了点表示知道了,等顾骁吃完饭送货去之后,她又抽空把空了的坑里补满了水果。
当天傍晚顾骁和尤利民等人又是早早收工,一万多斤水果虽然不少,但是谷三他们有自行车后,运起货来也能轻松不少,叶宁估摸着,剩下的那些水果都应该不够顾骁他们再运一天了,早早地就让顾骁先下山了。
顾骁下山后先去了周新文家,见到他后,对方吧嗒着手里的旱烟问道:“这是去找过镇上的朋友了?”
下午周新文就从公社回来了,当时他也是直接去了顾家,然而周顺弟说孙子一早就有事去镇上了。
以前顾骁老实本分地窝在村里种地,很少有不上工的时候,前几个月对方请假就频繁了一些,现在大家暂时不用上工了,想去公社、去镇上就更加方便了。
知道顾骁的来意,周新文也没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替你问过领导了,你说的这事恐怕不行,上面的意思是这些田地眼下只能用来种粮食,最多大家再种点油菜、花生,果树却是不行。”
顾骁闻言连忙说道:“大爷爷,我那朋友说了,她就是先试种一下,要不了多少地的,一、两亩都行,影响我们不了交公粮的。”
非要说起了,这还是叶宁第一次这么认真地要求顾骁帮着自己办一件事情,他是真的不想给搞砸了。
周新文也很无奈,他摆了摆手道:“这不是种多少地的问题,是这事的意义不一样,这大家都知道种水果比种粮食装钱,到时候你家种葡萄,我家种桃子,他家种橘子的,粮站又该去哪里收粮食呢,以后什么情况我是不知道,但是按照我的看法,至少在这两三年里,上面那些领导看是不会允许开这个口子的。”
当然了大家非要种的话,也不是完全不行,在自家院子里、田坎上、地边都是能种的,但是数量肯定不能多,也不能种在好好地耕地上。
见顾骁一脸的失望,周新文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不过你这朋友既然是镇上的,那他怎么不直接买地?我听说镇上最近要把城外那片地给卖了。”
顾骁闻言心中一惊:“啥,镇上的地能买了?”
今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在不停地刷新着老百姓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