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45节
桃子太多,只能暂放到城隍庙的后院,晚上安排人看着。
原本尤利民还担心被人抓到,但是最近这两个月不知道怎么的,镇上那些红袖章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城外的农民拎着箩筐,背着背篓进城时他们都没怎么爱查了。
尽管老人摘桃子的时候很小心,没留下太差的果枝,但桃子都在布袋里挤着,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磕碰的。
尤利民带着谷三和郑老七他们,把有磕碰痕迹的桃子全都捡了出来放到了一旁。
看着捡出来的几十斤桃子,谷三道:“只是压出了一点点印子,不影响吃,应该还是能卖掉的。”
水果这个东西,只要搬运了,就免不了磕碰,对此尤利民直接拿起一个桃子咬了一大口:“没事,回头降价卖,定价六毛,卖得掉就卖,卖不掉就留着我们自己吃。”
听着尤利民这话,郑老七一脸懊恼地拍了拍大腿:“哎呀,早知道我们昨天就不拿那些好的桃子,反正是自己吃,这有点印子的桃子吃着味道也是一样的。”
谷三一想是这个道理啊,当即就兴冲冲地提议道:“要不我回去拿过来?昨天那些桃子拿回去后,我妈就今天早上拿了两个桃子出来给全家人分了。”
谷三是个急性子,话还没说完,站起来就要往外冲。
“站住!”尤利民厉声把人喊住后,揉着额头十分无奈地说道:“动动脑子行不行,你们跟着我做事,拿几个桃子回去还要再拿回来,让别人怎么想我。”
被尤利民这么一数落,谷三也耷拉着眼皮重新坐了回去。
尤利民知道谷三也是片好心,但是现在的他真不差那么几斤好桃的那点差价。
上次孔二已经来了乐阳镇一次,今天石崇挂了尤利民电话后,走出堂屋扔了一包钱给他道:“去找癞七,开车去乐阳镇尤利民那里接一批桃子。”
想到上次尤利民给的外快,孔二乐滋滋地坐上了去乐阳镇的运输车。
中午时分孔二才到地方,正是饭点,尤利民很上道地先请两人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后才回城隍庙装货。
看清楚尤利民等人挑出来放到一旁的桃子后,孔二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嗬,这桃子可真大。”
尤利民捡了两个桃子在一旁的盆子里洗干净了,分别递给了孔二和开车的司机后,他才解释道:“这是选出来的,袋子里的那些更好。”
这下孔二对尤利民是真的有点另眼相待了,一口桃肉下肚,他更是忍不住感叹道:“老尤你可真不一般啊,这个时节这种个头和品相的桃子,我帮着老大卖货去了那么多的地方,可从来没有见过。”
尤利民谦虚地摆了摆手:“运气好,运气好罢了。”
一群人把四十几袋桃子全部装上车后,时间已经过去不短了。
九毛钱一斤,四千五百斤桃子就是四千零五十块钱,这次石崇给的都是现金。
收下现金后,尤利民佯装看不出孔二眼里的暗示,从筐子里选了些印子不明显的桃子装了两袋子递给了两人。
不是尤利民存心装傻,主要是这单生意不比之前的那些衣裳,他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要再像上次那样给孔二钱,他就真没什么赚头。
不给归不给,为了安抚孔二,尤利民少不了要苦着脸抱怨一番:“我这桃真的是好东西,偏偏石老大不相信,上来就给我大砍了一刀,我这趟生意只能说将将保本了。”
听出尤利民话里的为难,孔二虽然不满意,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扯了扯嘴角道:“回去后我在老大那里给你说说好话。”
孔二都这么说了,尤利民再想装傻也不行了,毕竟人家都要帮着美言几句了,最后他还是强忍着心疼,塞了两张大团结给对方,并一脸欣喜道:“那可太谢谢,辛苦老哥你多费费心。”
孔二收了钱,虽然不满意,也知道今天只能这样,他朝尤利民神色淡淡地点了点头后,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就坐上车走了。
想着自己本来不想给,最后却不得不给出去的二十块钱,尤利民第一次觉得自己或许不该那么大方。
要是他上次不给孔二另外塞钱,说不定就没有今天这事儿。
对方按照石崇的安排办事,他就算不给钱,对方不也得乖乖按照上面老大的意思办事?
不过话是这么说,尤利民能对孔二斤斤计较,对着昨天辛辛苦苦搬了一天桃子的谷三等人,却是没办法小气的。
尤利民长叹了一口气,晃了晃手上还没捂暖的钞票道:“今天这边没事了,昨天大家都辛苦了,一人领五十块钱回去休息吧。”
因为今天要交易,尤利民一早就在城隍庙外面留了印记,这会儿里面没有外人,谷三等人领了钱后,都激动地欢呼了起来。
谷三等人的热闹和尤利民没多大的关系,他得带着剩下的货款回家算账。
算上损耗和自己送礼、分掉的那些,这五千斤桃子卖完后,尤利民大概能赚个一千五,减掉刚才发给谷三等人的,这单生意他约莫能有个一千块的赚头。
在尤利民心里,这次顾骁拿来的这些东西,能赚钱的也就只有这桃子了。
那些蜡烛和肥皂、香皂,他是按照供销社的卖价收上来,这些日用品,买一次就能用很久,在黑市上也很难卖出高价。
本来尤利民都不指望靠着这三样东西赚钱,都没把东西摆到黑市卖,但是当天晚上,他就啪啪打脸了。
第53章 “你觉得姓顾的能耐大得……
作为一个糙老爷们, 尤利民虽然觉得顾骁这次给的香皂闻着味道好,也没太放在心上。
毕竟这香皂带个“香”字,本来就是因为香味, 供销社的香皂味道也不差。
甚至因为顾骁拿来的这两百块香皂连张油纸都没包,就这么直接用袋子装了拿过来, 尤利民还觉得这玩意儿放到黑市上应该都不怎么好卖。
也是看在味道好闻的份上,昨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尤利民顺手拿了五块香皂回家。
把香皂交给齐芳的时候,尤利民没怎么当回事儿地开口道:“新得的香皂,不要工业票, 你放开了用。”
自从丈夫搭上顾骁这条线后, 齐芳也使用过不少好东西了。接过香皂后, 她没忍住赞叹了两句:“这味道可真不错,颜色也粉,倒是和供销社卖的那些不一样。”
香皂比肥皂贵得多,当天晚上,齐芳就用新得的香皂洗了澡和头。
以前家里的香皂得用工业票买,饶是尤利民经营着黑市,各种票证都比普通人容易得到,这些东西也得省着用。
现在家里有了大把不需要工业票的香皂、肥皂后,齐芳就不用再像之前那么抠搜了,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 她还揣了一块香皂,用香皂盒装了带到办公室去。
齐芳爱安静,上班时吃饭前后、上厕所的时候都记得洗手。以前没有条件,随便用清水冲一冲就算了,现在有了条件,自然是要用香皂仔仔细细地洗干净。
纺织厂厂办的工作人员不多, 加上新来的齐芳,也不过才六个人,其中四个是男的,除了齐芳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副厂长家的儿媳妇高佳。
高佳的年纪本来就和齐芳差不多,加上尤利民搭上顾骁后,家里吃的穿的都上了不知道多少个台阶,齐芳打扮得光鲜亮丽不说,平常出手也大方,两人倒是能玩到一起。
中午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后,齐芳从包里掏出香皂盒洗手。
厂办这么多人,门后也放了水盆、架子、暖壶这些供大家洗脸洗手的东西。
香皂盒一打开,一旁的高佳就闻到盒子里香皂的味道了,当即就好奇地凑到齐芳身边去:“你这香皂味道可真不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味道的香皂。”
齐芳洗干净手,先把位置让给了高佳,才解释道:“我家那个从市里得来的,我们这的供销社里可没得卖。”
高佳也不和齐芳客气,见对方没把香皂盒盖上,直接拿起香皂在手里蹭了两把。
高佳娘家、婆家的日子都很富裕,普通人一贯要省着用的香皂,她平常也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因为用过太多的香皂,齐芳这香皂一拿到手里,高佳就分辨出了好坏:“这香皂润,你看这泡沫细密的,一看就知道生产的厂家放足了油,半点都没偷工减料。”
看着手里绵密的泡沫,高佳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乐阳镇太小了,平常上面有点什么好货根本就轮不到我们这里,前些日子我从市里带回来的香皂用完了,只能去供销社随便买一块将就用着,那香皂干得哦,在手里打上七八圈都不出泡沫。”
听着高佳絮絮叨叨地抱怨了不少乐阳镇的不方便,齐芳也没觉得不耐烦,只因为对方和她一样,都是从市里嫁到镇上来的。
能在乐阳镇工作生活,对于那些村野农户来说,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但是对于高佳她们这些人来说,乐阳镇穷得很,就是有钱,都难在供销社买到什么好东西。
齐芳很理解高佳的心情,等她抱怨完后,她才开口道:“没事,我家老尤这次带了不少香皂回来,你要喜欢,明天我给你带一块,还有这块香皂,就放在架子上给大家一起用了。”
高佳虽然娇气,但也不是爱占人便宜的性子,闻言直接道:“那不行,这香皂一看不便宜,哪能白要你的,你说你有多的,匀两块给我就行了,该怎么算就怎么算。”
所谓的“匀”,其实就是卖,只不过上面不让私人倒买倒卖,大家就换了个好听的说辞罢了。
怕齐芳拒绝,高佳又赶在她开口前道:“这香皂我确实喜欢得紧,所以我也不和你客气了,就按照市里百货大楼里最好的香皂算,一块钱一块行不?要是我说得便宜了,你直接说,也别觉得不好意思,该多少算多少。”
齐芳闻言一愣,市里有一块钱一块的香皂她是知道的,人家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用了羊奶和羊油。
昨天齐芳问过价格,知道自家这香皂买来只花了五毛,这会儿高佳都愿意出一块钱了,她自然不会黑着良心再抬价:“够了,够了,其实用不了这么多,你要喜欢,给八毛钱就行了,因为不要肥皂票,所以价格要贵一点。”
到底是要在一起做事的同事,齐芳也不好意思赚得太多,毕竟这香皂的价格丈夫还没跟她通过气。
这会儿她要为了挣这么几毛钱,以一块钱的价格卖出去,万一尤利民他们在黑市那边只卖七八毛钱,回头要被高佳知道了,那不就把人给得罪死了吗?
齐芳想的是,这五毛钱进的香皂,一倒手卖个八毛钱,一块能挣个三毛,也算合适。
高佳一听这个价格还不要肥皂票,当即双眼一亮:“这么便宜?那我要二十块!”
“我香皂用得勤,一年两张肥皂票根本就不够用,你这香皂不要票可太好了,我多买点,回头让人帮我捎回娘家。”
香皂有得是,高佳要买,齐芳自然不会拒绝,只说明天一早就给她带过来。
而高佳想到齐芳丈夫能弄来不要肥皂票的香皂,或许门路是真的很多,当即试探性地问道:“齐姐你回去帮我问一下姐夫,看他有没有门路能弄来电风扇?我一直想给家里添台电风扇,但一直攒不够工业券。”
高佳这话一出口,齐芳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起来,工业券这样的东西,哪有攒得够的。
工业券是购买工业制造出来的商品必须的票证,乡下的农民几年都不一定能有一张。
他们这些有城镇户口的工厂职工,一个成人一年就只发那么一张。
都说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是贵重家当,尤其是自行车,和后世的豪车也没什么区别了,这可不是夸张。
现在普通人想买自行车、缝纫机这些东西,不但要有钱,还得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
这是上面单独分给各个厂子嘉奖劳动者的奖励,一个厂子一年就那么一两张,能得到的人本来就不多。
要没有单独的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普通人想买这些东西,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攒够三十张工业票才行。
一家人一年到头就那么两张工业券,要想给家里添大件,少说也要攒上个十年八年的。
齐芳自家都没电风扇用,唯有一辆自行车,还是她结婚时娘家的陪嫁,对于高佳的请求,她也是无能无力:“电风扇这东西可不好弄,我家那位真没那么大的本事,我只能让他帮忙问问,可没法给你打包票。”
前两年市里就时兴起了电风扇,那玩意不用占着手打扇子,插上电就能用,风力大不说,还一点都不累人。
电风扇好归好,但是百货大楼里一台小型的电风扇要卖一两百块不说,还得二十张工业票,齐芳娘家爸妈也想买,攒了一年多了都还没攒够票呢,高佳才攒半年,有啥好急的。
随便应付了两句后,齐芳就忙工作上的事情去了。
电风扇的事情齐芳帮不上忙,香皂的钱却是要赚的,所以当天傍晚回到家里后,她连挎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扭头对躺在房间里睡觉的尤利民道:“你现在去给我拿三十块香皂回来,我明天要带到厂里去。”
高佳只买二十块,耐不住这香皂确实好用,齐芳把带去的香皂放在公用的洗漱架上,这一天办公室的人都看到过了。
别看剩下的同事都是男的,男的也不傻,有这既好用又便宜的香皂,他们自然是不会错过的,毕竟哪个男人不想自己媳妇身上香香的。
最后你两块,我一块的,又给齐芳凑了十块香皂的订单出来。
尤利民躺得好好的,猛不丁听见自家媳妇来了这么一句,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啥?三十块?现在?”
怕丈夫误会自己要那么多香皂去送人,齐芳赶紧解释道:“我今天不是带了香皂去办公室嘛,同事们用了都觉得好,要买,我就以八毛钱一块的价格,卖了三十块出去。”
听齐芳说清楚来龙去脉后,尤利民一个猛子从床上窜了起来,一把搂住她夸赞了起来:“哎哟,媳妇,你可太厉害了,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就卖了这么多香皂出去。”
齐芳没好气地推了身边的人一把道:“得了,我做饭去了,你赶紧去把香皂带回来,回来的时候顺便在楼下把你闺女揪回来,她玩沙子玩得高兴,我怎么说她都不回来。”
有自行车,尤利民去城隍庙取一趟香皂也没费多少时间,很快就拎着香皂,抱着尤雅回来了。
晚上吃过饭夫妻俩躺到床上后,尤利民想到齐芳之前的话,摸索着自己脑门道:“诶,我觉得电风扇这事说不定有戏。”
听着丈夫没头没尾的这么一句话,齐芳愣住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说的什么,当即也来了精神:“你觉得姓顾的能耐大得能弄来电风扇?”
原本尤利民还担心被人抓到,但是最近这两个月不知道怎么的,镇上那些红袖章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城外的农民拎着箩筐,背着背篓进城时他们都没怎么爱查了。
尽管老人摘桃子的时候很小心,没留下太差的果枝,但桃子都在布袋里挤着,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磕碰的。
尤利民带着谷三和郑老七他们,把有磕碰痕迹的桃子全都捡了出来放到了一旁。
看着捡出来的几十斤桃子,谷三道:“只是压出了一点点印子,不影响吃,应该还是能卖掉的。”
水果这个东西,只要搬运了,就免不了磕碰,对此尤利民直接拿起一个桃子咬了一大口:“没事,回头降价卖,定价六毛,卖得掉就卖,卖不掉就留着我们自己吃。”
听着尤利民这话,郑老七一脸懊恼地拍了拍大腿:“哎呀,早知道我们昨天就不拿那些好的桃子,反正是自己吃,这有点印子的桃子吃着味道也是一样的。”
谷三一想是这个道理啊,当即就兴冲冲地提议道:“要不我回去拿过来?昨天那些桃子拿回去后,我妈就今天早上拿了两个桃子出来给全家人分了。”
谷三是个急性子,话还没说完,站起来就要往外冲。
“站住!”尤利民厉声把人喊住后,揉着额头十分无奈地说道:“动动脑子行不行,你们跟着我做事,拿几个桃子回去还要再拿回来,让别人怎么想我。”
被尤利民这么一数落,谷三也耷拉着眼皮重新坐了回去。
尤利民知道谷三也是片好心,但是现在的他真不差那么几斤好桃的那点差价。
上次孔二已经来了乐阳镇一次,今天石崇挂了尤利民电话后,走出堂屋扔了一包钱给他道:“去找癞七,开车去乐阳镇尤利民那里接一批桃子。”
想到上次尤利民给的外快,孔二乐滋滋地坐上了去乐阳镇的运输车。
中午时分孔二才到地方,正是饭点,尤利民很上道地先请两人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后才回城隍庙装货。
看清楚尤利民等人挑出来放到一旁的桃子后,孔二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嗬,这桃子可真大。”
尤利民捡了两个桃子在一旁的盆子里洗干净了,分别递给了孔二和开车的司机后,他才解释道:“这是选出来的,袋子里的那些更好。”
这下孔二对尤利民是真的有点另眼相待了,一口桃肉下肚,他更是忍不住感叹道:“老尤你可真不一般啊,这个时节这种个头和品相的桃子,我帮着老大卖货去了那么多的地方,可从来没有见过。”
尤利民谦虚地摆了摆手:“运气好,运气好罢了。”
一群人把四十几袋桃子全部装上车后,时间已经过去不短了。
九毛钱一斤,四千五百斤桃子就是四千零五十块钱,这次石崇给的都是现金。
收下现金后,尤利民佯装看不出孔二眼里的暗示,从筐子里选了些印子不明显的桃子装了两袋子递给了两人。
不是尤利民存心装傻,主要是这单生意不比之前的那些衣裳,他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要再像上次那样给孔二钱,他就真没什么赚头。
不给归不给,为了安抚孔二,尤利民少不了要苦着脸抱怨一番:“我这桃真的是好东西,偏偏石老大不相信,上来就给我大砍了一刀,我这趟生意只能说将将保本了。”
听出尤利民话里的为难,孔二虽然不满意,但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扯了扯嘴角道:“回去后我在老大那里给你说说好话。”
孔二都这么说了,尤利民再想装傻也不行了,毕竟人家都要帮着美言几句了,最后他还是强忍着心疼,塞了两张大团结给对方,并一脸欣喜道:“那可太谢谢,辛苦老哥你多费费心。”
孔二收了钱,虽然不满意,也知道今天只能这样,他朝尤利民神色淡淡地点了点头后,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就坐上车走了。
想着自己本来不想给,最后却不得不给出去的二十块钱,尤利民第一次觉得自己或许不该那么大方。
要是他上次不给孔二另外塞钱,说不定就没有今天这事儿。
对方按照石崇的安排办事,他就算不给钱,对方不也得乖乖按照上面老大的意思办事?
不过话是这么说,尤利民能对孔二斤斤计较,对着昨天辛辛苦苦搬了一天桃子的谷三等人,却是没办法小气的。
尤利民长叹了一口气,晃了晃手上还没捂暖的钞票道:“今天这边没事了,昨天大家都辛苦了,一人领五十块钱回去休息吧。”
因为今天要交易,尤利民一早就在城隍庙外面留了印记,这会儿里面没有外人,谷三等人领了钱后,都激动地欢呼了起来。
谷三等人的热闹和尤利民没多大的关系,他得带着剩下的货款回家算账。
算上损耗和自己送礼、分掉的那些,这五千斤桃子卖完后,尤利民大概能赚个一千五,减掉刚才发给谷三等人的,这单生意他约莫能有个一千块的赚头。
在尤利民心里,这次顾骁拿来的这些东西,能赚钱的也就只有这桃子了。
那些蜡烛和肥皂、香皂,他是按照供销社的卖价收上来,这些日用品,买一次就能用很久,在黑市上也很难卖出高价。
本来尤利民都不指望靠着这三样东西赚钱,都没把东西摆到黑市卖,但是当天晚上,他就啪啪打脸了。
第53章 “你觉得姓顾的能耐大得……
作为一个糙老爷们, 尤利民虽然觉得顾骁这次给的香皂闻着味道好,也没太放在心上。
毕竟这香皂带个“香”字,本来就是因为香味, 供销社的香皂味道也不差。
甚至因为顾骁拿来的这两百块香皂连张油纸都没包,就这么直接用袋子装了拿过来, 尤利民还觉得这玩意儿放到黑市上应该都不怎么好卖。
也是看在味道好闻的份上,昨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尤利民顺手拿了五块香皂回家。
把香皂交给齐芳的时候,尤利民没怎么当回事儿地开口道:“新得的香皂,不要工业票, 你放开了用。”
自从丈夫搭上顾骁这条线后, 齐芳也使用过不少好东西了。接过香皂后, 她没忍住赞叹了两句:“这味道可真不错,颜色也粉,倒是和供销社卖的那些不一样。”
香皂比肥皂贵得多,当天晚上,齐芳就用新得的香皂洗了澡和头。
以前家里的香皂得用工业票买,饶是尤利民经营着黑市,各种票证都比普通人容易得到,这些东西也得省着用。
现在家里有了大把不需要工业票的香皂、肥皂后,齐芳就不用再像之前那么抠搜了,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 她还揣了一块香皂,用香皂盒装了带到办公室去。
齐芳爱安静,上班时吃饭前后、上厕所的时候都记得洗手。以前没有条件,随便用清水冲一冲就算了,现在有了条件,自然是要用香皂仔仔细细地洗干净。
纺织厂厂办的工作人员不多, 加上新来的齐芳,也不过才六个人,其中四个是男的,除了齐芳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副厂长家的儿媳妇高佳。
高佳的年纪本来就和齐芳差不多,加上尤利民搭上顾骁后,家里吃的穿的都上了不知道多少个台阶,齐芳打扮得光鲜亮丽不说,平常出手也大方,两人倒是能玩到一起。
中午吃完饭回到办公室后,齐芳从包里掏出香皂盒洗手。
厂办这么多人,门后也放了水盆、架子、暖壶这些供大家洗脸洗手的东西。
香皂盒一打开,一旁的高佳就闻到盒子里香皂的味道了,当即就好奇地凑到齐芳身边去:“你这香皂味道可真不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味道的香皂。”
齐芳洗干净手,先把位置让给了高佳,才解释道:“我家那个从市里得来的,我们这的供销社里可没得卖。”
高佳也不和齐芳客气,见对方没把香皂盒盖上,直接拿起香皂在手里蹭了两把。
高佳娘家、婆家的日子都很富裕,普通人一贯要省着用的香皂,她平常也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因为用过太多的香皂,齐芳这香皂一拿到手里,高佳就分辨出了好坏:“这香皂润,你看这泡沫细密的,一看就知道生产的厂家放足了油,半点都没偷工减料。”
看着手里绵密的泡沫,高佳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乐阳镇太小了,平常上面有点什么好货根本就轮不到我们这里,前些日子我从市里带回来的香皂用完了,只能去供销社随便买一块将就用着,那香皂干得哦,在手里打上七八圈都不出泡沫。”
听着高佳絮絮叨叨地抱怨了不少乐阳镇的不方便,齐芳也没觉得不耐烦,只因为对方和她一样,都是从市里嫁到镇上来的。
能在乐阳镇工作生活,对于那些村野农户来说,已经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了,但是对于高佳她们这些人来说,乐阳镇穷得很,就是有钱,都难在供销社买到什么好东西。
齐芳很理解高佳的心情,等她抱怨完后,她才开口道:“没事,我家老尤这次带了不少香皂回来,你要喜欢,明天我给你带一块,还有这块香皂,就放在架子上给大家一起用了。”
高佳虽然娇气,但也不是爱占人便宜的性子,闻言直接道:“那不行,这香皂一看不便宜,哪能白要你的,你说你有多的,匀两块给我就行了,该怎么算就怎么算。”
所谓的“匀”,其实就是卖,只不过上面不让私人倒买倒卖,大家就换了个好听的说辞罢了。
怕齐芳拒绝,高佳又赶在她开口前道:“这香皂我确实喜欢得紧,所以我也不和你客气了,就按照市里百货大楼里最好的香皂算,一块钱一块行不?要是我说得便宜了,你直接说,也别觉得不好意思,该多少算多少。”
齐芳闻言一愣,市里有一块钱一块的香皂她是知道的,人家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用了羊奶和羊油。
昨天齐芳问过价格,知道自家这香皂买来只花了五毛,这会儿高佳都愿意出一块钱了,她自然不会黑着良心再抬价:“够了,够了,其实用不了这么多,你要喜欢,给八毛钱就行了,因为不要肥皂票,所以价格要贵一点。”
到底是要在一起做事的同事,齐芳也不好意思赚得太多,毕竟这香皂的价格丈夫还没跟她通过气。
这会儿她要为了挣这么几毛钱,以一块钱的价格卖出去,万一尤利民他们在黑市那边只卖七八毛钱,回头要被高佳知道了,那不就把人给得罪死了吗?
齐芳想的是,这五毛钱进的香皂,一倒手卖个八毛钱,一块能挣个三毛,也算合适。
高佳一听这个价格还不要肥皂票,当即双眼一亮:“这么便宜?那我要二十块!”
“我香皂用得勤,一年两张肥皂票根本就不够用,你这香皂不要票可太好了,我多买点,回头让人帮我捎回娘家。”
香皂有得是,高佳要买,齐芳自然不会拒绝,只说明天一早就给她带过来。
而高佳想到齐芳丈夫能弄来不要肥皂票的香皂,或许门路是真的很多,当即试探性地问道:“齐姐你回去帮我问一下姐夫,看他有没有门路能弄来电风扇?我一直想给家里添台电风扇,但一直攒不够工业券。”
高佳这话一出口,齐芳都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了起来,工业券这样的东西,哪有攒得够的。
工业券是购买工业制造出来的商品必须的票证,乡下的农民几年都不一定能有一张。
他们这些有城镇户口的工厂职工,一个成人一年就只发那么一张。
都说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是贵重家当,尤其是自行车,和后世的豪车也没什么区别了,这可不是夸张。
现在普通人想买自行车、缝纫机这些东西,不但要有钱,还得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
这是上面单独分给各个厂子嘉奖劳动者的奖励,一个厂子一年就那么一两张,能得到的人本来就不多。
要没有单独的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普通人想买这些东西,光有钱可不行,还得攒够三十张工业票才行。
一家人一年到头就那么两张工业券,要想给家里添大件,少说也要攒上个十年八年的。
齐芳自家都没电风扇用,唯有一辆自行车,还是她结婚时娘家的陪嫁,对于高佳的请求,她也是无能无力:“电风扇这东西可不好弄,我家那位真没那么大的本事,我只能让他帮忙问问,可没法给你打包票。”
前两年市里就时兴起了电风扇,那玩意不用占着手打扇子,插上电就能用,风力大不说,还一点都不累人。
电风扇好归好,但是百货大楼里一台小型的电风扇要卖一两百块不说,还得二十张工业票,齐芳娘家爸妈也想买,攒了一年多了都还没攒够票呢,高佳才攒半年,有啥好急的。
随便应付了两句后,齐芳就忙工作上的事情去了。
电风扇的事情齐芳帮不上忙,香皂的钱却是要赚的,所以当天傍晚回到家里后,她连挎包都没来得及放下,就扭头对躺在房间里睡觉的尤利民道:“你现在去给我拿三十块香皂回来,我明天要带到厂里去。”
高佳只买二十块,耐不住这香皂确实好用,齐芳把带去的香皂放在公用的洗漱架上,这一天办公室的人都看到过了。
别看剩下的同事都是男的,男的也不傻,有这既好用又便宜的香皂,他们自然是不会错过的,毕竟哪个男人不想自己媳妇身上香香的。
最后你两块,我一块的,又给齐芳凑了十块香皂的订单出来。
尤利民躺得好好的,猛不丁听见自家媳妇来了这么一句,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啥?三十块?现在?”
怕丈夫误会自己要那么多香皂去送人,齐芳赶紧解释道:“我今天不是带了香皂去办公室嘛,同事们用了都觉得好,要买,我就以八毛钱一块的价格,卖了三十块出去。”
听齐芳说清楚来龙去脉后,尤利民一个猛子从床上窜了起来,一把搂住她夸赞了起来:“哎哟,媳妇,你可太厉害了,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就卖了这么多香皂出去。”
齐芳没好气地推了身边的人一把道:“得了,我做饭去了,你赶紧去把香皂带回来,回来的时候顺便在楼下把你闺女揪回来,她玩沙子玩得高兴,我怎么说她都不回来。”
有自行车,尤利民去城隍庙取一趟香皂也没费多少时间,很快就拎着香皂,抱着尤雅回来了。
晚上吃过饭夫妻俩躺到床上后,尤利民想到齐芳之前的话,摸索着自己脑门道:“诶,我觉得电风扇这事说不定有戏。”
听着丈夫没头没尾的这么一句话,齐芳愣住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说的什么,当即也来了精神:“你觉得姓顾的能耐大得能弄来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