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20节
周顺弟小心翼翼地上手摸了摸眼前的棉被,棉花太柔软,常年劳作,她的手粗糙得跟老树皮一样,直接把固定棉花的棉网给扯起来了一小块。
抬手把棉线紧紧压下去后,周顺弟看着顾骁往外抱棉被的时候,还不忘叮嘱道:“小心一点,别刮烂了。”
顾骁把手里的几套床单递给周顺弟:“等会儿我就替您把这新被套套上,暖暖和和的,您睡着也能舒服一些。”
周顺弟赶忙摆手:“这么好的被子,我可不用,我收到箱子里。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可都是家里的家当,这棉被这么白这么厚,留着等孙媳妇儿进门的时候用是最好不过的。
顾骁本来就是为了让周顺弟盖才拜托叶宁买的,这会儿东西运回来,对方说不用怎么成:“你孙媳妇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我们还是先顾眼前吧。”
“三床被子,我们一人一床,正正好。”
之前棉被捆着还没发现,这会儿棉被一展开,顾骁才发现这被子做得很宽。
周顺弟抬手比划了一下,知道自家孙子是个说不通的犟种,只能转而又道:“这被子做得宽,两个人也够盖,不然我和灵丫头一起睡,剩下的一床替你收起来。”
顾骁挠了挠下巴,有些无奈:“真不用,大家都习惯单独睡,现在凑在一起也没必要,我要真能找到媳妇儿,我再给她添置新的行了吧。”
周顺弟节俭了一辈子,顾骁也有他的坚持,最后祖孙俩谁都说服不了谁,以顾骁板着脸把三床棉被套好硬塞到周顺弟和顾灵的房间里结束。
顾灵年纪小可不管这些,她盖着暖和的新棉被,床上垫着好看的花被单,这些东西都让她欢喜雀跃不已。
这一晚上顾家人都盖着新被子睡了个好觉。
惦记着今天的交易,顾骁早上只喝了一碗奶,吃了一碗挂面就急匆匆出门了。
现在顾骁的翻斗车已经用得很顺手了,一百二十几套床单也就是来回两趟的事情。
所有东西运完,也不过才一点钟,饶是离交易时间还有两个小时,顾骁也不敢离开这里去镇上吃点东西。
好在尤利民也是个做事喜欢早到的人,两点钟他就过来了,避免了顾骁干等两个小时的情况。
因为昨天顾骁各种夸赞自己手里的床单,尤利民心里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但是等他亲眼看到展开的床单和被套后,他还是被美到失语了。
一旁的秦老四和谷三更是忍不住喃喃道:“这也太好看了。”
第23章 “这是我今天赚到的钱,……
尤利民等人的反应让顾骁很是满意, 他微微欠身道:“要不是好东西,我也不好意思来找你啊。”
尤利民一脸激动地拍了拍顾骁的肩膀:“还是老弟你够意思,你放心, 这些床单我肯定给你个高价。”
说到价格,顾骁立刻打起了一百分的精神:“吹嘘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我这床单用料可比供销社的花布好。”
“你再看看这花样,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山市的百货大楼里,都不一定能找得出来。”
尤利民哪能不知道顾骁说得样样在理, 不过对方说得越多, 他这心就提得越高。
——来之前也不知道是这么好的东西啊, 他的黄金不会带少了吧?
不怪尤利民会这么想,主要是现在大家都穿得灰扑扑的不说,舍得粉刷家里墙壁的人也很少,家里的家具也大多是原木色。
试想一下,要是能把家里的床单被罩换成面前这些,每天回到家里,看到的就是如此亮眼的东西,是不是心情都能轻松一些?
这些床单的品质但凡是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尤利民也不想继续听顾骁说些赘余的话, 直接大手一挥道:“你就说这东西打算卖多少钱。”
顾骁一脸诚恳道:“我们都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了, 我也不喊高了,九块钱一套,真是只收你个成本价。”
尤利民飞快地在心里盘算了一番,供销社里的花布四毛一尺。
这床单被罩用料不少,样式也好看,加上人工缝制的成本, 九块一套确实是再实诚不过的价格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该有的流程还是得有的:“这个价格贵了点,你也知道,床单这种东西可有可无的,远没衣裳好看,卖不上高价,我这个价格买回来了,卖出去也赚不到几个钱。”
为了压低点价格,尤利民可以说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叫苦卖惨。
“你是不知道,我们卖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市里查得比我们这里可严多了。”
“说实话,这几次从你那里买来的东西,就那手表卖得轻松一些。”
“之前为了卖那些布料做成的衣服,我都不知道往市里跑了多少趟了,这次的床单更是打眼,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运出去。”
床单这玩意儿又不能像之前的衣服那样套在身上,一套床单体积就不小了,这么多套床单,要弄到市里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顾骁也知道尤利民为难,毕竟他每次交易只需要负责山里这一段路,就已经提心吊胆了,更别说对方是在市里和镇上来回折腾了。
“老哥你的难处兄弟我也是明白的,不如这样,我再少赚点,一套床单再给你便宜五毛如何?”
担心尤利民还要讨价还价,顾骁赶在他开口前先叫苦:“这下真是最低价了,再低我真是一点钱都赚不到,纯白干了。”
尤利民确实想压价,毕竟手底下一群人等着吃饭呢,这可是一百套被单,哪怕一套就只少个一两毛钱,那也是十几二十块钱了。
现在顾骁一少就是五毛,尤利民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当即笑道:“我就知道老弟你是个厚道人,就按你说的价格办,纽扣是四百块对不?”
“床单一百一十七套,八块五一套……”
实在算不过来了,尤利民随手折了根树枝蹲下来在地上写写画画了起来:“嗯,床单是九百九十四块五,加纽扣的四百,一千三百九十四块五,咱们都这么熟了,四块五就算了吧?”
一套床单的价格已经比叶宁预期的价格多卖了五毛,顾骁也不想和尤利民去斤斤计较这点零头,当即就点了点头。
想到叶宁的叮嘱,顾骁出声道:“这次的货款,一百三十九块钱要现金,剩下的都换成黄金。”
尤利民摸了摸裤兜,一脸为难:“哟,这次要钱了?这倒是有点麻烦了,我以为你只要黄金,出门的时候没带够这么多钱啊。”
闻言顾骁愣了愣,这一点倒是他没想到的,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那就有多少算多少吧。”
见顾骁确实不怎么在意的样子,尤利民也没多纠结,掏空自己的荷包后,还让身边的兄弟们都把身上带的钱掏出来。
也是人多力量大,最后七八个人兜里的钱一凑,还有一百零七块两毛八分呢。
顾骁只要了一百块现金,剩下的货款都让尤利民换成了黄金。
“没问题,那就是三百二十二克。”尤利民弯腰从拎着的袋子里取出了戥子。
仔仔细细称好足量的黄金后,尤利民又从裤兜里扯了块手帕包好后递给了顾骁。
小心地把包好的金子装进兜里后,顾骁也没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一边看着尤利民他们从树洞里搬东西。
尤利民伸手递了一根烟给顾骁:“东西放在这里可不稳当,这要是被人发现了,东西丢了都是小问题,就怕被人顺藤摸瓜查到我们身上。”
枯树在的地方离一旁的大路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镇上一些没有工作的妇女,平常没事也会挎着篮子出城挖野菜。
一次两次还好,要是顾骁次次都把货物放在这里,迟早要出问题。
这个问题顾骁也是知道的,不过眼下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我知道,刚才我还想着要不要在附近挖个大坑放货物呢。”
尤利民皱眉:“那也不安全。”
顾骁苦着脸道:“那我真没办法了,这一片我又不熟,直接把东西运到镇上去又太危险了。”
尤利民嘴里咬着烟嘴,瓮声道:“等等,让我想想。”
低头思索了好一会儿后,尤利民想到了一件事情,扭头问谷三:“我记得你外公家是不是就在下面那个大队?”
不明白老大好好的怎么想起问这个了,但是谷三还是一五一十道:“是,我外公年轻时是地主家的长工,解放后就就近安家了,就在镇外的红星大队,往前面那个小路蹿下去,再走几步就是了。”
如此尤利民心里就有数了,直接扭头对秦老四等人道:“你们先点着数。”
交代完后,他又对谷三道:“你带着我和顾老弟去你外公家一趟,我有事要和他老人家商量。”
之前卖手表的时候,尤利民就说老弟老弟叫着不够亲热,非要问顾骁叫什么,顾骁没法拒绝,只能给自己起了个顾老二的化名。
顾家是乐阳镇上的大姓,要说起来,顾骁还是顾家的嫡系,顾家那一大族人,也就只有顾骁的爷爷带着家中少数的亲眷出了国,剩下的旁支如今都在镇上和下面的几个公社生活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骁也没必要给自己取个别的姓,索性就以本姓作为化名了。
临近年关,又是有事相求,尤利民也不好空着手上门,
碍于出城的时候没有买东西,这会儿他只能随手拿了一套床单。
谷三的外公家住在红星大队的村尾,从山间小路一下去,就是他外公家的自留地。
红星大队靠近乐阳镇,队上的社员很多,好在谷三带着他们从小路下来,不用经过村子,路上什么人都没有碰到就到了杨家屋后养鸡鸭的篱笆院子。
眼下是农闲,天气也是一天冷过一天,现在的老百姓没有暖和的羽绒服,有的人仅有一件夹棉的衣裳,那也是穿了好些年,保暖性大不如前了。
这种时候,大家没什么事情是不会在外面走动的。
乐阳镇背靠大山,家家户户都不缺柴火,这种时候在家里支上火盆,窝在被子里猫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谷三直接带着尤利民他们从后院进去了,听见后院鸡鸭扑腾叫嚷的声音,立刻就有人出来看情况了。
谷三笑着喊人:“大舅!”
见是谷三,杨家大舅杨广志一头雾水:“三儿?你怎么从这里下来了?还有这两位是?”
谷三没急着介绍,只摆手道:“有点事找你和外公,我们进屋说。”
虽然不知道尤利民他们来干什么,但秉着来者是客的原则,杨广志还是客客气气地带着人到了前院。
进院后杨广志朝着闺女杏花的屋子喊道:“杏儿,你哥来了,快烧水煮三碗糖水来。”
乐阳镇这边的习惯,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得煮碗荷包蛋,俗称糖水,条件一般的就是一个荷包蛋,条件好的不但会窝两个蛋,还会在碗里舀一勺白糖或者红糖。
尤利民他们知道这个习俗,但嘴上也得象征性地客气两句:“不用麻烦了,我们吃了来的。”
杨广志掀开堂屋的稻草帘子后侧了侧身请三人进屋:“你别管,灶上的火一直温着,耽搁不了什么。”
几人客气的时候,谷三的外公杨老爹也拿着烟斗,踢踏着棉布鞋出来了。
谷三连忙喊人:“外公。”
杨老爹低头抽了一口旱烟,眯着眼睛吐出一阵烟雾后,才抬了抬眼皮问:“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谷三一脸讨好地笑了笑:“顺路,这是尤利民,我妈在他这里拿布做衣裳,他说有事要跟你商量。”
这段时间谷三的母亲杨翠莲靠着给尤利民做衣裳赚了不少钱。
尤利民又不是斤斤计较的性子,布料给出去后,裁剪布料后剩下的布头他是不要的。
可别小看了这些布头,这些稀碎的布料被手巧的妇人一加工,摇身一变就成了鞋面。
前两天杨翠莲抽空用那些布头给娘家爹妈一人做了一双厚实的棉鞋,现在杨老爹脚上穿的就是新鞋。
杨老爹倒是听女儿说过,这段时间靠着帮人做衣裳,家里赚了小一百块钱,都能赶上谷三他爹两三个月的工资。
这会儿听说尤利民就是那个人,当即就更热情了几分。
尤利民也十分有眼力见地从兜里摸出香烟给杨老爹和杨广志都散了烟。
杨老爹眯着眼看了看手里的香烟,笑道:“雄狮牌,这可是好烟,不过我抽不来这玩意儿,劲儿小,没我这个提神。”
抬手把棉线紧紧压下去后,周顺弟看着顾骁往外抱棉被的时候,还不忘叮嘱道:“小心一点,别刮烂了。”
顾骁把手里的几套床单递给周顺弟:“等会儿我就替您把这新被套套上,暖暖和和的,您睡着也能舒服一些。”
周顺弟赶忙摆手:“这么好的被子,我可不用,我收到箱子里。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可都是家里的家当,这棉被这么白这么厚,留着等孙媳妇儿进门的时候用是最好不过的。
顾骁本来就是为了让周顺弟盖才拜托叶宁买的,这会儿东西运回来,对方说不用怎么成:“你孙媳妇儿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我们还是先顾眼前吧。”
“三床被子,我们一人一床,正正好。”
之前棉被捆着还没发现,这会儿棉被一展开,顾骁才发现这被子做得很宽。
周顺弟抬手比划了一下,知道自家孙子是个说不通的犟种,只能转而又道:“这被子做得宽,两个人也够盖,不然我和灵丫头一起睡,剩下的一床替你收起来。”
顾骁挠了挠下巴,有些无奈:“真不用,大家都习惯单独睡,现在凑在一起也没必要,我要真能找到媳妇儿,我再给她添置新的行了吧。”
周顺弟节俭了一辈子,顾骁也有他的坚持,最后祖孙俩谁都说服不了谁,以顾骁板着脸把三床棉被套好硬塞到周顺弟和顾灵的房间里结束。
顾灵年纪小可不管这些,她盖着暖和的新棉被,床上垫着好看的花被单,这些东西都让她欢喜雀跃不已。
这一晚上顾家人都盖着新被子睡了个好觉。
惦记着今天的交易,顾骁早上只喝了一碗奶,吃了一碗挂面就急匆匆出门了。
现在顾骁的翻斗车已经用得很顺手了,一百二十几套床单也就是来回两趟的事情。
所有东西运完,也不过才一点钟,饶是离交易时间还有两个小时,顾骁也不敢离开这里去镇上吃点东西。
好在尤利民也是个做事喜欢早到的人,两点钟他就过来了,避免了顾骁干等两个小时的情况。
因为昨天顾骁各种夸赞自己手里的床单,尤利民心里已经提前做了准备,但是等他亲眼看到展开的床单和被套后,他还是被美到失语了。
一旁的秦老四和谷三更是忍不住喃喃道:“这也太好看了。”
第23章 “这是我今天赚到的钱,……
尤利民等人的反应让顾骁很是满意, 他微微欠身道:“要不是好东西,我也不好意思来找你啊。”
尤利民一脸激动地拍了拍顾骁的肩膀:“还是老弟你够意思,你放心, 这些床单我肯定给你个高价。”
说到价格,顾骁立刻打起了一百分的精神:“吹嘘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我这床单用料可比供销社的花布好。”
“你再看看这花样,说句不客气的话,就是山市的百货大楼里,都不一定能找得出来。”
尤利民哪能不知道顾骁说得样样在理, 不过对方说得越多, 他这心就提得越高。
——来之前也不知道是这么好的东西啊, 他的黄金不会带少了吧?
不怪尤利民会这么想,主要是现在大家都穿得灰扑扑的不说,舍得粉刷家里墙壁的人也很少,家里的家具也大多是原木色。
试想一下,要是能把家里的床单被罩换成面前这些,每天回到家里,看到的就是如此亮眼的东西,是不是心情都能轻松一些?
这些床单的品质但凡是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尤利民也不想继续听顾骁说些赘余的话, 直接大手一挥道:“你就说这东西打算卖多少钱。”
顾骁一脸诚恳道:“我们都打了这么多次交道了, 我也不喊高了,九块钱一套,真是只收你个成本价。”
尤利民飞快地在心里盘算了一番,供销社里的花布四毛一尺。
这床单被罩用料不少,样式也好看,加上人工缝制的成本, 九块一套确实是再实诚不过的价格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该有的流程还是得有的:“这个价格贵了点,你也知道,床单这种东西可有可无的,远没衣裳好看,卖不上高价,我这个价格买回来了,卖出去也赚不到几个钱。”
为了压低点价格,尤利民可以说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叫苦卖惨。
“你是不知道,我们卖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市里查得比我们这里可严多了。”
“说实话,这几次从你那里买来的东西,就那手表卖得轻松一些。”
“之前为了卖那些布料做成的衣服,我都不知道往市里跑了多少趟了,这次的床单更是打眼,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运出去。”
床单这玩意儿又不能像之前的衣服那样套在身上,一套床单体积就不小了,这么多套床单,要弄到市里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顾骁也知道尤利民为难,毕竟他每次交易只需要负责山里这一段路,就已经提心吊胆了,更别说对方是在市里和镇上来回折腾了。
“老哥你的难处兄弟我也是明白的,不如这样,我再少赚点,一套床单再给你便宜五毛如何?”
担心尤利民还要讨价还价,顾骁赶在他开口前先叫苦:“这下真是最低价了,再低我真是一点钱都赚不到,纯白干了。”
尤利民确实想压价,毕竟手底下一群人等着吃饭呢,这可是一百套被单,哪怕一套就只少个一两毛钱,那也是十几二十块钱了。
现在顾骁一少就是五毛,尤利民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当即笑道:“我就知道老弟你是个厚道人,就按你说的价格办,纽扣是四百块对不?”
“床单一百一十七套,八块五一套……”
实在算不过来了,尤利民随手折了根树枝蹲下来在地上写写画画了起来:“嗯,床单是九百九十四块五,加纽扣的四百,一千三百九十四块五,咱们都这么熟了,四块五就算了吧?”
一套床单的价格已经比叶宁预期的价格多卖了五毛,顾骁也不想和尤利民去斤斤计较这点零头,当即就点了点头。
想到叶宁的叮嘱,顾骁出声道:“这次的货款,一百三十九块钱要现金,剩下的都换成黄金。”
尤利民摸了摸裤兜,一脸为难:“哟,这次要钱了?这倒是有点麻烦了,我以为你只要黄金,出门的时候没带够这么多钱啊。”
闻言顾骁愣了愣,这一点倒是他没想到的,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那就有多少算多少吧。”
见顾骁确实不怎么在意的样子,尤利民也没多纠结,掏空自己的荷包后,还让身边的兄弟们都把身上带的钱掏出来。
也是人多力量大,最后七八个人兜里的钱一凑,还有一百零七块两毛八分呢。
顾骁只要了一百块现金,剩下的货款都让尤利民换成了黄金。
“没问题,那就是三百二十二克。”尤利民弯腰从拎着的袋子里取出了戥子。
仔仔细细称好足量的黄金后,尤利民又从裤兜里扯了块手帕包好后递给了顾骁。
小心地把包好的金子装进兜里后,顾骁也没立刻离开,而是站在一边看着尤利民他们从树洞里搬东西。
尤利民伸手递了一根烟给顾骁:“东西放在这里可不稳当,这要是被人发现了,东西丢了都是小问题,就怕被人顺藤摸瓜查到我们身上。”
枯树在的地方离一旁的大路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程,镇上一些没有工作的妇女,平常没事也会挎着篮子出城挖野菜。
一次两次还好,要是顾骁次次都把货物放在这里,迟早要出问题。
这个问题顾骁也是知道的,不过眼下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我知道,刚才我还想着要不要在附近挖个大坑放货物呢。”
尤利民皱眉:“那也不安全。”
顾骁苦着脸道:“那我真没办法了,这一片我又不熟,直接把东西运到镇上去又太危险了。”
尤利民嘴里咬着烟嘴,瓮声道:“等等,让我想想。”
低头思索了好一会儿后,尤利民想到了一件事情,扭头问谷三:“我记得你外公家是不是就在下面那个大队?”
不明白老大好好的怎么想起问这个了,但是谷三还是一五一十道:“是,我外公年轻时是地主家的长工,解放后就就近安家了,就在镇外的红星大队,往前面那个小路蹿下去,再走几步就是了。”
如此尤利民心里就有数了,直接扭头对秦老四等人道:“你们先点着数。”
交代完后,他又对谷三道:“你带着我和顾老弟去你外公家一趟,我有事要和他老人家商量。”
之前卖手表的时候,尤利民就说老弟老弟叫着不够亲热,非要问顾骁叫什么,顾骁没法拒绝,只能给自己起了个顾老二的化名。
顾家是乐阳镇上的大姓,要说起来,顾骁还是顾家的嫡系,顾家那一大族人,也就只有顾骁的爷爷带着家中少数的亲眷出了国,剩下的旁支如今都在镇上和下面的几个公社生活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顾骁也没必要给自己取个别的姓,索性就以本姓作为化名了。
临近年关,又是有事相求,尤利民也不好空着手上门,
碍于出城的时候没有买东西,这会儿他只能随手拿了一套床单。
谷三的外公家住在红星大队的村尾,从山间小路一下去,就是他外公家的自留地。
红星大队靠近乐阳镇,队上的社员很多,好在谷三带着他们从小路下来,不用经过村子,路上什么人都没有碰到就到了杨家屋后养鸡鸭的篱笆院子。
眼下是农闲,天气也是一天冷过一天,现在的老百姓没有暖和的羽绒服,有的人仅有一件夹棉的衣裳,那也是穿了好些年,保暖性大不如前了。
这种时候,大家没什么事情是不会在外面走动的。
乐阳镇背靠大山,家家户户都不缺柴火,这种时候在家里支上火盆,窝在被子里猫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
谷三直接带着尤利民他们从后院进去了,听见后院鸡鸭扑腾叫嚷的声音,立刻就有人出来看情况了。
谷三笑着喊人:“大舅!”
见是谷三,杨家大舅杨广志一头雾水:“三儿?你怎么从这里下来了?还有这两位是?”
谷三没急着介绍,只摆手道:“有点事找你和外公,我们进屋说。”
虽然不知道尤利民他们来干什么,但秉着来者是客的原则,杨广志还是客客气气地带着人到了前院。
进院后杨广志朝着闺女杏花的屋子喊道:“杏儿,你哥来了,快烧水煮三碗糖水来。”
乐阳镇这边的习惯,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什么时候,都得煮碗荷包蛋,俗称糖水,条件一般的就是一个荷包蛋,条件好的不但会窝两个蛋,还会在碗里舀一勺白糖或者红糖。
尤利民他们知道这个习俗,但嘴上也得象征性地客气两句:“不用麻烦了,我们吃了来的。”
杨广志掀开堂屋的稻草帘子后侧了侧身请三人进屋:“你别管,灶上的火一直温着,耽搁不了什么。”
几人客气的时候,谷三的外公杨老爹也拿着烟斗,踢踏着棉布鞋出来了。
谷三连忙喊人:“外公。”
杨老爹低头抽了一口旱烟,眯着眼睛吐出一阵烟雾后,才抬了抬眼皮问:“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谷三一脸讨好地笑了笑:“顺路,这是尤利民,我妈在他这里拿布做衣裳,他说有事要跟你商量。”
这段时间谷三的母亲杨翠莲靠着给尤利民做衣裳赚了不少钱。
尤利民又不是斤斤计较的性子,布料给出去后,裁剪布料后剩下的布头他是不要的。
可别小看了这些布头,这些稀碎的布料被手巧的妇人一加工,摇身一变就成了鞋面。
前两天杨翠莲抽空用那些布头给娘家爹妈一人做了一双厚实的棉鞋,现在杨老爹脚上穿的就是新鞋。
杨老爹倒是听女儿说过,这段时间靠着帮人做衣裳,家里赚了小一百块钱,都能赶上谷三他爹两三个月的工资。
这会儿听说尤利民就是那个人,当即就更热情了几分。
尤利民也十分有眼力见地从兜里摸出香烟给杨老爹和杨广志都散了烟。
杨老爹眯着眼看了看手里的香烟,笑道:“雄狮牌,这可是好烟,不过我抽不来这玩意儿,劲儿小,没我这个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