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木门通七零 第5节
  重重地两巴掌拍在顾骁背上后,周顺弟才哭着道:“你说你,这么大的事情也敢吓干,万一被人发现了,把你抓去劳改了,你让我怎么活!以后到了下面,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你爸妈!”
  “我一贯是怎么和你说的,少吃一口死不了,这世道总不会永远这样,熬一熬,咱们总有能出头的那一天,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顾骁梗着脖子道:“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您今年都晕倒多少次了,卫生所的医生都说了,再不注意您身体就全垮了。”
  “我也不是冲动行事,和我们换东西的那个姑娘心地是真的好,而且她又不是附近的人,我和灵儿也没告诉她我们的名字,能出什么事情。”
  “再说了,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交易,她也怕被人发现,东西都收了,无冤无仇的,她没有回过头来害我们的必要。”
  周顺弟本来就是个没太大主见的人,这会儿听孙子说得有条有理的,她心里也没那么忐忑了。
  “风险还是太大了,这种事情有一次就吓死个人了,可不能再有下次了。”
  对于周顺弟的叮嘱,顾骁只是含糊地点了点头,没说他和叶宁已经约好下次交易的时间了。
  有了这么一块肉,这天晚上顾家人总算是开了荤。
  香喷喷的肉片汤喝完后,周顺弟又给孙子和孙女一人泡了一碗奶。
  不管喝不喝得惯牛奶,刚泡好的奶粉闻着总是香的。
  顾灵年纪小,看着眼前的牛奶完全控制不住咽口水的动作,眼里也满是渴望。
  顾骁却把眼前的牛奶推到了周顺弟面前:“这奶粉是换来给您补身体的,灵儿身体弱,也可以喝点,我身体这么好,哪用得着喝这个。”
  之前家里的吃食都是都是紧着顾骁这个壮劳力的,所以他的身体虽然也偏瘦弱,但和家里的另外两个老弱比,确实算是康健了。
  周顺弟知道自己劝不动孙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劝:“好好好,以后不给你泡了,这次泡都泡了,不喝就浪费了这好东西。”
  赶在孙子开口之前,周顺弟又补充道:“可别说让我喝,我刚才已经喝了一肚子的肉汤了,可喝不下这么些,这牛奶就得趁热喝才有营养呢。”
  实在拗不过,顾骁只能乖乖地喝下那碗奶,暖呼呼,甜滋滋的牛奶一入口,他就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稀罕这玩意儿了。
  第5章 卖手镯 “嗬,还是以前的老物件实在,……
  这边的叶宁从山上回来后,就直接收拾东西回了市里。
  等她客车转公交车一通折腾到出租屋楼下时,正好碰到买菜回来的马玉书。
  突逢巨变,许多年没为钱发过愁的马玉书迅速调整成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的生活模式。
  ——傍晚时分菜市场的肉蔬最便宜,运气好的话还能买到刚断气的鱼给叶卫明熬汤补身体。
  为了省房租,马玉书租的是老小区六楼的二居室,等两人爬上楼后,都累得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亚健康如叶宁,每次上了楼后就不想再下楼了,搬家这段时间她连网购都快戒了,就是为了不上下六楼拿快递。
  把自己重重地摔到沙发上后,叶宁长叹一口气道:“还是得换个地方租,这里我们爬上来都这么累了,爸就更没办法了。”
  叶卫明伤在大.腿内侧,地上支着的钢筋截断了大动脉,因为抢救不及时,腿部坏死,没有手术互通的必要,为了保命,只能选择从髋骨以下截肢。
  虽然可以定制义肢,但是义肢好几万一副,三五年就得换新的,住在六楼,平常戴着义肢爬上爬下的,磨损得更快。
  这个问题马玉书自然是考虑过的:“房东在旁边那栋的一楼还有一套房子,租金贵一百五,月底租客就退租了,我已经和房东说好了,到时候我们直接搬过去就行了。”
  马玉书一边择菜一边解释道:“是我以前店里的顾客,知道我们家里出了事,也是愿意帮忙的。”
  家里出事之前,马玉书经营着一家小服装店,小店不怎么挣钱,她纯粹是为了有个事做打发时间。
  现在店转让出去了,接手的人就是她们现在的房东,马玉书也厚道,把自己拿货的地方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对方了。
  看着母亲眼底的乌青,叶宁十分心疼:“今天晚上我去医院守着,你在家里好好休息。”
  市医院床位紧张,叶卫明所在的加护病房里的十二张床位是住得满满当当。
  都是一些手术后需要重点看护的病人,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病人的伤口疼起来时一个劲的哀嚎,陪护的人压根就休息不好。
  马玉书确实已经身心俱疲了,想着女儿本来就是个夜猫子,当即就点头了:“行,我在家里眯一觉再来换你。”
  叶宁从包里掏出金镯子道:“不急,你明天把这东西拿去卖了后再慢慢过来。”
  这手镯叶宁本来是准备自己去卖的,但这手镯没有购买发票,她人又年轻,说不定会老板被压价。
  而马玉书已经卖出不少的金饰了,回收黄金的老板对她肯定有印象,由她出面是最合适的。
  沉甸甸的手镯一入手,马玉书不由得吓了一大跳,急忙问道:“哪来的?”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以前家里情况好的时候,马玉书都没有买过这么粗的金手镯。
  这怕得有一百多克!
  叶宁急着出门,只能含糊道:“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反正没偷没抢,还不知道是不是真金,你先拿去卖,就说是家里的老物件,真的我再跟您细说来历。”
  “没偷没抢?难道是路上捡的?”马玉书还是不放心,这手镯要是真的,那就是大几万的东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此时叶宁已经穿好鞋了,听着母亲的吐槽,她回头笑道:“你还别说,真和捡来的没啥差别。”
  搪塞完马玉书后,叶宁拎着保温桶急匆匆赶去了医院。
  自从出事后,叶卫明就打从心里觉得自己拖累了妻女。
  这会儿看到女儿过来,叶卫明十分勉强的挤出一个笑容:“都说我这里晚上不用人守,你们白天过来就行了。”
  叶宁放下手里的保温桶,一脸的不赞同:“那怎么行,你这才做完清创手术没几天,身边哪里离得了人。”
  不想和父亲在这种事情上来回掰扯,叶宁转而说起了老家的情况:“我这次回去,村里好多人都问你呢,姑婆还拿了一篮子鸡蛋给你补身体。”
  叶卫明一听就急了:“你没要吧,你姑婆八十多岁的人了,养点鸡鸭攒几个蛋也不容易。”
  叶宁无奈摊手:“不要姑婆不走呀,她老人家心疼你,说起你还结结实实地哭了一场……”
  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确实能够转移叶卫明的注意力,见他爱听,叶宁就捡着村里的情况多说了几句。
  其实自从发现木门后,叶宁就一直在想他们一家人回村住的可能性。
  乡下山好水好空气也好,最适合父亲养病。
  老家有房有地,不需要房租,随便种点菜就尽够他们一家人吃了。
  而且叶宁大学毕业后本来是一边做着兼职,一边预备考编考公的,住在哪里都一样。
  要是这倒买倒卖确实能够赚到钱,那她后期少不了要往返于两个世界。
  一趟两趟还好,时间一长,她总不能天天从市区往村里跑,累不累的先不说,村里那些人也会觉得奇怪的。
  以后马玉书肯定也是要贴身照顾叶卫明的,那他们一家人搬回村里住也影响不了什么,最多是买东西有点不方便而已。
  不过这些事情也不能急,叶宁还得慢慢跟父母商量。
  华国人骨子里就有种田基因,人在失意的时候,就想学陶渊明那般回家种种地,想来这思想工作也不难做。
  叶卫明一口一口地喝着女儿喂的乌鱼汤时,有些不放心地叮嘱道:“我这里有你.妈看着,你就忙你的事情,可别被这些杂事分了心,家里现在的这个情况,可都靠你了。”
  华国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其中就属老师和公务员最吃香。
  八.九十年代的人都想下海,现在的人是都盼着能上岸。
  叶卫明和马玉书就是一门心思地盼着女儿能够考上公务员的家长,旱涝保收的,总算是个保障。
  以前叶宁对考公这件事情是不抗拒的,作为独生女,她也想安安稳稳地留在父母身边。
  现在有木门了,叶宁对考公的执念就没有那么大了。
  公务员稳定归稳定,她有考上城镇编制的学姐,每天都在朋友圈吐槽她那交完五险一金后两千八的月工资。
  那就算叶宁运气好考上编制了,前几年的工资肯定高不到哪里去,就家里现在的这个情况,两三千块的工资可不够他们一家人生活……
  医院的晚上并不安宁,凌晨时分叶卫明隔壁床的患者濒危了,医生护士来回奔波,家属的哭喊,牵扯着叶宁的神经,实在睡不着,她索性掏出手机查起了六十七年代的资料。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既然以后她要在那边做生意,多了解一些那边的情况总是好的。
  汇总完收集的资料后,叶宁对那个时期也有了粗略的了解。
  总而言之,那会儿很困难,物资短缺,普通老百姓常年吃不饱肚子,农村的老百姓过得尤其困难,这种情况一直到包产到户的政策开始实施后才略有好转。
  那个时期的老百姓还不止是食物上的缺乏,穿的衣物、平常生活的日用品、小家电等工业用品,也是供不应求的。
  当然两个世界的物资差价也是很大的,就拿叶宁刚到手的金手镯来说,那边的金价就几块钱一克,拿到这边来,身价直接飙升百倍。
  网上还有不少人晒出家中长辈捡漏的经历,什么用几十斤粮食就换到了清朝的老坑玻璃种手镯,前朝的古董字画什么,看得叶宁那叫一个干劲十足。
  叶宁对自己的水平有自知之明,古董字画水太深,她压根就分辨不了真伪,想想还是金玉最靠谱。
  不过那会儿的户籍也是很严格的,出门要介绍信,乘车住宿都需要证明。
  叶宁一个黑户,要想在那边做这倒买倒卖的生意,风险还是太大了,这要是一个不慎被抓住了,拿不出证明,怕是得被当成特务给突突了。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找几个那边世界的人作为中间人,叶宁提供商品,由对方帮她卖掉,再把卖来的钱换成金玉等拿到现代来好变现的东西。
  不过这么干的风险很大,得找信得过人,否则对方拿货物卖了钱不认账,叶宁也拿对方没办法。
  这事不能着急,得等她多了解一些那边的情况后才能实施。
  ——
  因为女儿突然给了这么个手镯,马玉书这一晚上都没怎么睡踏实。
  马玉书了解自己的女儿,也相信对方不可能去偷去抢,但是手镯价值太过昂贵,她担心女儿因为家里的情况,在男女之事上犯糊涂。
  实在不放心,早上马玉书又给女儿打了电话过去,叶宁在电话里再三保证,这手镯是自己以正当途径得来的,绝对不是哪个土大款送给她后,她的才作罢,转而给回收黄金的老板周琴发了消息。
  这一两年金价涨得很快,周琴和老公早上把黄金收上来后,也不敢放在手,一般就是当天或者第二天就转手卖掉了。
  周琴也是马玉书以前的客人,对方知道她家里的情况,收到消息后直接就带着工具开车到了小区楼下。
  见到马玉书后,周琴半开玩笑半认真道:“马姐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之前都卖了那么多首饰了,手里竟然还有存货呢。”
  前些天缺钱,马玉书把自己和女儿的首饰都卖掉了,大概两百多克的金子,倒也换了十几万块钱。
  听着好像不少,不过工地上和叶卫明一起出事的还有另外两个工人,一死一重伤。
  在叶卫明的安排下,卖房子的钱赔给了死者家属,两家人私下和解。
  另外一个伤者还在医院住着,叶卫明和对方的医疗费每天都是好几千,等到对方伤好出院,少不了还要赔上一大笔钱,哪里是卖点首饰就能摆平的事情。
  按照女儿的说法,马玉书苦笑着把手镯递了过去:“唉,出了这个事情,有多少家底都得搭里面,这是家里传下来的老物件,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哪里会舍得卖掉呢。”
  交情归交情,好几万的生意,周琴也不会和马玉书客套,接过手镯后直接就取出工具过火了。
  随着融完里的金液越来越多,周琴惊讶挑眉:“咦,虽然是老物件,但是这金子的含量还是挺高的嘛,好像没什么损耗。”
  竟然是真的?马玉书心中愈加忐忑不安,脸上还得勉强挤出笑容:“是吗,我也不知道,一直压箱底放着,也没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