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陆知苒十分惊喜,“竟这般顺利?”
  本以为短时间内解决不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进展。
  “谭管事也觉得事情太过顺利了些,似是有人在暗中推动,但究竟是谁,他却又查不到。不过对方似乎并无恶意。”
  陆知苒眉头微蹙,前世不曾发生过这件事,一时之间她也想不到会是什么人在暗中帮她。
  沉吟片刻,“你给谭叔递话,茶庄那头,先按兵不动,其他铺子继续推进,不要打草惊蛇。至于背后之人,若对方确实没有恶意,便无需多管。若对方有其他行动,便让他见机行事。”
  她的重生改变了很多事,她并不畏惧改变,事情有改变,才说明有转机。
  石齐舟那边同样进展顺利。
  此时气温依旧很高,棉花和炭的价格暴跌,多地出现了滞销,石齐舟非常顺利地采买到了大量低价货源。
  而这距离陆知苒交代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他依旧马不停蹄地在安排采买。
  这番大动作引起了商界的关注,一时沦为笑谈,人人都等着看笑话。
  萧晏辞与贺昀主仆二人正在茶楼喝茶,楼下便有一群人正在讨论此事,等着那位人傻钱多的大傻缺把货砸在自己手里,甚至还开了赌局。
  殊不知,当朝七皇子也蹚了这趟浑水,成了他们口中人傻钱多的大傻缺。
  贺昀真怕自家殿下一个暴脾气,直接冲下去把那些人的桌子给掀了——毕竟,他以前也不是没干过这事。
  萧晏辞半靠着椅子,两条大长腿不羁地搭在桌上,手里还抓着把瓜子,有一搭没一搭地嗑着,对下面的高谈阔论充耳不闻。
  “信送去了吗?”
  贺昀正色,“送去了,送到房门口了,陆大姑娘肯定能看到。”
  萧晏辞“嗯”了一声。
  “谭旭文那头进展如何了?”
  “回香茗茶庄的线索已经放出去,谭旭文是个聪明人,很快就顺藤摸瓜查到了罪证,只是他现在暂时隐而不发。其他几处铺子的线索咱们的人也在陆续往外放,不消几日谭旭文就能料理好。”
  萧晏辞算了算时间,到宣旨那日,谭旭文那头也定然料理得差不多了。
  贺昀挠挠头,“殿下,一码归一码,您帮归帮,也没必要跟着陆大小姐瞎折腾啊,要不,咱们趁现在把那批东西卖了吧。”
  他朝贺昀呸了一口瓜子皮,“卖什么?我还等着大赚一笔呢。”
  贺昀半点面子都不给他留,“您就死心吧,悟尘大师说了,您这辈子就没有财运。”
  “那就是个招摇撞骗的老秃驴,他的话能信?”
  贺昀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您满月时,皇上命人打造了一个长命锁挂在您脖子上,万万没想到,有胆大包天的奴婢竟将它调包,换了个不值钱的玩意儿。事发之后,那长命锁也寻不回来了。”
  “您三个月的时候,皇上又赏了您一个挂坠,没成想皇上抱着您出去逛一圈,挂坠就丢了,皇上命人掘地三尺也没找到。”
  “您半岁的时候,瞧见皇上腰间的玉佩好看,随手扯下来玩,玩着玩着又丢了……”
  “后来,但凡您身上有超过十两的钱财,不消一个时辰铁定不翼而飞。至此以后皇上再没给您赏赐过好东西,因为赏了您也留不住,白白便宜了别人。”
  也正是他这个邪门的命格,让德丰帝对这个儿子多了几分怜惜。
  没法赏赐物件,就只能多给与关怀,一来二去,父子情便慢慢亲厚起来,也算有舍有得。
  萧晏辞恼羞成怒,“闭嘴!就你记性好?显的你!”
  贺昀一脸无辜,“属下只是实话实说。悟尘大师乃得道高僧,他批命从未出过错,您这辈子就是个破财命。”
  萧晏辞一记充满杀气的眼刀子甩过来,“你是他的人还是我的人?胳膊肘往外拐的东西。”
  贺昀摊手,“我是您的人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啊,您自己想想,这些年您做的那些生意,有哪个不赔的?您就别折腾了。”
  他家殿下天生反骨,明知道自己天生破财,偏偏不信邪,就爱学人家经商。
  原本稳赚不赔的好买卖,他家殿下只要一往里投银子,必定赔得底裤都不剩,饶是如此,他还乐此不疲,简直又菜又爱玩。
  萧晏辞被他念叨烦了,不耐烦地道:“银子花出去总比莫名其妙丢了强,你就闭嘴吧。”
  贺昀:“……说得也是。”
  “这次,我肯定能大赚一笔。”
  贺昀:“您每回都这么说,但一次比一次赔得惨。”
  萧晏辞觉得这小子的嘴特别多余,想缝起来。
  他目光冷飕飕的,“要是这回我赚到了银子,你怎么说?”
  贺昀毫不犹豫,“那属下把脑袋拧下来给您当球踢。”
  萧晏辞冷笑一声,“行,记住你的话,到时候你要不拧,我亲自动手。”
  贺昀觉得这个威胁毫无威慑力,因为他家殿下这辈子都不可能赚得到银子。
  第17章 她为了我组建商队?
  宣平侯府各处已然挂起了大红的囍字,处处都透着喜庆。
  赵书宁不善女红,时间上也赶不及自己亲手绣嫁衣,她一咬牙,直接去锦绣阁定制了一身嫁衣。
  锦绣阁是京城手艺最好的绣庄,绣娘的手艺没话说,但价格也十分高昂。
  但赵书宁想到陆知苒那张娇艳明媚的脸,便压下了心疼,果断付了银子。
  有了嫁衣,头面也不能少,她又去如意阁定了一副头面。
  她现在也是有头有脸之人,绝不能被陆知苒比下去。
  刨除了宴席的花销,再加上这一番从头到脚的置办,她手头上好东西便所剩无几了。
  赵书宁安慰自己,钱财都是身外物,捏在手里只是死钱,花了出去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
  钱财花完了,再去挣便是,她有这个能力。
  大家都以为陆知苒此时定然躲在玉笙居里黯然神伤,但事实上,陆知苒的心情却十分不错。
  谭旭文再次传来好消息,他已经把几个铺子的账目都摸清楚,那些蛀虫的把柄也尽数掌握在手,只需她一道命令,就能出手料理。
  这次事情进展超乎寻常的顺利,他已然确定,此事背后的确有人相助。
  陆知苒深知,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
  对方帮她,或许是有所图谋。
  但陆知苒并不过分担忧,对方既然不愿暴露身份,她也不会刻意追查,一切顺势而为,见招拆招便是。
  德丰帝下旨,给太仓商行上下所有人封了一笔恩赏,封赏的财物颇为丰厚,阵仗浩大,引来京中无数百姓围观。
  陆知苒听说之后,精神大振。
  德丰帝并未忘记自己当初的承诺,之所以拖延至此,想来是在拟定封赏之物,自己的和离圣旨,定然也很快到了。
  楚云清白日在外面逛街,正好目睹了宣旨封赏的全过程,她口若悬河地讲述着,眼里盛满了艳羡。
  “那赏赐一箱接一箱,一排排打开摆着,金灿灿的,简直要闪瞎人的眼睛。”
  楚翊安对此并不嫉妒,反而道:“他们有救世之举,这都是他们应得的。”
  作为西平之战的亲历者,没人比他更清楚当初边关的危急,没粮没药,大家只能等死。
  太仓商行的义举,救了边关数万万将士和百姓。
  一旁的赵书宁却脸色寡淡。
  若无自己开的药方,太仓商行便是有药也无人会用。
  自己的功劳才是头一份的,但现在,风头倒是全都落在了他们身上。
  姜氏像是想起什么,十分不经意地开口,“说来,陆氏也有一支商队,专跑西平这条商道。只可惜,她的商队少了点运气,没能在此次大战中立下功劳。”
  姜氏的语气中难掩惋惜。
  若她的商队立了大功,那他们宣平侯府就能得到一笔赏赐了。
  楚翊安并不了解陆知苒的产业,倒是第一次听说此事。
  不过他也并不在乎,只神色冷淡,“她并无那等魄力,就算机会摆在她面前,也未必能抓住。”
  楚云清也满脸鄙薄,“对啊,她那般小家子气,定然舍不得把粮草和药材无偿捐赠出去。说不定还要高价售卖以谋取利益呢。”
  赵书宁没有开口,不过她想说的,已经有人替她说。
  楚翊安满脸烦躁,“别提她,扫兴。”
  姜氏一副无奈神色,“安儿,你也别对她太过苛刻,当初她为了你才组建商队,对你可谓是有情有义。现在使小性子也是因为太在乎你罢了。”
  楚翊安神色一怔。
  “您说什么?她是为了我才组建了商队?”
  姜氏点头,“西平贫寒,那条商道不赚钱,若非为了方便给你捎带东西,她怎会组建商队,还一直养了三年?每回给你送的那些东西,都是陆氏亲自挑选,样样都是最好的。”
  楚翊安第一次听说此事,脸上满是震惊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