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再联想到皇后让燕王世子进京,以及多番问他太子的行踪。
皇帝不得不怀疑是皇后生了野心,且将这野心暴露给了谢谦,才让谢谦有如此反应。
现在再听皇后的话,哪里有一丝关心太子,分明是在给太子上眼药。
皇后也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说错话了,忙打自己的脑袋,“是臣妾又钻牛尖角了,臣妾怎么能这样想自己的孩子。
可臣妾真的想见一见谦儿那孩子,否则,臣妾死不瞑目。”
皇帝捉住她的手,“好了,你好好养身体,谦儿的伤过几日就能下地了,届时,朕再让他进宫看你。”
皇后抿唇点头,“对不起,陛下,又让您为臣妾操心了,臣妾这就好好吃药。”
等喝完药,她又小心道,“陛下,臣妾能见见燕王妃吗?臣妾想听她说说谦儿的事。”
思子心切的母亲,想从儿子养母那里听到关于儿子的一切,这原也算合理请求。
但皇帝拒绝了,“燕王妃身子有疾,这次来京就是寻医的,你身子本就不好,没得让她过了病气给你。”
皇帝走后,皇后气得撕碎了好几张帕子。
她知道,皇帝怀疑她了,她吃了那么多药装病,吃尽了苦头,眼瞧着事情就要成了,谢谦那个废物居然不配合,在她面前素来糊涂的皇帝,这次也精明了。
“不能再等了。”
皇后喃喃,眼里迸发破釜沉舟的精光。
话转两头,皇帝离开凤仪宫后,越想越觉得自己猜测为准,便叫来了冯院判。
“这些日子你一直为皇后诊治,你看皇后的病情可有蹊跷之处?”
皇后口口声声说要死,可却依旧活得好好的,倒是他这几个月为了照顾她,精力大不如从前。
冯院判迟疑。
皇帝冷声,“有话直说。”
冯院判听得这话,牙一咬将自己先前的怀疑说了,“按娘娘先前的脉象,是无法拖到今日的。”
话已经说得够明白的,皇帝挥手示意他下去,自己走到躺椅上坐下。
最近他照料病人,又忙着政务,腰酸痛得厉害,唯有斜躺着才能舒服些。
他闭着眼睛难得地闲适片刻后,吩咐道,“给燕王府送些补品药膏,让他们娘俩都好生养身体。”
没几个人能受得住江山的诱惑,谢谦能认清自己,没与皇后同流合污,在皇帝看来就很了不得。
好孩子就该被好生护着,他不愿见皇后,那就不见。
至于孩子不认他,皇帝虽有点失落,可从谢谦被交换那一日起,注定是无法再回到他身边的。
不认才是最好的选择。
陈伴君低声应着,“老奴这就去准备东西,等回来老奴给您按按腰。”
冯院判的话他刚也听得清楚,若皇后是装病,那真是该死啊,这些时日把陛下累成什么样了,她怎能这样糟践陛下的仁义。
皇帝没拒绝,倒是呢喃了句,“不知太子如今到了哪里,怎的还没登陆的消息传来。”
这海上漂得够久了,燕王世子都到了,皇帝这一刻很想见太子。
他却不知,被他惦记的太子,此时正手握长剑,带着一众大魏玄甲军在海岛上杀盗匪呢。
是的。
海上行程走了大半,未来岳父突然通知他,要占岛为王。
他们想同女儿住得近一些,但也不愿跟着女儿住女婿家。
所以,我们的摄政王殿下和叶惊鸿将军,在某个晚上的夫妻运动结束后,就突然宣布拐道去打海盗。
谢霆舟作为一个被通知的对象,没有反驳权,唯有卖力做打手。
而不远处的大船上,时晏指着一群海岛,同叶桢道,“这些是阿爹为你和无暇打下的,将来一分为二,若你们厌倦了婆家的生活,可来岛上为王。”
杀匪杀的精疲力尽的谢霆舟,刚过来还没邀功得一句夸赞,就听到这话,整个人都麻了。
第388章 无暇捉弄纯情弟弟
谢霆舟登船,“岳父,七百三十一个海匪皆已伏诛,如今只剩岛上原著居民。”
虽没成婚,谢霆舟已经先自发称呼上了。
这一路,时晏也被动习惯了,“这帮盗匪猖獗,往后大魏与大渊若开通海上贸易,他们必定出来作乱,既是可预见的隐患,就得及时铲除。”
谢霆舟点头,知道老丈人又要趁机给他上课了,忙恭敬神色。
时晏继续道,“我刚收到信,皇后装病将你父皇哄得团团转,谢谦一到京,郑家人就奉皇后命找上了他。
昭临,你父皇是个好皇帝,可惜太仁义,做君王若一昧仁义就会徒增许多麻烦,甚至给百姓带来灾难。
帝王的威望一是杀戮,二是治国。
君王和群臣共治天下,但大多人都是自私的,有自己的盘算,很难与帝王一条心,该狠心的时候切不可心软。
但凡君王心软,要么他被撕成碎片,要么他的江山被人撕成碎片。
皇后是妻也是臣,你父皇真诚待她,却养大了她的胃口,她已做到如此地步,定会孤注一掷。”
撕不下这江山,她就会撕了皇帝,人一旦被权利迷了眼,就容易癫狂失去人性。
时晏知道谢霆舟和皇帝感情尚可,他沉声提醒,“昭临,我们该赶回大渊了。”
海岛交给时晏的人整肃善后。
一行人加快行船速度,五日后登陆,一上岸谢霆舟也收到了京城来信。
是他在宫中眼线发来的。
说的是皇后蛊惑皇帝召谢谦进宫,谢谦被时无暇打屁股拒绝入宫,而皇后因此迁怒谢霆舟的事。
谢霆舟看完信,突然就想到返程路上,时晏同他说的一句话,当一个人厌恶你时,就连你的呼吸他都觉得是错的。
皇后嫌弃他,故而将谢谦不愿进宫的原因怪到他头上。
可谢谦的事与他何干?
若真有关,那也该是他当初不够刚硬,没在揭穿云王时就直接杀了他。
谢霆舟此时深刻领悟到时晏在海岛上说的那些话,还是他先前过于仁慈。
启程回京前,他下了一道令,诛杀郑家所有心思不纯之人。
娘家被杀和太子即将到京的消息一同传到皇后耳中,皇后生生掐断了自己的指甲。
她同侄女郑巧儿说,“是太子,定然是太子干的。”
若皇帝要对郑家动手,几十年前就动手了,皇帝始终还顾及她的情分。
只有太子,那个见色忘义,刻薄寡恩,不孝不忠的畜生才能做出这种事。
定是他察觉到了郑家与她联络的事。
是了,他人虽不在京城,却留了时无暇这个眼线在,让时无暇坏他好事,害她至今没能见到谢谦。
等太子到京,她更难行事了,他连自己的亲舅舅亲表哥都能杀了,对她这个亲娘又怎会手下留情。
不行。
不能再等了。
她与郑家联络的事也不能叫皇帝知晓。
皇后看向正在伤心落泪的郑巧儿,眸色暗了暗,“巧儿,你先回去,姑母收拾些东西,今晚你便带着这些东西去找你兄长,你们暂且避一避,郑家的仇,姑母来报。”
郑巧儿看着脸色阴郁如鬼的皇后,“姑母当真会为我爹爹他们报仇吗?”
毕竟,皇后从前对郑家并不亲近,这个姑母素来以自己为先。
如今,谢谦不肯进宫,皇后的计划一直不得实施,这几日,连皇帝都很少来了。
皇后还有心思为郑家人报仇吗?
“太子杀我母族,我必不容他。”
皇后说的咬牙切齿,“先出去收拾紧要东西,我会让人带你出宫。”
谢谦的躲避和家人的死,让郑巧儿心生退意,她也不愿再呆宫里了。
皇后上次给的银票还有剩余,她和兄长带着这笔钱隐姓埋名或许还有活路。
她却不知,皇后根本没想过让他们活。
在她离开后,皇后又到了藏药的暗格前,自己吃下解药后,将一瓶液体仔细涂抹在玉镯等物上。
待郑巧儿再过来时,她将那玉镯戴在了郑巧儿的手上,“巧儿,这是我出嫁时,你祖母给我的,如今郑家人死的死,逃的逃,这玉镯姑母便送于你。”
她又拿出一块帕子塞到郑巧儿怀里,“这里面是枚玉佩,交给你哥,让他贴身佩戴,将来事成,我派人寻你们回京,以此玉佩玉镯为证,切记贴身收好。”
郑巧儿没怀疑,点了点头,又被塞过来一把银票。
皇后道,“保险起见,银票你和你哥哥一人一半,分开保存,免得放在一起丢失了,就什么都没了。”
担心郑家兄妹不佩戴玉镯玉佩,银票上她也抹了毒。
听她这样说,郑巧儿觉得姑母终于有点姑母的样子,临走时,提醒道,“姑母,你记得为郑家报仇。”
而后在皇后的安排下,出宫到了郑老大落脚的地方,将皇后的话转述,玉佩和银票也给了郑老大。
皇帝不得不怀疑是皇后生了野心,且将这野心暴露给了谢谦,才让谢谦有如此反应。
现在再听皇后的话,哪里有一丝关心太子,分明是在给太子上眼药。
皇后也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说错话了,忙打自己的脑袋,“是臣妾又钻牛尖角了,臣妾怎么能这样想自己的孩子。
可臣妾真的想见一见谦儿那孩子,否则,臣妾死不瞑目。”
皇帝捉住她的手,“好了,你好好养身体,谦儿的伤过几日就能下地了,届时,朕再让他进宫看你。”
皇后抿唇点头,“对不起,陛下,又让您为臣妾操心了,臣妾这就好好吃药。”
等喝完药,她又小心道,“陛下,臣妾能见见燕王妃吗?臣妾想听她说说谦儿的事。”
思子心切的母亲,想从儿子养母那里听到关于儿子的一切,这原也算合理请求。
但皇帝拒绝了,“燕王妃身子有疾,这次来京就是寻医的,你身子本就不好,没得让她过了病气给你。”
皇帝走后,皇后气得撕碎了好几张帕子。
她知道,皇帝怀疑她了,她吃了那么多药装病,吃尽了苦头,眼瞧着事情就要成了,谢谦那个废物居然不配合,在她面前素来糊涂的皇帝,这次也精明了。
“不能再等了。”
皇后喃喃,眼里迸发破釜沉舟的精光。
话转两头,皇帝离开凤仪宫后,越想越觉得自己猜测为准,便叫来了冯院判。
“这些日子你一直为皇后诊治,你看皇后的病情可有蹊跷之处?”
皇后口口声声说要死,可却依旧活得好好的,倒是他这几个月为了照顾她,精力大不如从前。
冯院判迟疑。
皇帝冷声,“有话直说。”
冯院判听得这话,牙一咬将自己先前的怀疑说了,“按娘娘先前的脉象,是无法拖到今日的。”
话已经说得够明白的,皇帝挥手示意他下去,自己走到躺椅上坐下。
最近他照料病人,又忙着政务,腰酸痛得厉害,唯有斜躺着才能舒服些。
他闭着眼睛难得地闲适片刻后,吩咐道,“给燕王府送些补品药膏,让他们娘俩都好生养身体。”
没几个人能受得住江山的诱惑,谢谦能认清自己,没与皇后同流合污,在皇帝看来就很了不得。
好孩子就该被好生护着,他不愿见皇后,那就不见。
至于孩子不认他,皇帝虽有点失落,可从谢谦被交换那一日起,注定是无法再回到他身边的。
不认才是最好的选择。
陈伴君低声应着,“老奴这就去准备东西,等回来老奴给您按按腰。”
冯院判的话他刚也听得清楚,若皇后是装病,那真是该死啊,这些时日把陛下累成什么样了,她怎能这样糟践陛下的仁义。
皇帝没拒绝,倒是呢喃了句,“不知太子如今到了哪里,怎的还没登陆的消息传来。”
这海上漂得够久了,燕王世子都到了,皇帝这一刻很想见太子。
他却不知,被他惦记的太子,此时正手握长剑,带着一众大魏玄甲军在海岛上杀盗匪呢。
是的。
海上行程走了大半,未来岳父突然通知他,要占岛为王。
他们想同女儿住得近一些,但也不愿跟着女儿住女婿家。
所以,我们的摄政王殿下和叶惊鸿将军,在某个晚上的夫妻运动结束后,就突然宣布拐道去打海盗。
谢霆舟作为一个被通知的对象,没有反驳权,唯有卖力做打手。
而不远处的大船上,时晏指着一群海岛,同叶桢道,“这些是阿爹为你和无暇打下的,将来一分为二,若你们厌倦了婆家的生活,可来岛上为王。”
杀匪杀的精疲力尽的谢霆舟,刚过来还没邀功得一句夸赞,就听到这话,整个人都麻了。
第388章 无暇捉弄纯情弟弟
谢霆舟登船,“岳父,七百三十一个海匪皆已伏诛,如今只剩岛上原著居民。”
虽没成婚,谢霆舟已经先自发称呼上了。
这一路,时晏也被动习惯了,“这帮盗匪猖獗,往后大魏与大渊若开通海上贸易,他们必定出来作乱,既是可预见的隐患,就得及时铲除。”
谢霆舟点头,知道老丈人又要趁机给他上课了,忙恭敬神色。
时晏继续道,“我刚收到信,皇后装病将你父皇哄得团团转,谢谦一到京,郑家人就奉皇后命找上了他。
昭临,你父皇是个好皇帝,可惜太仁义,做君王若一昧仁义就会徒增许多麻烦,甚至给百姓带来灾难。
帝王的威望一是杀戮,二是治国。
君王和群臣共治天下,但大多人都是自私的,有自己的盘算,很难与帝王一条心,该狠心的时候切不可心软。
但凡君王心软,要么他被撕成碎片,要么他的江山被人撕成碎片。
皇后是妻也是臣,你父皇真诚待她,却养大了她的胃口,她已做到如此地步,定会孤注一掷。”
撕不下这江山,她就会撕了皇帝,人一旦被权利迷了眼,就容易癫狂失去人性。
时晏知道谢霆舟和皇帝感情尚可,他沉声提醒,“昭临,我们该赶回大渊了。”
海岛交给时晏的人整肃善后。
一行人加快行船速度,五日后登陆,一上岸谢霆舟也收到了京城来信。
是他在宫中眼线发来的。
说的是皇后蛊惑皇帝召谢谦进宫,谢谦被时无暇打屁股拒绝入宫,而皇后因此迁怒谢霆舟的事。
谢霆舟看完信,突然就想到返程路上,时晏同他说的一句话,当一个人厌恶你时,就连你的呼吸他都觉得是错的。
皇后嫌弃他,故而将谢谦不愿进宫的原因怪到他头上。
可谢谦的事与他何干?
若真有关,那也该是他当初不够刚硬,没在揭穿云王时就直接杀了他。
谢霆舟此时深刻领悟到时晏在海岛上说的那些话,还是他先前过于仁慈。
启程回京前,他下了一道令,诛杀郑家所有心思不纯之人。
娘家被杀和太子即将到京的消息一同传到皇后耳中,皇后生生掐断了自己的指甲。
她同侄女郑巧儿说,“是太子,定然是太子干的。”
若皇帝要对郑家动手,几十年前就动手了,皇帝始终还顾及她的情分。
只有太子,那个见色忘义,刻薄寡恩,不孝不忠的畜生才能做出这种事。
定是他察觉到了郑家与她联络的事。
是了,他人虽不在京城,却留了时无暇这个眼线在,让时无暇坏他好事,害她至今没能见到谢谦。
等太子到京,她更难行事了,他连自己的亲舅舅亲表哥都能杀了,对她这个亲娘又怎会手下留情。
不行。
不能再等了。
她与郑家联络的事也不能叫皇帝知晓。
皇后看向正在伤心落泪的郑巧儿,眸色暗了暗,“巧儿,你先回去,姑母收拾些东西,今晚你便带着这些东西去找你兄长,你们暂且避一避,郑家的仇,姑母来报。”
郑巧儿看着脸色阴郁如鬼的皇后,“姑母当真会为我爹爹他们报仇吗?”
毕竟,皇后从前对郑家并不亲近,这个姑母素来以自己为先。
如今,谢谦不肯进宫,皇后的计划一直不得实施,这几日,连皇帝都很少来了。
皇后还有心思为郑家人报仇吗?
“太子杀我母族,我必不容他。”
皇后说的咬牙切齿,“先出去收拾紧要东西,我会让人带你出宫。”
谢谦的躲避和家人的死,让郑巧儿心生退意,她也不愿再呆宫里了。
皇后上次给的银票还有剩余,她和兄长带着这笔钱隐姓埋名或许还有活路。
她却不知,皇后根本没想过让他们活。
在她离开后,皇后又到了藏药的暗格前,自己吃下解药后,将一瓶液体仔细涂抹在玉镯等物上。
待郑巧儿再过来时,她将那玉镯戴在了郑巧儿的手上,“巧儿,这是我出嫁时,你祖母给我的,如今郑家人死的死,逃的逃,这玉镯姑母便送于你。”
她又拿出一块帕子塞到郑巧儿怀里,“这里面是枚玉佩,交给你哥,让他贴身佩戴,将来事成,我派人寻你们回京,以此玉佩玉镯为证,切记贴身收好。”
郑巧儿没怀疑,点了点头,又被塞过来一把银票。
皇后道,“保险起见,银票你和你哥哥一人一半,分开保存,免得放在一起丢失了,就什么都没了。”
担心郑家兄妹不佩戴玉镯玉佩,银票上她也抹了毒。
听她这样说,郑巧儿觉得姑母终于有点姑母的样子,临走时,提醒道,“姑母,你记得为郑家报仇。”
而后在皇后的安排下,出宫到了郑老大落脚的地方,将皇后的话转述,玉佩和银票也给了郑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