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却被管事告知,王氏带走了所有钱财。
“她拿那么多钱做什么?”
叶正卿狐疑。
他最近忙着应付李家夫妇,还得琢磨和叶桢划清界限的事,实在顾不上关注王氏。
“夫人说,想多捐些香火,好请菩萨保佑叶家,保佑老爷。”
王氏的私产,叶正卿大致也是了解的,王氏先前去庙里拜佛,可没那么大度。
他不由生了疑,亲自去了王氏的房间。
用来装珠宝首饰的匣子空了,博古架上的古董字画不见了。
又打开柜子箱笼翻了翻,稍微值钱的东西全没了。
“这是怎么回事?”
管事嬷嬷茫然,“夫人说老爷最近四处奔波,很是辛苦。
她想为您分担,便让老奴将值钱的都拿去当了,折现成银票,好给老爷打点用。”
“银票呢?”
叶正卿眉心突突跳着,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管事嬷嬷更茫然了,“夫人说会派人给您送去。”
送个屁!
叶正卿心里爆了句粗口。
他昨晚就在府上,王氏压根没找过她。
想到什么,他忙叫来账房管事,得知王氏还将公账上仅有的五千两也拿走了。
叶正卿彻底不淡定了,“快,将她给我追回来。”
王氏带走那么多钱财,绝不可能是捐给寺庙,除非她疯了。
但他和叶晚棠一样,不觉得王氏会弃了叶家夫人的身份,携财离京,便又让人去王氏名下的铺子问了问。
得知铺子昨日便转卖了,叶正卿还是难以置信,“她这是鬼迷了心窍吗?到底想做什么?”
王氏娘家可是寻常人家,她想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这样放弃了?
就算叶晚棠再无翻身可能,他好歹也官至五品,总比白身强。
但眼下情况来看,人的确是跑了。
“夫人最近可有接触什么人?”
总不会是被男人花言巧语哄骗,放着官夫人不做,跟着人私奔了吧?
想到这个可能,叶正卿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去寺庙找人。
却在城门看到有人施粥,粥棚上写着大大的叶字。
京城为官又姓叶的,只有他和将军府,叶晚棠被禁足,钱财又失窃,自不可能再施粥。
让人问了问,果然是王氏所为。
去问话的下人道,“这粥棚是以您的名义搭的,夫人这是为您攒名声呢。”
叶正卿神情好看了许多,他就说王氏怎舍得离开他,原来真是拿了钱财替他奔波。
那去庙里当也是真的,为人妻者就该如此,就是费钱了些。
想到府中眼下情况,他还是决定去庙里把把关,省得王氏过于大手大脚。
认定王氏不是逃离,心里就没那么着急了。
“马车稳着些,我眯会,到了再唤我。”
虽吃了那道士的药丸,精神气好了许多,面对苏氏时表现也更强了,但李承海索求越来越多。
叶正卿身心疲倦,很快在车上睡去了。
睡梦中,耳边响起尖锐的声音,“老爷,不好了,夫人……夫人她寻短见了……”
第207章 猜真相
叶正卿被惊醒时,马车已到了灵光寺的山脚下。
车夫正欲叫醒他,就见叶家的下人神情仓皇地往下跑,车夫好奇,叫住下人一问。
才知是王氏在灵光寺的后山,跳河了!
庙里的和尚们和香客们正在帮忙打捞尸体,主持让叶家下人回城报信。
王氏寻死,比王氏离京,更叫他难以相信。
叶正卿只当自己是没睡醒,闭了闭眼,再睁开,下人惊慌失措的脸还在眼前。
他一屁股跌坐回马车。
这怎么可能呢?
王氏那样贪生怕死的人,怎么会自寻短见?
她死了,那些钱财呢?
很快,庙里其余的香客给了他答案。
“我见她跪在佛前哭诉,说为了夫婿和孩子奉献半生,结果丈夫冷落她,还背着她养了外室,生了两个外室子,最大的那个都十六岁了。”
一女香客道,“而自己的儿子,早早被丈夫送去从军,战死沙场,如今她孤苦一人,活着无望,当时我只觉她实在可怜,哭得那般绝望,
可后头她忏悔说抢了别人的女儿来养,又没善待,我便不同情她了。”
“对,我也听到了,说是抢来的孩子才几个月就被她丢去庄上,至今不知自己身世,任其自生自灭,实在恶毒。”
一眉目慈善的老夫人接话,“阿弥陀佛,她能来佛前忏悔,可见她是有了悔过之心。”
“我不觉得她是悔过,她可能是被男人养外室的事刺激疯了。”
一中年男子道,“我见她在元宝炉里烧的是银票呢。
哪有脑子清醒的人,会把活人用的银票烧给佛祖。
那银票厚厚一沓,只怕是把所有家当都烧了,这是存了死志,要报复她家男人啊。”
……
众人在河边围着叶正卿叽叽喳喳,叶正卿大脑嗡嗡作响,王氏竟发现他养外室的事,还把所有钱财都烧了。
他原想着等自己官途顺利了,再设法将两个孩子接进府,记在王氏名下。
如此,两个孩子便是叶家嫡子,于将来走仕途有利,可现在王氏一闹,孩子的身份再也遮瞒不住了。
甚至还有可能背上逼死嫡母的名声。
这王氏当真歹毒,平白毁他两个儿子前程。
可又觉得王氏那样的人,当真会死吗?
毕竟这么多人下水打捞,都没找到尸体。
刚这样想,就听到一女子喊道,“说到银票,我想起来了,那人去后山前,往功德箱里塞了厚厚一叠,该不会也是银票吧?”
另一人反驳,“我也看到了,但应不是银票,我瞧着纸张里头晕了红呢。”
“红色?银票的章印可不会晕染啊?”
“会不会是血书啊?”
主持闻言,忙让人去打开功德箱。
果然是一封血书。
血书内容与香客们说的差不多,大部分都是控诉叶正卿对不起她。
又说闯鬼门关两回,生下一双儿女,最终却无一人可伴她余生,甚至还要逼她上绝路。
最后是寥寥几笔是同叶桢道歉,请叶桢原谅她。
血书是王氏放进功德箱的,某种程度上算是寺庙的东西,担心里头还有别的内情,主持当众看了内容,才给了叶正卿。
这过程中就免不了被其余人看到。
不知是谁起了头,“这叶夫人说对不起昭宁郡主,昭宁郡主也的确是几个月就被送去庄子。
说明叶夫人当年抢来的孩子,就是昭宁郡主,那叶夫人自己的孩子呢?”
众人纷纷好奇。
有门第比叶家高的夫人,直接问叶正卿,“是啊,叶大人,你们自己的孩子呢?为何要抢别人的孩子?”
“王氏拢共就生了两个,她信中却说自己的孩子要逼她上绝路。”
有人化作推理大师,“王氏已战死,那逼她的就是她的亲生女儿,说明她自己的女儿还活着。”
“既活着为何不养在身边?还有昭宁郡主的亲生父母是谁啊?”
“两家是不是有仇啊,否则抢了别人的孩子,为何又磋磨人家。”
一时间,所有质问在叶正卿头顶炸开。
他拿着信的手都在抖。
不知事情怎么变成了这样,心里又忍不住在想道士的话。
此时承认叶桢不是自己的孩子,倒不失一个机会,届时,可将抢孩子的过错全推到王氏身上。
可王氏留书自杀实在蹊跷,以他对王氏的了解,就算她真的被刺激疯了,也不可能和叶桢道歉。
加之那日遇上的道士,他担心着里头有什么阴谋。
正迟疑间,扮作寻常百姓的挽星幽幽道,“或许是他们眼馋别人富贵,将自己的孩子换到了富贵人家,担心对方察觉,这才把昭宁郡主远远送走吧。”
“我觉得你这说法很有可能啊。”
同样易容的邢泽忙附和,“听说当年叶将军刚生产就去打仗了,将孩子留给了兄嫂照顾。
他们会不会是贪图将军府的富贵,将两个孩子换了啊。”
挽星认真点头,“被你这样说,我越发觉得是这样理。”
其余香客纷纷认同。
“先前侯府办宴,我可是亲眼看见那王氏护着叶晚棠,陷害昭宁郡主啊。”
“当时我就觉得奇怪啊,这世间怎么会有亲娘不顾自己的孩子,反而维护别人的孩子。”
……
一句句被猜中的真相,让叶正卿再也顾不得多想,扑通一声就在河边跪下。
嚎哭出声,“夫人,夫人啊,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
当年你生云横坏了身子,再难有身孕,父亲对你不满,想让我纳妾为叶家开枝散叶。
你以死相逼不肯妾室进门,夫妻一场我不忍你伤心,便让你假装有孕暂且瞒过父亲。
“她拿那么多钱做什么?”
叶正卿狐疑。
他最近忙着应付李家夫妇,还得琢磨和叶桢划清界限的事,实在顾不上关注王氏。
“夫人说,想多捐些香火,好请菩萨保佑叶家,保佑老爷。”
王氏的私产,叶正卿大致也是了解的,王氏先前去庙里拜佛,可没那么大度。
他不由生了疑,亲自去了王氏的房间。
用来装珠宝首饰的匣子空了,博古架上的古董字画不见了。
又打开柜子箱笼翻了翻,稍微值钱的东西全没了。
“这是怎么回事?”
管事嬷嬷茫然,“夫人说老爷最近四处奔波,很是辛苦。
她想为您分担,便让老奴将值钱的都拿去当了,折现成银票,好给老爷打点用。”
“银票呢?”
叶正卿眉心突突跳着,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管事嬷嬷更茫然了,“夫人说会派人给您送去。”
送个屁!
叶正卿心里爆了句粗口。
他昨晚就在府上,王氏压根没找过她。
想到什么,他忙叫来账房管事,得知王氏还将公账上仅有的五千两也拿走了。
叶正卿彻底不淡定了,“快,将她给我追回来。”
王氏带走那么多钱财,绝不可能是捐给寺庙,除非她疯了。
但他和叶晚棠一样,不觉得王氏会弃了叶家夫人的身份,携财离京,便又让人去王氏名下的铺子问了问。
得知铺子昨日便转卖了,叶正卿还是难以置信,“她这是鬼迷了心窍吗?到底想做什么?”
王氏娘家可是寻常人家,她想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就这样放弃了?
就算叶晚棠再无翻身可能,他好歹也官至五品,总比白身强。
但眼下情况来看,人的确是跑了。
“夫人最近可有接触什么人?”
总不会是被男人花言巧语哄骗,放着官夫人不做,跟着人私奔了吧?
想到这个可能,叶正卿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去寺庙找人。
却在城门看到有人施粥,粥棚上写着大大的叶字。
京城为官又姓叶的,只有他和将军府,叶晚棠被禁足,钱财又失窃,自不可能再施粥。
让人问了问,果然是王氏所为。
去问话的下人道,“这粥棚是以您的名义搭的,夫人这是为您攒名声呢。”
叶正卿神情好看了许多,他就说王氏怎舍得离开他,原来真是拿了钱财替他奔波。
那去庙里当也是真的,为人妻者就该如此,就是费钱了些。
想到府中眼下情况,他还是决定去庙里把把关,省得王氏过于大手大脚。
认定王氏不是逃离,心里就没那么着急了。
“马车稳着些,我眯会,到了再唤我。”
虽吃了那道士的药丸,精神气好了许多,面对苏氏时表现也更强了,但李承海索求越来越多。
叶正卿身心疲倦,很快在车上睡去了。
睡梦中,耳边响起尖锐的声音,“老爷,不好了,夫人……夫人她寻短见了……”
第207章 猜真相
叶正卿被惊醒时,马车已到了灵光寺的山脚下。
车夫正欲叫醒他,就见叶家的下人神情仓皇地往下跑,车夫好奇,叫住下人一问。
才知是王氏在灵光寺的后山,跳河了!
庙里的和尚们和香客们正在帮忙打捞尸体,主持让叶家下人回城报信。
王氏寻死,比王氏离京,更叫他难以相信。
叶正卿只当自己是没睡醒,闭了闭眼,再睁开,下人惊慌失措的脸还在眼前。
他一屁股跌坐回马车。
这怎么可能呢?
王氏那样贪生怕死的人,怎么会自寻短见?
她死了,那些钱财呢?
很快,庙里其余的香客给了他答案。
“我见她跪在佛前哭诉,说为了夫婿和孩子奉献半生,结果丈夫冷落她,还背着她养了外室,生了两个外室子,最大的那个都十六岁了。”
一女香客道,“而自己的儿子,早早被丈夫送去从军,战死沙场,如今她孤苦一人,活着无望,当时我只觉她实在可怜,哭得那般绝望,
可后头她忏悔说抢了别人的女儿来养,又没善待,我便不同情她了。”
“对,我也听到了,说是抢来的孩子才几个月就被她丢去庄上,至今不知自己身世,任其自生自灭,实在恶毒。”
一眉目慈善的老夫人接话,“阿弥陀佛,她能来佛前忏悔,可见她是有了悔过之心。”
“我不觉得她是悔过,她可能是被男人养外室的事刺激疯了。”
一中年男子道,“我见她在元宝炉里烧的是银票呢。
哪有脑子清醒的人,会把活人用的银票烧给佛祖。
那银票厚厚一沓,只怕是把所有家当都烧了,这是存了死志,要报复她家男人啊。”
……
众人在河边围着叶正卿叽叽喳喳,叶正卿大脑嗡嗡作响,王氏竟发现他养外室的事,还把所有钱财都烧了。
他原想着等自己官途顺利了,再设法将两个孩子接进府,记在王氏名下。
如此,两个孩子便是叶家嫡子,于将来走仕途有利,可现在王氏一闹,孩子的身份再也遮瞒不住了。
甚至还有可能背上逼死嫡母的名声。
这王氏当真歹毒,平白毁他两个儿子前程。
可又觉得王氏那样的人,当真会死吗?
毕竟这么多人下水打捞,都没找到尸体。
刚这样想,就听到一女子喊道,“说到银票,我想起来了,那人去后山前,往功德箱里塞了厚厚一叠,该不会也是银票吧?”
另一人反驳,“我也看到了,但应不是银票,我瞧着纸张里头晕了红呢。”
“红色?银票的章印可不会晕染啊?”
“会不会是血书啊?”
主持闻言,忙让人去打开功德箱。
果然是一封血书。
血书内容与香客们说的差不多,大部分都是控诉叶正卿对不起她。
又说闯鬼门关两回,生下一双儿女,最终却无一人可伴她余生,甚至还要逼她上绝路。
最后是寥寥几笔是同叶桢道歉,请叶桢原谅她。
血书是王氏放进功德箱的,某种程度上算是寺庙的东西,担心里头还有别的内情,主持当众看了内容,才给了叶正卿。
这过程中就免不了被其余人看到。
不知是谁起了头,“这叶夫人说对不起昭宁郡主,昭宁郡主也的确是几个月就被送去庄子。
说明叶夫人当年抢来的孩子,就是昭宁郡主,那叶夫人自己的孩子呢?”
众人纷纷好奇。
有门第比叶家高的夫人,直接问叶正卿,“是啊,叶大人,你们自己的孩子呢?为何要抢别人的孩子?”
“王氏拢共就生了两个,她信中却说自己的孩子要逼她上绝路。”
有人化作推理大师,“王氏已战死,那逼她的就是她的亲生女儿,说明她自己的女儿还活着。”
“既活着为何不养在身边?还有昭宁郡主的亲生父母是谁啊?”
“两家是不是有仇啊,否则抢了别人的孩子,为何又磋磨人家。”
一时间,所有质问在叶正卿头顶炸开。
他拿着信的手都在抖。
不知事情怎么变成了这样,心里又忍不住在想道士的话。
此时承认叶桢不是自己的孩子,倒不失一个机会,届时,可将抢孩子的过错全推到王氏身上。
可王氏留书自杀实在蹊跷,以他对王氏的了解,就算她真的被刺激疯了,也不可能和叶桢道歉。
加之那日遇上的道士,他担心着里头有什么阴谋。
正迟疑间,扮作寻常百姓的挽星幽幽道,“或许是他们眼馋别人富贵,将自己的孩子换到了富贵人家,担心对方察觉,这才把昭宁郡主远远送走吧。”
“我觉得你这说法很有可能啊。”
同样易容的邢泽忙附和,“听说当年叶将军刚生产就去打仗了,将孩子留给了兄嫂照顾。
他们会不会是贪图将军府的富贵,将两个孩子换了啊。”
挽星认真点头,“被你这样说,我越发觉得是这样理。”
其余香客纷纷认同。
“先前侯府办宴,我可是亲眼看见那王氏护着叶晚棠,陷害昭宁郡主啊。”
“当时我就觉得奇怪啊,这世间怎么会有亲娘不顾自己的孩子,反而维护别人的孩子。”
……
一句句被猜中的真相,让叶正卿再也顾不得多想,扑通一声就在河边跪下。
嚎哭出声,“夫人,夫人啊,你怎么这么想不开啊。
当年你生云横坏了身子,再难有身孕,父亲对你不满,想让我纳妾为叶家开枝散叶。
你以死相逼不肯妾室进门,夫妻一场我不忍你伤心,便让你假装有孕暂且瞒过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