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临时来庄上,她没带能作为谢礼的东西,思来想去,决定给老人家做几道素斋。
拿起菜刀时,她忍不住叹了口气。
县令那些钱财,实在不少,如今落到谢霆舟手里,可惜了。
她手头并不富裕,自小长在庄上,叶家没给她送过什么值钱的,后来嫁入侯府,嫁妆更是表面好看,实则稀薄得很。
私下虽也赚了些,但她在南边收养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用处也多。
等报了仇远遁离开,她更需要钱财傍身。
“回去后,你联系饮月,让她回京。”
饮月是她的另一个婢女,比她和挽星大几岁,能干沉稳,身手也比挽星好上许多。
初入侯府时,侯夫人看出饮月不好惹,故意挑她错处,想要处置了她。
叶桢便顺势让饮月出了府,替她在外面打理一些事情。
眼下,她需要帮手,也想饮月了。
另一边,侯夫人听说忠勇侯不认谢云舟,且将他随便埋了,眼前阵阵发黑。
她叫嚷着,“我要见侯爷。”
守在门外的是忠勇侯的亲卫,没忠勇侯的命令,无人敢放她出去。
侯夫人顿觉大事不妙。
等看到午膳只有一碗白粥和一碟子小菜时,她心头又气又惧。
她意识到这是忠勇侯对自己的惩罚。
他知道了她的谎言。
侯夫人瞬间想到了叶桢。
“竟是我看走了眼,小瞧了她,反被她害得落到如此地步。”
叶桢竟有本事让侯爷信她的话。
这实在不妙。
她忙让人准备笔墨,给自己的女儿,忠勇侯府的大小姐谢瑾瑶写了一封信。
信中明面是告知女儿,自己身子不济,需得在庄上修养,让她务必安抚好年幼的弟弟。
暗地却传递只有母女俩明白的意思:叶桢害她,让女儿去查叶桢另一婢女饮月的下落。
侯夫人被关押后,将整件事细细想了一遍。
叶桢这些年或许藏拙了,但她再厉害,也不可能做成那么多事,身边定还有别的帮手。
然后她想起了那个叫饮月的婢女。
饮月曾打过她身边的婆子,似乎身手还不错,如此就解释得通,叶桢为何能逃过她的布局,反败为胜。
她让人将餐食退回,一口未动,想要博取忠勇侯的怜惜。
那信到了忠勇侯手中,他粗略看了眼,便收进了怀里,打算等回京后转给女儿。
却没有去看侯夫人的意思。
侯夫人没等到忠勇侯,反而听说庄上要大办烧烤宴,感觉天都塌了。
侯爷这般大肆喝酒吃肉,便是要告知众人,死的并非他儿子。
否则哪个父亲会在儿子丧期,还吃香喝辣。
他彻底否定了谢云舟。
可见侯爷此番气得不轻,他气云舟,自然也气她这个妻子。
侯夫人心头焦灼,恐慌。
这回是真正的没了胃口,她再次将晚膳退了回去,只着单衣跪在了院中。
她得想法子挽回侯爷的心。
而后将今日之仇百倍千倍地找叶桢讨回来。
可沙场铁将的心一旦硬起来,就没那么容易软回去。
忠勇侯听了护卫禀报后,也只淡淡道,“病了,回头请医便是。”
他眼也未抬,夹起盘中的一块素肉,又喝了口汤。
食材普通,味道却很是不错。
这些都是叶桢为答谢王老夫人借医所做,也给他送了一份。
忠勇侯便觉得叶桢是个知恩图报的。
相比之下,自己那个还不知反思,依旧在抖机灵的妻子,实在可恶。
侯夫人还不知自己这番作为,更是惹怒忠勇侯。
三月春寒料峭,庄上的夜温度很低,侯夫人冻得身子发颤,但她心里却热了起来。
她想到了能镇住忠勇侯,且还会帮她对付叶桢的人。
她有救了。
第17章 可有心仪之人
叶桢不知侯夫人心思。
她带着挽星到了王家庄子。
接待她的是老夫人身边的崔嬷嬷,崔嬷嬷那日奉命去侯府庄上阻止侯夫人犯糊涂,却被侯夫人推了一把。
危急时刻,叶桢不顾自己被抓,回身及时扶住她,崔嬷嬷对此很感激。
否则她这把老骨头摔下去,搞不好就得碎了。
得知叶桢做了素食来答谢,且还有她和医女的份,对叶桢态度很是和善。
“少夫人有心了,不过我家老夫人眼下正在做晚课……”
王老夫人信佛,坚持做早晚课。
叶桢表示只是想表达谢意,送完菜就回去。
且真就将东西送到就回去了。
崔嬷嬷越发地看她顺眼,不卖好,不讨巧,是个实在的。
故而等王老夫人礼完佛,她忍不住在王老夫人面前夸赞叶桢。
王家底蕴颇深,王老夫人在京城也是诸多晚辈想要讨好的对象。
但她极少吃外人送的东西,寻常人也送不到她跟前,崔嬷嬷就给挡回去了。
她这个老婢女可不是对谁都那么和善的。
可见那叶桢真是入了她的眼了,这倒叫王老夫人起了兴趣。
等看到桌上摆着的几道菜时,她有些理解崔嬷嬷了。
文思豆腐羹,素蟹粉,蓑衣素鲍,食材都普通,但哪一道都是需要极耐心和费精力的菜色。
听说身上伤不轻,昨晚还高热来着,着实是有诚意了。
她又分别尝了尝,眼眸微亮,同崔嬷嬷道,“不错,你也尝尝。”
崔嬷嬷捂嘴笑,“不瞒你,她给老奴和医女也送了,老奴已背着您尝过了。”
她跟在王老夫人身边几十年,情义早已超出寻常主仆,加之王老夫人的纵容,因而她说话行事就随便几分。
“这京城许多小姐,明明费了三分力,也会夸成十分,受了丁点苦,恨不得说得天大,捧高踩低更是常态。
像少夫人这样的还真不多见,老奴可不是随便夸的。”
崔嬷嬷为自己的眼光得意,“老奴不过是个下人,那日她大可不救老奴。
还有今日她就算不送这菜,您也不会怪她什么,她送了,您同样不会与她有何牵扯。
她未必想不到这些,还是送了来,可见她是真心感恩。”
并非攀附。
“听说这些菜式是她在南边跟着庙里的师傅学的,老奴略通厨艺,知道学会这些菜得费多少功夫。
可见她没少往庙里去,也是个有佛心的。”
旋即她叹了口气,“就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谢霆舟自外头走进,笑着接了崔嬷嬷的话。
王老夫人见他来,笑眯了眼,忙招手让他坐在身边,“她是可惜你那弟媳,瞧着是个不错的姑娘。”
可惜就要这样蹉跎一生了。
谢霆舟不置可否,视线看向桌上的菜色。
王老夫人问,“陪我吃点?”
“好。”
说话的功夫,崔嬷嬷已经添了碗筷。
谢霆舟分别尝了尝,尤其是那道素蟹粉,他舀了三次,“这是叶桢亲手做的?”
他同在庄上,自然听说了叶桢下厨,但依旧如此发问。
王老夫人笑,“应当是的。”
一个不被看重的少夫人,想来不敢在侯府的庄上耍心眼。
“你若喜欢吃,我让桃枝去讨教一二,学会了届时做给你吃。”
谢霆舟摇头,“姨祖母不必如此麻烦,霆舟只是好奇罢了。”
旋即他转了话题,得知他明日便跟着回京,王老夫人很是不舍,拉着他叙了不少话。
最后问道,“可有心仪之人?”
谢霆舟笑,“我大多在军中,边境又少见女子,若我说有看上的,姨祖母怕是要担心了。”
“还是这般没正形。”
王老夫人轻轻打他的手,满目慈爱,“姨祖母年纪大了,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
唯一盼着的便是能看着你娶妻生子,如此,将来我也好同我那长姐交代。”
爹娘去得早,长姐招婿撑起门楣养大她和弟弟,却也因此累垮了身体,早早去了。
她将年幼的外甥女接到京城养大,为她结了忠勇侯府的亲事。
却没想到,因着老爷外调,她跟着上任,离京才一年,她当女儿养大的外甥女就难产丢了命。
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七灾八难地长大,十来岁又毁了容貌,她总觉得里头有阴谋。
却又查不出什么。
最后只得逼着忠勇侯,要么让谢霆舟养在王家,要么他亲自带在身边。
忠勇侯选择后者,这些年倒是平安了,可如今二十三的年纪,亲事还没着落。
她私下也寻摸过,但他容貌有损,又是继母当家,家世不错的都会犹豫。
家世差的进了侯府,不能成为霆哥儿助力是其次,她担心会被那柳氏磋磨的没命活,岂不白白害了姑娘性命。
拿起菜刀时,她忍不住叹了口气。
县令那些钱财,实在不少,如今落到谢霆舟手里,可惜了。
她手头并不富裕,自小长在庄上,叶家没给她送过什么值钱的,后来嫁入侯府,嫁妆更是表面好看,实则稀薄得很。
私下虽也赚了些,但她在南边收养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用处也多。
等报了仇远遁离开,她更需要钱财傍身。
“回去后,你联系饮月,让她回京。”
饮月是她的另一个婢女,比她和挽星大几岁,能干沉稳,身手也比挽星好上许多。
初入侯府时,侯夫人看出饮月不好惹,故意挑她错处,想要处置了她。
叶桢便顺势让饮月出了府,替她在外面打理一些事情。
眼下,她需要帮手,也想饮月了。
另一边,侯夫人听说忠勇侯不认谢云舟,且将他随便埋了,眼前阵阵发黑。
她叫嚷着,“我要见侯爷。”
守在门外的是忠勇侯的亲卫,没忠勇侯的命令,无人敢放她出去。
侯夫人顿觉大事不妙。
等看到午膳只有一碗白粥和一碟子小菜时,她心头又气又惧。
她意识到这是忠勇侯对自己的惩罚。
他知道了她的谎言。
侯夫人瞬间想到了叶桢。
“竟是我看走了眼,小瞧了她,反被她害得落到如此地步。”
叶桢竟有本事让侯爷信她的话。
这实在不妙。
她忙让人准备笔墨,给自己的女儿,忠勇侯府的大小姐谢瑾瑶写了一封信。
信中明面是告知女儿,自己身子不济,需得在庄上修养,让她务必安抚好年幼的弟弟。
暗地却传递只有母女俩明白的意思:叶桢害她,让女儿去查叶桢另一婢女饮月的下落。
侯夫人被关押后,将整件事细细想了一遍。
叶桢这些年或许藏拙了,但她再厉害,也不可能做成那么多事,身边定还有别的帮手。
然后她想起了那个叫饮月的婢女。
饮月曾打过她身边的婆子,似乎身手还不错,如此就解释得通,叶桢为何能逃过她的布局,反败为胜。
她让人将餐食退回,一口未动,想要博取忠勇侯的怜惜。
那信到了忠勇侯手中,他粗略看了眼,便收进了怀里,打算等回京后转给女儿。
却没有去看侯夫人的意思。
侯夫人没等到忠勇侯,反而听说庄上要大办烧烤宴,感觉天都塌了。
侯爷这般大肆喝酒吃肉,便是要告知众人,死的并非他儿子。
否则哪个父亲会在儿子丧期,还吃香喝辣。
他彻底否定了谢云舟。
可见侯爷此番气得不轻,他气云舟,自然也气她这个妻子。
侯夫人心头焦灼,恐慌。
这回是真正的没了胃口,她再次将晚膳退了回去,只着单衣跪在了院中。
她得想法子挽回侯爷的心。
而后将今日之仇百倍千倍地找叶桢讨回来。
可沙场铁将的心一旦硬起来,就没那么容易软回去。
忠勇侯听了护卫禀报后,也只淡淡道,“病了,回头请医便是。”
他眼也未抬,夹起盘中的一块素肉,又喝了口汤。
食材普通,味道却很是不错。
这些都是叶桢为答谢王老夫人借医所做,也给他送了一份。
忠勇侯便觉得叶桢是个知恩图报的。
相比之下,自己那个还不知反思,依旧在抖机灵的妻子,实在可恶。
侯夫人还不知自己这番作为,更是惹怒忠勇侯。
三月春寒料峭,庄上的夜温度很低,侯夫人冻得身子发颤,但她心里却热了起来。
她想到了能镇住忠勇侯,且还会帮她对付叶桢的人。
她有救了。
第17章 可有心仪之人
叶桢不知侯夫人心思。
她带着挽星到了王家庄子。
接待她的是老夫人身边的崔嬷嬷,崔嬷嬷那日奉命去侯府庄上阻止侯夫人犯糊涂,却被侯夫人推了一把。
危急时刻,叶桢不顾自己被抓,回身及时扶住她,崔嬷嬷对此很感激。
否则她这把老骨头摔下去,搞不好就得碎了。
得知叶桢做了素食来答谢,且还有她和医女的份,对叶桢态度很是和善。
“少夫人有心了,不过我家老夫人眼下正在做晚课……”
王老夫人信佛,坚持做早晚课。
叶桢表示只是想表达谢意,送完菜就回去。
且真就将东西送到就回去了。
崔嬷嬷越发地看她顺眼,不卖好,不讨巧,是个实在的。
故而等王老夫人礼完佛,她忍不住在王老夫人面前夸赞叶桢。
王家底蕴颇深,王老夫人在京城也是诸多晚辈想要讨好的对象。
但她极少吃外人送的东西,寻常人也送不到她跟前,崔嬷嬷就给挡回去了。
她这个老婢女可不是对谁都那么和善的。
可见那叶桢真是入了她的眼了,这倒叫王老夫人起了兴趣。
等看到桌上摆着的几道菜时,她有些理解崔嬷嬷了。
文思豆腐羹,素蟹粉,蓑衣素鲍,食材都普通,但哪一道都是需要极耐心和费精力的菜色。
听说身上伤不轻,昨晚还高热来着,着实是有诚意了。
她又分别尝了尝,眼眸微亮,同崔嬷嬷道,“不错,你也尝尝。”
崔嬷嬷捂嘴笑,“不瞒你,她给老奴和医女也送了,老奴已背着您尝过了。”
她跟在王老夫人身边几十年,情义早已超出寻常主仆,加之王老夫人的纵容,因而她说话行事就随便几分。
“这京城许多小姐,明明费了三分力,也会夸成十分,受了丁点苦,恨不得说得天大,捧高踩低更是常态。
像少夫人这样的还真不多见,老奴可不是随便夸的。”
崔嬷嬷为自己的眼光得意,“老奴不过是个下人,那日她大可不救老奴。
还有今日她就算不送这菜,您也不会怪她什么,她送了,您同样不会与她有何牵扯。
她未必想不到这些,还是送了来,可见她是真心感恩。”
并非攀附。
“听说这些菜式是她在南边跟着庙里的师傅学的,老奴略通厨艺,知道学会这些菜得费多少功夫。
可见她没少往庙里去,也是个有佛心的。”
旋即她叹了口气,“就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
谢霆舟自外头走进,笑着接了崔嬷嬷的话。
王老夫人见他来,笑眯了眼,忙招手让他坐在身边,“她是可惜你那弟媳,瞧着是个不错的姑娘。”
可惜就要这样蹉跎一生了。
谢霆舟不置可否,视线看向桌上的菜色。
王老夫人问,“陪我吃点?”
“好。”
说话的功夫,崔嬷嬷已经添了碗筷。
谢霆舟分别尝了尝,尤其是那道素蟹粉,他舀了三次,“这是叶桢亲手做的?”
他同在庄上,自然听说了叶桢下厨,但依旧如此发问。
王老夫人笑,“应当是的。”
一个不被看重的少夫人,想来不敢在侯府的庄上耍心眼。
“你若喜欢吃,我让桃枝去讨教一二,学会了届时做给你吃。”
谢霆舟摇头,“姨祖母不必如此麻烦,霆舟只是好奇罢了。”
旋即他转了话题,得知他明日便跟着回京,王老夫人很是不舍,拉着他叙了不少话。
最后问道,“可有心仪之人?”
谢霆舟笑,“我大多在军中,边境又少见女子,若我说有看上的,姨祖母怕是要担心了。”
“还是这般没正形。”
王老夫人轻轻打他的手,满目慈爱,“姨祖母年纪大了,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
唯一盼着的便是能看着你娶妻生子,如此,将来我也好同我那长姐交代。”
爹娘去得早,长姐招婿撑起门楣养大她和弟弟,却也因此累垮了身体,早早去了。
她将年幼的外甥女接到京城养大,为她结了忠勇侯府的亲事。
却没想到,因着老爷外调,她跟着上任,离京才一年,她当女儿养大的外甥女就难产丢了命。
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七灾八难地长大,十来岁又毁了容貌,她总觉得里头有阴谋。
却又查不出什么。
最后只得逼着忠勇侯,要么让谢霆舟养在王家,要么他亲自带在身边。
忠勇侯选择后者,这些年倒是平安了,可如今二十三的年纪,亲事还没着落。
她私下也寻摸过,但他容貌有损,又是继母当家,家世不错的都会犹豫。
家世差的进了侯府,不能成为霆哥儿助力是其次,她担心会被那柳氏磋磨的没命活,岂不白白害了姑娘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