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娘,冷静些。”骆宥重重一搡白氏。
他满十二岁了,个子已经比白氏还高一些。虽然瘦弱单薄,到底是少年人,力气不小。
白氏差点踉跄跌倒,是白慈容搀扶住了她。
“你也要造反?”白氏越发怒不打一处来。
半个时辰前,她还似从容温婉,这会儿头发都像是炸开了,变得狰狞扭曲。
“我不知你们怎么回事。可家有家法。骆家的家法,惩罚女儿不能打耳光。”骆宥说。
他已经到了变嗓子的年纪,声音粗粝难听。
白氏听着,更觉得刺心。
“你这个孽障,你真是瞎了眼,错把外人当至亲……”白氏骂了起来。
白慈容捂住了她的嘴,又用眼神暗示甄妈妈上前帮忙。
白玉麟看着妹妹癫狂模样,想到自己接到的信,心惊肉跳。
“姑姑,您冷静。”白慈容和甄妈妈按住了白氏,“阿宥,你们先出去吧。”
骆宥看向骆宁:“大姐姐,咱们先走?”
骆宁颔首。
他们俩走出东正院,外头日头还很烈。
“去文绮院坐坐?吃些果子,我那里有很好的葡萄。”骆宁说。
骆宥:“叨扰大姐姐了。”
他不知事情是否结束。现在回去,等会儿要是又叫他进来,很麻烦,外头热得一团火。
“大姐姐,怎么闹成了那样?”坐定后,骆宥问。
骆宁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骆宥。
骆宥听了,冷哼一声:“这就欺负人了。”
又道,“大舅舅做买卖的,我不信他如此没眼色。他这是摆明了明码标价,建宁侯府比咱们侯府值钱。”
还说,“您是雍王正妃,望族瞧不上您,觉得您不如侧妃娘家显赫,这我能理解,他们全部傲慢。
大舅舅从余杭来的,居然也看不上,可见他与京城望族早有勾连,听到了风声。可咱们家一点也没听说余杭白氏与权贵来往。”
骆宁看一眼他。
骆宥收敛几分,有点忐忑:“我随便说说的。”
“不,我觉得你说得很好,思路清晰。”骆宁道。
骆宥从“添妆礼”这点小事上,看出了这么多问题,比骆崇邺还明白几分。
前世他可怜,被骆寅害得瘫痪在床,受了两年折磨而死。
其实,很多瘫痪的人,能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骆宥只熬了两年,也许正是因为他通透,他什么都知道,才受不了。
他这份睿智,已经胜过了骆宁。骆宁的前世,一直看不穿。
“娘也真是的,一颗心都向着娘家,儿女全部不如她娘家要紧。”骆宥又道。
想到了什么,纠正,“是咱们俩不如白家。娘把大哥还是看得很重要的。”
骆宁笑了下。
孔妈妈做了凉凉的乳酪冰,骆宁叫弟弟吃一些解暑,又叫丫鬟端了冰湃的葡萄和西瓜进来。
骆宥胃口好,他一边吃一边说,很快乳酪冰和果子全部进了他肚子。
“咱们当心些。”骆宁对弟弟说,“你明天就要出发去春山书院了,往后家里事别操心。”
骆宥颔首。
又对骆宁说,“我乳娘樊妈妈,还有我的大丫鬟春芝,大姐姐你照顾一二。”
还说,“春芝今年十五了,我乳娘说要给她配人。你要是瞧着有好的小子,也帮她说个媒。”
骆宁都应下:“你放心。”
姐弟俩说了半晌。
骆家原本准备了晚膳,要款待舅老爷。闹这么一出,镇南侯出去喝酒了,白玉麟黄昏时垂头丧气离开了骆家。
二十八道菜,二夫人做主,给每个院子分一些。
骆宁和骆宥今晚的饭菜比较丰盛。
东正院内,侯夫人白氏没有吃饭,她喝了药才勉强镇定几分,躺在床榻上叹气。
“娘,明日阿宥去上学,他要出城。爹爹和大舅舅商议过了,他们会在三十里铺子的茶棚等着阿宥。”白慈容说。
又道,“我已经想好了办法,您到时候也去。不仅送阿宥,也见见爹爹。”
白氏坐起来,握住她的手:“什么办法?”
“后花园修建冰窖,后角门可以进出。我已经买通了管事婆子,咱们直接出去,有马车在后门等着。”白慈容道。
还说,“骆家的人只是在侯府门口送送,不会出城。娘,到时候咱们一家四口团聚,您也可以放宽心了。”
白氏轻轻舒了口气。
二夫人把管事婆子的一个五两银锭子交给骆宁的时候,带着几分叹气:“侯府不给大嫂出去的,这个表姑娘,恨不能大嫂病得越重越好,总是做些不利于养病的错事。”
骆宁看着银锭子,半晌慢慢抬眸:“二婶,二叔明日可休沐吗?”
“不休,但能告假。”
“那就告假。您告诉二叔、三叔,明日祖母会从南山避暑山庄下来,在三十铺茶棚送阿宥。
我把爹爹、二叔三叔,家里的弟弟妹妹,甚至几位要紧的管事,都叫上。”骆宁说。
二夫人:?
大热天的,这是折腾什么?
第116章 邱士东来了
七月初二,天气仍炎热。
早起庭院无风,有点窒闷,隐约又要下暴雨了。
蔺昭瞧见骆宁自己拎水洗脸,过来帮忙,又往里卧看一眼,只瞧见了整理床铺的秋兰。
原本,拎水这活是丫鬟秋华干的。
“……秋华呢?”蔺昭把水注入铜盆,随口问。
骆宁:“她去了南山避暑山庄,告知祖母一声,今日阿宥要去春山书院了。”
“今天就要出发了吗?”蔺昭问。
骆宁一边洗脸,一边应了声。
蔺昭便夸骆宥有出息,将来会有个前途等。
骆宁也随口答着。
早饭后,骆宥到各处院子拜别,就去了门口。
隔壁周家也预备了马车。
书院不给带书童、丫鬟,但可以带自己的书籍、被褥,甚至可以带个铜炉子,平时烧点热水喝。
两家都准备妥当,吩咐车夫一切当心,就出发了。
白氏没出来送。
东正院的甄妈妈说:“昨日夫人气病了一回,今天起不来床,叫二少爷担待。”
没人接她的话。
骆宁这边算着时间,不到半个时辰,就去告诉骆崇邺:“祖母递了信,老人家要去三十里铺送阿宥。爹爹,咱们也去,您好些日子没见祖母了。”
从盛京城到春山书院,中间最适合歇脚、见面的地方,就是三十里铺。否则,就要停在官道上,尘土飞扬的,一说话就吃一口沙。
骆崇邺不耐烦:“闹什么?”
他心情不快。昨天白玉麟登门给他添的堵,这会儿都没有疏通。
白家一直瞧不起他,也不是今时今日了。旧恨新仇交叠,骆崇邺简直恨死了白玉麟。
他恨白家,倒没有迁怒白氏。
白氏只是弱女子,又是攀附他的。在骆崇邺心里,自己乃上位者,他对白氏的信任,其实是对自己地位的自信。
骆宁叫他又去城外,再送一回小儿子,他不愿意。
小儿子没那么重要。
“您不去的话,就二叔三叔去吧。”骆宁道,“还以为您能去骑马散散心。”
骆崇邺被这句话说动。
他真该出去跑跑马。
“的确好些日子不见你祖母。”骆崇邺道,又想着,“我也去避暑山庄,叫你大嫂、三婶她们都回家,我陪你祖母住。”
骆宁:“您同祖母说。祖母同意就行。”
——祖母不可能同意。
镇南侯府门口,停靠了六辆马车,一家人浩浩荡荡要出门;这盛况被隔壁周家的小厮瞧见了。
小厮去通禀了主人。
周家夫人又告诉了周家大老爷和国公爷。
国公爷便说:“可能出了什么意外。你们也跟着去。他们应该还没有走远。”
又道,“万一有什么不妥,就把周淮接回来。这个书不念也罢,别给近邻添麻烦。”
大老爷应是。
周家夫人听闻骆家男男女女都去了,也要去。
周淮的爹娘自然少不了。
如此一来,周家竟也出发了六辆马车。
众人浩浩荡荡出城。
白氏与白慈容在茶棚,终于见到了邱士东。
邱士东穿一件宝蓝色绣祥云纹的夏布长袍,深蓝色布鞋。衣着华贵,玉簪束发,整个人充满了贵气,似权贵门第的家主。
从他的衣着与气质,看不出他是商人。
快五旬的人了,依旧挺拔结实,没发福。
他五官俊美,双眼皮有点下垂了,眼珠子依旧漆黑澄澈,故而看人时候格外温柔。
他把身边的白玉麟衬托得像个掌柜的。
“云哥。”白氏温柔叫他,似回到了自己少女时光,语调缱绻。
邱士东小名叫墨云,而后才改了这个大名。
他满十二岁了,个子已经比白氏还高一些。虽然瘦弱单薄,到底是少年人,力气不小。
白氏差点踉跄跌倒,是白慈容搀扶住了她。
“你也要造反?”白氏越发怒不打一处来。
半个时辰前,她还似从容温婉,这会儿头发都像是炸开了,变得狰狞扭曲。
“我不知你们怎么回事。可家有家法。骆家的家法,惩罚女儿不能打耳光。”骆宥说。
他已经到了变嗓子的年纪,声音粗粝难听。
白氏听着,更觉得刺心。
“你这个孽障,你真是瞎了眼,错把外人当至亲……”白氏骂了起来。
白慈容捂住了她的嘴,又用眼神暗示甄妈妈上前帮忙。
白玉麟看着妹妹癫狂模样,想到自己接到的信,心惊肉跳。
“姑姑,您冷静。”白慈容和甄妈妈按住了白氏,“阿宥,你们先出去吧。”
骆宥看向骆宁:“大姐姐,咱们先走?”
骆宁颔首。
他们俩走出东正院,外头日头还很烈。
“去文绮院坐坐?吃些果子,我那里有很好的葡萄。”骆宁说。
骆宥:“叨扰大姐姐了。”
他不知事情是否结束。现在回去,等会儿要是又叫他进来,很麻烦,外头热得一团火。
“大姐姐,怎么闹成了那样?”坐定后,骆宥问。
骆宁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骆宥。
骆宥听了,冷哼一声:“这就欺负人了。”
又道,“大舅舅做买卖的,我不信他如此没眼色。他这是摆明了明码标价,建宁侯府比咱们侯府值钱。”
还说,“您是雍王正妃,望族瞧不上您,觉得您不如侧妃娘家显赫,这我能理解,他们全部傲慢。
大舅舅从余杭来的,居然也看不上,可见他与京城望族早有勾连,听到了风声。可咱们家一点也没听说余杭白氏与权贵来往。”
骆宁看一眼他。
骆宥收敛几分,有点忐忑:“我随便说说的。”
“不,我觉得你说得很好,思路清晰。”骆宁道。
骆宥从“添妆礼”这点小事上,看出了这么多问题,比骆崇邺还明白几分。
前世他可怜,被骆寅害得瘫痪在床,受了两年折磨而死。
其实,很多瘫痪的人,能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骆宥只熬了两年,也许正是因为他通透,他什么都知道,才受不了。
他这份睿智,已经胜过了骆宁。骆宁的前世,一直看不穿。
“娘也真是的,一颗心都向着娘家,儿女全部不如她娘家要紧。”骆宥又道。
想到了什么,纠正,“是咱们俩不如白家。娘把大哥还是看得很重要的。”
骆宁笑了下。
孔妈妈做了凉凉的乳酪冰,骆宁叫弟弟吃一些解暑,又叫丫鬟端了冰湃的葡萄和西瓜进来。
骆宥胃口好,他一边吃一边说,很快乳酪冰和果子全部进了他肚子。
“咱们当心些。”骆宁对弟弟说,“你明天就要出发去春山书院了,往后家里事别操心。”
骆宥颔首。
又对骆宁说,“我乳娘樊妈妈,还有我的大丫鬟春芝,大姐姐你照顾一二。”
还说,“春芝今年十五了,我乳娘说要给她配人。你要是瞧着有好的小子,也帮她说个媒。”
骆宁都应下:“你放心。”
姐弟俩说了半晌。
骆家原本准备了晚膳,要款待舅老爷。闹这么一出,镇南侯出去喝酒了,白玉麟黄昏时垂头丧气离开了骆家。
二十八道菜,二夫人做主,给每个院子分一些。
骆宁和骆宥今晚的饭菜比较丰盛。
东正院内,侯夫人白氏没有吃饭,她喝了药才勉强镇定几分,躺在床榻上叹气。
“娘,明日阿宥去上学,他要出城。爹爹和大舅舅商议过了,他们会在三十里铺子的茶棚等着阿宥。”白慈容说。
又道,“我已经想好了办法,您到时候也去。不仅送阿宥,也见见爹爹。”
白氏坐起来,握住她的手:“什么办法?”
“后花园修建冰窖,后角门可以进出。我已经买通了管事婆子,咱们直接出去,有马车在后门等着。”白慈容道。
还说,“骆家的人只是在侯府门口送送,不会出城。娘,到时候咱们一家四口团聚,您也可以放宽心了。”
白氏轻轻舒了口气。
二夫人把管事婆子的一个五两银锭子交给骆宁的时候,带着几分叹气:“侯府不给大嫂出去的,这个表姑娘,恨不能大嫂病得越重越好,总是做些不利于养病的错事。”
骆宁看着银锭子,半晌慢慢抬眸:“二婶,二叔明日可休沐吗?”
“不休,但能告假。”
“那就告假。您告诉二叔、三叔,明日祖母会从南山避暑山庄下来,在三十铺茶棚送阿宥。
我把爹爹、二叔三叔,家里的弟弟妹妹,甚至几位要紧的管事,都叫上。”骆宁说。
二夫人:?
大热天的,这是折腾什么?
第116章 邱士东来了
七月初二,天气仍炎热。
早起庭院无风,有点窒闷,隐约又要下暴雨了。
蔺昭瞧见骆宁自己拎水洗脸,过来帮忙,又往里卧看一眼,只瞧见了整理床铺的秋兰。
原本,拎水这活是丫鬟秋华干的。
“……秋华呢?”蔺昭把水注入铜盆,随口问。
骆宁:“她去了南山避暑山庄,告知祖母一声,今日阿宥要去春山书院了。”
“今天就要出发了吗?”蔺昭问。
骆宁一边洗脸,一边应了声。
蔺昭便夸骆宥有出息,将来会有个前途等。
骆宁也随口答着。
早饭后,骆宥到各处院子拜别,就去了门口。
隔壁周家也预备了马车。
书院不给带书童、丫鬟,但可以带自己的书籍、被褥,甚至可以带个铜炉子,平时烧点热水喝。
两家都准备妥当,吩咐车夫一切当心,就出发了。
白氏没出来送。
东正院的甄妈妈说:“昨日夫人气病了一回,今天起不来床,叫二少爷担待。”
没人接她的话。
骆宁这边算着时间,不到半个时辰,就去告诉骆崇邺:“祖母递了信,老人家要去三十里铺送阿宥。爹爹,咱们也去,您好些日子没见祖母了。”
从盛京城到春山书院,中间最适合歇脚、见面的地方,就是三十里铺。否则,就要停在官道上,尘土飞扬的,一说话就吃一口沙。
骆崇邺不耐烦:“闹什么?”
他心情不快。昨天白玉麟登门给他添的堵,这会儿都没有疏通。
白家一直瞧不起他,也不是今时今日了。旧恨新仇交叠,骆崇邺简直恨死了白玉麟。
他恨白家,倒没有迁怒白氏。
白氏只是弱女子,又是攀附他的。在骆崇邺心里,自己乃上位者,他对白氏的信任,其实是对自己地位的自信。
骆宁叫他又去城外,再送一回小儿子,他不愿意。
小儿子没那么重要。
“您不去的话,就二叔三叔去吧。”骆宁道,“还以为您能去骑马散散心。”
骆崇邺被这句话说动。
他真该出去跑跑马。
“的确好些日子不见你祖母。”骆崇邺道,又想着,“我也去避暑山庄,叫你大嫂、三婶她们都回家,我陪你祖母住。”
骆宁:“您同祖母说。祖母同意就行。”
——祖母不可能同意。
镇南侯府门口,停靠了六辆马车,一家人浩浩荡荡要出门;这盛况被隔壁周家的小厮瞧见了。
小厮去通禀了主人。
周家夫人又告诉了周家大老爷和国公爷。
国公爷便说:“可能出了什么意外。你们也跟着去。他们应该还没有走远。”
又道,“万一有什么不妥,就把周淮接回来。这个书不念也罢,别给近邻添麻烦。”
大老爷应是。
周家夫人听闻骆家男男女女都去了,也要去。
周淮的爹娘自然少不了。
如此一来,周家竟也出发了六辆马车。
众人浩浩荡荡出城。
白氏与白慈容在茶棚,终于见到了邱士东。
邱士东穿一件宝蓝色绣祥云纹的夏布长袍,深蓝色布鞋。衣着华贵,玉簪束发,整个人充满了贵气,似权贵门第的家主。
从他的衣着与气质,看不出他是商人。
快五旬的人了,依旧挺拔结实,没发福。
他五官俊美,双眼皮有点下垂了,眼珠子依旧漆黑澄澈,故而看人时候格外温柔。
他把身边的白玉麟衬托得像个掌柜的。
“云哥。”白氏温柔叫他,似回到了自己少女时光,语调缱绻。
邱士东小名叫墨云,而后才改了这个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