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故而她走了好一会神。
  第78章 好东西,她都会抢走
  初夏,庭院的栀子花开了,幽香馥郁。
  早起时,满园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骆宁的“功课”好,两位嬷嬷夸了她;她的鞭法也好,能接住蔺昭挥过来的招。
  侯府没了骆寅,似安静了很多,每个人按部就班生活。
  骆宁去给祖母请安。听祖母说,堂妹骆宛的婚事有了着落。
  “……你被指婚给了雍王,忠诚伯府有意与骆家结亲。那位五少爷与阿宛年纪相仿,彼此有了些情谊。忠诚伯夫人派人来讨个口风。
  要是你二叔二婶同意,忠诚伯府便派人上门提亲了。”祖母说给骆宁听。
  骆宁心中欢喜。
  又想到,堂妹可能活不过今年八月。
  她是被白家送过来的那对双胞胎姨娘害死的;而姨娘们害死她,当然不是因为和她有什么矛盾,而是替主子出力。
  真正想要骆宛死的,是侯夫人。
  前世众人不知缘故。
  骆宁死后才领悟,大概是骆宛太机灵,窥探到了侯夫人的秘密。
  堂妹屡次对侯夫人不满。
  侯夫人捧白慈容,让她占据了骆家大小姐的身份地位,最不满的是骆宛。
  一则年轻心热、打抱不平;二则利益相关,她是骆家的小姐,凭什么要退让白慈容?
  “……那要恭喜阿宛。”骆宁说。
  祖母:“你与阿宛都有了着落,我这颗心就定了。”
  又道,“阿宣尚未婚配。她的腿,至今有些跛。我总有些忧心她。她虽然是姨娘生的,也是我孙女。”
  庶妹骆宣摔下楼梯后,断腿接好,却一直没有彻底恢复。她这段日子在屋子里养病,侯夫人也没想起她。
  骆宁:“她的事,白氏会办妥,您别忧心。”
  骆宣没得救,她的一切都与侯夫人息息相关,不可能被拉过来。她是信任且依赖白氏的,是白氏的走狗。
  不像大嫂温氏。
  温氏有娘家、有儿子、有陪嫁钱财与心腹,外柔内刚,也有自己的主见。
  哪怕离开了骆寅与白氏,大嫂自己也站得稳。
  祖母关心骆宣,说不定白氏立马利用骆宣,给祖母痛击。
  翌日,骆宁拿出一笔钱,叫孔妈妈去金铺买一套头面,她要送给骆宛。
  孔妈妈很快买好了。
  半下午,骆宁结束了一日的功课,去了二房。
  二婶正在骂孩子。
  她有两儿一女。
  两个堂弟今年才七八岁,成天上房揭瓦、不肯读书,启蒙描红像鬼画符。
  骆宁进来,二婶才放过他们,整了整头发:“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没一个有出息。”
  “他们还小。既不肯启蒙读书,不如先习武。将来认识几个字,做个武将一样有前途。”骆宁说。
  二婶苦笑。
  骆宁便明白,本朝重文轻武,武将的地位不高,二婶是盼孩子们能念书的。
  “听说阿宛快要议亲了。”骆宁送上头面。
  二婶推辞:“不能叫你破费。”
  “一点小礼。”骆宁说,“咱们是一家人,我还指望您和阿宛能帮衬我。”
  话里有话。
  二婶接了,笑道:“多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只管告诉二婶。”
  “二婶,快要到夏天了,你要看着阿宛,叫她当心。”骆宁说,“阿宛很聪慧,眼睛又犀利。有些事大人看破不说破,这点阿宛要学。”
  二婶惊疑不定看着她:“阿宁,是有什么不妥吗?”
  “倒也没有,我白白叮嘱一句。阿宛有个好前途,怕有的人生怨。哪怕得不到,也想要搅合了。
  在赐婚之前,余家本与骆家口头约定,要把我嫁给余卓的。要不是圣旨赐婚,余卓这个未婚夫,我是攀不上。
  好东西,落不到咱们头上。”骆宁笑了笑。
  二夫人立马想到了白慈容。
  骆寅“发疯”去了庄子上,白慈容沉寂了。
  她这么个表姑娘,可不是得到处找机会高嫁吗?
  忠诚伯府虽然不及其他门阀望族那般显赫,到底是高门大户;且又与延平郡主府是姻亲。
  这样的人家,比余卓要强很多。
  哪怕封了从三品的骁骑将军,余卓到底是武将。
  二夫人都知道武将前途不怎么好。
  能抢就抢走,不能抢走就毁了。
  骆宁特意来说这席话,可能是她那边听到了风声。
  二夫人打起了十二分精神:“阿宁,多谢你提醒。”
  “家里和和睦睦,对我只有好处。二婶您不知道,大哥出事,太后、王爷都问了我,我颜面无光;郑四小姐还借此羞辱我。我是看不得家里再生波澜。”骆宁说。
  二夫人颔首。
  她晚夕同骆宛聊了。
  骆宛是个听劝的姑娘。母亲叫她当心,她便记下了。
  二夫人又管束好自己的下人,与忠诚伯府议亲一事,还没有板上钉钉就别宣扬。
  骆宁回到了文绮院。
  她问孔妈妈:“宋姨娘那边如何?”
  “她才显怀,成天养胎,是个很安分的。”孔妈妈道。
  “两位梅姨娘呢?”
  “侯爷这些日子都歇她们院子里,下人们都巴结着。她们俩倒是乖觉又和气。”孔妈妈道。
  这个家里,难得静谧。
  骆宁点点头。
  该提点的,她都提点到了,其他到了时间再说。
  四月下旬,侯夫人一连好几次出门,带着城里的大夫去十里庄。
  大嫂那边的人送信:“大少爷这几日病得厉害。”
  骆宁:“什么病?”
  “是发烧。”
  骆宁:“……”
  估计是骆寅想要回家;而白氏也觉得,嫡长子被送到庄子上养病,传出去名声不佳,得接了他回来。
  他们在谋划此事。
  镇南侯又被两位年轻美貌的姨娘拿出了魂魄,迟早得答应。
  家中的静谧,不消几日又会被打破。
  骆宁拿出字帖,静心凝神,专注练字,把所有念头都抛开。
  她要冷静,不为任何变故而愤怒。一个愤怒的人,注定会失败。
  练了一个时辰,手腕酸痛,骆宁的心情瞬间变得平和了。
  “他们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骆宁揉了揉手腕。
  就像白慈容,十天半月都不肯离开侯府;而骆寅,庄子上住不了几日就想回家。
  他们真是急切、贪婪,什么都想要。
  第79章 缓兵之计
  天气一日日暖和,文绮院的东边墙角,种了一片蔷薇,早起时三三两两枝叶间开了花。
  或粉或红,点缀翠叶,引来彩蝶翩跹起舞,流连缱绻。
  午后天气暖得有点热,骆宁耍鞭浑身是汗,简单沐浴后换了件单薄夏衫,轻盈舒适。
  她与蔺昭聊起鞭法。
  主要是听蔺昭讲她的进步与欠缺。
  “……秋华进步比您快多了。不是她更聪慧,而是她腕力远胜过您。腕力还是不足,这是最大问题。”蔺昭说。
  骆宁:“如何锻炼腕力?”
  “任何力量的增长,都靠负重。我时常瞧见秋华提水桶。”蔺昭道。
  骆宁洗澡、洗头,都是秋华和秋兰近身服侍。
  文绮院的人不算多,拎水桶进净房,就是秋华秋兰的活。
  “我每日都拎半个时辰水桶,可使得?”骆宁问。
  蔺昭想了想:“我替您做沙包,您拎这个。先从两斤开始……”
  她们俩说的专注,丫鬟秋兰从外头回来,脚步匆匆进了稍间。
  “大小姐,大少爷已经到了,正在老夫人跟前。老夫人那边派了人来,叫您去。”秋兰说。
  意料之中。
  秋兰说完,与蔺昭一起看骆宁神色。
  却见骆宁眉梢都不曾动一下。
  骆宁表情如常:“我去趟西正院,秋华跟着。蔺姐姐,你及早替我做好沙包,下次王爷校验,我不能给你丢脸。”
  蔺昭应是。
  祖母的西正院,坐了几个人。
  穿着石青色杭绸直裰的骆寅,跪在地上,正在向祖母请罪;镇南侯与白氏围坐在老夫人身边;大少奶奶温氏站在婆母身后。
  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祖母,孙儿已经知错。往后定然好好念书。等孙儿考上麓山书院,重新去吏部当官,一定叫祖辈以我为荣。”骆寅虔诚向老夫人磕了三个响头。
  老夫人表情端肃。
  她沉默不语,直到骆宁进来。
  “阿宁,你来。”她招招手。
  骆宁先给父母敛衽行礼,又给祖母行了一礼,这才走到她身边。
  她握住了祖母的手。
  老夫人有了骆宁这个依傍,紧绷着的脸色缓和几分。
  “你精神如何了?病得慢慢养。你要是想读书,请个西席去庄子上陪伴,一样会念出成绩。”老夫人对骆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