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有了地府的配合,她就从容行事,带着
  病逝的长孙皇后来了个“地府一日游”。再让做了判官的唐元帝老臣崔琰出面求情,给长孙皇后加了十年阳寿,顺便让她见了一面夺位失败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元为始,秦始皇统一天下功德盖世,后世王朝的开国之君不敢犯他老人家的尊号,便都自称“元帝”。
  这位唐元帝,就是二世皇帝李世民的亲爹李渊。
  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唐二世的同胞兄弟,夺嫡之时棋差一招,在玄武门变成了死鬼。
  原本唐二世是准备放过他们家眷的,但追随他的天策府旧臣听闻之后,人心惶惶。
  是长孙皇后劝谏唐二世: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虽然是立场不同,长孙皇后自觉没做错什么。可真见了满身血窟窿的李建成和提着自己头的李元吉,她还是有点胆战心惊的。
  皇后死而复生,备述地府见闻,李世民为了安妻子的心,便依言做了水陆大会。
  殷温娇就趁势在朝堂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亲自召见殷玄奘,一番考校之后十分满意,就点了他来主持水陆大会。
  作为皇帝,其实不管是玄门还是佛门,李世民都不怎么信。
  若求神拜佛管用,秦末乱世中又怎么会死掉那么多平民百姓?
  他们大唐之所以重新推崇道教,就是因为佛门在乱世中扩张得太过了,攫取了大量的财富,许多百年古寺还坐拥大量土地。
  对于这样不大受朝廷掌控的存在,哪个皇帝能忍?当然是要打压下去。
  而打压宗教最好用的手段,就是扶植另一个。
  只是皇后死而复生,乃他亲眼所见,纵然心理对佛门更加忌惮,李世民也只能暂且忍耐,先把这场水陆大会办完了再说。
  可是,已经做好事后预案的唐二世却没想到,水陆大会上竟然会出现“观音下凡”这样的意外。
  活生生的神仙出现在眼前,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围观的百姓,都忍不住叩拜起来,向观音菩萨祈福、祈寿、祈财。
  李世民的脸色难看了一瞬,正在犹豫要不要顺势跪下去,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威严的女声:“汝乃人皇,区区菩萨果位,岂敢受你一跪?站好了。”
  他打了个机灵,只觉得脑子里一阵清凉,忍不住拿眼四下打量,想要找到声音的来源。
  那声音又道:“不必找了,朕不在下界。”
  李世民心中一动,就猜到了对方怕是能看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便在心里询问:敢问上仙尊号?
  那声音道:“吾乃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伏魔大帝。有吾保你,你且安心。”
  李世民的心立刻就定了下来,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和观音寒暄。
  第244章
  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伏魔大帝,李世民当然知道那是谁,那是道教和佛教都祭拜的天帝的尊号。
  有天帝在暗中撑腰,他哪里会怕观音?
  方才扶荔暗中给李世民传音,也没有避着观音的意思。
  分明早就说好了,去东土传道可以,拿人间帝王做筏子却不行。观音却还要耍聪明,打擦边球,扶荔当然要给她一点警告。
  观音面上若无其事,心中却暗暗叫苦,知道自己险之又险的这步棋,还是触碰到了天帝陛下的底线。
  但她也没办法呀,秦朝时“白马传经”的计划失败,让整个灵山都认清了:若是没有凡间帝王的同意,西天取经就是空谈。
  好在不管是李世民还是观音都是聪明人,两人当众交锋,话却说得一个比一个客气。
  观音表示:如今的中原佛法以小乘佛法为主,小乘佛法只能渡己,却不能渡人。若真想超度冤魂,还得到西方灵山大雷音寺,求取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
  跪在众僧之首的殷玄奘心中一动,只觉得有什么潜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被触动,他觉得自己该往灵山去一趟,看看所谓的大乘真经。
  但他毕竟出身官宦世家,纵然十岁出头就出家去了,却也是幼承庭训,真心把自己当成大唐的臣民。
  眼见皇帝陛下和因菩萨之间的氛围不对,玄奘当然不会在这时候冲出去表示自己要去取经,不然岂不是打了皇帝陛下的脸?
  还是先等他们俩的博弈有了结果再说吧。
  心里打定了主意,玄奘就像没事人一样,随大流儿低头跪在那里,只等陛下开口让他们起身。
  索性李世民心中对观音没多少敬畏,行事十分从容,还没说两句话就笑道:“佛门讲究慈悲为怀,菩萨还是让他们都起身吧,跪久了膝盖疼。”
  观音粉面含笑,微微点头:“陛下说得是,诸位请起。”
  但从大臣到百姓再到僧众,却没有一个人起身,仿佛没有听见一样。
  ——这是皇帝陛下给他们的底气。
  观音心中叹了一声,有些无奈,却也不得不稍稍服软:“看来陛下的臣民都忠于陛下,还得陛下发号施令,他们方敢动弹呢。”
  李世民微笑道:“子民们不懂事,让菩萨见笑了。”而后对众人抬手:“都不要多礼,平身吧。”
  “谢陛下——”
  山呼声起,众人再拜之后才陆续起身。站在李世民身后的殷温娇悄悄对儿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冒头。
  玄奘微微点了点头,眼观鼻鼻观心,全当自己是个雕像。
  可他想做个雕像,观音却不同意,直接当着李世民的面,把锦澜袈裟和九锡环杖这两样宝贝赐给了他,并当众点出他就是最合适的取经人。
  殷玄奘:不儿,虽然我也有心到西方一行,却并不想出这种风头。灵山的神佛都喜欢这么按着牛头强饮水吗?
  余光瞥见玄奘目瞪口呆,李世民心中暗笑,敷衍了观音几句,就虎头蛇尾地结束了这次水陆大会。
  可他心里明白,“大乘佛法能度冤魂”这件事,许多臣民都听到了,绝对会以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扩散天下。
  不管他心里怎么不乐意,派人到西方取大乘真经这件事,已经势在必行。
  唯一让他觉得欣慰的,就是玄奘出身勋贵之家,对李唐忠心耿耿,绝不会学了几年佛法就产生动摇。
  朝中大臣最会揣摩皇帝的心,当然知道带人去西天取经让陛下心里憋屈。
  长孙皇后也没料到,只是做一场水陆大会,寻求一点心理上的安慰,还会闹出这种事来。
  她也是贵族出身,政治素养颇高,哪里不知道如今的佛门需要打压?因为自己的事弄成这样,她心中十分自责。
  李世民安慰她:“梓潼千万别这么想,这佛教分明是早有预谋,你只是赶上了。就算没有你,他们也会从别的地方钻空子。你若心生愧疚,岂不是如了他们的愿?”
  原本皇后起死回生,据说地府那边还给加了十年阳寿,令李世民心存感激。
  可水陆大会上观音的出现,却让这位帝王心生狐疑:不管道教还是佛教,都得奉天帝为尊,想来阴曹地府也一样。天帝陛下明显是站在他这边的,不管佛门还是地府,岂能轻易增减凡人的寿命?所谓的给皇后添寿,莫不是佛门联合地府耍的手段吧?
  有些事情是经不起推敲的,李世民越是寻思,就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这佛门实在可恨!
  见他面露怒色,长孙皇后担忧道:“二哥,你可是想明白了什么?”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不愿把怒气发在皇后身上:“梓潼,地府添寿之事,很可能是佛门耍的手段。”
  两人夫妻多年,对彼此的心思都很了解,双方的信任也很深。
  听了丈夫的话,长孙无垢的脸色也难看了起来:朕堂堂皇后,竟然被一群秃驴给耍了!
  “二哥准备怎么办?”
  李世民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抚:“事已至此,派人到西天取经是必行的。可我大唐大张旗鼓地派个人去,也不能只是取经呀。”
  夫妻二人对视了片刻,长孙皇后露出了然的笑意:“二哥说得对,那玄奘法师虽是佛门弟子,却也是殷氏勋贵之后,又自幼聪慧,出家之前该学的也都差不多了。”
  殷开山是武勋,武勋之家该学的,除了武艺就是兵法。而兵法之中,就包括了探查地形和绘制舆图。
  当初大唐对付突厥,就是先派使臣借出使之名,沿途绘制了舆图,哪处好行军、哪处好扎营、哪处有深谷、哪处有水源、哪处好设伏、哪处好冲阵……都标记得一清二楚。
  这件事唐俭能干,玄奘自然也能干。
  夫妻二人商议过后,第二天就拿到了甘露殿上,召集心腹近臣,还包括早已荣养的殷开山,仔细磋商细节。
  这个时节,许多开国功臣还不服老,服老的那些也要为儿孙打算。对帝后的提议,大家都举双手双脚赞成。
  大唐的将士,渴望建立功勋!
  =====
  九重天上,披香殿中,扶荔和哪吒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