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诶,你们……”曹参措不及防,差点被他们推个趔趄,稳住身形也只能苦笑连连,“好了好了,我们进去就是了,别推了,别推了。”
  三人才不管呢,嬉笑着把他们俩弄进去之后,就一溜烟跑走了。
  看着跑的比兔子都快的三人,曹参怎么想都不放心:“他们不会真在咸阳闯祸吧?”
  萧何微微一笑,安抚道:“放心吧,刘季比猴都精,比狗更乖觉,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他明白得很。”
  曹参知道,萧何家里的藏书虽然没自家多,脑子却比自己好使,一向对他十分信服。听见萧何说没事,他立刻就放心了。
  两人拿着竹牌找到分配到的双人间,简单收拾了一番,便各自躺在床上去乏。
  虽然跟着官府来可以走直道,但泗水郡的直道才刚开始修建,他们这一路颠簸,过了崤山才好些。猛一歇下来,只觉得全身的肌肉都是酸痛的。
  萧何感慨:“也不知道刘季一天天哪来那么大的精力?”
  而被他感慨的刘季,领着周勃、樊哙返回咸阳城,逢人就问客卿李斯的住处。
  周勃奇道:“你打听人家住处做什么?”
  “当然是投奔他了。”刘季理所当然地说,“今天你不是都看见了嘛,李君明显很欣赏我,还有心拉拢萧何。咱们和萧何可是朋友,如果去投奔他,他一定很乐意收留。”
  刘季说得一点没错,李斯得知是他,非常乐意收留。不但立刻让人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当天晚上还专门设宴款待了一番。
  =====
  随着学子们陆陆续续汇聚到咸阳,本次的考官人选,也在郑措的暗中运作下,变成了众人讨论的大热门。
  顺便说一句,按理说这种事,该是丞相去干的。
  可能办事的两个丞相——吕不韦、戴璇先后离开咸阳,如今孤零零待在相位上的庞睢只能任事,不能主事。
  这种需要身体力行的事,嬴政和郑嘉又不好亲自下场,郑嘉就把郑措提了出来,让她别再缩着了,有多少本事使多少本事。
  在郑嘉没嫁过来之前,郑措、杨攀等蜀系官员印一向很积极。因为秦国的官员职权并不明确,遇到突发事件,就是谁能办就谁出头承接。
  但蜀国不一样,蜀国的官僚体系已经很成熟了,大家各司其职,需要两个部门共同协作的,要到大王那里去报备。
  郑嘉是蜀人,如今又是秦国小君,有她坐镇,蜀系官员一下子就老
  实了。
  按耐了这么久,郑措一得到明确指令,立刻就行动了起来。她非但忠实执行了君后二人的命令,还自己安排了个催发的后续。
  本来任命考官这种事,该是朝廷内部决定的,根本没必要传出来让百姓们议论。
  可嬴政和郑嘉这对无良君后要谋算六国贵族,六国贵族又没有一个在朝中任职的,郑措就只能把这件事下沉,沉到能他们这些“咸阳囚徒”听到的地步。
  被刘季一行人抓捕住送到咸阳的张良等人,李斯报到了嬴政那里,嬴政也无意为难,只让李斯把这些人分门别类,送到了六国旧贵族的聚居之地。
  这些人各自回归“本国”之后,就把外面的情况告诉了自己人。听说民心逐渐归秦,许多人大骂“秦人果然狡诈”,却也知道大势已去,他们再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了。
  秦王政要在六国旧贵族中选拔副考官的消息,就是这时候飘进高墙的。
  消息才传进来,原本同仇敌忾的六国贵族,相互间的气场立刻就微妙了起来,多了一层无形的隔膜。
  韩国公子非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转身回了自己家,把自己关在了房里。
  此时的韩非还很年轻,虽然劝谏过几次韩王,却还没来得及著书立说,韩国就灭了。
  李斯看在同门的份上,曾经来找过他,想要说服他为秦国效力,并保证会在秦王面前举荐他。
  那时的韩非还很气盛,根本不愿意效忠灭国仇人,于是就态度温和,不软不硬地把李斯挡了回去。
  当时李斯看他态度坚决,后续也没找过他。几年无所事事的日子过下来,韩非觉得自己都要疯了。
  可实际上,他的脑子依然清醒。听到秦王政要在六国贵族中选考官的一瞬间,他立刻就明白这是要“二桃杀三士”。
  但他更明白,即便他把这个计谋掰开揉碎了,平摊在众人面前,也阻止不了人心的躁动与贪婪。
  就像他曾经一次又一次劝谏韩王,得到的却只有厌烦一样。
  所以,他干脆就不管了。
  既然无力兼济天下,那就独善其身吧。
  俗称:摆烂了!
  可他想摆烂,事情的发展却不容他摆烂。
  因为秦王搞了个骚操作:六国贵族要先参加考试,谁能拿第一谁就是副考官。
  原韩王现颍川侯虽然讨厌韩非的结巴,却也知道,韩非是整个姬姓韩氏最有学问的了。
  至于五世相韩的张家,连续五代都没把韩国的国力搞上去,反而把韩国给相没了。若非为了抱团取暖,颍川侯根本不稀罕搭理他们。
  而且韩国已经灭了,以秦国如今的法度,张氏可不是他们韩氏的臣子了。若是张氏趁机崛起,他这个曾经的王,岂不是还要仰旧臣的鼻息?
  对此,颍川侯绝不能忍!
  被薅出来备考的韩非知道,秦王既然要二桃杀三士,后续肯定还有别的操作。
  若是郑措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把他引为知己:的确有后续,我安排的。怎么样,好玩吧?
  果然,他们还没开始考试,秦王就先派人来传了一道诏书:本次恩科,六国旧人有意者皆可参加。
  就算是再蠢的人,也明白这道诏书的意思。
  ——愿意抛弃过去,替秦国效力的,就去参加科举。能不能考上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借机向秦王表态。
  一时间,许多人蠢蠢欲动,气氛堪称剑拔弩张,大家都相互防备,一边阴阳怪气地企图打消别人参加科举,一边又暗中准备,在纠结中逐渐倾向秦国。
  韩非再次长叹了一声,痛定思痛后,他决定放弃参加这次考试,转头就去拜访李斯了。
  副考官的职位就像是一块带肉的骨头,把六国贵族都变成了争抢骨头的狗,偏偏这些“狗”还争得挺起劲儿。
  如果可以的话,韩非还是想给自己留点颜面,不去当狗,不用抢那根肉骨头。
  他去得还算及时,李斯正是需要盟友的时候,见他终于回心转意,不禁大喜过望,连设宴款待他都来不及,就让人拿来了一套崭新的吉服,催促韩非香草沐浴,换好衣服跟着入宫去见大王。
  到了嬴政和郑嘉面前,李斯极力替韩非美言,请求嬴政给韩非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说来也是巧,这天扶荔和哪吒从外面游玩回来,入宫来探望嬴政一家子。听说有外臣求见,夫妻二人不愿意见,就躲在了屏风后面。
  没人知道听着李斯为韩非美言,还极力为韩非求展示的机会,扶荔的心情有多复杂。
  ——斯相呀斯相,只怕这个世界的你,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在另一个世界,你可是千方百计要致韩非于死地的。
  这个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见她神情逐渐古怪,哪吒赶紧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确定不烫之后,才给了她一个疑惑的眼神:你这是怎么了?
  扶荔摇了摇头表示没事,心里却在呐喊:这让我怎么说?究竟让我怎么说呀!
  李斯的才能,嬴政和郑嘉都是认可的。韩非被李斯极力推崇,无形中就拔高了君后二人的期望。
  也正因如此,韩非一开口,说话结结巴巴的,两人不由大失所望。
  ——话都说不伶俐,又能有几分才能?
  气氛有点尴尬,韩非有点紧张。而作为一个结巴,越紧张就越说不出来,不多时就憋得满脸通红。
  李斯在一旁急得满头是汗,可如今是韩非君前奏对,他又不能插嘴,只能干着急。
  屏风后面的扶荔听不下去了,干脆走了出来,打破了尴尬的场景。
  “老师,您怎么出来了?”嬴政带着郑嘉站了起来。
  扶荔盯着韩非看了片刻,语气温和地说:“白璧微瑕,未必不是稀世珍宝。或许韩公子的才能不在嘴上。政儿,不如让人准备纸笔,让他把想说的都写在纸上。”
  嬴政点了点头,吩咐伺候在旁的寺人:“高,你去准备纸笔,再让人搬一张桌案来。”
  “唯。”寺人高领命而去。
  第221章
  事实证明,只要不动嘴,韩非就是无敌。
  法、术、势是法家三大分支,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商鞅、申不害,吴起。
  而韩非,则是集大成者。而这三大分支合在一起,就是帝王权术,让嬴政惊为天人。
  “寡人得与先生一唔,死无恨矣!”
  一直被颍川侯厌恶冷落的韩非哪见过这个?他简直受宠若惊,起身下拜,想要说什么,却结结巴巴地卡在了“非”字上:“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