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这家伙想的倒美,不过麦小欢也不想一直寄宿在别人家,她指挥汤宇骏把长榻搬进二哥房间。
  “我自己带了被褥和换洗的衣服,其他的就不用你们操心了,我带来的人会安排好一切的。”
  等等,这人准备的这么齐全,这是打算在自己家住多久啊!麦小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问的。
  汤宇骏理所当然地说:“我已经很久没来住过了,麦叔麦婶肯定也想我了,所以我就多打算多留些日子。”
  “不行,最多五天,五天以后你必须离开。”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来了就不想走。自己家又不是客栈,绝不能让他们养成这种习惯。
  “五天我的事情可办不完,你要是非赶我走不可,我就住回车里好了。”
  无赖、无耻,麦小欢让他把此行的目的现在就说出来,自己能帮的一定帮,帮完以后该滚蛋的就可以滚蛋了。
  汤宇骏又装起可怜来说自己这些日子累的吃不香,睡不着,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吧!还要被人像催命一样强迫着做事,真是太可怜了。
  还别说汤宇骏走了这小半年个子长了,声音也变了些,越来越有大人模样了,就是吧!观察了半天麦小欢愣是没看出他有一丝一毫憔悴、疲惫的意思。
  麦小芳想帮汤宇骏说几句话,可是在爹娘面前她张不开这个嘴,瞪了妹妹一眼,她走过去抱住单翠花的腰撒娇。
  这个傻孩子啊!小欢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她反过来却要拆妹妹的台,难怪小闺女一脸委屈的样子,看着就让人心疼。
  “汤少爷不是小孩子了,家里一定给他安排了事情做,总在咱们家待着怎么成,那不成了没长大的孩子了。”
  坚决不能给未来岳母留下不好的印象,权衡了半天,汤宇骏答应麦小欢会尽快把事情办好,尽快离开,至于具体时间,暂时确定不下来。
  “就七天,你要是不走的话,以后也别来了。”
  被迫达成初步的共识,麦小欢把监视汤宇骏的事交给二哥办,顺便提了一下想让他过些日子去通北县的事。
  “你真的在那买地了,有房子没,我们什么时候搬家。”做梦都想离奶奶和大伯还有大哥一家的麦永海兴奋地问。
  这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吧!说服爹娘、安顿好家里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好的事,麦小欢是打算一边做事,一边劝服爹娘,实在不行就自己先去。
  没想到麦永海非常支持她,拍着胸脯保证妹妹去哪儿,自己就去哪儿!
  “二哥,谢谢你啊!”感动过后,麦小欢又问起家里现在还有没有红薯了,趁着现在有空闲时间她打算实验着做粉条、粉丝。
  “家里没有了,不过北面的山坳里有一片红薯,那里没什么人去,还是我和爹上次打猎的时候发现的,我明天给你挖些回来。”
  麦小欢叮嘱他赶上牛车去,多拉些回来,自己返回屋里回忆制作流程去了。第二天麦小欢问汤宇骏有事就赶快说,自己要是忙起来可就没功夫理他了。
  “你又有了发财的主意对不对,我就知道自己没来错。”
  “别臭美了,这次我打算自己做,我们麦家也要有些自己的产业才有资格和汤家坐在一起谈事情不是吗?”
  扭捏了一下,汤宇骏表示自己不介意这些事,麦小欢不客气地接了句:“我介意,我们家人都介意,我再也不想看到像我大姐和大姐夫那样不平等的夫妻关系了。也不能容忍我二姐过那样的日子,你明白吗?”
  汤宇骏被麦小欢说的哑口无言,麦小欢进一步解释说,自己想做成点事,让大姐有个依靠、二哥多份保障、爹娘不用为老了以后的生活发愁。希望汤宇骏能够理解。
  “我懂了。”汤宇骏告诉麦小欢如果有什么需要,或者缺银子的话一定说一声,自己会无偿帮着她的。
  麦小欢点头答应,又问汤宇骏这次的来意,汤宇骏说连锁的点心铺子效益很好,汤家想把酒楼也做成那种模式的,想让麦小欢给出出主意,应该怎么弄。
  看来今天的实验是做不成了,麦小欢拿起笔写下从菜单、到装修、再到店员培训上应该注意的地方,和自己的一些建议。足足八张纸在一个多时辰后就递到汤宇骏手上。
  研究了一会,汤宇骏激动地站了起来,如果麦小欢是个男孩子,他现在早就过去把人抱住了,这些主意太好了。不舍地看了看麦小芳,汤宇骏决定立刻回青城郡去,他现在太想做出些成绩来证明自己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家里得到重视,爹娘才会认真考虑自己的要求……
  还以为二姐会不高兴呢!没想到她什么话也没说,换上粗布衣裳帮妹妹打扫她要的空屋子去了。
  麦小欢猜二姐一定是偷听了自己和汤宇骏的谈话,这样也好,省得她误会自己,眼下自己已经争取到家里两个人的支持了,再加把劲,相信说服爹娘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试探以失败告终
  麦小欢只是吃过粉条、粉丝,大概知道它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那还是放假去外婆家,听她老人家讲起的呢!没有实际操作,永远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困难,只有动手了,才体会到举步维艰的含义。
  十几天过去了,一点成品也没见到,红薯却被浪费掉一大堆。麦小欢总结了一下经验,重新钻进小屋,从粉碎、沉淀、水温……一点点找原因。又过了十几天依然没有成功,麦永海套上车上山给妹妹运回第三车红薯……
  又过了几天,麦小欢总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事,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面条时,她拍了自己脑袋一下,终于想起来还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做。
  第二天麦小欢暂时放下让她头疼的研究,把精力投入到另外一件事上面:“娘,家里有豆面、荞麦面吗?”
  这孩子不做粉条,又研究起别的了,真是小孩子心性,单翠花用盆盛来闺女要的东西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再过一个月就要秋收了,今年光景不错,卖了粮食和红薯家里就会有余钱了,是先给儿子攒钱娶媳妇呢?还是先给小芳置办嫁妆好呢?
  因为有了制作挂面的经验,杂粮面条的研制比较顺利,就算这次用了自然风干的办法,前前后后用了不到十天,麦小欢就完成了任务。写好制作的方法和配方,麦小欢一身轻松地伸了个懒腰,终于可以向周越交差了。
  想出门走走,回来继续实验制作粉条,却意外的在门口遇到一个多月没见面的大哥麦永河。
  “小欢,那个架子上晾的东西好做吗?咱们要是做出来到县城卖怎么样?”自己太需要银子了,前些天汉廷看病把家里的银子都花光了,媳妇只好没白天没黑夜的绣东西,看着真让人心疼啊!自己出去打零工每天只能挣二十个铜板,还不够陈汉廷一天花用的。要是妹妹做的东西能卖钱,自己就不用犯愁了。
  麦小欢非常郑重地告诉大哥别打架子上东西的主意,那是自己答应给别人做的。
  “那他付给你银子了吗?借给大哥一些应应急行吗?”
  “大哥,是因为我欠着人情所以才熬了这么多天研究它的,怎么可能收银子呢!”
  妹妹的话不能信,麦永河知道自己这个最小的妹妹主意正,心眼多,又不喜欢媳妇和小舅子。认为她一定得了银子,只是不肯借给自己罢了。
  “要说起来,汉廷受了惊吓还要怪小芳那丫头,家里本来就应该出银子给他瞧病。再说你弄这些东西难道不是拿家里东西做的吗?得了银子怎么就不肯拿出来呢!哪家的小姑娘像你一样护着银子,没规矩、不懂事……”
  单翠花踢开脚边的凳子骂道:“麦永河,你娘我还没死呢!小欢和小芳什么样还轮不到你说三道四。小欢喜欢做啥我和你爹还没说啥呢!你挑拣的着吗?看不惯家里的事你以后别回来啊!守着你媳妇和那个陈汉廷过吧!我还告诉你,以后不许让陈汉廷进这个门,我看见他就头疼,你们稀罕就自己守着他好了。”
  上次要不是儿子、媳妇哄自己说可能有孙子了,自己早就轰他们走了。
  麦永河听娘这样偏袒妹妹,心意难平,自己才是家里的长子,以后爹娘还要指望自己和秋娘养老送终,为什么不肯把家里的大权交给自己反而由着妹妹们胡闹,难道两个注定是外姓人的小丫头会奉养他们不成。难怪秋娘和汉廷说爹娘偏心,他们一点也没说错。
  “娘,借我几两银子行吗?”
  “庄稼还没收,我哪来的银子,再说你们成亲到现在也就半年光景,花了快有十两银子了吧!上次你媳妇回来我怎么没见她带镯子,不会是没钱花当了吧!”
  “没……没有。”
  单翠花对儿子失望极了,时光如果倒流回两年前,她说什么都不会相信自己是儿子回变成这样。再也不是那个少言、听话、不争不抢的好孩子了。
  在家里没拿到银子,麦永河带着怨气和不满回了县城,陈秋娘一见丈夫两手空空地回来就抽噎上了:“婆婆就算再不喜欢我这个儿媳妇,她也该心疼你这个儿子啊!现在要是把身体累垮了,过阵子怎么收庄稼啊!哦!我忘了,小芳和小欢回来了,也许有她们下地,就不在意你还不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