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麦小园刚走进街对面的茶铺想歇歇脚,身边的丫鬟眼尖看见麦永海,既然遇到了麦小园当然要把人叫去问问正是秋收的时候,这个弟弟怎么逛上县城了。
“小欢被打伤了,就在旁边的医馆里。”
再看不上,那也是自己妹妹,更何况丈夫存了那样的心思,让自己尽量和这个妹妹把关系缓和一下,别再嘲笑她。虽然她觉得丈夫这次看人走了眼,却也没明说,能多个借口往家里送东西自己还求之不得呢!至于最后能不能指望上这个妹妹,那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见这个弟弟欲言又止的模样,麦小园猜想家里又闹起来了,她进到医馆时,麦小欢喝了药已经睡下了。半年没见,这丫头似乎、好像长开了些,脸色也好了,下巴也不那么尖了,难道是自己眼光出了问题?
“你们是怎么碰上的。”
单翠花用手帕给麦小欢擦擦脸上的汗,让麦小芳留下陪妹妹,带着大闺女到前面的客厅说话。
大夫不认识麦家人,但他认识麦小园,这位可是窦大财主的娘子,真没想到居然是这庄户人家的闺女。自己在县城这么久,没想到也有眼拙的时候,不过他们家这三闺女和她们娘的确不太像,看着都不像乡下孩子。
老大就不用多说了,远远看上去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娘子;老二虽然少稍微黑了点,那俏丽的模样、浑身透出的爽利劲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最小的这个五官精致,如果出生在县城或者青城郡里长大一定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可惜这小模样,小身板在乡下就未必受欢迎了,难怪家里老人看不上,不打别人,单单打她。
听了单翠花的描述,麦小园也是火冒三丈,自己哪次回家衣料、点心少送奶奶了。她居然还这么看不上自己娘家,既然这样以后自己也不用再费钱费力了,再回家两包点心把人打发了就完事,别的都免了。
麦小园帮着结了药费,还偷偷塞给单翠花十两银子走出医馆,她回家收拾了一番,问丫鬟老爷去哪了?
丫鬟怯怯地回了句“在香姨娘房里。”
”哼!”大白天的,这对狗男女也不嫌害臊,麦小园假装吃醋地揪了揪帕子,其实她自己心里明白,窦良富睡谁自己都不嫉妒,心里反而会有小小的窃喜,麦小园非常清楚自己并不爱他这个人,只是喜欢他家的钱,享受他带给自己的虚荣感罢了。
第二十五章 烧红薯
估摸着窦良富快活够了,麦小园才派婆子去找人,她自己用帕子使劲揉揉眼睛,几下的功夫一个伤心又懂事,贤慧的当家主母形象就被她完美的演绎出来。
窦良富走到门口特地整了整衣服,换上一张笑脸才往里走,他也不是怕麦小园闹,只不过是嫌麻烦,不愿意在这种琐碎的事情上烦心罢了。他自己只当那些女人是解闷、打发闲暇时间的工具,也希望麦小园能明白这个道理。
“官人。”包涵着几丝委屈、几多理解、欲语还休的深情呼唤,让窦良富的内心得到了满足,看看自己的娘子,懂事、温柔,大度,哪里是只知道争风吃醋、要吃要穿的庸俗女人能比的。
窦良富刚发家那会对别人叫他财主并不反感,在外面行走的时间越长、接触的人越多以后,他觉得财主这种称呼只适合用来称呼那些乡下的有钱人。真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起码要称呼一声“官人”,下人们则称呼“老爷”,这是他对家人的要求,自己的女人和下人通通得改口。
麦小园恰到好处的展现了一下醋意,赶忙转换话题聊起家人来了县城,妹妹受伤的事情。她是想窦良富能同意自己借用一下窦家的威名,给奶奶麦刘氏和大伯大娘施加点压力,让爹娘和家人的日子好过些。
“你最小的妹妹受伤了吗?伤哪了?”如果伤了脸,那人岂不是废了,再也没有了利用价值。
“没伤到脸,是被我奶奶一拐棍打在了肩膀上,听说是因为小欢勤快,做饭好吃被大家表扬。所以我堂妹生气带人趁着我爹娘去了地里到我家闹事,正巧被我二妹妹遇上,把她们打跑了。
结果我奶奶就带头找上门去要打我二妹,不知怎么打在小欢身上,可怜她那么小就被打,挨了打还不敢出声……”
庄户人家就是没规矩,也没眼光,麦家所有女孩子加在一起也没那个麦小欢有价值,想到这窦良富忍不住问了句:“你们姐妹也有半年没见了,你妹妹现在还那么瘦小吗?”
”妾身也正想跟您说这件事呢!说起来还是您有眼光,那丫头身子骨比从前强多了,模样也长开了不少,有些小村花的模样了。”麦小园专门捡窦良富爱听的说,这人可是把所有亲戚家里但凡有几分姿色的小丫头都惦记上了,还从佃户和穷人家里收罗了好几个模样俊俏的,就想着将来能派上大用场。
自从见过麦小欢之后窦良富就不停地告诉媳妇,要多花些心思在这丫头身上,说不定将来会有大用处呢!正因为这样,麦小园也歇了让两个妹妹去青城郡汤家做丫鬟的心思。
窦良富哈哈大笑两声后,把麦小园搂在怀里狠狠揉搓一番,要不是刚才和香姨娘胡闹过了,估计俩人现在已经滚到床上了。麦小园忍着恶心的感觉小心地伺候着,看准机会在窦良富最高兴的时候,提出想让窦家派人警告伯父一下的要求。
“这有什么难的,我会让管家走一趟的,不仅你奶奶和伯父需要敲打敲打,就连村长那里也要派人告诉一声。我窦良富的岳母和小姨子被人欺负了,我还有什么脸在这十里八乡走动,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他还吩咐管事给单翠花他们几个在客栈定两个房间,让人请平凉县城最好的大夫去给麦小欢瞧病。麦小园自然要替家人道谢,把窦良富夸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重情重义的典范。
单翠花也觉得大闺女给自己长了脸,搬进客栈后就让麦永海带着麦小芳回家,家里剩下两个不会做饭的大男人,地里的活还没干完,没人照应根本不行。要不是麦小欢肩膀肿的老高,人也有些发烧,她都不想留下。
麦小欢夜里果然发起高烧,幸亏大夫早就开了药方,店小二半夜起来帮忙熬了药,给她喂下去,快天亮时烧总算是退了。
第二天麦小欢的肩头也不那么吓人了,她就催着单翠花要求回家,正是秋收的时候,自己哪有心思待在客栈啊!
单翠花坚决不肯,想观察一天再说,转天下午就在她们两个准备收拾东西,雇辆车回家的时候,麦永海带路,麦旺亲自赶着车找来了。
这俩人,家里那么忙怎么还自己过来了,还没等单翠花开始埋怨,麦永海自己先说开了:“咱家的豆子割完了,是大伯一家帮的忙。”
还有这事?这个消息简直比有人说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还让人难以置信。原来一大早窦府的管家就找到沙溪村去了,他先去了村长家,说明窦家很看重麦旺家这门亲戚,结果不到两天的功夫,麦家就有人接连受了两次伤,他们顾忌这孝道不敢说什么,窦家可丢不起这个人。
村长要是不能管,窦家就去县里找人找关系,到时候不仅麦刘氏和麦兴家吃不了兜着走,就连村长恐怕也要换人做了。
潘明秋一听这是窦大财主生气了,赶忙亲自陪着窦府的人找到麦兴家,把他们一家从老到小狠狠批评教训了一顿。还勒令麦刘氏拿出五两银子给麦小欢看病用,并且亲自监督麦兴家的人到麦旺家义务劳动了两天。
窦家管事当着村长和沙溪村村民的面警告麦刘氏和麦兴家人,谁再敢欺负麦旺一家,就是和窦家作对,这次只是小小警告一番,再有下次直接送进大牢。
有了麦兴一家帮忙,原本还得三天割完的豆子,一天半就收完了。麦旺父子也得了空闲,自己过来接人。
几个人坐在牛车上,边走边聊往家赶,一进村子就听见有人坐在大道边哭嚎。仔细一辨认声音,单翠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婆婆现在把撒泼的地方从几个儿子家换到大路上了吗?村长要她五两银子就像要了她的命一样,单翠花敢拿自己脑袋担保,如果这五两银子要不回去,婆婆天天都得闹。
“永海,你去找村长,当家的你把我和小欢送回家就去你大哥家,这五两银子我们娘几个可花不起,你当着村长和你大哥大嫂的面把银子还回去。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他们再来闹我是不会客气了,窦家不是说了吗!会直接把人送进大牢的。”
“哎!”麦旺把车赶到小路上,避开哭闹的刘氏和看热闹的百姓,回家以后,单翠花把怀里的五两银子递给丈夫,让他赶紧还给婆婆,她老人家好意思闹,自己都不好意思陪着,丢不起那个人。
银子失而复得当然是件好事,麦刘氏拿着五两银子在衣服上蹭了蹭,又用牙咬了咬,总觉得它出去溜达一圈回来变瘦了。
吴氏之所以撺掇婆婆闹,就是因为心里憋着气,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她占别人便宜,特别是在小叔子一家面前,那是稳胜不输。没想到这次不但闺女被人打成了猪头,还被抓了两天劳工,她这心里能舒服得了才怪。
“小欢被打伤了,就在旁边的医馆里。”
再看不上,那也是自己妹妹,更何况丈夫存了那样的心思,让自己尽量和这个妹妹把关系缓和一下,别再嘲笑她。虽然她觉得丈夫这次看人走了眼,却也没明说,能多个借口往家里送东西自己还求之不得呢!至于最后能不能指望上这个妹妹,那是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见这个弟弟欲言又止的模样,麦小园猜想家里又闹起来了,她进到医馆时,麦小欢喝了药已经睡下了。半年没见,这丫头似乎、好像长开了些,脸色也好了,下巴也不那么尖了,难道是自己眼光出了问题?
“你们是怎么碰上的。”
单翠花用手帕给麦小欢擦擦脸上的汗,让麦小芳留下陪妹妹,带着大闺女到前面的客厅说话。
大夫不认识麦家人,但他认识麦小园,这位可是窦大财主的娘子,真没想到居然是这庄户人家的闺女。自己在县城这么久,没想到也有眼拙的时候,不过他们家这三闺女和她们娘的确不太像,看着都不像乡下孩子。
老大就不用多说了,远远看上去就知道是有钱人家的娘子;老二虽然少稍微黑了点,那俏丽的模样、浑身透出的爽利劲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最小的这个五官精致,如果出生在县城或者青城郡里长大一定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可惜这小模样,小身板在乡下就未必受欢迎了,难怪家里老人看不上,不打别人,单单打她。
听了单翠花的描述,麦小园也是火冒三丈,自己哪次回家衣料、点心少送奶奶了。她居然还这么看不上自己娘家,既然这样以后自己也不用再费钱费力了,再回家两包点心把人打发了就完事,别的都免了。
麦小园帮着结了药费,还偷偷塞给单翠花十两银子走出医馆,她回家收拾了一番,问丫鬟老爷去哪了?
丫鬟怯怯地回了句“在香姨娘房里。”
”哼!”大白天的,这对狗男女也不嫌害臊,麦小园假装吃醋地揪了揪帕子,其实她自己心里明白,窦良富睡谁自己都不嫉妒,心里反而会有小小的窃喜,麦小园非常清楚自己并不爱他这个人,只是喜欢他家的钱,享受他带给自己的虚荣感罢了。
第二十五章 烧红薯
估摸着窦良富快活够了,麦小园才派婆子去找人,她自己用帕子使劲揉揉眼睛,几下的功夫一个伤心又懂事,贤慧的当家主母形象就被她完美的演绎出来。
窦良富走到门口特地整了整衣服,换上一张笑脸才往里走,他也不是怕麦小园闹,只不过是嫌麻烦,不愿意在这种琐碎的事情上烦心罢了。他自己只当那些女人是解闷、打发闲暇时间的工具,也希望麦小园能明白这个道理。
“官人。”包涵着几丝委屈、几多理解、欲语还休的深情呼唤,让窦良富的内心得到了满足,看看自己的娘子,懂事、温柔,大度,哪里是只知道争风吃醋、要吃要穿的庸俗女人能比的。
窦良富刚发家那会对别人叫他财主并不反感,在外面行走的时间越长、接触的人越多以后,他觉得财主这种称呼只适合用来称呼那些乡下的有钱人。真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起码要称呼一声“官人”,下人们则称呼“老爷”,这是他对家人的要求,自己的女人和下人通通得改口。
麦小园恰到好处的展现了一下醋意,赶忙转换话题聊起家人来了县城,妹妹受伤的事情。她是想窦良富能同意自己借用一下窦家的威名,给奶奶麦刘氏和大伯大娘施加点压力,让爹娘和家人的日子好过些。
“你最小的妹妹受伤了吗?伤哪了?”如果伤了脸,那人岂不是废了,再也没有了利用价值。
“没伤到脸,是被我奶奶一拐棍打在了肩膀上,听说是因为小欢勤快,做饭好吃被大家表扬。所以我堂妹生气带人趁着我爹娘去了地里到我家闹事,正巧被我二妹妹遇上,把她们打跑了。
结果我奶奶就带头找上门去要打我二妹,不知怎么打在小欢身上,可怜她那么小就被打,挨了打还不敢出声……”
庄户人家就是没规矩,也没眼光,麦家所有女孩子加在一起也没那个麦小欢有价值,想到这窦良富忍不住问了句:“你们姐妹也有半年没见了,你妹妹现在还那么瘦小吗?”
”妾身也正想跟您说这件事呢!说起来还是您有眼光,那丫头身子骨比从前强多了,模样也长开了不少,有些小村花的模样了。”麦小园专门捡窦良富爱听的说,这人可是把所有亲戚家里但凡有几分姿色的小丫头都惦记上了,还从佃户和穷人家里收罗了好几个模样俊俏的,就想着将来能派上大用场。
自从见过麦小欢之后窦良富就不停地告诉媳妇,要多花些心思在这丫头身上,说不定将来会有大用处呢!正因为这样,麦小园也歇了让两个妹妹去青城郡汤家做丫鬟的心思。
窦良富哈哈大笑两声后,把麦小园搂在怀里狠狠揉搓一番,要不是刚才和香姨娘胡闹过了,估计俩人现在已经滚到床上了。麦小园忍着恶心的感觉小心地伺候着,看准机会在窦良富最高兴的时候,提出想让窦家派人警告伯父一下的要求。
“这有什么难的,我会让管家走一趟的,不仅你奶奶和伯父需要敲打敲打,就连村长那里也要派人告诉一声。我窦良富的岳母和小姨子被人欺负了,我还有什么脸在这十里八乡走动,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他还吩咐管事给单翠花他们几个在客栈定两个房间,让人请平凉县城最好的大夫去给麦小欢瞧病。麦小园自然要替家人道谢,把窦良富夸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重情重义的典范。
单翠花也觉得大闺女给自己长了脸,搬进客栈后就让麦永海带着麦小芳回家,家里剩下两个不会做饭的大男人,地里的活还没干完,没人照应根本不行。要不是麦小欢肩膀肿的老高,人也有些发烧,她都不想留下。
麦小欢夜里果然发起高烧,幸亏大夫早就开了药方,店小二半夜起来帮忙熬了药,给她喂下去,快天亮时烧总算是退了。
第二天麦小欢的肩头也不那么吓人了,她就催着单翠花要求回家,正是秋收的时候,自己哪有心思待在客栈啊!
单翠花坚决不肯,想观察一天再说,转天下午就在她们两个准备收拾东西,雇辆车回家的时候,麦永海带路,麦旺亲自赶着车找来了。
这俩人,家里那么忙怎么还自己过来了,还没等单翠花开始埋怨,麦永海自己先说开了:“咱家的豆子割完了,是大伯一家帮的忙。”
还有这事?这个消息简直比有人说太阳是打西边出来的还让人难以置信。原来一大早窦府的管家就找到沙溪村去了,他先去了村长家,说明窦家很看重麦旺家这门亲戚,结果不到两天的功夫,麦家就有人接连受了两次伤,他们顾忌这孝道不敢说什么,窦家可丢不起这个人。
村长要是不能管,窦家就去县里找人找关系,到时候不仅麦刘氏和麦兴家吃不了兜着走,就连村长恐怕也要换人做了。
潘明秋一听这是窦大财主生气了,赶忙亲自陪着窦府的人找到麦兴家,把他们一家从老到小狠狠批评教训了一顿。还勒令麦刘氏拿出五两银子给麦小欢看病用,并且亲自监督麦兴家的人到麦旺家义务劳动了两天。
窦家管事当着村长和沙溪村村民的面警告麦刘氏和麦兴家人,谁再敢欺负麦旺一家,就是和窦家作对,这次只是小小警告一番,再有下次直接送进大牢。
有了麦兴一家帮忙,原本还得三天割完的豆子,一天半就收完了。麦旺父子也得了空闲,自己过来接人。
几个人坐在牛车上,边走边聊往家赶,一进村子就听见有人坐在大道边哭嚎。仔细一辨认声音,单翠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婆婆现在把撒泼的地方从几个儿子家换到大路上了吗?村长要她五两银子就像要了她的命一样,单翠花敢拿自己脑袋担保,如果这五两银子要不回去,婆婆天天都得闹。
“永海,你去找村长,当家的你把我和小欢送回家就去你大哥家,这五两银子我们娘几个可花不起,你当着村长和你大哥大嫂的面把银子还回去。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他们再来闹我是不会客气了,窦家不是说了吗!会直接把人送进大牢的。”
“哎!”麦旺把车赶到小路上,避开哭闹的刘氏和看热闹的百姓,回家以后,单翠花把怀里的五两银子递给丈夫,让他赶紧还给婆婆,她老人家好意思闹,自己都不好意思陪着,丢不起那个人。
银子失而复得当然是件好事,麦刘氏拿着五两银子在衣服上蹭了蹭,又用牙咬了咬,总觉得它出去溜达一圈回来变瘦了。
吴氏之所以撺掇婆婆闹,就是因为心里憋着气,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她占别人便宜,特别是在小叔子一家面前,那是稳胜不输。没想到这次不但闺女被人打成了猪头,还被抓了两天劳工,她这心里能舒服得了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