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单翠花的身子晃了晃,她强打精神问了句:“人……要不要紧!”
  雨妮娘赶忙安慰她:“人还好,就是受了伤。”
  “雨妮娘,看见我家那口子和永波了吗?”乔氏不等两人说完话忍不住问道。
  雨妮娘告诉乔氏,那爷俩没受伤,送麦旺回家,说不定现在正往家走呢!
  “那就好,那就好。”乔氏拍着胸脯念叨,连一句安慰人的话都没说。
  单翠花也顾不上和她计较,抬腿往回跑,把送信的人抛在后面。她跑到家时俩儿子已经套着牛车进县城接大夫去了,麦小芳蹲在灶台那哭着烧水,单翠花一头冲进屋里,就见丈夫闭着眼躺在床上,麦小欢正用汗巾沾着清水给她爹擦拭腿上的伤口。
  “你爹……”单翠花不敢往下问,她怕听到让人无法接受的消息。
  麦小欢放下手里的汗巾,平静地说:“我爹应该是从山坡滑下去了,脸上和胳膊上有擦伤,伤的最重的地方在腿上,我已经把伤口附近都清理干净了,等大夫看过之后就知道结果了,娘您先别急,爹一定没事的。”
  据麦小欢观察,她爹的腿并没有断,之所以昏迷大概是脑袋受到了冲击,这才是让她最担心的地方,古代又没有办法开颅,万一大脑里有血块……
  大半个时辰后大夫到了,他详细地检查了一番后给出的结论是,腿上是皮外伤,骨头并没断,头上没有明显的伤,估计问题不大,睡一觉应该就能醒了。
  这个消息对于单翠花和其他三个孩子无疑是颗定心丸,麦小欢可没他们那么乐观,大夫的话一多半都是他的推测而已,脑袋里究竟是什么样,会不会留有后遗症他都不知道,这番话纯属安慰人。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麦小欢努力搜索着自己所知不多的关于脑震荡的相关知识,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大夫开了药方,收了麦家一两银子,由麦永河赶车把他送回县城,顺便抓药回来。
  麦旺沉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还没有醒过来的迹象,等了一个晚上,单翠花有些心急和烦躁。她想让儿子去找窦良富,看看能不能请个医术高超的大夫来。她甚至想找村里有名的神婆来跳一场,给丈夫招招魂。
  麦小欢趁别人不注意时给老爹探过脉,脉搏跳动有力,也很有规律,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人要是晚上还不醒过来就派人去找窦良富帮忙找个医术更好的大夫来。
  好在老天垂怜,半晌午的时候,麦旺睁开了眼睛,这可把全家人乐坏了,单翠花想扶麦旺起来坐坐,喝碗粥,被麦小欢阻止。
  病人现在还不能随意挪动,应该让人躺着静养,短时间内最好别动,为了让家人相信自己的话,麦小欢谎称是听一位老大夫说的,至于是谁她也忘了。
  第二十二章 再现毒蘑菇
  不出麦小欢所料,麦旺醒过来没多久,就开始呕吐,这让麦小欢坚定了自己的判断,看来老爹是得了脑震荡,而且比较严重,现在麦小欢能想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爹爹躺着静养。
  在床上躺了一天,直到傍晚麦旺才向家人讲述了他去找侄子的经过,滚落山坡以后的事,他就不记得了。
  麦小芳听完事情的经过,气愤极了,这个时候大家才发觉,自从麦旺受伤到现在一天一夜的时间过去了,另外两家居然没有一个人过来探望。
  单翠花抹着眼泪哭诉:“小欢爹,不是我说大哥和三弟家的不是,你为了他们不顾自己家的麦子会被浇湿、冲走;甚至不顾危险,顶着大雨去找孩子。结果呢?
  大嫂见了我的面幸灾乐祸地问家里麦子抢回来没有?一听她的话就是想看咱家热闹,三弟妹居然说永波没伤着就好,从头到尾都没问你一句,他们这样做我能不寒心吗?
  你这是醒过来了,如果……他们谁会管我们娘几个,你让我和孩子们怎么办,这日子怎么过?”说到这里,单翠花哭了起来。就连一向大大咧咧的麦小芳都掩嘴哭了,她不敢想如果没了爹,在麦家要怎么生活。
  半晌后,就听见床上传来长长的叹息声:“小欢娘,小芳你们别哭了,以后我不会再抛下你们娘几个了,你们不愿意的事,我也不会做了。”
  自己对大哥和三弟什么样,他们现在又是怎么对自己的,到了现在居然一个人也没过来问问自己的情形。麦旺只是不善言辞,却不是傻子,他也有血肉,有感情,心里也有底线。再说媳妇说的也没错,自己如果真发生意外,大哥和三弟根本不会管四个孩子,他们在麦家会过什么样的日子,不用深想他都猜得到。
  吴氏和乔氏第二天眼看要到中午时才过来,吴氏提着不超过二十个鸡蛋,一条鱼;乔氏带着半篮子鸡蛋和两包点心,麦小玲和麦小慧扶着麦刘氏走在前面。
  “哟!小欢娘在家呢!我们听说她二叔醒了,这不就赶忙过来看看,原本昨天就该来的,可是家里活计太多,实在走不开啊!”吴氏今天来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想让麦永河和麦永海帮自家拉麦子,平晒麦场。
  什么昨天忙,她们是听说当家的醒了才过来的,如果……恐怕早躲的远远的了。
  单翠花让几个人坐在外间,麦小欢过来代替麦小玲姐妹扶住奶奶麦刘氏往爹爹屋里去,她很想知道奶奶见到受伤的爹爹会是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
  麦刘氏坐在床边把儿子仔细端详了一遍,看他气色不错,根本不像受了重伤的样子。麦旺叫了一声娘后就没了话,他也不知道该跟麦刘氏说什么。
  片刻的沉寂后,麦刘氏先开了口:“你既然没什么,就让家里两个小子明天帮他三叔去把地里麦子收回来,眼看着要到连雨天了,麦子要是收不回来他们一家人吃什么,拿什么交租子、卖钱。”
  麦旺垂着头,不说行,也不说不行,麦小欢磨了磨牙,深深呼了一口气说道:“奶奶记挂着三叔一家没有错,可是您别忘了我爹现在受伤了,家里的活可都指望我大哥和二哥干呢!
  我大哥每隔一天得上县里给我爹抓一次药,我爹如今做什么都不方便,身边离不得人,光指望我娘一个人给换衣服、擦身子的她也干不过来,我和二姐是女孩子也不方便不是。家里还得晒麦子、放牛哪一样离了两个哥哥能行。
  说道我爹抓药,这件事可是因为找永波才引起的,您看是不是应该……而且我还想问一句,三婶去大伯家地里找人的时候大伯和两个哥哥都在,怎么就我爹一个人出去找孩子呢?”
  麦小欢说话的声音不算大,却足够传到外间了,吴氏和乔氏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哼唧了半天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就连坐在床边的麦刘氏都被问的无言以对。
  “你……你个小孩子懂什么。”吴氏强辩道。
  “我是不懂,为啥一样是伯父,我爹就跑去救人了,大伯还留在地里割麦子。如果说是因为要下大雨的原因,难道大伯和大娘就没想过我家麦子晾了一场院,更需要人手回来收吗?”麦小欢心道就怕你不开口,只要一开口,我有十句、百句话在这里等着回敬你。
  “三婶想找我大哥二哥帮忙收麦子,那我爹受伤了,家里的活计没人做,应该找谁帮忙呢?还有这药费,我们不好意思提,有的人也不好意思给算是吗?”
  “那个……我家里还有事,先回去了。”乔氏顾不上麦小苗,一个人头也不回的往外跑去,唯恐跑慢了,麦小欢会追来再跟她提药费。
  大家都没想到平时不太开口的麦小欢今天会说出这些话来,吴氏知道自己理亏,更怕自家不管侄子死活的事情传扬出去,也急忙找个借口开溜了。
  麦刘氏张了好几次嘴,最后一句话也没说出来,狠狠瞪了麦小欢一眼,也跟着撤了。
  单翠花今天终于体会到扬眉吐气是种什么感觉了,她抱住麦小欢在闺女脸上重重亲了一口宣布:“今天中午娘给你们包肉馅饺子,小欢一定要多吃点。”
  饺子吃不吃无所谓,麦小欢觉得自己应该借机给家人上一堂课,让他们明白孝顺不等于愚孝,亲情是相互的不是靠单方面付出来维系的。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番话之后看见坐在那里沉思的家人,麦小欢没打断他们,一个人悄悄走了出去……
  六月的天气就像婴儿的情绪变化的特别快,晴了两天之后,进入连雨天。麦旺听着窗外的雨声,眉头紧锁,也不知道大哥家的麦子入仓了没有,老三家的麦子收没收完。
  单翠花端饭进屋时就看见丈夫一个人坐在那里出神,她把饭碗往桌子重重一放,生气地说道:“你要是担心他们,我让儿子把你送过去怎么样,省得你人在这里,心思早跑了。”
  “小欢娘你别生气,我……就是想想,不去,也不让儿子们去。”
  单翠花很想说,就算麦子收不回来也只能怪他们两家懒,前些日子天气多好,他们偷懒,耍滑就想等着沾自己家的便宜。现在便宜没沾到,还错过了最好的抢收时机怪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