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第157节
通过预测成功躲过了一击,郭嘉不免忻忻得意,
“这一招我练了七年, 早就等着明远……嗷呜。”
脚指头被踩, 郭嘉发出一声短促的怪叫, 挪到桌案的另一头。
“早就等着什么?”
顾至早知道郭嘉会躲开他的肘击, 从一开始就冲着他的脚趾而去。
刚才依稀听到郭嘉说了半句话,似乎没有说完,便暂时停下进攻的步伐, 示意郭嘉继续说。
郭嘉龇牙咧嘴,重新坐回原位。
每一回顾至行动, 都是冲着最痛且不会受伤的角度下手, 防不胜防。
因为这点, 郭嘉总算信了顾至曾经说过的话,认为他确实“向主管刑讯的狱卒学过一些本事”。
郭嘉一边琢磨着下回该怎么躲过顾至的“无影脚”,一边重拾话题:
“这段时间, 朝中诸事繁忙,除了你我二人与贾军师……咳,其他人都忙于公事, 更别提执掌中枢的尚书台了。”
“然而,文若即便是再忙碌,也不会忽略身边之人。明远这几日心绪不佳,并非是与文若闹了别扭,而是因为明远有一些话想与文若说,但又找不到恰当的时机。”
不得不说,郭嘉虽然平时看起来不太靠谱,但他同样非常敏锐,一旦认真起来,几乎很难有事能瞒得住他。
“让我猜猜……莫非是你、文若,以及志才三人心照不宣的那件事?”
郭嘉从来没掩饰过他的好奇心,但因为顾至三人对这件事讳莫如深,即使再好奇,郭嘉也没有进一步询问。
如今旧事重提,倒是再一次激起了他的探究之心。
“这回奉孝倒是猜错了。”
顾至话赶话地说完,想起那日荀彧的异样,他的语气中多了一分不确定,
“应当与那件事无关。”
“应当?”郭嘉立即道,“莫非,不是明远有事找文若商榷,而是文若有事瞒着明远?”
知道瞒不过郭嘉,顾至没有否认,把那天发生的事全部道出。
郭嘉听完来龙去脉,若有所思地道:“或许有一些事,连文若都拿不准,因此三缄其口,不想让明远徒增忧虑。”
只因为他一向坦荡,几乎不对身边的人隐瞒内情,所以才如此迟疑。
“这么多日,文若都未主动提及此事,恐怕已有了隐匿之心。唯有下一剂猛药,才能让他敞露心扉。”
郭嘉再一次将那盛满清酒的陶碗推了过去,暗示意味极其明显,
“明远,该是你‘当仁不让’的时候了。”
“……”顾至看着那只比饭碗还大的陶碗,眉心隐隐发疼,
“既然是装醉,何必饮这么一大碗?”
郭嘉难道不知道他的酒量吗?这么一大碗下去,三个他都能被掼倒了,哪里还能装醉套话。
“明远莫非听岔了?”
郭嘉倏然笑了一声,
“我说的是‘借酒生事’‘装疯卖醉’,可并不是装醉。”
听起来像是装醉,但这八个字可不是装醉的意思。
被郭嘉这么一点破,顾至终于从文字游戏中绕出来,睁大眼瞪着他:
“你……”
“文若何其敏锐,你若装醉,怎么瞒得过他。”
郭嘉这话很是在理,可顾至一想到上次酒醉时发生的事,就头疼不已。
“倘若饮醉,人事不知,或者言不达意,忘了此事,又当如何?”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喝醉了还能保持清醒,控制身体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据他上一次的经验,他绝对会胡言乱语,又怎么引导荀彧敞开心扉?
面对顾至的质疑,郭嘉只是胸有成竹地将再酒碗往前推动了一寸,几乎紧挨着桌案的边缘:
“明远放心,只要饮了这碗酒,哪怕你什么都不做,只是倒头睡上一觉,我也敢向你保证——等你酒醒之后,文若一定会对你坦诚相告,无所忌言。”
即使心里仍有几分怀疑,顾至仍然捧起陶碗,一股脑地饮下。
他不知道郭嘉葫芦里在卖着什么药,但他相信郭嘉不会害他,也不会在这种事上戏耍他。秉着对好友的相信,他喝得毫不犹豫,转瞬就将陶碗里的酒水饮去了大半碗。
酒液逐渐减少,还剩一个底的时候,他听到了郭嘉饶有兴致的补充。
“毕竟这‘苦肉计’,越是沉默无声,越有奇效。”
冷不丁听到“苦肉计”三个字,顾至蓦地被酒水呛到。碗中剩下的酒水顺着嘴角淌下,在丝绦上洇开,沿着下颌、脖颈一路蜿蜒,最终没入衣襟,湿了一大片。
“咳咳……郭奉孝,你——”
“明远莫急。这借酒消愁,哪有好好喝的道理?自然得喝一点,淌一点,把脖颈、衣襟都沾湿了,方能显出忧愁。”
郭嘉现出狡黠的笑,刚刚竟是他掐准了时间,故意在顾至即将饮完的时候,才说出最关键的那句话。
顾至哪能不知道自己这是被郭嘉坑了。哪怕郭嘉是为了他好,在尽心竭力地帮他的忙,但在互坑这件事上,他与郭嘉都乐此不疲,谁也没饶过谁。
“我倒不知这借酒浇愁是何滋味,但这酒后揍人之事,我还算有点心得。”
趁着酒水还未被消化,顾至当即绕到郭嘉背后,给他来了一个正骨套餐。
郭嘉嗷嗷痛呼。即使每次被正骨之后,因为久坐而疼痛的脊骨、肩部都能舒缓不适,但在被正骨的一瞬间,那酸疼感真的让他格外难忘。
片刻后,缚着他臂膀与背脊的力道缓缓松开,身后之人摇摇晃晃地倒向一侧,被郭嘉眼明手快地扶住。
郭嘉呲着牙,转了转通畅不少的左肩,伸手就将顾至发上的小冠摘下,只留一条细长的短帻,让发冠凌乱而摇摇欲坠地挂在一侧。
而后,他艰难地把顾至扶到榻边,让他坐在榻前的地上,侧靠着榻脚,一手搭在榻上,将他齐整的衣襟揉出几条皱痕。
做完这一切,郭嘉起身,将空置的酒杯踢到顾至身侧,又举起陶碗,用力往墙上一掷,任由碎片四散。
饮醉的顾至似乎被这道声音惊扰,捂着昏沉的头,摇摇晃晃地直起身。
“嘶,你怎么醒了,先躺回去,还不到你卖醉的时候。”
似是怕他摔倒,郭嘉连忙走到榻边,按着顾至的肩膀,不让他起身,
“先靠着榻休息一……”
话未说完,两只手以雷鸣般的速度,掐住了郭嘉的脸颊,用力往两边拉扯。
“——会儿唔……唔唔?”
“门,打不开。”
“?”
郭嘉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上次,他先顾至一步醉倒,并没有看到顾至醉酒后的模样。即使对顾至“同样人事不知”的说辞半信半疑,他也没有往某些超出想象的方向猜测。
“折系吾的脸,不系门。”
郭嘉艰难地说着,试图说服顾至,将自己的脸颊解救下来。
然而顾至将他的脸拽得极紧,对他的解释听而不闻。
“芝麻开门!”
“?”
“急急如律令!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
“唵嘛呢叭咪吽!”
“……”这又是啥?
郭嘉睁着死鱼一般的眼瞳,听着顾至诵念各种开门咒语,几乎要把他的脸颊扯得变形。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他的一失,就是出门前没有看《太初历》,没有仔细询问顾至醉酒后的事,以至于陷入这等奇怪的境地。
“吾去帮泥找文若,泥放开吾……”
脸颊被扯得酸疼,郭嘉当即使出了核心招式,艰难地吐出关键词。
果不其然,一听到文若的名字,顾至就放开了他的脸。
郭嘉从未觉得自己的身手如此敏捷过,他以最快的速度后退,撤出那双魔爪的范围,无声地舒了口气。
“你在这等着,我去喊人来……”
“文若!”顾至忽然大声喊了一句,唬了郭嘉一跳。
“你别喊,这里可是衙署。”
郭嘉一个头两个大,恨不得倒转到一刻钟前,狠狠摇晃自己的肩膀。
什么叫“帮一帮忙,看一看好戏,顺便小坑顾至一把”,他这是坑顾至吗,坑的分明是自己。
“文若!”
“别喊,你别喊啊,”郭嘉压低声嗓提醒,赶紧上前,捂住顾至的嘴,
“你现在就算喊一千次,文若也不会出现……”
咣当——
门被急切地撞开,郭嘉口中“不会出现的人”行色匆匆地站在门口,掠视内屋。
郭嘉:“……”
荀彧额角悬着汗水,犹在喘息。
一进屋,就嗅到一股浓重的酒味,他的神色蓦然一变:
“奉孝,你在做什么?阿漻他——”
屏风遮挡的内室,榻边有一片熟悉的衣角,似有人倒在地上,荀彧心中一跳,未及细想,冲入屋内。
郭嘉连忙跳到一侧,为他让路。
“这一招我练了七年, 早就等着明远……嗷呜。”
脚指头被踩, 郭嘉发出一声短促的怪叫, 挪到桌案的另一头。
“早就等着什么?”
顾至早知道郭嘉会躲开他的肘击, 从一开始就冲着他的脚趾而去。
刚才依稀听到郭嘉说了半句话,似乎没有说完,便暂时停下进攻的步伐, 示意郭嘉继续说。
郭嘉龇牙咧嘴,重新坐回原位。
每一回顾至行动, 都是冲着最痛且不会受伤的角度下手, 防不胜防。
因为这点, 郭嘉总算信了顾至曾经说过的话,认为他确实“向主管刑讯的狱卒学过一些本事”。
郭嘉一边琢磨着下回该怎么躲过顾至的“无影脚”,一边重拾话题:
“这段时间, 朝中诸事繁忙,除了你我二人与贾军师……咳,其他人都忙于公事, 更别提执掌中枢的尚书台了。”
“然而,文若即便是再忙碌,也不会忽略身边之人。明远这几日心绪不佳,并非是与文若闹了别扭,而是因为明远有一些话想与文若说,但又找不到恰当的时机。”
不得不说,郭嘉虽然平时看起来不太靠谱,但他同样非常敏锐,一旦认真起来,几乎很难有事能瞒得住他。
“让我猜猜……莫非是你、文若,以及志才三人心照不宣的那件事?”
郭嘉从来没掩饰过他的好奇心,但因为顾至三人对这件事讳莫如深,即使再好奇,郭嘉也没有进一步询问。
如今旧事重提,倒是再一次激起了他的探究之心。
“这回奉孝倒是猜错了。”
顾至话赶话地说完,想起那日荀彧的异样,他的语气中多了一分不确定,
“应当与那件事无关。”
“应当?”郭嘉立即道,“莫非,不是明远有事找文若商榷,而是文若有事瞒着明远?”
知道瞒不过郭嘉,顾至没有否认,把那天发生的事全部道出。
郭嘉听完来龙去脉,若有所思地道:“或许有一些事,连文若都拿不准,因此三缄其口,不想让明远徒增忧虑。”
只因为他一向坦荡,几乎不对身边的人隐瞒内情,所以才如此迟疑。
“这么多日,文若都未主动提及此事,恐怕已有了隐匿之心。唯有下一剂猛药,才能让他敞露心扉。”
郭嘉再一次将那盛满清酒的陶碗推了过去,暗示意味极其明显,
“明远,该是你‘当仁不让’的时候了。”
“……”顾至看着那只比饭碗还大的陶碗,眉心隐隐发疼,
“既然是装醉,何必饮这么一大碗?”
郭嘉难道不知道他的酒量吗?这么一大碗下去,三个他都能被掼倒了,哪里还能装醉套话。
“明远莫非听岔了?”
郭嘉倏然笑了一声,
“我说的是‘借酒生事’‘装疯卖醉’,可并不是装醉。”
听起来像是装醉,但这八个字可不是装醉的意思。
被郭嘉这么一点破,顾至终于从文字游戏中绕出来,睁大眼瞪着他:
“你……”
“文若何其敏锐,你若装醉,怎么瞒得过他。”
郭嘉这话很是在理,可顾至一想到上次酒醉时发生的事,就头疼不已。
“倘若饮醉,人事不知,或者言不达意,忘了此事,又当如何?”
谁都不能保证自己喝醉了还能保持清醒,控制身体做自己想做的事。根据他上一次的经验,他绝对会胡言乱语,又怎么引导荀彧敞开心扉?
面对顾至的质疑,郭嘉只是胸有成竹地将再酒碗往前推动了一寸,几乎紧挨着桌案的边缘:
“明远放心,只要饮了这碗酒,哪怕你什么都不做,只是倒头睡上一觉,我也敢向你保证——等你酒醒之后,文若一定会对你坦诚相告,无所忌言。”
即使心里仍有几分怀疑,顾至仍然捧起陶碗,一股脑地饮下。
他不知道郭嘉葫芦里在卖着什么药,但他相信郭嘉不会害他,也不会在这种事上戏耍他。秉着对好友的相信,他喝得毫不犹豫,转瞬就将陶碗里的酒水饮去了大半碗。
酒液逐渐减少,还剩一个底的时候,他听到了郭嘉饶有兴致的补充。
“毕竟这‘苦肉计’,越是沉默无声,越有奇效。”
冷不丁听到“苦肉计”三个字,顾至蓦地被酒水呛到。碗中剩下的酒水顺着嘴角淌下,在丝绦上洇开,沿着下颌、脖颈一路蜿蜒,最终没入衣襟,湿了一大片。
“咳咳……郭奉孝,你——”
“明远莫急。这借酒消愁,哪有好好喝的道理?自然得喝一点,淌一点,把脖颈、衣襟都沾湿了,方能显出忧愁。”
郭嘉现出狡黠的笑,刚刚竟是他掐准了时间,故意在顾至即将饮完的时候,才说出最关键的那句话。
顾至哪能不知道自己这是被郭嘉坑了。哪怕郭嘉是为了他好,在尽心竭力地帮他的忙,但在互坑这件事上,他与郭嘉都乐此不疲,谁也没饶过谁。
“我倒不知这借酒浇愁是何滋味,但这酒后揍人之事,我还算有点心得。”
趁着酒水还未被消化,顾至当即绕到郭嘉背后,给他来了一个正骨套餐。
郭嘉嗷嗷痛呼。即使每次被正骨之后,因为久坐而疼痛的脊骨、肩部都能舒缓不适,但在被正骨的一瞬间,那酸疼感真的让他格外难忘。
片刻后,缚着他臂膀与背脊的力道缓缓松开,身后之人摇摇晃晃地倒向一侧,被郭嘉眼明手快地扶住。
郭嘉呲着牙,转了转通畅不少的左肩,伸手就将顾至发上的小冠摘下,只留一条细长的短帻,让发冠凌乱而摇摇欲坠地挂在一侧。
而后,他艰难地把顾至扶到榻边,让他坐在榻前的地上,侧靠着榻脚,一手搭在榻上,将他齐整的衣襟揉出几条皱痕。
做完这一切,郭嘉起身,将空置的酒杯踢到顾至身侧,又举起陶碗,用力往墙上一掷,任由碎片四散。
饮醉的顾至似乎被这道声音惊扰,捂着昏沉的头,摇摇晃晃地直起身。
“嘶,你怎么醒了,先躺回去,还不到你卖醉的时候。”
似是怕他摔倒,郭嘉连忙走到榻边,按着顾至的肩膀,不让他起身,
“先靠着榻休息一……”
话未说完,两只手以雷鸣般的速度,掐住了郭嘉的脸颊,用力往两边拉扯。
“——会儿唔……唔唔?”
“门,打不开。”
“?”
郭嘉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上次,他先顾至一步醉倒,并没有看到顾至醉酒后的模样。即使对顾至“同样人事不知”的说辞半信半疑,他也没有往某些超出想象的方向猜测。
“折系吾的脸,不系门。”
郭嘉艰难地说着,试图说服顾至,将自己的脸颊解救下来。
然而顾至将他的脸拽得极紧,对他的解释听而不闻。
“芝麻开门!”
“?”
“急急如律令!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
“唵嘛呢叭咪吽!”
“……”这又是啥?
郭嘉睁着死鱼一般的眼瞳,听着顾至诵念各种开门咒语,几乎要把他的脸颊扯得变形。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他的一失,就是出门前没有看《太初历》,没有仔细询问顾至醉酒后的事,以至于陷入这等奇怪的境地。
“吾去帮泥找文若,泥放开吾……”
脸颊被扯得酸疼,郭嘉当即使出了核心招式,艰难地吐出关键词。
果不其然,一听到文若的名字,顾至就放开了他的脸。
郭嘉从未觉得自己的身手如此敏捷过,他以最快的速度后退,撤出那双魔爪的范围,无声地舒了口气。
“你在这等着,我去喊人来……”
“文若!”顾至忽然大声喊了一句,唬了郭嘉一跳。
“你别喊,这里可是衙署。”
郭嘉一个头两个大,恨不得倒转到一刻钟前,狠狠摇晃自己的肩膀。
什么叫“帮一帮忙,看一看好戏,顺便小坑顾至一把”,他这是坑顾至吗,坑的分明是自己。
“文若!”
“别喊,你别喊啊,”郭嘉压低声嗓提醒,赶紧上前,捂住顾至的嘴,
“你现在就算喊一千次,文若也不会出现……”
咣当——
门被急切地撞开,郭嘉口中“不会出现的人”行色匆匆地站在门口,掠视内屋。
郭嘉:“……”
荀彧额角悬着汗水,犹在喘息。
一进屋,就嗅到一股浓重的酒味,他的神色蓦然一变:
“奉孝,你在做什么?阿漻他——”
屏风遮挡的内室,榻边有一片熟悉的衣角,似有人倒在地上,荀彧心中一跳,未及细想,冲入屋内。
郭嘉连忙跳到一侧,为他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