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150节
  这一条报道出来之后,立刻就打破了之前一些说常青电视机就是在地摊上凑起来的谣言。
  一下子给了所有的观众都打完了一针强心针。
  原来常青电器都是在这么高科技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我们国家的东西也不比其他国家的东西差!
  一下子,更多的人都跑来询问常青电器的销售情况,得知了已经错过了福利最大的一次销售活动,顿时一个个的捶胸顿足,然后连忙预定,生怕后面涨价。
  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条报道在滨江电视台播出之后,立刻就被h省的电视台选播上了,没过两天就又在省电视台播出了,甚至连专题也被放在重要时段给播出了。
  这下子可不光光是滨江市的人知道了出了一个国产的常青电器,就连h省的人也都知道了,就算不知道,也多多少少的对于常青电器有了一个印象。
  而在省电视台和省报社报道之后的优秀反馈也很快就表现了出来,桑瑜很快就接到了h省其他城市的订单。
  因为常青电视不需要票,就可以购买,所以其他城市下单的时候都是几百台几百台的下。
  桑瑜估算了一下自己的流水线产能,就让他们限制一下订单的数量。
  她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现在无论是广告还是合格证什么的,其实都在说常青电器质量好,可是,她觉得常青电器还是没有经过大众的审核的。
  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
  所以,只有大家用得好、夸得好,那么她的常青电器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第137章
  不光光是桑瑜对于常青电器的质量严格要求, 常青电子厂的技术员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
  他们不但是把桑瑜提出来的标准化流程给实施到了每一个细节里,更是设置了几道抽检。
  生产线全速运转的轰鸣声,像一首激昂的序曲, 在电子厂的厂房里回荡。
  刘建设花白的头都已经被塞进了帽子里面, 他戴着白手套, 指尖划过刚组装好的电视机外壳,金属的凉意透过布料传来,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在他的身后也还跟着几个跟他同样打扮的技术员, 他们都在认真的查看着刚刚下线的每一台电器。
  而车间墙上挂着的生产进度表上, 红色记号笔标注的数字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常青电子厂每个职工的心血。
  “刘工,这批显像管的色彩饱和度比上批提升了两个百分点。”年轻技术员小张举着检测报告跑过来,额头上还沾着细小的焊锡渣。
  刘建设接过报告,指尖在数据表格上轻轻点动,忽然抬头望向身后的几个技术员说:“让质检组重点盯一下高频头焊接, 昨天抽检发现有三台信号稳定性略差。”
  他的声音不大,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这是无数个通宵调试换来的底气。
  随着第一批电视机的成功下线, 万年青商场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商场门口挂起了巨大的横幅,“常青电视机荣耀登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那些在促销活动内交付了定金的顾客们, 最近等得都已经着急上火了, 又怕商场骗人, 又怕自己的钱飞掉。
  所以这第一批的电视机上线之后, 这些顾客就一窝蜂的冲过来了。
  不过第一天因为万年青的库存只有一千台, 只能按照顺序卖给了拿着序号的顾客。
  终于等到了电视机的顾客们这一天真是惊喜连连。
  惊喜第一发就是电视机的价格居然那么便宜,比进口的几乎便宜了一半!
  惊喜第二发就是,商场居然说话算话, 真的是订金抵了翻倍的售价,到手的电视机又便宜了一大半。
  除了这两发惊喜之外,居然还有第三发惊喜,那就是——万年青商场居然帮送货和安装,并且不收钱!
  顿时无论是拿到的顾客还是没有拿到电视机的顾客都要“疯”了。
  一千台电视机可不是个小数,万年青商场直接组织了二十辆东风车,组成了二十支安装队,按照顾客居住的地方划分了片区进行安装。
  至于那些第一天没有拿到电视机的顾客,看到这一切眼睛都急红了,一个个早早来排队,恨不得马上就轮到自己。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有一个多月,购买高潮才算是逐渐的平静了下来。
  桑瑜看着上面一个季度的报表,万年青的销售额中,常青的电器果然是占了的大头,而且这三个月来,常青电器的质量都非常好,已经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口碑,这也让桑瑜那一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除了常青电子厂正在加班加点的投入生产之中,毛雨桐也带着招聘简章走进了国内几家开展了电子科技学科的大学进行招生。
  这个学科现在在国内还非常少见,其实学生们也比较担心就业问题,毕竟现在的国内就没有几个电子厂。
  所以毛雨桐的到来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立刻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又热闹的招聘会。
  毛雨桐一直以为他们常青电子厂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会比较陌生,但是没想到的是,她才自报家门,学生们一个个都热烈回应。
  “是不是就是那个国内首个生产电视机的厂子?”
  “就是那个上过报纸的电子厂?”
  特别是有几个学生还专门指着简章上的生产线照片惊叹着,那眼睛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滨江毕竟不是沪市、京市这样的大城市,毛雨桐也怕这些学生不愿意去,所以听到这么热烈的讨论立刻就抓住了机会趁机把厂子里面的福利公布了一下。
  “我们提供带薪培训,技术骨干还能参与新产品的研发!我们可以提供最好的环境,让你们安心工作!”
  招聘会之后,毛雨桐等了几天,就收到了很多份的简历,每一份的简历上都写满对于国产电器的憧憬以及美好展望。
  毛雨桐又和校方碰面,还跟自己带去的几个电子厂的技术与一起筛选这些简历,争取多招几名符合电子厂要求的技术骨干。
  桑瑜一边看着报表,一边听着毛雨桐的汇报,那一颗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
  在桑瑜的报表上除了常青电器的销售额十分的突出之外,还可以看到,万年青做得自己的日用品牌也非常的亮眼。
  特别是卫生巾这一块。
  在万年青刚刚开业的时候,桑瑜就已经进了卫生巾来卖了,桑瑜一开始还担心这种卫生用品的销售会不太好,毕竟这还是一个不能把这种事儿放在大庭广众下来讲的时代。
  女人们来个月经去换下纸就跟做贼一样。
  而桑瑜是从几十年后重生回来的,她上一世一直到了五十岁才绝经,所以也是赶上了卫生巾五花八门的时代,刚刚回来的时候,她还真是不习惯。
  毕竟一下子从方便的卫生巾全部变成了用卫生带和刀纸,让她真的是受不了那个麻烦劲。
  这也是桑瑜在c城的展销会上看到了卫生巾就想放到自己的万年青里面售卖的原因,不为了别人,就为了自己,她实在是受不了。
  本来桑瑜还以为这么个新鲜的事物,女人们要很久才会接受,特别是滨江还是一个内陆省份,不算太开放。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来逛商场的女人们一旦弄明白了卫生巾是用来干什么的之后,立刻就接受了。
  也许是第一次买个一包试一试,但只要是买过一包的人,肯定是会回来回购的。
  所以,卫生巾在万年青一直卖得非常好。
  毕竟,现在生产卫生巾的厂子还是很少,所以,她提前签订的合同,让她货源充足,至少是在滨江,只有万年青才有得卖。
  不过,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桑瑜最近却头疼的很。
  因为开业时候签订的合同已经到期了,所以在举行婚礼之前,桑柳已经去了c城的那个卫生巾厂去谈好了新合同,这一次桑瑜特别要求让卫生巾厂给自己弄一条单独的生产线。
  毕竟她还是想做一个自己的品牌,就跟大商超基本都有自己的品牌,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这也是建立顾客忠诚度的一个方式。
  特别是桑瑜可不仅仅想要只做滨江或者h省的商场,她想要把商场开到全国去,这个自己的子品牌就更加需要了。
  可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上个月,谈得好好的卫生巾厂却说翻脸就翻脸,不再同意给万年青专门的一条生产线,只能接受万年青和其他人拿一样的货。
  而且对方的态度相当强硬,无论桑瑜这边怎么协调,对方都不同意,甚至可以谈赔偿,就是不同意单开一条生产线。
  才接到这个消息桑柳就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去c城了,到现在已经几天过去了,她才打了电话回来,跟桑瑜汇报消息。
  原来,卫生巾这个东西在京城、沪城等大城市已经比较普遍了,这些城市都是自己的卫生巾厂,可是产能跟不上,所以,他们纷纷到外面的厂子订货。
  而c城的这个卫生巾厂正是因为接了沪城和其他几个大城市的订单,说话做事就硬气起来了,万年青的体量跟这些大城市的订单比起来就不够看了,他们毫不犹豫的翻脸了。
  并且是那种没有回转余地的反悔。
  桑柳简直气得发疯,她这一次去本来是想协调一下,拿到新的合同,可是最后只拿到了卫生巾厂最后一批尾货。
  已经在商场上历练了好几年的桑柳也难得的被气得哭鼻子,抽抽搭搭的问桑瑜:
  “你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当时他们的卫生巾刚刚开始卖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买,是我们帮他们打开了销路,现在他们非但不念过去的旧情,还把我们丢得那么顺手!简直不是东西!”
  对于这一点,桑瑜虽然也挺恼火,可是却没有桑柳那么愤怒。
  在商言商,如果她是卫生巾厂的厂长,她就算不做得那么决绝,也会想办法重新签合同,毕竟跟大城市相比,万年青的体量确实不够看。
  “姐,现在可怎么办,我算了一下,我现在拿到的这点货,不够我们卖两个月的。”
  坐在电话这边的桑瑜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渐渐的,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里面形成。
  以前,她一直觉得自己做个商场就挺好,她可以把商场开到全国各地去,可是现在她才发现,事情不是这么一回事。
  八十年代确实是随便干什么都能挣钱,特别是她开商场的,生意就没有不好的时候,但是,有一个问题是,现在的全国各行各业的产能都不足。
  他们商场需要的东西,其他城市的商场也需要,所以,现在只要是能产出东西来,那就不愁卖,这也是c城的那个卫生巾厂如此傲气的原因。
  既然这样……
  桑瑜一直在敲桌子的手指一下子就停了下来。
  她觉得,她应该换一条路走了。
  第138章
  自从开了万年青商场之后, 刘玉城就从原来主管蔬菜销售的部门直接调到了采购部门。
  因为桑瑜对于万年青商场里面的东西品质要求的都很高,而且还要求外观不能太土,要洋气, 所以, 刘玉城这几年一直在各个城市里面跑, 进行选品。
  桑瑜一个电话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d省,在为万年青商场里采购布料。
  电话一接通, 桑瑜了解了一下刘玉城现在的工作之后, 就问了他一个问题:“玉城,你知道不知道哪个地方有生产卫生纸的工厂要出售?”
  刘玉城愣了一下,立刻就猜出了七八分桑瑜的意思:“姐,你要买个厂来自己搞品牌卫生纸?”
  桑瑜也没有隐瞒刘玉城,把c城的卫生巾厂反复的事情跟他说了一下。
  刘玉城:“虽然他们很不是个东西,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买一个厂子来专门做卫生巾吧, 我们现在商场生意虽然不错, 可是还是体量太小了一个厂子产量是消耗不完的。”
  桑瑜却有自己想法:“我想买个厂子可不仅仅是给我们自己做卫生巾,也是可以给外面供给产品。”
  刘玉城就是管理采购的, 自然而然知道,现在卫生巾的销路是非常好的, 几乎是只要有货就不愁销路, 多少都能卖掉。
  所以, 他确认了桑瑜的想法之后, 就没有再提异议, 而是飞快的在脑海里面过了一遍,看看哪里有合适的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