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从离婚开始 第64节
  刘玉城看着空荡荡的车,和自己鼓鼓囊囊的背包,心里面毛毛的,他忽然有了严重的危机感,小桑姐的这个妹妹到来不会把自己的活儿给完全抢完吧!
  不行,他得更努力!明天,不,下午他也可以!
  唯一庆幸的是,桑柳跟他都是给桑瑜干活儿的,刘玉城想,要是这个小广场里面再出现一个桑柳这样的人,也是批菜的话,估计他就干不过了。
  顿时,刘玉城的危机感就冒了出来。
  想来,他昨天听到桑瑜说给桑柳一天开四块钱工资的时候,他心里其实还有点隐隐的不忿,只觉得桑柳就是老板家的傻儿子一样过来混工资的,现在才知道,这哪里是什么傻儿子,要是自己不继续努力的话,只怕自己就要变成傻儿子了。
  自己得好好看,千万不能继续让桑柳给比下去了。
  而桑柳此时此刻的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呢,她比刘玉城晚来,而且也不知道能留在这里多久,她可不能因为这样就不混日子,她得让大姐知道自己的能干,这样的话,说不定她就不用回老家了。
  是的,桑柳一点都不想回老家,她对于那个闭塞、贫穷又成天有人说闲话的村子里充满了厌恶,特别是看了大姐在自己的努力下可以过得很好,滨江市也那么好,她就更不想回去了。
  可是,这件事,她没有主动权,至少,她现在是没有主动权的。
  那么她就只有让自己更优秀,让大姐看到自己的能干,大姐才会留下她,长长久久的留下她。
  更何况,大姐还给她开工资呢!
  一天四块!
  妈呀,这个工资高得,桑柳听到的时候,几乎气儿都没有喘过来。
  一个月就一百多!
  这可比大哥两口子一个月加起来都挣得多多了,更要比家里一年的收入都多了,这么多的钱,她要是再不努力干活儿,那么她可真就不是东西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桑柳终于对于她的大姐过得好,挣钱了,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认知。
  原来大姐说自己过得好是真的,她说她有钱了也是真的,她能自己修起来那么好的院子,还能给自己开那么高的工资,而且不光光是给自己,是给自己和刘玉城两个人,并且刘玉城一天还比自己多一块钱呢!
  天!她的大姐可真能干!
  要是……桑柳心里偷偷的想着,要是有一天她也能像是大姐这么能干就好了。
  嗯,今天白天这个头她起得不错,晚上那一批菜她也要更加油,她没有刘玉城认识的人多,而且普通话也说得不好,这都是她不如刘玉城的地方,她得加油!
  就这样,在桑瑜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刘玉城和桑柳两个人在表面一面和谐,私底下却各自努力拼搏。
  而桑瑜看到的结果就是,他们两个人批得菜越来越多,不仅仅如此,她还发现了这小广场上卖菜的大妈大姨们已经越来越多了,从原来的十来个,到现在居然已经达到了将近二十个,连过来买菜的职工们也更多了。
  桑瑜所期待的那个成熟的菜市场正在初见雏形。
  在这段时间里,桑瑜和裴铮以及段成又在周末去了两趟人民公园,把剩下手里面所有的衣服全部都卖了,总共挣了将近八千块,桑瑜自己拿了四千。
  她豪气的给罗大鹏寄了一千块,并且附上了一封长信。
  这封信倒不是桑瑜想写,而是她预判了罗大鹏的预判。
  罗大鹏这个人,有情谊,有责任感,对于桑父还有一颗沉重的报恩之心,这些东西累积到一起,让他家里的每个姐妹兄弟都费尽心思的好,尽心尽力的帮助,直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外,桑瑜有时候想,他上一世死的那么早,就是太苛刻自己了。
  如果陡然之间接到来自桑瑜这么一大笔钱,罗大鹏非但不会觉得幸运,反而会充满了不安,那来电话都是小意思,搞不好,他会直接冲到滨江木材厂来,一定要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桑瑜既不想罗大鹏跑到木材厂来盯着自己,也不想在电话里面解释自己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毕竟这个时候打电话,可没有私密可言,一个办公室里坐着几个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你,什么秘密都别想说了。
  所以,桑瑜干脆写了一封长信给罗大鹏,在信里面告知自己离婚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最近是怎么卖菜的,并且挣了一点钱。
  当然,桑瑜不会具体告诉罗大鹏自己到底挣了多少,只是让他知道这一千块是干干净净的,自己靠着双手挣来的钱,让他拿着用得时候放心。
  桑瑜太了解罗大鹏了,如果不写清楚这笔钱怎么用,搞不好到了最后罗大鹏都不会用这笔钱,于是,她干脆做好了分配。
  其中五百块用来对于桑母的病情治疗,另外四百块也请罗大鹏改善一下家里面的情况,比如居住和给父母买点衣服和营养品,最后一百块是给罗大鹏的两个孩子的,因为自从罗大鹏生了两个孩子,桑瑜作为姑姑什么都还没有给过。
  至于双胞胎弟弟,对不起,桑瑜对他们的印象还只是上一辈子的不孝顺,以及对于自己的不闻不问,所以,她自动自觉的忽略了他们。
  笑话,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而剩下的钱,桑瑜也没有存。
  因为这批衣服卖完之后,没两天,裴铮和段成两个人又出差了,他们运气不错,这一次还是去的c城,自然而然,还是要带着钱走的。
  不过跟上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段成可没有了疑虑,他把自己这两次的收入二千五百块全部都压上了,裴铮也压上了三千五,桑瑜给的最多,她除了留下了应付紧急情况的几百块钱,让裴铮把她所有的积蓄都带走了,足足有六千块。
  桑瑜其实也想跟着去的。
  可是,八三年的时候,因为还没有身份证,所以这个时候的人要出远门就必须去开介绍信。
  农村的农民去村公所开,城里面的到居委会开,工厂的工人自然而然去厂子里面开,可是如果你没有什么必要出门的事情,基本这个介绍信都不会开得到,自然而然的,这个时候也没有旅游这个概念,去外地玩这种事儿从来都是属于出差的人的特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桑瑜就算想去也去不了,她要是说自己想去c城开辟一下市场,只会被人说有病。
  所以,桑瑜只能跟裴铮说了一下这个去找一下供货商,建立销售渠道这个事情。
  其实桑瑜也没有学过这个,上辈子也没有做过生意,她最多就是打零工的时候看老板这么干过,自己也不过依葫芦画瓢的摸索,所以跟裴铮说得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不知道裴铮到底听明白没有。
  总之,跟上一次出门的心无旁骛,这一次去往c城,无论是裴铮还是段成都感觉到了肩膀上的沉重的担子。
  而桑瑜,虽然也是担心,但是这个时代要手机没有手机,要网络没有网络,她也只能把心放回肚子里,告诉自己,相信裴铮的个人能力,也要相信现在的时代遍地是黄金,只要人不傻就能挣到钱了。
  进入了九月,滨江的热度还是没有丝毫减弱的样子,桑瑜这一天送完了大食堂的菜,就骑着三轮车和桑柳一起往三岔路口去。
  这一段时间他们都是这个操作,早上桑瑜先去拉一三轮车子的菜到大食堂,没错,这段时间,桑瑜给大食堂的供菜,已经从一百多斤翻了一倍多了,那就一三轮车,三百五十斤。
  送完菜,等到拿了条子之后,桑瑜顺便把三个人的早点——七个大包子买了就回家去。
  桑柳这个时候一定在家把大米粥或者小米粥给熬好了,两个人就着粥一人吃两个大肉包子之后就骑车去三岔路口。
  桑瑜骑得是三轮车,桑柳骑得是自行车,他们在三岔路口和刘玉城碰头,桑瑜就走路去厂子里面上班,而刘玉城和桑柳两个人就去冯美华那里拿菜。
  等到早上九点半左右,两个人的菜就拉回来了,大概半小时之内,就能批发完,两个人会观察一下市场情况,记录下每一种菜的销售情况,及时的对于第二天需要的菜品做出调整。
  在十一点左右,桑柳会回家做饭,中午的时候,刘玉城会回来一起吃饭,而桑瑜有时候也会回来吃,不过更多的时候是跟何丽英她们几个处得关系好的朋友就在西家属区的食堂打饭吃。
  中午桑柳和刘玉城稍作休息之后,在下午两点左右又去冯美华家拉菜,在三点半左右回到小广场来批发,至于下午卖得怎么样,就不用一直盯着了,两个人的工作到此就算结束。
  刘玉城有时候会在桑瑜这里吃,当然更多的时候,他得回家去,因为刘建设那个老头子对于这个待业的儿子看得很紧,可不许他出去乱跑,生怕他跟着厂子里面那些二流子学坏了,所以他得趁着刘建业和周会计没有下班回家的时候就回家,还得贴心的做上饭,做到绝对夹尾巴做人。
  自从桑柳来的一个月都是这么过的,不得不说,桑柳来了之后可真是大大的解放了桑瑜了,她可不用天天回来给刘玉城打饭或者做饭了,毕竟当时包一顿饭是雇佣刘玉城的重要条件之一,可是刘玉城又怕刘建设发现自己在卖菜,就连大食堂也不敢去,所以打饭的只有桑瑜了。
  那段时间桑瑜一天几趟从东区到西区,又从西区到东区的跑,她觉得自己再这么下去,都可以轻松去参加马拉松了,如果有的话……
  可以这么说,自从桑柳来到木材厂之后,桑瑜过得可真是太轻松惬意了。
  当然,她也没有亏待桑柳,衣服好看的给买,护肤品给买,就连肉只要弄得到,她绝对不吝啬,只希望把桑柳给养胖一点,还有自己,她也希望自己胖一点。
  毕竟,她这个一米六三只有八十三斤的体重,她实在觉得太瘦了,上一世因为一场流感死亡的桑瑜,对于好身体的渴望可以说异常的坚定。
  今天早上,姐妹两个一边骑车还一边商量着中午吃什么。
  桑柳说,“美华姐昨天跟我说,今天她们村子里有人结婚,杀了猪了,给我们留一块,姐你要回来吃饭不?”
  桑瑜一听有肉吃,立刻就点头点菜:“我要吃回锅肉,你能做不?”
  “能,那我中午多做一个人的饭,你可千万回来,我等你吃。”
  桑瑜说好。
  就这样在三岔路口等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见到刘玉城来,桑柳有点着急了:“刘玉城是不是睡过头了!这都几点了!怎么还不过来!”
  桑瑜也有点纳闷。
  不要说桑柳来得这一个多月,就从刘玉城给自己干活儿开始的两个多月了,刘玉城从来都没有迟到过,可以这么说,刘玉城对于销售和挣钱有着异常执着的热爱。
  他本来是一个喜欢睡懒觉的人,可是自从卖上菜了,挣上了钱,他就没有一天迟到,那真是风雨无阻,天天都惦记着那五块钱,绝对不会迟到的。
  今天是怎么了?
  难不成真的睡迷糊了?
  忽然之间,桑瑜想起昨天刘玉城跟自己无意之中提过额一句话,他说,他觉得刘老头好像知道他在东区卖菜的事儿了,看他的眼珠子跟看阶级敌人一样。
  当时刘玉城像是开玩笑一样,而桑瑜忙着算昨天的帐,也就没有继续问,后来算完帐,他拿了钱也走得匆匆忙忙,桑瑜也忘记了这个事情。
  现在想起来,桑瑜只觉得心里面咯噔的一下,怕不会刘建设真的知道了这件事了吧!
  顿时,桑瑜也觉得心里面开始乱跳了起来,她也顾不得跟桑柳解释,直接把三轮车给了桑柳,让她去拉菜,能拉多少拉多少,先去把早上的小广场的人给对付了再说。
  而她自己骑上了自行车就往刘建设家冲。
  刘建设家住得这一片都是小院,不过现在都快是上班时间了,家里的职工们基本都走了,最多留下来的就是一些老人妇女,她们一个个的都站在了院子的门口,伸长了脖子往刘建设家的方向看过去。
  可见刘建设家里面已经闹了一会儿了,而这些邻居能给予的最多的客气就是没有到他们家门口看热闹了。
  桑瑜骑着车到了刘建设家的时候,附近几个认识她的邻居纷纷给她打招呼,她下了自行车推着走,一边跟他们打听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那几个邻居立刻就跟她开始咬起了耳朵。
  “听说啊,是他们家的二小子出事儿了。”
  “是啊,就是他们家的二小子不学好,跟别人在外面鬼混,被人给告到他爸这里来了,这不是,他爸正在家里用皮带抽呢。”
  “我可是听说,他们家二小子跟着几个二流子,东边走西边窜的,坏得不得了!”
  “可不是,这些待业青年,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
  几个大妈明显平时就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物,桑瑜被她们这信息告知得脑瓜子都疼了起来了。
  刘玉城学坏了?还是跟着二流子学坏了?
  她怎么不知道这个事儿。
  桑瑜只知道刘玉城一天到晚跟着她卖菜,最近每天都要上货下货七百多斤的菜,累得跟狗一样!
  就这样了他还有空去跟着二流子鬼混?
  或者说……
  自己才是那个二流子?
  桑瑜越听脸越黑,这些大妈们则越说越来劲,越说越离谱,桑瑜都已经听不下去了,她沉着声音喝止她们:“什么二流子,什么走东窜西,你们亲眼看见了吗?没看见的话,不要瞎说!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正严打呢,你们乱说一句话,把人送进去了,我看你们怎么办!”
  桑瑜的语气严肃,平时笑眯眯的脸也沉着,几个大妈被骂得缩了缩脖子,不过还是有几个人不服气,顶着桑瑜怼:“我们就是随便说说,随便说说也犯法?”
  桑瑜冷笑:“随便说说那叫造谣!你去问问造谣算不算犯法!要不要被严打管!”
  严打这个事情现在是遍地开花,就算是就在自己家里一亩三分地里溜达的大妈们也是知道的,不过她们也仅仅只是知道严打很厉害,很多人都被拉去杀头了,其他的一概不知道。
  这些大妈们平时嘴巴边上本来就没有一个把门的,乱说惯了,现在听说自己平时说得闲话算是造谣,也归严打管,一个个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摆手往自己家里面钻。
  “我可什么都没说,反正不是我说的!”
  “我也啥都没有说,我家里的鸡还没有喂呢!”